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阵之我们这十年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犹如一支乐曲,在世界武器装备十年回首的音符过后,人们关注和期待的中国装备这十年的华彩段是怎样演奏的呢?能否引起共鸣?这里,几位关心国防建设并有相当见地的朋友坐到了一起,摆了一次主题为“我们这十年”的龙门阵,以作为华彩。
  
  关于航空
  
  这十年来我国在航空装备领域里取得了哪些标志性的成果?
  我觉得这十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航空工业发展最迅猛的十年,用“跨越”来形容是非常恰当的。说到标志性成果,大致有这样几个。一是歼10飞机。这是我国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先进战斗机,其综合战术、技术性能在世界三代机中当属佼佼者。国外航空界对其评价也很高。二是“太行”发动机。“太行”是推重比8一级的高性能涡轮风扇发动机,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心脏病”问题。三是大型特种飞机。这里面有空中加油机、预警指挥机、电子战飞机等,这十年我国在这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很了不起。四是国家批准了大飞机专项。尽管我们自己的大飞机还没有上天,但是立项本身说明我们具备了自行研制大飞机的技术条件、工程条件和经济条件,说明了我国航空科技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应该算作一个标志性的进展。
  此外,我们在机载精确制导武器、航空电子设备、航空材料、无人机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我们在装备建设方面,已经基本实现了由国土防空型到攻防兼备型空军的转变。
  除了武器装备这类硬件的成就之外,我们“软件”方面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现?
  首先,在思想认识方面,1999年。美军悍然轰炸了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曾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一事件让许多人明白了“以战才能止战,能战方能言和”的道理,这必将在航空装备领域继续产生长远的影响。其次,在装备发展思路上我们有了更加现实的多种选择。比如,歼10是我们自主开发的,属于原始创新的成就,很了不起。而即将在国庆阅兵中亮相的某新型战斗机,则是在国际环境形势发生特定变化的条件下巧用机遇的结果,实现了原型机性能的大幅提升,并带动了诸多技术领域的发展,是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典型。第三,“枭龙”的研制模式为我国未来的军贸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不要小看军贸,一个世界大国如果没有军贸是跛脚的,军贸也是国际间大国博弈的重要手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通过十年来诸多型号的研制,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甘于奉献、富有工程经验的军工队伍。人的因素在什么时候都是最最关键的因素,航空科技的高关联性、高耦合性、高复杂性,使工程经验变得极其重要。你的学历再高,如果没干过工程,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这十年的工程锻炼远远超过了前50年。
  
  这十年我们暴露了哪些不足?或者说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需要声明,以下只是个人见解,可能比较片面。我觉得不足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直升机的发展与全国人民的期待、与我们日益上升的大国地位差距较大。大家都看到了,去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担当主力的还是俄罗斯的米—171、美国的“黑鹰”等机型,国产直升机的表现让人忧虑。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对世界贡献大小的标志,创新更是武器装备发展的灵魂。从我们的许多装备身上可以看到国外装备的影子,这是创新能力不足的体现,也是令国人尴尬所在。三是要继续倡导自力更生精神。尽管经济全球化、技术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但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大国崛起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改变世界秩序的过程,那些关平国家利益的国防技术必然受到既有强国的限制,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们跟麦道合作试图发展自己的大飞机,结果弄了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些年我们跟国外合作发展预警机,结果在关键时候遭到另一个大国的强力阻击,造成极大的被动。