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特定时期里、特定环境下,一个研究民国史的史学研究者有着他特殊的烦恼。
2007年岁末,杨天石在北京大学做报告。在学生自由提问之前,他特别声明:“鄙人不害怕。”
杨天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也是目前唯一通读过1918到1945年蒋介石日记的大陆学者。这位被称为“敢于冲破禁忌”的民国史专家,近来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建立一套新的近代史解释体系。
随着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逐渐开放蒋介石日记原本,蒋氏研究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但在杨天石看来,这更是一门“险学”。
2002年,杨天石根据当时搜集到的部分蒋介石日记摘抄本,写成《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该书出版不久即触发了反对者的攻击,一些人甚至给中央领导写匿名信,要求严肃处理他。“险学”之“险”,可见一斑。
“如今我还梦见大学毕业没单位要”
身高一米八的杨天石,儒雅俊秀。同事们都说,杨先生当年有如“玉树临风”。196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未能进入一直梦想的学术单位,而是被分配到北京八一农业机械学校。这个学校坐落在北京南郊一个叫五爱屯的小村子里,名为学校,其实是一个短期培训班,最长的学制半年,短的只有一个月,主要为北京郊区培训拖拉机手。
北大学子,怎么分配到一个培训班教书呢?要知道,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大学生是稀缺资源,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更是天之骄子。杨天石所在的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是团中央授予的全国社会主义先进集体,当时红得发紫。很多同学毕业后都分配到中央党校、中央办公厅、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令人羡慕的单位。
一肚子苦衷的杨天石,别无出路,提着行李走出了北大,乘公交车先到永定门,再转乘郊区长途车到南苑。下车后步行半个多小时才抵达五爱屯。从村头到村尾,走了好几趟都没找到那个农业机械学校。最后他打听到,原来这个学校设在五爱小学内,借了两排平房作校舍。此时的杨天石,心头不由涌出李白的两句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杨天石在北大的5年,是中国政治上风风雨雨的5年。1955年他进入北大,那时,中央正号召“向科学进军”,周恩来总理提出:“知识分子要通过自己的专业为社会主义服务。”杨天石心想:“今后自己的道路应该是通过学术为社会主义服务了。” 接下来是1957年“反右”,北大划了一大批右派分子,就连杨天石同宿舍的老大哥——一位原来的地下党员也被划成了右派。杨天石想不通,他向团支部书记反映:“某某不可能是右派?”这样,他就被视为“严重右倾”了。两三年之后,全国“大跃进”,大学里开展“红专辩论”,“拔白旗,插红旗”,“火烧个人主义”。那是一个提倡向组织交心的时代,杨天石一次他团支书谈心,谈了自己今后通过学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想法。谁知,这次谈心为他惹下大祸,被视为走“白专道路”的典型。
有一年,全校奉命学习《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重要文章。在学习中,大家讨论怎么看待资本主义民主。当时的普遍认识是,资本主义民主是虚伪的。那时的杨天石有了点独立思考,他觉得简单地否定资本主义民主不符合历史事实。因此他在一次发言中提出,资本主义民主是相对民主,尽管比不上无产阶级民主,但比封建专制还是前进了一步。这番言论今天看来相当平常,在那个时代可是异端。杨天石的“邪说”,从班级汇报到系里,又从系里汇报到学校。最后,哲学系的一位教授在全校大会上对杨天石进行了总批判。
5年北大生活,对杨天石的一生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他的档案里,添加了一份背负一生的毕业鉴定:“《再论》学习时,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有相对民主。反右斗争时严重右倾,丧失立场。标榜通过学术为社会主义服务,拒绝思想改造。”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杨天石对当时鉴定的内容仍倒背如流。
知识分子有时既敏感又脆弱。大学毕业的那份鉴定一直压在他的心头。许多年以后,杨天石已经在近代史所从事研究多年,每每想起那份档案,还是心有余悸。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各单位根据中央指示,清理“文革”档案。杨天石找到人事干部,询问能否撤掉他的毕业鉴定。人事干部回去看了档案说,没发现那份鉴定。杨天石说,“不可能,我可以背给你听。”人事干部回去又找,结果找到了,但告诉杨天石,不能撤。因为按照规定,组织鉴定可以撤消,自我鉴定不能撤。那是一张纸的两面,正面是组织鉴定,背面是自我鉴定。已经71岁的杨天石向记者承认,“我这辈子不知做过多少次这样的梦,梦见自己大学毕业没有单位要,怕得很。”就连他自己都感到奇怪,“我已走到人生的暮年,一切都成了定局,怎么还做这样的梦?”
