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儿童期待视角出发,论述广西民族故事具有海洋精神的泛化叙事、山土人文的审美逻辑、勤劳角色的情感投射等开发价值,建议广西民族故事的绘本开发应遵循儿童期待的建构逻辑,即泛化叙事下的故事呈现逻辑、审美愉悦下的民族造型逻辑、强化认知下的角色投射逻辑,提出广西民族故事绘本定位原则:“强”泛化叙事原则下绘本信息定位;“专”审美愉悦原则下绘本美学定位;“重”非结构知识原则下绘本认知定位。
【关键词】民族故事 儿童绘本 教育定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1-0161-03
儿童绘本从教育角度出发,其设计逻辑应建立在儿童心理期待之上,进而产生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影响。广西民族故事从地缘特征出发,源于当地儿童时常感受的文化熏陶的背景素材,符合儿童心理期待,具有绘本开发价值。
一、广西民族故事的开发价值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处中国西南,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前沿。该地区有壮、汉、瑶、京等12个世居民族,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铜鼓文化、壮锦文化、崖壁画文化、纺织文化、玉器文化等。海洋位置、地沿文化的特殊性,使其创造出独具魅力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活智慧。
(一)海洋精神的泛化叙事
泛化或泛性是心理学上的观点,行为主义教育家认为当儿童与某种刺激信号建立稳定、持续的联系后,对同类型、范畴的感官信号,会达成相一致的反映;更高级别的泛化是指当主体处于对一件事物彻底的接受,即完全的内化状态之下,即使没有感官刺激,也产生相应的反应,完全在大脑中生成。这为外部精神的内化提供了理论视角。而精神内化的實践视角以“叙事”为突破口。叙事是人类行为的分级,以各种形式体现在人类主观感受的逻辑中,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口头叙事、文本叙事、行动叙事再到精神叙事,而这正是心理泛化的四种层级。广西民族故事的泛化叙事,主要体现在对儿童精神成长的层级(行为层、本能层、自评层)呼应,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独特的沿海位置的文化冲突与共生,其载体与媒介正是儿童敏感信号的统合。
广西民族故事最本质的精神叙事是“海洋精神”,由特殊的地理环境而生,展现海边民族豪迈、壮阔、拼搏的精神。例如,广西地区著名的海洋神话“镇海大王”,角色的社会原型考证众多,但其文学形象的化身散落至各个民间故事之中,有传说是海上用宝剑赶走鲨鱼群、保护渔民的“海上仙人”,有传说是无所不能、智慧神圣的“山中老人”,有传说是民间惩恶扬善的老乞丐神仙,也有传说是以字楠歌谣四处传歌的“歌仙”的化身,这些民间故事素材,都指向了同样的传说结果,即驯化了代表着大自然凶险的海上恶龙(另一说是海上巨蜈蚣精),将其化为京族三岛。这样的故事角色形象投映着人与海洋之间的博弈关系,更反映出民族精神投射下角色形象本身与大自然的朴素的开拓主义精神,寄托着对生活的角色定位,这便是泛化叙事的价值—— 按照叙事逻辑进行精神内化。
(二)山土人文的审美逻辑
广西民族故事传递着地方民族特有的山土人文,这样的图形符号、服饰配饰含有强烈的民族审美逻辑,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壮族、京族群众喜爱红色、黑色、蓝色、白色、绿色,代表着山川河流的人文意识,流露出敬畏自然、崇尚和谐的审美喜好。红色代表吉祥、蓝色代表淳朴、黑色代表厚重、白色代表纯洁,在故事中记载的北海的莲花正是白色的,而剧情中的莲花是仙子,与淳朴善良、为母求药的苏公子结为连理。看似无心,但故事中透露出的纯洁、勇敢、坚毅的美好品质,正体现了当地人民在山土人文方面的审美逻辑。
