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的对策包括:为促进贫困县域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群众体育;现状
前言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农村,但是建设的难点也在农村。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如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随着城乡差距的越来越大农村体育事业虽然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农村体育仍然是我国体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农民是我国最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群众体育达不到体育健身率,就不算被称之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邢台市一共有15个县,贫困县有三个分别是临城县、广宗县和巨鹿县,虽然邢台市的经济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城乡差距的加大,人们的经济水平差距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邢台市农村地区人口仍然以人口输出为为主,农村年轻男性和未婚女性流入城市,農村主要以老人、已婚妇女和孩子为主,但是已婚妇女却要承担着劳作、教育孩子和照顾老人等责任。老人和儿童劳动力较低需要人照顾,可见当前农村的体育活动主体为老年人和妇女,所以要针对这两个人群的人口特点来调查农村群体体育的开展和实施相应的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在邢台市临城县、广宗县和巨鹿县三个贫困县大约150个行政村中,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主要以务农为主参与群众体育的农民为研究对象来进行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主要通过查阅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各种期刊杂志,查阅了许多与农村群众体育相关的文献,并对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本研究针对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走访邢台市临城县、广宗县和巨鹿县主管体育活动的体育管理处了解三个贫困县的农村群众体育开展情况。在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进行面对面交谈,了解贫困县农民群众的体育组织、活动形式、农村领导干预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以及锻炼的效果和锻炼中所遇到的问题等。
1.2.3实地调查法。本人利用寒暑假及其它传统节假日,走访邢台市临城县、广宗县和巨鹿县三个贫困县,深入其中,通过对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现状的调查为本研究获取相关资料。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基本实现了翻番的目标,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幅较大,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邢台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很明显,尤其是邢台市贫困县域。虽然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但是也要看到城乡之间的差距,相对于城镇来说,农村经济水平还是落后的,更别说是贫困县。农民的收入除了日常生活的开销、孩子的学习费用和老人的一些生活与医疗费用,根本没有其他多余的钱投入在体育的开销上,因此农村居民的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的重要因素。
2.2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地区的体育场馆设施情况
体育场馆的配置是农村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但是就当前邢台市临城县、广宗县和巨鹿县农村体育群众的活动场所体育场馆也只是县城中有一个或两个,农村中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街道和马路。体育场馆的开放有时间的限制,最主要的还是场馆的收费较高对于农村的农民尤其是贫困县的农民,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金钱消费在体育健身上。农村的学校设置的操场全是泥土地,但是也只是提供教师和学生上课使用,对外开放时间段也只是放学后,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群众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当前运动场所的缺少是制约农村居民群众体育的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3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和锻炼时间
经过走访调查发现近些年来邢台市农村群众体育主要以棋牌、打陀螺、钓鱼、广场舞、太极拳、快慢跑、羽毛球和乒乓球等运动项目为主。这些运动项目的选择比较有随意性,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而且农村居民比较喜欢集体性的有互动的运动项目。由于农村思想比较传统,比较注重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人们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也都是较保守型的。但更多的农民群众主要却以劳作为主要锻炼方式,他们认为干农活就相当于体育锻炼,所以一般他们选择的锻炼时间则是在农闲时或是偶尔性的参加,而且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较少,没有固定的锻炼时间和场地,锻炼时间也不固定。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随意性较强,锻炼时间受到农村季节生产劳动的影响,参与的热情较低,还有调查的大多数人认为体育锻炼会影响生产劳动。
2.4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地区参加群众体育的动机
在实地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农民群众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增进身体的健康和健身防病为目的。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居民也开始注重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大多数农村居民认为自己需要进行体育锻炼,农村居民的锻炼意识在逐渐提高。但是还是由于场地与器材的缺乏致使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受到阻碍。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居民主要是以强身健体和预防疾病为主要锻炼目的,精神上的体育锻炼意识有待提高,可见农村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锻炼目的比较明确和单一。
3.对策分析
3.1领导重视加大经费投入
领导干部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对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十分重要,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基础是政府重视加上资金的投入。加快培养农村群众体育的工作人员,为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培养带头人,政府要大力组织农村体育活动,建立农村群众体育活动中心,充分调动农村群众体育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加大农村场地器材的建设,开展多种体育活动项目,让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性,并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
3.2开发农村群众体育消费市场
邢台市大多数的农村居民都是以务农为主要生产方式。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体育消费地位还是处于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的。农民作为我国基层建设的主力军,推动农民体育的消费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村群众体育的消费应该得到重视和提升。
3.3加大参与农村群众体育的宣传力度
要改变农民的传统体育锻炼观念,转变农民不正确的健身观念,利用农村宣传板报、电视、广播、报刊,组织利用专业人员到农村宣传群众健身途径,普及健身知识,纠正不正确的健身观念,组织农民开展健身锻炼项目培训,培养农民体育骨干和体育指导员,带动农村群众体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3.4组织开展农村群众体育活动
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条件,开展要求硬件设施较简单的体育活动,开展简单易学和便于推广的体育活动。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开发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群众体育活动,形成当地特有的体育活动。根据当地的节日集会和庙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体育活动和组织竞赛,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农民的自主广泛参与。(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梅英,曹伟.当前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契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07):4-5.
[2]曹伟,穆瑞玲.河南省农村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6):77-78.
[3]井志侠,秦纪强,高斌.现阶段我国优先发展农村群众体育的必要性[J].铜陵学院学报,2010(06):90-91.
