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hrbs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同市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汇聚众多文物建筑,但由于缺少保护古城的总体规划,在改造旧城时大同市古城区遭到前所未有的灾难,古城风貌濒临消失。文章概括分析了大同古城传统民居的特点以及大同古城民居保护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希望可以使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大同古城的文化历史,使我国的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得以更好开展。
  关键词:大同古城;传统文化;现实意义;保护;策略
  大同古城从赵武灵王开疆拓土起,至今已经有上千的历史,虽因朝代更迭,古城屡经波折,但其核心地址从未发生变化,并保留了众多历史空间、文化传统和思想性格,而传统的民居更好地展示了其历史文华内涵。
  1 大同古城民居的主要特点
  地域的特色文化造就了大同地区鲜明的民族特点。四合院式的整体构架,使大同的民居更显现出古朴的主要特点,但是大同古城的民居与传统的四合院式的结构还有一些不同之处,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正常明清两代的建筑多把大门设置在东南角,而大同古城的民居则是依据临街的具体情形进行建设的,充分展现了因势而变、遵循自然规律的特点,不但能够更好地展现建筑工匠设计的奇思妙想,也能更好地突出结构的构思巧妙。
  大同四合院的整体结构突出多元化结构的特点,主要由门、院、房及其他结构组成。门包括大门与二门;院即院落;房则包括正房、耳房、厢房与倒座。除了这些结构,还有影壁,影壁最主要的作用是将建筑进行层次上的划分,使整个建筑的结构显得更加协调,不纷乱。在这些四合院中面积最大的当属多进口的四合院,整个院落主要由过厅进行连接,还有些利用垂花门进行连接。各种特色元素组成了风格各异的四合院。
  大同民居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建筑群落,其外部的设计风格则以封闭与防守特点为主。现代的建筑一般都会在山墙的位置,通过窗户的方式加强室内的采光性能。而大同民居的设置与现代建筑恰恰相反,山墙正常情况下不设立窗户,直接与墙面进行连接,形成具有古典之美的街道风景。为了能够使整体的建筑结构不至于单调,通过高度、造型、细节上的变化,展现整体结构的生动之感。在外部结构展示中,主要突出体现脊兽与影壁的刻画,还有些以山花、门口、邱门等为主要的展示方式。细节上的刻画与背景起到了更好的衬托作用,更好地展现了建筑的立体之美。
  2 大同古城民居保护的现实意义
  古城是一个城市重要的身份名片,不但能更好地展示一个城市过去的辉煌,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人文底蕴。大同古城民居建筑的展示能更好地展现古代建筑结构的精妙之处,不但可以更好地展现城村结合的整体性特点,更能展现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人文情况。所以,当前国家对于历史文化古迹适时加大了保护了力度。另外,每个地区的民居的特点也有着各自的差异化,这与当时所在的历史背景及民族的特点有直接关联。古城民居能够更好展现一个城市的艺术气息以及深远的现代意义。
  2.1 大同传统民居所展现的现代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瑰宝,不但对于子孙后代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于现代人们的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民居是一个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但可以让不了解这个城市的人们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还能更好地带动地方的经济建设。同时民居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也为城市旅游事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大同传统民居的展示,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地方的文化、民俗。建筑是一个时代最好的缩影,不但能够展现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更能更好地体现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对于更好地研究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化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展现。加大城市民居建设的保护力度,不但能够更好地再现古代建筑的结构之美、技术之精湛和艺术的气息,同时也是传播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手段,古城所展现出的无声语言,能从一个全局的角度,客观地反映当时的人们的审美观念,对于更好地研究建筑的历史及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大同传统民居所展现的现代经济价值
  民居不但是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传统民居的展示,能更好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经济情况。民居的结构设计是古人智慧的产物。物质生活的满足,使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也给予了更高的关注。旅游行业不但可以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更能使文化得到更加具体的传播。伴随着国家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文化旅游的重要性。
  2.3 大同传统民居所展现的历史价值
  在旅游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民居进行破坏的行为。传统民居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象征,当地政府应适时给予足够的支持,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民居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当下物欲横流的时期,适时加大民居文化的保护力度,使大同文化能够发扬光大。大同古城传统民居展现了距今1600多年的民居文化传承,其不单单是一个城市的明信片,更是重要历史文化的见证。
  3 大同古城傳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3.1 应用以人为本,多方筹集保护理念