普列汉诺夫指出:“人文不仅使得人类和自然的血缘关系变成课程,而且假借某种文化符号成就自身,将自己的宗族文化传递。”在壮族的神话故事中,青蛙是雷王的孩子,被派到地上祈雨,蛙鸣则应声下雨,所以青蛙一直是部分壮族的图腾,表现出对青蛙形象的极大崇拜,将这种对山土人文的理解投射至青蛙身上,展现出对文化的独特审美—— 山土歌风,孕生出右江地区流传的《蚂歌》,描述了从前一个名叫东灵的书生,烫死了蚂(青蛙),致使两广地区“三年不见一滴雾,九年不见一滴露,鸟造窝河床,鱼生脚爬树”,生灵涂炭正是因为惹怒了雷王,可见这一形象的独特意蕴。在中越边界地区,还流传着青蛙保家卫国的传说,成为某种身形极小却英勇善战的文学形象。在这些故事素材中,青蛙被赋予了人一样的条件与意志,并且被神格化。在这样的审美旨趣下,加上独特的靠山吃山的生存美学,呈现出鲜明的少数民族审美,散发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族气息。
(三)勤劳角色的情感投射
广西民族故事对勤劳角色的偏爱溢于言表,也反映出当地民众潜意识中对勤劳品质的歌颂。在“憨厚、诚恳、务实”的角色外形下,表现出勤劳品质的符号信息,将各种“责任、担当、勇敢、保护”的特点放大,使得广西民族故事契合了人类精神的文明高度,具有了真善美的向心力价值。同时这种勤劳角色的文化符号也契合儿童的文化土壤,使得长期深受其文化特点熏陶的儿童可以毫不抵触地接受这种故事的洗礼。如经典神话故事“一幅壮锦”,用简单的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位勤劳的老妇人与她懒散怠惰、贪图享乐的大儿子、二儿子,还有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小儿子等形象。这个故事通过老妇人“三年油灯”织出的天仙壮锦,小儿子“打落牙齿”“翻火山”“渡冰海”这些事件,凸显了勤劳的本质—— 付出的努力与承担的责任,最后迎娶天仙的结局是对勤劳品质的奖励性评价,这是地方特有的文化公约对勤劳品质的价值肯定。
二、广西民族故事的绘本开发逻辑
民族神话故事的本质即民族符号深层语义结构的寓言形式,它与儿童期待在三个维度上呈正相关。
(一)泛化叙事下的故事呈现
与海洋之间的冲突、搏斗、释怀,乃至最后的生命和谐,是海洋精神写入绘本的泛化叙事。广西民族故事的绘本创作应着眼故事的呈现部分,将故事中所反映的强烈的海洋精神展现出来,运用新的表现手法融入民族符号中,通过诉诸感官加强与儿童生活共情的可能,进一步弥补同类绘本在单一叙事手段上的表面化、分散化、缺乏教育聚焦的缺陷。泛化叙事的丰富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推进动机,儿童期待着绘本的叙事方向是一种明确的过程,因此,在绘本创作中,故事的叙事性不会直接反映在角色中,而是作用在角色、故事背后的社会文化,对社会文化层面的理解共性才是绘本创作者的工作重心,而不是单一的故事呈现,即并非交给故事本身,而是交托“社会沉淀”本身,因此,应该突出社会文化认同,将社会共识作为中介贯穿于叙事和造型之间。 泛化叙事还应建立在情节的戏剧张力之上,如“歌仙夜奔”“蛙声引路”,并非“各路神通”对大自然的完全掌控,而是生命个体在自然洪荒中的虔诚选择,也是恰到好处的剧情起伏,通过间接叙事传达深层隐喻,这些叙事手法更能吸引儿童的关注,使儿童泛化进叙事中,通过脉络式的框架阐释“泛化”。
(二)审美愉悦下的民族造型
绘本中民族符号的折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表现力,民族造型直接关系到绘本整体的专业性、趣味性、表现性。绘本应构建儿童生命活动与审美愉悦下的交互关系。儿童的阅读是自身生命形态的倾注,从主观自然中无意识的转换、寄托、解放自我,进而产生对空间形态的理解,使自己的精神得以安放,这种对“舒适”的学习正是审美的本质,可以训练儿童的感知能力、共情能力、想象能力。例如,北海民间传说“公馆木鱼”中,长相丑陋的书生有着高尚德行,与恶霸官差形成鲜明对比,两者的绘图色调应产生对比,使儿童去思索人的内在美,而不是被外在带偏。
法国符号学创始人、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格雷马斯认为,外形符号是内在走向外在的创作过程,他将之分为深层、表层和外显三种状态,但三种状态都指向“造型”结构,即这种形态背后的表达形象变成外显形式。“美”即外显:修辞、插图;“德”即表层:价值观念;“育”或者说所传达的符号逻辑才是文本的最深层,即是设计者思想的内在逻辑,因此,最后的审美愉悦是从“育”开始,这是隐藏于符号矩阵之中的价值转换关系,也即读者的审美愉悦与文本所建立的内在逻辑结构。绘本呈现的审美偏爱应符合儿童的感性特征,儿童偏爱于直观、简洁、明快的图式单位,倾向于某种风格化的行动元模式、青睐于集体价值的符号矩阵。放置于绘本标准之中,角色造型带给读者美的视觉体验,这种审美愉悦就是儿童将自身的思想、情感与意志投射到各种亲切的民族造型中去的结果,这里外显、表层、深层达成了同构,儿童在“移情”状态下获得了乐趣。