沉痛的教训应该刻骨铭心。四是要准确地认识武器装备的“集成”,不能将集成简单地看作拼装、拼凑,也就是北京话所说的“攒”。现代顶尖武器装备均属于巨系统,其子系统众多。联系极为复杂,将不同设计思想、不同技术体系的东西组合起来绝非易事,必须对本质规律有深刻认识方能完成顶尖武器装备的集成,这跟“攒”电脑有本质的区别。五是要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一切高科技都是建立在雄厚的基础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必须严肃对待。
  未来十年我国航空武器装备,比如四代机、舰载机、无人战斗机什么的会怎么发展?未来航空装备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可以肯定,在未来十年,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建设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做出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两个理由:一是通过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民总产值将在今年年内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科技能力、制造水平也会得到同步提升。雄厚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第二,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必然要相应扩展,发展先进的航空武器装备,是保障我们国家利益、履行国际责任必不可少的手段。
  四代机、舰载机、无人战斗机等具体武器,我不敢妄加评论,也缺少评论的依据。这些可以从见诸报端的空军发展目标来思考这个问题。攻防兼备是过去十年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目标,那么,未来人民空军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建设战略空军,是建设信息化空军。什么是战略空军?掌握战略武器的空军才是战略空军。所以。具有战略价值的航空装备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什么是信息化空军?就是能够充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并建立起广泛信息联系的空军。所以,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或者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必然是另一个重点。
  我国未来航空武器装备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有技术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方面的,有基础研究方面的,甚至还有战略思想方面的。我想在这里强调一点,那就是航空工业结构或者航空产业链的作用。这个问题往往被忽视。我国的航空工业实际上是一个军事航空工业,虽然规模不小,但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够完整。美国的民用航空尤其是通用航空非常发达,有通航飞机22万多架,而我国只有区区几百架。世界上许多飞机设计大师一生设计过几十种飞机。而我国的设计师们只能参与~两种型号。就像踢足球,一个城市只有一百人从事这项运动跟一个城市有上万的足球人口,谁的水平更高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要使我国的航空武器装备有一个质的飞跃,必须要求我们的航空工业基础更加雄厚,这是个源头问题,同时也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于陆军
  
  过去十年,随着新军事理论的出现,世界各国陆军出现转型热,我们的陆军在这一时期是怎样的呢?
  中国陆军作为中国军队的骄傲,在飞速发展的军事科技与 战争形态面前,也遭遇了与国外陆军同样的困惑与尴尬:大规模地面战可能性的日益减小,战场主宰的地位已经动摇。正在寻求地位与角色的再次突围。但与国外陆军不同的是,中国陆军的发展得到了有史以来最有力的科技与财力支持。十年期间,在国防科技与兵器工业的强力推动下,中国陆军武器装备在向机械化的转型中前进了一大步,机械化的普及程度得到了空前提高,水平也有了长足发展。
  具体讲,我们的陆军装备取得了哪些进步和变化呢?
  进步和变化那是相当大了,得分好几个方面去讲。