这条路他走了18年
分配到一所培养拖拉机手的短训班式的学校,杨天石不满意,也不甘心。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上班族中,“辞职”和“跳槽”是极为罕见的。钟情于学术的杨天石暗下决心,通过做业余研究走上学术岗位。谁知,这条路他整整走了18年。
到了1962年,上帝的眼睛突然睁了一下。杨天石所在的农业机械学校下马了,他被调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书。这令他觉得满足,因为这所中学在市内,到图书馆看书不必再奔波几十里了。
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杨天石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研究文章。其中1964年发表在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机关刊物《新建设》的一篇文章《论辛亥革命前夜的国粹主义思潮》,在多年后引起了近代史所的注意。当时,近代史所正在编辑南社资料,发现了这篇文章,认为很有见地,邀请他业余参与所里的研究工作。他由此步入民国史研究。
在上世纪50年代,民国史研究还是个禁区。董必武、吴玉章曾提出编写《中华民国史》,但没有立刻实行。1972年,周恩来总理再次提出要编写民国史。当时国务院还没有文化部,只有出版口,出版口就把编写民国史的任务交给近代史所。近代史所为此专门组建了《中华民国史》研究组,后来扩大为研究室。
那时,在学术界以及一些领导人当中,对要不要编写民国史认识并不一致。1972年,《中华民国史》编写组虽然已经成立,但还是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编写《中华民国史》有搞两个中国之嫌,更有些人想要解散编写组。当时的编写组领导李新态度坚决,说这个工作是总理指示的,要解散,请拿批示来。反对的人拿不出批示,编写工作就坚持了下来。
当时,民国史编写组正值发展期,迫切需要人才。起初所里邀请杨天石业余参加《中华民国史》第一编的写作,后来干脆提出,要把他正式调进近代史所。
调动的事在办理中,大学毕业时那份毕业鉴定还像幽灵一样纠缠他。最后,杨天石决定,丑媳妇先见公婆。一天晚上,他敲开时任近代史所副所长李新的家门。不巧,李新不在。李新的夫人,一个温文尔雅的老太太接待了他。老太太问,“你历史上有什么问题?”杨天石把毕业鉴定的内容说了一下。没想到,老太太笑了,说,“这正说明当年你是正确的。这在近代史所不会成为问题。”1978年4月,杨天石终于调入近代史所,正式从事专业的民国史研究,一偿多年想从事学术研究的宿愿。
重释近代史
杨天石认为,中国近代史原来的解释,建立在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的基础上。在这种情况下,两党都要运用历史为当时的政治斗争服务。比如,一部抗战史,一方说对方是“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另一方又指责对方“游而不击”。八年抗战,结果变成中国人谁都没有抗战。历史变成了胡适所说的“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因此,杨天石萌生出一个想法——建立一套新的近代史解释体系。在他看来,这个体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从客观存在的历史出发,让原则服从历史,而不是历史服从原则。二、从旧时的国共斗争的框架里解放出来,从前人、特别是从当时的政治人物对近代史的解释里解放出来。三、它是科学,不是宣传工具,不应生硬地、机械地配合某个政治任务。
杨天石不赞成将阶级分析的方法简单化、庸俗化。他认为,近代中国政治上的风云雷雨主要是三代知识分子活动的结果。第一代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知识分子;第二代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共和知识分子;第三代是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知识分子。随着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思想的嬗变发展,中国近代史也表现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色彩。
多年来,国内学界普遍认为,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认为孙中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杨天石却认为,孙中山一生都没有得到资产阶级的喝彩。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普遍跟着立宪派走,反对武装起义。革命后,资产阶级又迅速选择了袁世凯。1924年广东商团叛乱,资产阶级更拿着枪反对孙中山。孙中山有很强的反资本主义的成分。他明确表示,中国不能走欧美老路。他到处骂资本家,骂资本主义,大讲社会主义,推崇马克思,甚至声称,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孙中山还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是富人的民主,提出要建设一个“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真正民主国家,还曾表示要当“工人总统”。杨天石说,如果将阶级分析的方法简单化、庸俗化,近代史会越说越糊涂。