(三)强化认知下的角色投射
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强调教育是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顺应儿童的本能,寻找对象与儿童期待的契合点。因此,广西民族绘本需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放大角色投射。儿童在角色认知中获得的兩个核心要素—— 人的形象与内涵,通过此进行绘本角色的识别,以获得认知能力的强化。而绘本尤其应注重角色人格魅力与生活气息的接轨,人物精神与事件动机的接轨,这是基于强化认知下绘本角色编写的基本要求,以便读者由外形直接觉察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和生存状态。
角色的投射是绘本故事功能在儿童期待中的立体化。角色的成功应建立在与儿童之间的情感共鸣之上,以此代入儿童的成长维度。如壮族神话故事中的创世神“布洛陀”,其形象便不是“至高能力却一无所为”,他创世便包括了创伦理道德、创文字历书,这些作为社会道德原型的力量被神圣化、宗族化,代表着农耕文明的朴素价值。像刘三姐、乞丐老神仙等鲜明的角色形象,包含着人性、神性、民族性三重特征:“人性”源自其取材自民间原型,因此是“活生生”的角色;“神性”源自其角色民间塑造后的群众期待,增加了感情色彩与故事背景,所体现出的是人民的精神向往,具有道德标杆的作用;“民族性”正是这一角色的绘本构成图式,也是该角色社会化、功能化的过程。
例如,在北海民间故事“老杨公”里,南海观音化身的老杨公只有在主人公进行了公正的、符合社会普遍价值的选择后,才会去帮助他,这便是神性与人性之间的博弈,带来儿童的道德两难感。角色的人性在故事中往往是受苦的,这是普通人的表现,因此,能够满足读者的情感诉求;神性代表着这一角色的生活抗争,其给儿童的反馈与模仿是正向的;民族性则更多展现了社会背景的多元内容。角色层面的解读反映着儿童对“民族”的社会集体潜意识的投射,也反映着儿童对人群分类中“社会共识”的探索与表达。广西民族神话恰是这类形象的共识:英雄人物、封建压迫阶级、勤劳善良的平民百姓角色、浪子回头的笨拙青年,这些都与社会分工相联系,并获得普遍意义下的社会理解,因此,符合针对读者的学习与模仿规则。比起泛化叙事的规则,角色投射更能理解个体角色的意义,绘本创作者应该规避主观意图的创作,进行社会化与个性化内涵平衡的角色描摹。
三、心理期待强化下的儿童绘本定位
(一)“强”泛化叙事原则下绘本信息定位
广西民族故事要进行绘本叙事的建构,要基于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理论:事实区间、想象区间、联结区间。事实区间建立在生活叙事之下,想象区间建立在文本叙事之下,通过双重叙事突破儿童的感知空间,实现事实知识与想象情感的联结,从“写实”升华至“写意”。泛化叙事关注文字表达、情感表达,形成聚拢式的逻辑架构,提出绘本理性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达成故事传达的实际效果。
(二)“专”审美愉悦原则下绘本美学定位
广西民族故事的绘本设计应该基于文化愉悦、学识愉悦展开美学定位设计,从儿童美学感知的图形信号、颜色信号、风格信号、字体信号等作用于视网膜的元素出发,建立基础的审美。当代的绘本美学事实上都建立在后现代的解构意义之上,如绘画风格解构、审美意象解构、思想内容解构,为了吸引儿童而标新立异,事实上违背了儿童期待。而民间故事带来的传统文化的美学复古,属于原有内容镜像的再构,重新定位了儿童的“植根性”的想象区间,从根源处造就了一栋扎实的美学“建筑”。
传统故事对绘本设计元素的“逆拆解”“反解构”“留传统”“重表达”,在根源意义上回归了也表达了儿童的“自我本源”的探索,符合儿童深层期待,建构出了深层意义上的绘本结构模型:视觉—— 封面设计、造型设计、色彩设计、板式设计、材质设计、文字设计,触觉—— 纸张用式、蜡面用式、立体封用式、纸塑用式,知觉—— 审美意图、取悦意图、抽象意图、愿景意图。以“视觉”模型架构儿童翻页、阅读、理解的行为层的操作,进而以“触觉”模型完成儿童本能层的感官体验,从“知觉”模型感知儿童自评层的美学提炼,唤醒美学情感。
(三)“重”非结构知识原则下绘本认知定位
