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尔顿之死——论威廉·布莱克《弥尔顿》中的“死亡本能”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yiyang9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布莱克的《弥尔顿》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充斥着晦涩意象、思维跨度很大的长诗,也是一部难得的幻想式作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是不少布莱克学者剖析该诗的理论依据。与既有观点不同,认为隐藏在《弥尔顿》诗文中的潜意识动机不是力比多,而是死亡本能。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布莱克潜意识中死亡本能在诗文中的投射,追溯致使该本能泛溢的刺激源,破解此诗之意蕴。 William Black’s “Milton” is a poem full of imagination, full of obscure images, great thinking span of poetry, but also a rare fantasy works. Freud’s psychoanalysis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many Black scholars to analyze the poem.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viewpoints, the subconscious motivation hidden in the “Milton” poetry is not libido but the death instin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break the implication of this poem by analyzing the projection of Blair’s subconscious death instinct in poetry and retrospection of the stimulus that causes this instinct to overflow.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多向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分离成年大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单克隆连续传代培养并诱导分化,将分化产物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RT-PCR检测分析。
王先生:戒烟难,但是能成功rn王先生.37岁,公司经理,16岁开始吸烟,平均每天吸20支.凭毅力戒过一次烟,持续30天后复吸.王先生曾做过尼古丁依赖量表,评分为5分,属中度烟碱依赖.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与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9例需行人工气道的患者,给予其规范管理和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
目的 通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 ,为癌症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估 ,随访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 采用PCR- TRAP方法检测癌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端粒酶活性 .结果 癌症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有人说,外科学是医学临床科学的皇冠,而心脏外科学是这个皇冠上的钻石明珠.在全国一万多位心脏外科医生中,有一位医生使这颗明珠更加璀璨多目,他就是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十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观察并分析针灸理疗与康复护理的联合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
男性40岁以后,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生理机能开始下滑.在各种社会压力下,男性往往容易忽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其实,正如中年女性要重视雌性激素的补充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