尽管杨天石认为新体系的建立十分重要,但他并不急于“推销”自己的想法。他更热衷于个案研究。杨天石有个想法,他要做到:你可以反对我的观点,但不能推翻我的史实。
风波起于蒋介石
历史学家要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写出具有高度真实性的历史著作,常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历史学家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突破这些困难。
2002年,杨天石著《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出版。第二年,一场始料未及的风波向他袭来。一群化名者在网上发表“公开信”。信中说,蒋介石是“头号战犯”、“千古罪人”、“民族败类”,认为杨天石对蒋的评价“将造成历史的根本颠倒,带来极端严重的混乱”。这场声势浩大的网络大批判足足持续了两个半月之久。
在杨天石看来,目前的民国史研究,要前进,必须突破“内战思维”的影响。提起蒋介石,大家想到的是头上贴着膏药的蒋光头,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蒋介石当年是跟着孙中山闹革命的,更不了解毛泽东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说,蒋是“民族领袖”、“最高统帅”,还说国民党前后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是蒋介石。杨天石说,有些老同志当年是喊着“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所以,现在说蒋有过也有功,他们接受不了。
鉴于事态之大,社科院院的领导把杨天石的书通读了一遍,认为“这是一本扎实的学术著作”,并把这一看法向中央有关领导做了汇报。对此,中央有关领导给予肯定。其后,又有人给有关机构写信,继续状告杨天石的这本书。社科院进而又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对这本书的出版程序进行了审查,结果也没有发现问题。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杨天石渐渐不怕了,“这是处在特定时期里、特定环境下,一个史学研究者的特殊烦恼。”
2007年岁末,杨天石在北京大学做报告。在学生自由提问之前,他特别声明:“鄙人不害怕。”
杨天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也是目前唯一通读过1918到1945年蒋介石日记的大陆学者。这位被称为“敢于冲破禁忌”的民国史专家,近来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建立一套新的近代史解释体系。
随着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逐渐开放蒋介石日记原本,蒋氏研究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但在杨天石看来,这更是一门“险学”。
2002年,杨天石根据当时搜集到的部分蒋介石日记摘抄本,写成《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该书出版不久即触发了反对者的攻击,一些人甚至给中央领导写匿名信,要求严肃处理他。“险学”之“险”,可见一斑。
“如今我还梦见大学毕业没单位要”
身高一米八的杨天石,儒雅俊秀。同事们都说,杨先生当年有如“玉树临风”。196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未能进入一直梦想的学术单位,而是被分配到北京八一农业机械学校。这个学校坐落在北京南郊一个叫五爱屯的小村子里,名为学校,其实是一个短期培训班,最长的学制半年,短的只有一个月,主要为北京郊区培训拖拉机手。
北大学子,怎么分配到一个培训班教书呢?要知道,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大学生是稀缺资源,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更是天之骄子。杨天石所在的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是团中央授予的全国社会主义先进集体,当时红得发紫。很多同学毕业后都分配到中央党校、中央办公厅、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令人羡慕的单位。