传统故事的描述,应着重于绘本设计元素如何通过非结构化知识的设计进行信息传递。艺术性的表达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人物的关系化处理,进而加强知识的认知导向,从艺术整体的手法出发明确绘本的认知定位。第一,突出知识结构。知识是儿童阅读绘本的视角,知识的结构可以让儿童在绘本阅读时产生视角的变化:这是角色的自身投射下的全局鸟瞰、局部特写、心理俯视、精神仰视,这些都带来知识的灵活传递。第二,动态调整绘本知识性结构的传递手段。明确传统文化性知识的边框,列数其中的隐喻或寓言式表达,提前摸索其中的比例构成。第三,强调认知的行动逻辑,定位这种逻辑赋予绘本基于合理想象的超现实认知,更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使绘本具有更强的认知反馈和更深的教育意义,体现传统故事无可比拟的价值与优势。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A.J.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M].蒋梓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4]陈鹤琴.儿童心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农冠品.壮族神话集成[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
[6]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6.
注:2019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民族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基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幼儿绘本开发研究”(2019ZJY129)
【作者简介】麦融冰(1975— ),女,广西贺州人,硕士,南宁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教育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教育、学前教育管理;曾雅琴(1994— ),通讯作者,湖南长沙人,硕士,南宁师范大学美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书籍装帧设计与插画研究。
(责编 龚维玲)
【关键词】民族故事 儿童绘本 教育定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1-0161-03
儿童绘本从教育角度出发,其设计逻辑应建立在儿童心理期待之上,进而产生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影响。广西民族故事从地缘特征出发,源于当地儿童时常感受的文化熏陶的背景素材,符合儿童心理期待,具有绘本开发价值。
一、广西民族故事的开发价值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处中国西南,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前沿。该地区有壮、汉、瑶、京等12个世居民族,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铜鼓文化、壮锦文化、崖壁画文化、纺织文化、玉器文化等。海洋位置、地沿文化的特殊性,使其创造出独具魅力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活智慧。
(一)海洋精神的泛化叙事
泛化或泛性是心理学上的观点,行为主义教育家认为当儿童与某种刺激信号建立稳定、持续的联系后,对同类型、范畴的感官信号,会达成相一致的反映;更高级别的泛化是指当主体处于对一件事物彻底的接受,即完全的内化状态之下,即使没有感官刺激,也产生相应的反应,完全在大脑中生成。这为外部精神的内化提供了理论视角。而精神内化的實践视角以“叙事”为突破口。叙事是人类行为的分级,以各种形式体现在人类主观感受的逻辑中,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口头叙事、文本叙事、行动叙事再到精神叙事,而这正是心理泛化的四种层级。广西民族故事的泛化叙事,主要体现在对儿童精神成长的层级(行为层、本能层、自评层)呼应,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独特的沿海位置的文化冲突与共生,其载体与媒介正是儿童敏感信号的统合。
