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看到一篇文章,谈学术期刊为什么不爱发在读博士的论文,据说会影响刊物的影响因子.一直以为编刊只看论文好不好,《丛刊》这几年在读博士的论文发了不少,有时甚至硕士的也发,竟不知天下还有这等道理.rn既如此,编辑部里就把这件事好好讨论一下.讨论的结果是,因子事小,学术公正和学术质量事大,大道理管小道理,断不能为了面子不要里子,为了因子不要学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一篇文章,谈学术期刊为什么不爱发在读博士的论文,据说会影响刊物的影响因子.一直以为编刊只看论文好不好,《丛刊》这几年在读博士的论文发了不少,有时甚至硕士的也发,竟不知天下还有这等道理.rn既如此,编辑部里就把这件事好好讨论一下.讨论的结果是,因子事小,学术公正和学术质量事大,大道理管小道理,断不能为了面子不要里子,为了因子不要学子.
其他文献
从温儒敏先生2009年提出“文学生活”研究的设想,到2012年产生反响,至今已逾10年,产生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显示了这种研究的有效性、积极意义和学术价值.但也应该看到它的局限性的一面,对此,我们并没有及时反思和深入思考.“文学生活”研究运用在“当下”的“调查研究”上是有效的,对于“过往”的一些具有接受史料的个案的接受研究也是可行的.但若要写成“文学生活史”则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历史并没有为我们提供完整的“文学生活”史料.古往今来,普通读者的“文学生活”“接受反应”无从查找,所以,迄今为止的所有文学接受史
南方多芭蕉.rn芭蕉长在垄上,长在地头,长在屋前屋后.它们在南方的生长并无规则,我早晨推门擦眼看沃野,看见它们一簇接着一簇,聚集或分散,孤独、热闹、沉寂、盎然,直愣愣地耸立在视域里头,我的目光不能一下子绕过它们而抵达远方.我的目光徘徊在它们身上,有迂回的空间.rn到了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这一天,祖父提着镰刀去割芭蕉树上的芭蕉叶,他的背影由清晰到模糊地消失于芭蕉林,他要做一种叫作“夹”的糯米糍粑,为第二天到来的中元节准备美食.他用油绿的芭蕉叶把白色黏糊糊的糯米团裹紧,再用枯而茧的手掌将糯米团压成砖面.这类节日美
作为核心符号的应物兄,其在小说中时而以“人”的面目出现,时而以“非人”的面目出现.肉体(能指)的不断变化,由此造成精神(所指)意义的无限延宕,最终构成了分裂的符号——应物兄.通过呈现这一核心符号的分裂,在现实层面上,作家李洱向我们展示了徘徊在“阐释者”与“立法者”之间的应物兄一代知识分子群体的迷惘与犹疑;在象征层面上,作家李洱提出了个体在信仰坍塌后,究竟选择生存还是毁灭这一恒久命题.通过对现实、对世界提出“往何处去”的疑问,李洱向我们展现了他对行进中的当代社会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作为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之一,“十兄弟”型故事在19世纪末进入英语世界,在近130年的传播历程中出现了众多的译本,其中《五个怪兄弟》和《中国五兄弟》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两个译文在译介动机、表现方式、形象影响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故事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英语世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从文化社会学的视域来看,现代文学中的风景书写,有别于山水田园古典诗学体系中作为审美修辞的自然描写,而深刻关联着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晚清以降,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的是纷乱无序、崩溃动荡的社会文化现实,他们的旅行活动,包括对自然的审思、旅程境遇、空间移动,影响着风景的生产和意义的重建.风景的现代书写,更多地与旅行活动结合在一起,转向了视觉主体中心主义、文化地理学以及意识形态理论的多维解读.风景不是对象,而是意义本身.在重新发现“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人”;在充满流动性的时代,以恋地情结和乡愁想象构建人与故土的
以鲁迅、周作人、茅盾、王鲁彦、台静农、萧红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启蒙者认识到民间信仰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从理性的启蒙走向了对民间文化的审美性开掘和对“民众本心”的关注.对于信仰、仪式和民众精神情感上的联系的认识,使中国现代启蒙作家以文学的审美化方式呈现了民间信仰,使现代启蒙文学的创作走向了复杂和深化.
1940年代战时语境下,沈从文的人神之思既有在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自身特点,又与同时期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思考有暗合之处.面对古老巫楚文化中的人神对话思维和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沈从文的思想路径是剥离先民宗教信仰的神巫外衣,留下从人神关系中认识人的认知视点以及那点“宗教情绪”(神性),将本土的古老文化精神通过现代转型来构建新神话,以实现其独特的文化启蒙——“民族重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