一肚子苦衷的杨天石,别无出路,提着行李走出了北大,乘公交车先到永定门,再转乘郊区长途车到南苑。下车后步行半个多小时才抵达五爱屯。从村头到村尾,走了好几趟都没找到那个农业机械学校。最后他打听到,原来这个学校设在五爱小学内,借了两排平房作校舍。此时的杨天石,心头不由涌出李白的两句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杨天石在北大的5年,是中国政治上风风雨雨的5年。1955年他进入北大,那时,中央正号召“向科学进军”,周恩来总理提出:“知识分子要通过自己的专业为社会主义服务。”杨天石心想:“今后自己的道路应该是通过学术为社会主义服务了。” 接下来是1957年“反右”,北大划了一大批右派分子,就连杨天石同宿舍的老大哥——一位原来的地下党员也被划成了右派。杨天石想不通,他向团支部书记反映:“某某不可能是右派?”这样,他就被视为“严重右倾”了。两三年之后,全国“大跃进”,大学里开展“红专辩论”,“拔白旗,插红旗”,“火烧个人主义”。那是一个提倡向组织交心的时代,杨天石一次他团支书谈心,谈了自己今后通过学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想法。谁知,这次谈心为他惹下大祸,被视为走“白专道路”的典型。
有一年,全校奉命学习《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重要文章。在学习中,大家讨论怎么看待资本主义民主。当时的普遍认识是,资本主义民主是虚伪的。那时的杨天石有了点独立思考,他觉得简单地否定资本主义民主不符合历史事实。因此他在一次发言中提出,资本主义民主是相对民主,尽管比不上无产阶级民主,但比封建专制还是前进了一步。这番言论今天看来相当平常,在那个时代可是异端。杨天石的“邪说”,从班级汇报到系里,又从系里汇报到学校。最后,哲学系的一位教授在全校大会上对杨天石进行了总批判。
5年北大生活,对杨天石的一生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他的档案里,添加了一份背负一生的毕业鉴定:“《再论》学习时,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有相对民主。反右斗争时严重右倾,丧失立场。标榜通过学术为社会主义服务,拒绝思想改造。”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杨天石对当时鉴定的内容仍倒背如流。
知识分子有时既敏感又脆弱。大学毕业的那份鉴定一直压在他的心头。许多年以后,杨天石已经在近代史所从事研究多年,每每想起那份档案,还是心有余悸。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各单位根据中央指示,清理“文革”档案。杨天石找到人事干部,询问能否撤掉他的毕业鉴定。人事干部回去看了档案说,没发现那份鉴定。杨天石说,“不可能,我可以背给你听。”人事干部回去又找,结果找到了,但告诉杨天石,不能撤。因为按照规定,组织鉴定可以撤消,自我鉴定不能撤。那是一张纸的两面,正面是组织鉴定,背面是自我鉴定。已经71岁的杨天石向记者承认,“我这辈子不知做过多少次这样的梦,梦见自己大学毕业没有单位要,怕得很。”就连他自己都感到奇怪,“我已走到人生的暮年,一切都成了定局,怎么还做这样的梦?”
这条路他走了18年
分配到一所培养拖拉机手的短训班式的学校,杨天石不满意,也不甘心。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上班族中,“辞职”和“跳槽”是极为罕见的。钟情于学术的杨天石暗下决心,通过做业余研究走上学术岗位。谁知,这条路他整整走了18年。
到了1962年,上帝的眼睛突然睁了一下。杨天石所在的农业机械学校下马了,他被调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书。这令他觉得满足,因为这所中学在市内,到图书馆看书不必再奔波几十里了。
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杨天石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研究文章。其中1964年发表在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机关刊物《新建设》的一篇文章《论辛亥革命前夜的国粹主义思潮》,在多年后引起了近代史所的注意。当时,近代史所正在编辑南社资料,发现了这篇文章,认为很有见地,邀请他业余参与所里的研究工作。他由此步入民国史研究。
在上世纪50年代,民国史研究还是个禁区。董必武、吴玉章曾提出编写《中华民国史》,但没有立刻实行。1972年,周恩来总理再次提出要编写民国史。当时国务院还没有文化部,只有出版口,出版口就把编写民国史的任务交给近代史所。近代史所为此专门组建了《中华民国史》研究组,后来扩大为研究室。
那时,在学术界以及一些领导人当中,对要不要编写民国史认识并不一致。1972年,《中华民国史》编写组虽然已经成立,但还是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编写《中华民国史》有搞两个中国之嫌,更有些人想要解散编写组。当时的编写组领导李新态度坚决,说这个工作是总理指示的,要解散,请拿批示来。反对的人拿不出批示,编写工作就坚持了下来。
当时,民国史编写组正值发展期,迫切需要人才。起初所里邀请杨天石业余参加《中华民国史》第一编的写作,后来干脆提出,要把他正式调进近代史所。
调动的事在办理中,大学毕业时那份毕业鉴定还像幽灵一样纠缠他。最后,杨天石决定,丑媳妇先见公婆。一天晚上,他敲开时任近代史所副所长李新的家门。不巧,李新不在。李新的夫人,一个温文尔雅的老太太接待了他。老太太问,“你历史上有什么问题?”杨天石把毕业鉴定的内容说了一下。没想到,老太太笑了,说,“这正说明当年你是正确的。这在近代史所不会成为问题。”1978年4月,杨天石终于调入近代史所,正式从事专业的民国史研究,一偿多年想从事学术研究的宿愿。
重释近代史