广西民族故事最本质的精神叙事是“海洋精神”,由特殊的地理环境而生,展现海边民族豪迈、壮阔、拼搏的精神。例如,广西地区著名的海洋神话“镇海大王”,角色的社会原型考证众多,但其文学形象的化身散落至各个民间故事之中,有传说是海上用宝剑赶走鲨鱼群、保护渔民的“海上仙人”,有传说是无所不能、智慧神圣的“山中老人”,有传说是民间惩恶扬善的老乞丐神仙,也有传说是以字楠歌谣四处传歌的“歌仙”的化身,这些民间故事素材,都指向了同样的传说结果,即驯化了代表着大自然凶险的海上恶龙(另一说是海上巨蜈蚣精),将其化为京族三岛。这样的故事角色形象投映着人与海洋之间的博弈关系,更反映出民族精神投射下角色形象本身与大自然的朴素的开拓主义精神,寄托着对生活的角色定位,这便是泛化叙事的价值—— 按照叙事逻辑进行精神内化。
(二)山土人文的审美逻辑
广西民族故事传递着地方民族特有的山土人文,这样的图形符号、服饰配饰含有强烈的民族审美逻辑,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壮族、京族群众喜爱红色、黑色、蓝色、白色、绿色,代表着山川河流的人文意识,流露出敬畏自然、崇尚和谐的审美喜好。红色代表吉祥、蓝色代表淳朴、黑色代表厚重、白色代表纯洁,在故事中记载的北海的莲花正是白色的,而剧情中的莲花是仙子,与淳朴善良、为母求药的苏公子结为连理。看似无心,但故事中透露出的纯洁、勇敢、坚毅的美好品质,正体现了当地人民在山土人文方面的审美逻辑。
普列汉诺夫指出:“人文不仅使得人类和自然的血缘关系变成课程,而且假借某种文化符号成就自身,将自己的宗族文化传递。”在壮族的神话故事中,青蛙是雷王的孩子,被派到地上祈雨,蛙鸣则应声下雨,所以青蛙一直是部分壮族的图腾,表现出对青蛙形象的极大崇拜,将这种对山土人文的理解投射至青蛙身上,展现出对文化的独特审美—— 山土歌风,孕生出右江地区流传的《蚂歌》,描述了从前一个名叫东灵的书生,烫死了蚂(青蛙),致使两广地区“三年不见一滴雾,九年不见一滴露,鸟造窝河床,鱼生脚爬树”,生灵涂炭正是因为惹怒了雷王,可见这一形象的独特意蕴。在中越边界地区,还流传着青蛙保家卫国的传说,成为某种身形极小却英勇善战的文学形象。在这些故事素材中,青蛙被赋予了人一样的条件与意志,并且被神格化。在这样的审美旨趣下,加上独特的靠山吃山的生存美学,呈现出鲜明的少数民族审美,散发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族气息。
(三)勤劳角色的情感投射
广西民族故事对勤劳角色的偏爱溢于言表,也反映出当地民众潜意识中对勤劳品质的歌颂。在“憨厚、诚恳、务实”的角色外形下,表现出勤劳品质的符号信息,将各种“责任、担当、勇敢、保护”的特点放大,使得广西民族故事契合了人类精神的文明高度,具有了真善美的向心力价值。同时这种勤劳角色的文化符号也契合儿童的文化土壤,使得长期深受其文化特点熏陶的儿童可以毫不抵触地接受这种故事的洗礼。如经典神话故事“一幅壮锦”,用简单的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位勤劳的老妇人与她懒散怠惰、贪图享乐的大儿子、二儿子,还有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小儿子等形象。这个故事通过老妇人“三年油灯”织出的天仙壮锦,小儿子“打落牙齿”“翻火山”“渡冰海”这些事件,凸显了勤劳的本质—— 付出的努力与承担的责任,最后迎娶天仙的结局是对勤劳品质的奖励性评价,这是地方特有的文化公约对勤劳品质的价值肯定。
二、广西民族故事的绘本开发逻辑
民族神话故事的本质即民族符号深层语义结构的寓言形式,它与儿童期待在三个维度上呈正相关。
(一)泛化叙事下的故事呈现
与海洋之间的冲突、搏斗、释怀,乃至最后的生命和谐,是海洋精神写入绘本的泛化叙事。广西民族故事的绘本创作应着眼故事的呈现部分,将故事中所反映的强烈的海洋精神展现出来,运用新的表现手法融入民族符号中,通过诉诸感官加强与儿童生活共情的可能,进一步弥补同类绘本在单一叙事手段上的表面化、分散化、缺乏教育聚焦的缺陷。泛化叙事的丰富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推进动机,儿童期待着绘本的叙事方向是一种明确的过程,因此,在绘本创作中,故事的叙事性不会直接反映在角色中,而是作用在角色、故事背后的社会文化,对社会文化层面的理解共性才是绘本创作者的工作重心,而不是单一的故事呈现,即并非交给故事本身,而是交托“社会沉淀”本身,因此,应该突出社会文化认同,将社会共识作为中介贯穿于叙事和造型之间。 泛化叙事还应建立在情节的戏剧张力之上,如“歌仙夜奔”“蛙声引路”,并非“各路神通”对大自然的完全掌控,而是生命个体在自然洪荒中的虔诚选择,也是恰到好处的剧情起伏,通过间接叙事传达深层隐喻,这些叙事手法更能吸引儿童的关注,使儿童泛化进叙事中,通过脉络式的框架阐释“泛化”。
