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改革倡导自立、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应该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于一体的系统模式(即知、情、意、行的统一)。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体育技能发展规律为根据,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谈谈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加强学法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的作用不只是把知识技能教给学生,更重要的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这是体育教法改革的核心所在。实践证明,学生有了自主学练的能力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就如同长了翅膀,增加了腾飞的力量。因此,教师要把重“教法”的立足点转移到重“学法”的轨道上来。应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法的传授和辅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实际运用于自己的锻炼中,逐步提高自学、自练、自选、自评、自管的能力。
体育学法指导最本质的特点是不仅要求学生有目的地思维参与,而且还要主动地投入和亲身体验身体活动。这一特点决定了体育学习方法的宗旨是让学生理解动作技术,掌握动作技能的方法,达到心理、身体的健康发展。要让学生有及时“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动耳”的时间和空间,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促进体育能力、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养成。
二、因材施教,强调身心同步发展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以及学生本身实际情况的不同,在身心发展的可能性、方向和水平上也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训练等方面也要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做到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它要求教师:
1.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以便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家庭环境、技能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等方面)施教。
2.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对在某些项目表现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在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给予特殊的培养和教育;对于能力表现一般的学生,要从他们已有基础出发,给予热情的关怀和照顾,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如此,才能有效地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技能上的提高或是心理上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也有效地达成了新课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三、注重情商培养,实行乐教乐学
以往,人们常常认为,体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方面。而新的课程除重视这些方面外,还十分重视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强调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信心。这实际上是注重情商的教育。目前,我们所进行的愉快教育、挫折教育、成功教育等,均可用以培养学生的情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情感的波动和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的能力和勇气,满怀热情地鼓励学生用乐观的情绪去战胜消极的情感;在积极的生活学习体验的基础上,形成自我引导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本领,从而形成较高的情商。这离不开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
从心理学上讲,乐教常常把学生带入到愉快的心境,使教与学产生共鸣,这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教育学上来说,乐教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并能带动学生提高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根本改变那种学生“身顺心违”的现象。乐学是对学生而言的,是一种愉快的学习方法。要贯彻乐学的教学原则,就必须革除单调的“示范+练习”式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设计,并大力开展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活动,创造宽松的学练环境,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才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四、倡导探究、发展思维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究、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引导,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例如,通过学生自编游戏的方法、优化组合动作和重新排列动作组合、学会逆向思考问题等方法,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良好的效果。教师不仅要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一、加强学法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的作用不只是把知识技能教给学生,更重要的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这是体育教法改革的核心所在。实践证明,学生有了自主学练的能力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就如同长了翅膀,增加了腾飞的力量。因此,教师要把重“教法”的立足点转移到重“学法”的轨道上来。应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法的传授和辅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实际运用于自己的锻炼中,逐步提高自学、自练、自选、自评、自管的能力。
体育学法指导最本质的特点是不仅要求学生有目的地思维参与,而且还要主动地投入和亲身体验身体活动。这一特点决定了体育学习方法的宗旨是让学生理解动作技术,掌握动作技能的方法,达到心理、身体的健康发展。要让学生有及时“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动耳”的时间和空间,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促进体育能力、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养成。
二、因材施教,强调身心同步发展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以及学生本身实际情况的不同,在身心发展的可能性、方向和水平上也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训练等方面也要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做到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它要求教师:
1.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以便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家庭环境、技能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等方面)施教。
2.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对在某些项目表现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在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给予特殊的培养和教育;对于能力表现一般的学生,要从他们已有基础出发,给予热情的关怀和照顾,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如此,才能有效地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技能上的提高或是心理上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也有效地达成了新课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三、注重情商培养,实行乐教乐学
以往,人们常常认为,体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方面。而新的课程除重视这些方面外,还十分重视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强调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信心。这实际上是注重情商的教育。目前,我们所进行的愉快教育、挫折教育、成功教育等,均可用以培养学生的情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情感的波动和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的能力和勇气,满怀热情地鼓励学生用乐观的情绪去战胜消极的情感;在积极的生活学习体验的基础上,形成自我引导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本领,从而形成较高的情商。这离不开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
从心理学上讲,乐教常常把学生带入到愉快的心境,使教与学产生共鸣,这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教育学上来说,乐教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并能带动学生提高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根本改变那种学生“身顺心违”的现象。乐学是对学生而言的,是一种愉快的学习方法。要贯彻乐学的教学原则,就必须革除单调的“示范+练习”式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设计,并大力开展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活动,创造宽松的学练环境,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才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四、倡导探究、发展思维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究、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引导,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例如,通过学生自编游戏的方法、优化组合动作和重新排列动作组合、学会逆向思考问题等方法,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良好的效果。教师不仅要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