  先说说地面主战装备。99主战坦克的装备。结束了中国陆军对M1A1、“豹”2、“勒克莱尔”等坦克的羡慕。随着99坦克改进型及以后的发展,陆军地面主要装甲突击装备达到了世界较高水平。此外,与俄罗斯BMP-3步兵战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新一代步兵战车也进入装备序列,100毫米主炮和30毫米机关炮、7.62毫米并列机枪的火力组合,使之成为世界上火力最强的步兵战车,让M2和“武士”们望尘莫及。新一代两栖装甲突击车的问世,使部队的两栖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以前为了提高水上机动能力,在63A水陆坦克和86步兵战车等装甲平台上加挂摩托艇发动机的土法增速将成为过去。这种新型两栖装甲突击平台最大水上速度达到了25千米/小时,是仅次于美国“远征突击车”(35~46千米/小时)的水上突击装备。这些装备的陆续服役,大幅度改善了陆军装甲突击装备的技术结构。
  在野战防空方面,随着25毫米自行弹炮武器系统的装备,野战防空能力实现了弹炮一体,改变了以前以炮为主的状况。还有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服役,进一步提高了对中低空目标的毁伤能力。此外,国防工业部门的“前卫”、“飞驽”等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也大幅度提高了对低空目标的火力密度。陆军的野战防空能力在射程与射高序列上不断完善。火力密度,特别是火力质量不断上升。
  地面压制火力中的0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问世,改变了人们认为PLZ45是我军155毫米榴弹炮终极版的想法。05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信息化水平很高,“打了就跑”已经不再是梦想。300毫米自行远程多管火箭炮的问世,把陆军火炮的射程由40千米扩展到70千米。在远程打击武器方面,B611、P12、SY400的出现,将100—300千米内的打击手段与火力密度成倍提高,特别是P12的单车双弹配备和SY--400的8管垂直配置,大幅度提高了远程精确突击能力,陆军的战役范围内航空火力支援能力不足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这些武器与现役的各型152、122毫米榴弹炮、火箭炮火力的结合,进一步优化了压制火力的射程序列,扩展了打击范围。
  在Z-9W基础上改进而成的Z-9WA武装直升机,在换装大功率发动机后,作战半径有了大幅度提高,机载武器的携载量也有了成倍增长。随着中型直升机国产化的日益临近,陆军航空兵主战武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并逐步摆脱依赖外购的局面。可以预见,在新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出现后,陆军的地面作战行动中,将会出现中等以上规模的空中突击行动,以直升机为平台的蛙跳攻击行动将进入我军作战序列。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各种军用无人机作为指挥官的望远镜和观察所作用十分明显,对战斗行动特别是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战斗行动效果特别显著。陆军的无人机发展很快,从媒体报道看,在不同规模的演习中,都有了无人机的身影,形成了从分队到部队全系列的覆盖,部分型号实现了侦察数字与图像信息的同步传送,即使无人机被敌击落也不会影响到目标信息的使用。这充分显示了陆军地面作战行动对信息化侦察装备的重视,也反映了信息化战争对地面作战的要求。
  中国幅员辽阔,战场环境的差异很大,再加上今后的作战行动中,特种作战也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特殊作战样式,因此,适合特殊自然环境和作战环境的特种装备开始出现。如高原型直升机的引进,便携式枪械、水下突击枪械的出现,大幅度提高了武器装备对战场环境的适应性。
  十年中,陆军取得的这些成就让人甚感欣慰,但铜板的另一面会是怎样的呢?
  是的,十年对一支陆军而言毕竟太短了,尽管陆军武器装备在这个十年内得到了技术的强力推动,但后发优势所无法弥补的 些问题仍然明显。
  一是三代装甲突击武器虽然实现了技术的突破,但尚有差距。99系列坦克是在西方与俄罗斯三代装甲装备已经使用10-15年后才刚刚成熟。在西方寻求与发掘装甲突击装备的城市化、特战化的进程中,在世界范围内装甲突击装备现有模式已经亮起红灯,重型主战装甲装备向陆军未来战斗系统迈进的过渡时期,我军三代坦克的出现只是刚刚越上三代的船头。站立点仅仅在三代的起点上。此时的西方已经向三代的终点靠近。
  二是防空武器仍在野战防空的概念与范围内徘徊,防空天/反导概念尚未建立,能力仍未突破。受到传统的划分影响,陆军的防空长时期内局限于野战防空,即以中低和超低空目标为主,而今后的陆战场将受到空天愈加严密的瞰制,防空、反导、防天将成为一体的作战行动,敌方不会因为陆军不负责反导和防天作战而停止攻击行动,反而会成为对方攻击的软肋。防空天、反导一体化是今后陆军防空能力的发展方向,而十年中的陆军尚没有看到这种能力的萌动,或许是传统观念太过沉重。