[4]卢元镇主编,《社会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5]陈宁《农村体育的新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关键词: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群众体育;现状
前言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农村,但是建设的难点也在农村。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如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随着城乡差距的越来越大农村体育事业虽然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农村体育仍然是我国体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农民是我国最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群众体育达不到体育健身率,就不算被称之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邢台市一共有15个县,贫困县有三个分别是临城县、广宗县和巨鹿县,虽然邢台市的经济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城乡差距的加大,人们的经济水平差距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邢台市农村地区人口仍然以人口输出为为主,农村年轻男性和未婚女性流入城市,農村主要以老人、已婚妇女和孩子为主,但是已婚妇女却要承担着劳作、教育孩子和照顾老人等责任。老人和儿童劳动力较低需要人照顾,可见当前农村的体育活动主体为老年人和妇女,所以要针对这两个人群的人口特点来调查农村群体体育的开展和实施相应的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在邢台市临城县、广宗县和巨鹿县三个贫困县大约150个行政村中,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主要以务农为主参与群众体育的农民为研究对象来进行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主要通过查阅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各种期刊杂志,查阅了许多与农村群众体育相关的文献,并对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本研究针对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走访邢台市临城县、广宗县和巨鹿县主管体育活动的体育管理处了解三个贫困县的农村群众体育开展情况。在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进行面对面交谈,了解贫困县农民群众的体育组织、活动形式、农村领导干预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以及锻炼的效果和锻炼中所遇到的问题等。
1.2.3实地调查法。本人利用寒暑假及其它传统节假日,走访邢台市临城县、广宗县和巨鹿县三个贫困县,深入其中,通过对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现状的调查为本研究获取相关资料。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基本实现了翻番的目标,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幅较大,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邢台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很明显,尤其是邢台市贫困县域。虽然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但是也要看到城乡之间的差距,相对于城镇来说,农村经济水平还是落后的,更别说是贫困县。农民的收入除了日常生活的开销、孩子的学习费用和老人的一些生活与医疗费用,根本没有其他多余的钱投入在体育的开销上,因此农村居民的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的重要因素。
2.2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地区的体育场馆设施情况
体育场馆的配置是农村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但是就当前邢台市临城县、广宗县和巨鹿县农村体育群众的活动场所体育场馆也只是县城中有一个或两个,农村中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街道和马路。体育场馆的开放有时间的限制,最主要的还是场馆的收费较高对于农村的农民尤其是贫困县的农民,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金钱消费在体育健身上。农村的学校设置的操场全是泥土地,但是也只是提供教师和学生上课使用,对外开放时间段也只是放学后,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群众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当前运动场所的缺少是制约农村居民群众体育的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3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和锻炼时间
经过走访调查发现近些年来邢台市农村群众体育主要以棋牌、打陀螺、钓鱼、广场舞、太极拳、快慢跑、羽毛球和乒乓球等运动项目为主。这些运动项目的选择比较有随意性,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而且农村居民比较喜欢集体性的有互动的运动项目。由于农村思想比较传统,比较注重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人们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也都是较保守型的。但更多的农民群众主要却以劳作为主要锻炼方式,他们认为干农活就相当于体育锻炼,所以一般他们选择的锻炼时间则是在农闲时或是偶尔性的参加,而且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较少,没有固定的锻炼时间和场地,锻炼时间也不固定。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随意性较强,锻炼时间受到农村季节生产劳动的影响,参与的热情较低,还有调查的大多数人认为体育锻炼会影响生产劳动。
2.4邢台市贫困县域农村地区参加群众体育的动机
在实地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农民群众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增进身体的健康和健身防病为目的。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居民也开始注重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大多数农村居民认为自己需要进行体育锻炼,农村居民的锻炼意识在逐渐提高。但是还是由于场地与器材的缺乏致使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受到阻碍。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居民主要是以强身健体和预防疾病为主要锻炼目的,精神上的体育锻炼意识有待提高,可见农村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锻炼目的比较明确和单一。
3.对策分析
3.1领导重视加大经费投入
领导干部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对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十分重要,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基础是政府重视加上资金的投入。加快培养农村群众体育的工作人员,为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培养带头人,政府要大力组织农村体育活动,建立农村群众体育活动中心,充分调动农村群众体育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加大农村场地器材的建设,开展多种体育活动项目,让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性,并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
3.2开发农村群众体育消费市场
邢台市大多数的农村居民都是以务农为主要生产方式。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体育消费地位还是处于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的。农民作为我国基层建设的主力军,推动农民体育的消费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村群众体育的消费应该得到重视和提升。
3.3加大参与农村群众体育的宣传力度
要改变农民的传统体育锻炼观念,转变农民不正确的健身观念,利用农村宣传板报、电视、广播、报刊,组织利用专业人员到农村宣传群众健身途径,普及健身知识,纠正不正确的健身观念,组织农民开展健身锻炼项目培训,培养农民体育骨干和体育指导员,带动农村群众体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3.4组织开展农村群众体育活动
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条件,开展要求硬件设施较简单的体育活动,开展简单易学和便于推广的体育活动。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开发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群众体育活动,形成当地特有的体育活动。根据当地的节日集会和庙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体育活动和组织竞赛,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农民的自主广泛参与。(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梅英,曹伟.当前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契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07):4-5.
[2]曹伟,穆瑞玲.河南省农村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6):77-78.
[3]井志侠,秦纪强,高斌.现阶段我国优先发展农村群众体育的必要性[J].铜陵学院学报,2010(06):90-91.
[4]卢元镇主编,《社会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5]陈宁《农村体育的新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