(二)审美愉悦下的民族造型
绘本中民族符号的折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表现力,民族造型直接关系到绘本整体的专业性、趣味性、表现性。绘本应构建儿童生命活动与审美愉悦下的交互关系。儿童的阅读是自身生命形态的倾注,从主观自然中无意识的转换、寄托、解放自我,进而产生对空间形态的理解,使自己的精神得以安放,这种对“舒适”的学习正是审美的本质,可以训练儿童的感知能力、共情能力、想象能力。例如,北海民间传说“公馆木鱼”中,长相丑陋的书生有着高尚德行,与恶霸官差形成鲜明对比,两者的绘图色调应产生对比,使儿童去思索人的内在美,而不是被外在带偏。
法国符号学创始人、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格雷马斯认为,外形符号是内在走向外在的创作过程,他将之分为深层、表层和外显三种状态,但三种状态都指向“造型”结构,即这种形态背后的表达形象变成外显形式。“美”即外显:修辞、插图;“德”即表层:价值观念;“育”或者说所传达的符号逻辑才是文本的最深层,即是设计者思想的内在逻辑,因此,最后的审美愉悦是从“育”开始,这是隐藏于符号矩阵之中的价值转换关系,也即读者的审美愉悦与文本所建立的内在逻辑结构。绘本呈现的审美偏爱应符合儿童的感性特征,儿童偏爱于直观、简洁、明快的图式单位,倾向于某种风格化的行动元模式、青睐于集体价值的符号矩阵。放置于绘本标准之中,角色造型带给读者美的视觉体验,这种审美愉悦就是儿童将自身的思想、情感与意志投射到各种亲切的民族造型中去的结果,这里外显、表层、深层达成了同构,儿童在“移情”状态下获得了乐趣。
(三)强化认知下的角色投射
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强调教育是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顺应儿童的本能,寻找对象与儿童期待的契合点。因此,广西民族绘本需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放大角色投射。儿童在角色认知中获得的兩个核心要素—— 人的形象与内涵,通过此进行绘本角色的识别,以获得认知能力的强化。而绘本尤其应注重角色人格魅力与生活气息的接轨,人物精神与事件动机的接轨,这是基于强化认知下绘本角色编写的基本要求,以便读者由外形直接觉察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和生存状态。
角色的投射是绘本故事功能在儿童期待中的立体化。角色的成功应建立在与儿童之间的情感共鸣之上,以此代入儿童的成长维度。如壮族神话故事中的创世神“布洛陀”,其形象便不是“至高能力却一无所为”,他创世便包括了创伦理道德、创文字历书,这些作为社会道德原型的力量被神圣化、宗族化,代表着农耕文明的朴素价值。像刘三姐、乞丐老神仙等鲜明的角色形象,包含着人性、神性、民族性三重特征:“人性”源自其取材自民间原型,因此是“活生生”的角色;“神性”源自其角色民间塑造后的群众期待,增加了感情色彩与故事背景,所体现出的是人民的精神向往,具有道德标杆的作用;“民族性”正是这一角色的绘本构成图式,也是该角色社会化、功能化的过程。
例如,在北海民间故事“老杨公”里,南海观音化身的老杨公只有在主人公进行了公正的、符合社会普遍价值的选择后,才会去帮助他,这便是神性与人性之间的博弈,带来儿童的道德两难感。角色的人性在故事中往往是受苦的,这是普通人的表现,因此,能够满足读者的情感诉求;神性代表着这一角色的生活抗争,其给儿童的反馈与模仿是正向的;民族性则更多展现了社会背景的多元内容。角色层面的解读反映着儿童对“民族”的社会集体潜意识的投射,也反映着儿童对人群分类中“社会共识”的探索与表达。广西民族神话恰是这类形象的共识:英雄人物、封建压迫阶级、勤劳善良的平民百姓角色、浪子回头的笨拙青年,这些都与社会分工相联系,并获得普遍意义下的社会理解,因此,符合针对读者的学习与模仿规则。比起泛化叙事的规则,角色投射更能理解个体角色的意义,绘本创作者应该规避主观意图的创作,进行社会化与个性化内涵平衡的角色描摹。
三、心理期待强化下的儿童绘本定位
(一)“强”泛化叙事原则下绘本信息定位