  三是火力打击射程序列质量不高,口径杂乱与重叠。十年中看到的陆军火力打击武器基本建立了完整的射程序列,但这一完整靠得是口径的杂乱与重叠。从120、122、152、130、155、273到300毫米,口径数量几乎是美、俄陆军之和,如果算上同一口径的多种火炮,火炮的型号数量达到了西方国家口径之和。这一看似丰富而细腻的结构给陆军火力打击装备的弹药供应与维护带来了巨大困难。而西方军队为了减少压制武器的型谱,已经或者正在向单一口径发展。2007年,美国随着M777A1的正式服役,陆军身管压制火炮,除了空中突击部队,已经完成了155毫米的口径单一化。
  四是轻武器的观瞄能力不强,口径和型谱杂乱,严重制约了效能发挥。新一代轻武器的口径选择为5.8毫米后,现在不得不为当时的中庸窃喜,至少美军对5.56毫米的停止作用的抱怨暂时无法传递给5.8毫米。但在轻武器的杀伤能力已经接近物理极限的条件下,各国的轻武器杀伤能力已经基本相同,衡量轻武器杀伤能力的标准在于能否准确而及时地发现并命中目标。因此观瞄能力成为杀伤效能的新标准,因为打到就能致命的前提是命中,而命中的条件是观瞄。简单而耐用的观瞄器材在陆军轻武器的身上还找不到踪影,或昂贵、或稀少。与陆军火炮的窘境相同,枪械在5.8毫米、7.62毫米两个系列上多种武器并存。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和高射机枪任务与功能混乱,77、85、89式多个型号交叉,与美军只有一种M2式机枪相比,不仅外人难以看懂,内行也要梳理多遍才能 记清,人为地给弹药供应和装备维护造成了困难。
  五是直升机数量少,规模小,专用武装直升机至今难产,真正的低空旋风难以刮起。当今世界,大陆军不等于强陆军,而强陆军的标志之一是直升机的数量与比例。在西方陆军普遍建立了空中突击旅,并在中东沙漠的实战中取得战绩的情况下,谁都知道重要的陆军航空兵仍未有大的起色,尽管汶川救灾又为我们上了深重的一课。至今,陆航装备基本姓洋,对专用武装直升机的等待一直在煎熬着人们的极限。Z-9W、Z-9WA只是通用直升机的武装型,天性中缺乏对血与火的贪婪。一树之高需要中国旋风。
  六是无人机型号杂、质量差,缺乏统一的路线图。无人机的发展一靠技术,二靠统一规划,不是大炼钢铁时的多处冒烟。从演习情况看,陆军虽然已经看到了无人机的重要性,但发展的办法似乎过于简单。十年间,能飞的无人航空器多了,下一步就是集中资源、集中技术,按照各兵种的实际作战需要和技术需求,进行统一开发和装备。否则,随着这种需求的日益强烈,不知会出现多少种能飞但难姓军的无人机。
  七是针对特殊需要的专用装备数量少,适应能力不强。特种力量是为特殊作战行动而建立的特殊部队,而特殊的部队需要特殊的装备,深入敌后的特战队员不可能把所有装备全带在身上。目前,针对这种特殊需要的战斗、保障、通信装备还只是通用装备的改型,或者基本相同,特色仍不突出。从M16到M4虽然火力略弱,但特色强了,实用性强了,与特种作战的需要十分符合。特殊环境,特别是中印边境地区,极端气象条件经常出现,在内地状态良好的武器在高原未必好用。目前针对这类环境的武器还不多。当敌人来临的时候,战士对手中的武器需要的是信赖,而不是为其在恶劣环境中的可靠性提心吊胆。
  
  关于海军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的视野里经常会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国产新型舰艇,它们不断激荡着人们心中的爱国热情。关注胜过期待,我们的这些舰艇都有什么特点呢?
  过去十年是海军装备建设的一个黄金时期,这期间服役了多艘现代化水面舰艇,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适航行、远洋能力显著提高;二是防空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外观上看,从051到052B/C,舰体的长宽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由于动力限制和战术思想决定了早期的051型采用较大的长宽比(超过10)以获得高航速,但这种舰型在风浪中横摇大,不利于远洋航行。新型驱逐舰均采用了较小的长宽比,加装了减摇装置,同时吨位比上一代舰艇增加了近一倍,不仅拥有了更好的适航性,提高了武器系统在较恶劣海况下的使用能力,同时也能容纳更多的现代电子装备,人员的居住性也得到了很大改善。052B/C型驱逐舰还采用更为先进的柴一燃联合动力,可使用较高的航速巡航,机动能力更强,完全满足远洋作战要求。
  054/054A型是海军首级为“远洋”设计建造的导弹护卫舰,舰艏呈深V型,明显外飘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耐波性,其低矮的上层建筑、较高的干舷和全封闭式设计增强了舰体的抗风浪能力,提高了稳性。除此之外,054系列舰艇吨位接近4 000吨,大吨位更能增加人机环境的舒适性,有助于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增强长时间在海上作业的软性战斗力。
  世界海军强国的远洋舰队几乎都是以航母为中心开展行动的。对于像我国这样一支缺乏舰载航空兵庇护的水面舰艇编队,在远海单独遂行作战时,不仅需要建立中远程全空域导弹杀伤火力圈,也要在这个火力圈边缘建立机动的防空杀伤区。这不仅需要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大型驱逐舰,也需要具备点防御能力的远洋舰艇。
  在956和956A型舰服役以前,海军舰艇的防空仅仅依靠“海红旗”7点防御导弹提供非常有限的近程防空能力,对携带空舰导弹的攻击机几乎不够成任何威胁。956型舰的顺利引进,使海军第一次具有了有限的区域防空能力。