杨天石认为,中国近代史原来的解释,建立在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的基础上。在这种情况下,两党都要运用历史为当时的政治斗争服务。比如,一部抗战史,一方说对方是“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另一方又指责对方“游而不击”。八年抗战,结果变成中国人谁都没有抗战。历史变成了胡适所说的“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因此,杨天石萌生出一个想法——建立一套新的近代史解释体系。在他看来,这个体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从客观存在的历史出发,让原则服从历史,而不是历史服从原则。二、从旧时的国共斗争的框架里解放出来,从前人、特别是从当时的政治人物对近代史的解释里解放出来。三、它是科学,不是宣传工具,不应生硬地、机械地配合某个政治任务。
杨天石不赞成将阶级分析的方法简单化、庸俗化。他认为,近代中国政治上的风云雷雨主要是三代知识分子活动的结果。第一代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知识分子;第二代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共和知识分子;第三代是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知识分子。随着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思想的嬗变发展,中国近代史也表现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色彩。
多年来,国内学界普遍认为,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认为孙中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杨天石却认为,孙中山一生都没有得到资产阶级的喝彩。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普遍跟着立宪派走,反对武装起义。革命后,资产阶级又迅速选择了袁世凯。1924年广东商团叛乱,资产阶级更拿着枪反对孙中山。孙中山有很强的反资本主义的成分。他明确表示,中国不能走欧美老路。他到处骂资本家,骂资本主义,大讲社会主义,推崇马克思,甚至声称,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孙中山还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是富人的民主,提出要建设一个“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真正民主国家,还曾表示要当“工人总统”。杨天石说,如果将阶级分析的方法简单化、庸俗化,近代史会越说越糊涂。
尽管杨天石认为新体系的建立十分重要,但他并不急于“推销”自己的想法。他更热衷于个案研究。杨天石有个想法,他要做到:你可以反对我的观点,但不能推翻我的史实。
风波起于蒋介石
历史学家要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写出具有高度真实性的历史著作,常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历史学家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突破这些困难。
2002年,杨天石著《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出版。第二年,一场始料未及的风波向他袭来。一群化名者在网上发表“公开信”。信中说,蒋介石是“头号战犯”、“千古罪人”、“民族败类”,认为杨天石对蒋的评价“将造成历史的根本颠倒,带来极端严重的混乱”。这场声势浩大的网络大批判足足持续了两个半月之久。
在杨天石看来,目前的民国史研究,要前进,必须突破“内战思维”的影响。提起蒋介石,大家想到的是头上贴着膏药的蒋光头,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蒋介石当年是跟着孙中山闹革命的,更不了解毛泽东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说,蒋是“民族领袖”、“最高统帅”,还说国民党前后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是蒋介石。杨天石说,有些老同志当年是喊着“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所以,现在说蒋有过也有功,他们接受不了。
鉴于事态之大,社科院院的领导把杨天石的书通读了一遍,认为“这是一本扎实的学术著作”,并把这一看法向中央有关领导做了汇报。对此,中央有关领导给予肯定。其后,又有人给有关机构写信,继续状告杨天石的这本书。社科院进而又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对这本书的出版程序进行了审查,结果也没有发现问题。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杨天石渐渐不怕了,“这是处在特定时期里、特定环境下,一个史学研究者的特殊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