广西民族故事要进行绘本叙事的建构,要基于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理论:事实区间、想象区间、联结区间。事实区间建立在生活叙事之下,想象区间建立在文本叙事之下,通过双重叙事突破儿童的感知空间,实现事实知识与想象情感的联结,从“写实”升华至“写意”。泛化叙事关注文字表达、情感表达,形成聚拢式的逻辑架构,提出绘本理性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达成故事传达的实际效果。
(二)“专”审美愉悦原则下绘本美学定位
广西民族故事的绘本设计应该基于文化愉悦、学识愉悦展开美学定位设计,从儿童美学感知的图形信号、颜色信号、风格信号、字体信号等作用于视网膜的元素出发,建立基础的审美。当代的绘本美学事实上都建立在后现代的解构意义之上,如绘画风格解构、审美意象解构、思想内容解构,为了吸引儿童而标新立异,事实上违背了儿童期待。而民间故事带来的传统文化的美学复古,属于原有内容镜像的再构,重新定位了儿童的“植根性”的想象区间,从根源处造就了一栋扎实的美学“建筑”。
传统故事对绘本设计元素的“逆拆解”“反解构”“留传统”“重表达”,在根源意义上回归了也表达了儿童的“自我本源”的探索,符合儿童深层期待,建构出了深层意义上的绘本结构模型:视觉—— 封面设计、造型设计、色彩设计、板式设计、材质设计、文字设计,触觉—— 纸张用式、蜡面用式、立体封用式、纸塑用式,知觉—— 审美意图、取悦意图、抽象意图、愿景意图。以“视觉”模型架构儿童翻页、阅读、理解的行为层的操作,进而以“触觉”模型完成儿童本能层的感官体验,从“知觉”模型感知儿童自评层的美学提炼,唤醒美学情感。
(三)“重”非结构知识原则下绘本认知定位
传统故事的描述,应着重于绘本设计元素如何通过非结构化知识的设计进行信息传递。艺术性的表达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人物的关系化处理,进而加强知识的认知导向,从艺术整体的手法出发明确绘本的认知定位。第一,突出知识结构。知识是儿童阅读绘本的视角,知识的结构可以让儿童在绘本阅读时产生视角的变化:这是角色的自身投射下的全局鸟瞰、局部特写、心理俯视、精神仰视,这些都带来知识的灵活传递。第二,动态调整绘本知识性结构的传递手段。明确传统文化性知识的边框,列数其中的隐喻或寓言式表达,提前摸索其中的比例构成。第三,强调认知的行动逻辑,定位这种逻辑赋予绘本基于合理想象的超现实认知,更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使绘本具有更强的认知反馈和更深的教育意义,体现传统故事无可比拟的价值与优势。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A.J.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M].蒋梓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4]陈鹤琴.儿童心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农冠品.壮族神话集成[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
[6]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6.
注:2019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民族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基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幼儿绘本开发研究”(2019ZJY129)
【作者简介】麦融冰(1975— ),女,广西贺州人,硕士,南宁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教育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教育、学前教育管理;曾雅琴(1994— ),通讯作者,湖南长沙人,硕士,南宁师范大学美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书籍装帧设计与插画研究。
(责编 龚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