  区域防空导弹是水面舰艇编队防空的核心力量,因此中国海军在本世纪初发展了051C和052C型防空驱逐舰。这两型舰均配备了大型远程防空导弹,并以相控阵雷达作为探测和制导手段。它们的服役大大提升了舰艇编队的防空火力范围,使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舰队区域防空能力,至少在舰载战斗机形成战斗力之前具备了必要的对空作战力量。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空舰导弹的射程已远远超出主流舰空导弹射程,有效的海上防空作战最终还得依靠舰载机完成区域防空,因此西方国家已把舰空导弹发展的目标定位在精确性和抗干扰能力,不再一味强调射程和射高。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点防御系统似乎更加实用,但是如果没有外围的远程防空火力网,敌方战机便可以肆无忌惮地实施各种战术攻舰,这一点证明舰队远程防空仍然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就单舰整体防空能力,我海军水面舰艇和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同时列装了“标准”2和“改进型海麻雀”,英法的最新驱逐舰也装备了“紫菀”15和“紫菀”30两型导弹,它们都能够全面覆盖从点到区域的全空域范围。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我海军水面舰艇防空能力还是趋于单一。
  
  关于弹道导弹
  
  1999年10月1日,在建国50周年阅兵式上,“新一代东风”系列导弹的惊艳登场不仅振奋了人心,也坚定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信心。十年走过,面对导弹防御系统的蓬勃发展,我们的弹道导弹能突破这层网吗?
  这类问题不能妄加评论,我们只能从国内外公开的一些资料中找寻答案。早在2000年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就指出,中国将把多弹头分导和突防技术作为战略导弹武器发展的重点。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也强调增强战略导弹的防护、快反、突防、毁伤和精确打击能力。2004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年鉴估计,中国将利用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再入飞行器,在现有的“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上发展和部署一个简单的多弹头再入飞行器或分导式多弹头再入飞行器。
  美国专家早在2005年对中国核力量的评估中也认为,中国将在某些或全部新型导弹上部署多弹头,而且中国在过去已进行了多弹头的新型弹道导弹的发射。2002年,美国情报部门就发现,二炮部队在当年7月上旬试射了1枚载有6—8个所谓“突防辅助装置”假弹头的某型导弹。此外,2005年《简氏战略武器系统》认为,中国未来的潜射弹道导弹(SLBM)“巨浪”2可携带“3N8枚分导式多弹头”。可见,利用假弹头和多弹头提高导弹对抗反导系统能力是过去十年里中国战略导弹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
  除了能打之外,还得能防、会防。
  是的,这就是战略弹道导弹的生存性,一个很重要的要求。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首次透露了我国“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这一战略要求建立可靠的第二次反击核力量,这对导弹武器在首轮打击中的生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美国《中国军力报告》透露,中国第二炮兵将使用生存能力更强的 道路机动某型导弹代替老式导弹,该导弹的机动性能能使导弹部队在更大地区范围内作战,使它们更加难以被发现和摧毁,中国新型弹道导弹潜艇装备的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也提供了一个生存能力更强的核武选择方案,这将进一步加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作战和生存能力。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提出。海军正着眼于建设一支多兵种合成的、具有核常双重作战手段的现代化海上作战力量,并增强在近海遂行海上战役的综合作战能力与核反击能力。据外媒透露,2004年7月下旬,中国第一艘新型战略导弹潜艇下水,第二年6月日本《读卖新闻》即透露,中国海军核潜艇于当月某日在黄海成功发射了1枚“巨浪”2改进型潜射弹道导弹,成功击中新疆内陆沙漠中的目标。外界估计,“巨浪”2导弹将在2008-2010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前面谈到了核常双重作战,那么在常规作战方面我们有哪些进展呢?