  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保护理念,通过科学的规划,按部就班地展开。利用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办法,对传统的民居建筑进行合理的修复。另外,也可以以博物馆展览的方式,对民居进行系统的修缮及保护,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现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也使建筑得到了长效的保护,不但更好地展现了民居原有的风采,还使其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代表。
  要多方筹集保护资金,全民保护古城民居。全市应将古城民居纳入市财政预算并成立专项资金用于维护保护文物古迹。为了筹集更多保护资金,加快保护步伐,应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引导单位、集体、个人参与。单位占用的市级以下文物古迹,应由单位负责维修保护,无力保护的应由文物行政部门收回保护;群众占住的,给予适当补贴,交文物部门管理;有名气的古建文物,如琵琶老店、萧太后故居等,是价值很高的旅游资源,可由国家与企事业单位共同修复保护,开发利用。公产四合院民宅可出售给单位、个人,土地不出售,售房收入用于维修四合院民宅。出售的四合院民宅,不准拆毁、改建,如需改建维修,翻建,必须按照“原工艺,原风貌、原材料、原形制以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沿街公产店铺可出租,三年不交租、不交税,负则经营管理好店铺。
  3.2 加大宣传的力度,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
  古城民居是最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建筑,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要适时加大宣传力度,创造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只有人们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民居保护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通过当前主流媒体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传统民居的历史意义、现代价值,加强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重视程度,加大传统民居现实意义的宣传力度,为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3.3 加大修缮的力度,更好地再现民居风貌
  由于历史的变迁,传统民居的原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很多民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适时加大修缮的力度,可以更好地展现民居的风貌。利用现代先进的修缮技术,运用传统的修缮工艺,力求还原传统民居历史原貌,在进行修缮的过程中,要充分根据史实资料,调取地勘部门的勘测记录,根据这些勘测的数据,有计划地开展修缮工作,使传统民居能够更好地保存下去,为后人留下更大的文化瑰宝。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大同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分析,认识到大同古城民居的主要特点以及大同古城民居保护的现实意义。相信在专业人士科学策略应用之下,古城传统民居会得到更好的保护,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刘洋.古镇型旅游景区中传统民居向旅游民居的演变研究——以丽江古城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61-64.
  [2]杨洁.论马头墙建筑形式在湘西传统民居中的应用——以凤凰古城建筑为例[J].艺术教育,2017(21):180-181.
  [3]孙春媛,翟辉,赵力.多方参与——独克宗古城传统民居重建导则编制关键点[J].新建筑,2017(4):100-104.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干预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干预前)、2017年7月~2019年6月(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郭坚是民国时期活跃于陕西的一位能征善战的军事领袖人物,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其好学不辍,尤擅书法、诗文。文章回顾了郭坚生平事迹与戎马生涯,探讨了他勇武任侠、果敢有志、率
清华简(捌)《邦家之政》反映的是儒家思想还是墨家思想,学者略有争议。学派不明,甚至影响到对字句的训释。战国时期的竹简反映的思想常常蕴含两个或多个学派的思想,较为复杂,
熏炉在汉代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造型优美,形制多样,是汉代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有西汉鹤龟铜熏炉、西汉铜熏炉、汉灰陶博山炉三件汉代熏炉,它们
保国寺观音殿的石质覆盆莲花柱础是在2012年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陈列提升工程中,对观音殿进行维修时意外发现的。现场总共发现石质覆盆莲花柱础12座,呈对称分布,其形制与宋《
含山博物馆收藏春秋窃曲纹直耳鼎,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春秋窃曲纹直耳鼎,给春秋窃曲纹直耳鼎一个展示的平台,而且还可让人们更好地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经济、政治形态等进
博物馆是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承担着传播优秀文化知识的重要任务。随着移动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和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
博物馆的存在意义就是辅助开展社会教育工作。目前我国县级博物馆占比重较大,所以其要自觉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责,扮演好主力军角色。可现实中,县级博物馆却不可避免地遭遇了
陶器的美学历程发展从烧柴到柴窑、再到柴烧。文章从审美认知的角度对陶艺柴烧的历史、特点、鉴赏等多方面进行论述。强调柴烧过程对于现代陶艺审美的重要性,从而体现柴烧的
民俗文物代表着人类遥远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而民俗博物馆这个场所对民俗文物具有收藏、研究和陈列的价值功能,它承担着为人们传播古文物知识及宣传文化教育的社会功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