  1999年阅兵,首次出现了两种常规战术弹道导弹。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现已形成核常兼备、固液并存、射程衔接、战斗部种类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装备各种型号的核导弹和常规导弹。实际上,从国外媒体透露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我国几种常规导弹致力于系列化改进。已经装备了子母弹、杀爆弹、整体爆破弹,甚至云爆弹等一大批专业化战斗部,不但可以打击集群有生力量,而且对堡垒、机场和电力设施等也可以有效打击。而且针对美台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和部署,系列化的常规导弹已经具备了自卫突防能力,其常规威慑和打击能力显著提高。
  我们导弹的精度怎么样?
  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第二炮兵通过加强导弹武器的改进和研发,提高导弹武器和指挥、通信、侦察等配套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导弹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则称,第二炮兵着眼于加快提升武器装备系统信息化水平,建设灵敏高效的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提高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早在2002年秋,《解放军报》就报道,二炮某部千里机动进驻戈壁滩导弹发射场,对某型号导弹成功实施了发射,创造了这个型号导弹发射史上准备时间短、发射精度最高的新纪录。2004年台湾《中共军力报告书》曾宣称,二炮常规战术导弹已完成“北斗”导航系统整合,大幅提高打击精确度,同时近期内亦完成巡航导弹研制,并生产部署。导弹信息化能力的增强,大大提高了我们导弹打击精度的整体水平。
  除了上面谈到的大家比较关注的几个方面外,我国弹道导弹这十年的发展还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1999年以前,弹道导弹打击的目标基本为地面固定型,而近十年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的基础上,导弹打击目标已经拓展到海上和大气层以外。2007年美国《中国军力报告》称,当年1月中国成功试射了1颗针对气象卫星的直接上升式反卫星导弹,这显示了中国攻击在低地球轨道上运行卫星的能力。外界认为这枚反卫导弹是从战略导弹部队正在服役的某型导弹改进而来的。该报告同时还称,中国正在利用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执行反进入任务,包括反航母和登陆作战。2007年5月,美国《防务新闻》周刊刊登了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战略问题研究所的一篇报告,该报告题为《中国核力量:作战、训练、思想、指挥、控制及战斗策划》。该报告认为,中国正在发展的反舰弹道导弹,已经对美国的航母战斗群造成威胁。报告称,中国在“利用弹道导弹袭击航母或海军战斗群方面能力的进展,使太平洋西部成为一个比较危险的地区”。2008年日本防卫省发表的《防卫白皮书》指出,“中国正在基于‘东风’某型导弹研发可攻击航母等海上舰艇的常规战斗部反舰弹道导弹”。
  还有必须一提的是,从外界媒体报道看,巡航导弹技术的发展填补了我国导弹武器的空白,成为近十年中我国导弹技术发展最快的一个方面。2005年10月,英国《简氏导弹和火箭》杂志报道,中国于2004年9月份成功地试射了一枚新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并称该导弹为第二代远程战术巡航导弹,射程超过1500千米,可能装备有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另外再辅以地形等高线绘图系统和数字化情景匹配终端制导系统,使其圆概率误差值达到10米以内,估计中国将很快装备这种中程巡航导弹。2008年日本《防卫白皮书》指出,“中国正在发展射程超过2 000千米的某型巡航导弹,一旦实用化,将可以作为弹道导弹的补充,其射程同样涵盖日本在内的亚洲地区”。2008年12月美国《防务新闻》则称,这种导弹拥有空射型,并可能发展为核战斗部。巡航导弹的发展将扩大我国战略导弹家族成员,而其带动的信息支持体系的发展将成为我国导弹技术发展新的增长点。
  听完几位朋友的慷慨发言,我已释然。我们这十年,是进步的十年,是完善的十年,是超越的十年,也是追赶和发现问题的十年。尽管每个年代能被称为经典并且被重塑创新,至少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但这十年间的许许多多无疑是有足够的资格被我们拿出来当灵感。我们有理由期待下一个十年,我们也相信未来的十年!
其他文献
<正>《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