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长期投资者的眼光去看这个行业,经过10年的发展,基金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好时候,在从如今开始的日子里,是否会出现前文那位悲观预言者说的行业阵痛?我们不妨猜度未来,并且持续坚守投资原则。
猜想一:熊出没注意
特别是当市场逆转时。彼得·林奇在回忆美国基金行业类似的全盛时期这么回忆,这段记录的主角是林奇的母亲,在黄金的60年代,美国基金销售员队伍庞大,遍布全国,他们不停给各家各户打电话推销基金,就像那些推销真空吸尘器、保险和墓地的推销员一样。几乎每个人都想购买基金,就连林奇的母亲——一个只有少量积蓄的寡妇,也被这一阵基金狂热所影响。一位兼职基金推销员的老师极力劝说她购买富达资本基金(Fidelity capital),而林奇女士做决定的原因也很莫名其妙,因为这只基金的经理是一位中国人,林奇相信东方人头脑聪明,所以接受了每月200美元的永续投资。
相信每位读者都能深切体会60年前在美国发生的事,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经历的基金热同样由这些人构成:狂热的基金推销员和不假思索的投资者。但当时间坐标仅仅移动了几个刻度,局面剧烈地变化了——1972年发生的股市大崩盘。突然之间,没有人再愿意买基金,原来狂热的投资者变得毫无兴趣,规模庞大、人数众多的基金推销员又重新回到老本行,去推销真空吸尘器或者汽车石蜡。
结论:
投资者要有心理准备,牛市并非永续。万一熊市来临,你是否会成为濒临灭绝的股票基金投资者之一呢?我们的建议是,贵在坚持。
猜想二:基金词汇贫乏症治愈
语感好的朋友一直都向张思念抱怨,为什么基金的名字这么像。来来去去都是那些词:增值、增长、稳健、成长……这些意义模糊的字眼以各种排列组合出现在基金招募书上。不能责怪产品设计部的专业人士像古装片编剧一样词汇贫乏——怡红肯定指青楼,悦来必定是客栈。事实上,大家能在2005年开放式基金创新萌芽阶段找到新意,那个时期投资者看到了风格各异的伞型基金,当时还叫湘财荷银的基金公司推出了定位于周期行业、成长行业的伞型基金,名字明确地告诉投资者,我只投资于周期性行业、或者只对成长型股票感兴趣,但大家发现专注某个领域的投资限制只会让自己越走路越窄。于是新基金纷纷用意向模糊的词汇粉饰投资领域——越广泛越好,最好不要给自己限制太多,别管成长还是价值,只要赚钱就好。
但从理财的角度,每个投资者的需要各有差异——短期或者长期,我们耗费精力在一堆似是而非的名字里找风格适合自己的真命天子,相信随着行业本身和投资者的成熟会激发基金公司的集体创意,至少,我们已经看到了金元比联基金这样只专注于保本和指数基金的公司。百花齐放,指日可待。
结论:
但在基金定位含混的现在,投资者必须拥有找到“真命天子”的火眼金睛。
猜想三:基金贫富差距加剧
根据基金三季度的统计,前十大公司管理公募基金为1.49万亿元,占全部公募基金元的51%。显然,规模大者恒强,“有钱就能挖到更好的基金经理,有钱就塑造更好的团队”。
“随着行业发展,基金的贫富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上投QDII基金的杨逸枫亲历了台湾基金经理的发展更迭,她对此更有感触:“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基金公司和小基金公司想的事情会很不同。跑在前面的公司想的是怎么样更好地满足大部分投资人的需求,他们有能力去提供全面的服务。跑在后面的人则还在为生存发愁,如果是暂时不想被淘汰出局,他们可能会把销售、后台交割结算等环节外包出去,而专注于研究投资。甚至国外有些基金公司的模式是不养销售人员,直接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贴牌,只保留投研团队。”
鉴于规模大小,投资风格也将泾渭分明,比如台湾有些很小的基金公司,只有10亿台币(大约2亿人民币)规模的基金,它们可以在3天之内把股票资产从20%加到85〜90%,也可以在一天之内换掉重仓股。投资人选择这样的基金公司可能会获得更激进的收益,但也会承担更大的风险。
结论:
如果你是求稳的投资者,不妨在大基金公司上投掷更多注意,因为基金规模大的基金会透过公司制度降低人治色彩,通过制度来降低因人员变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猜想一:熊出没注意
特别是当市场逆转时。彼得·林奇在回忆美国基金行业类似的全盛时期这么回忆,这段记录的主角是林奇的母亲,在黄金的60年代,美国基金销售员队伍庞大,遍布全国,他们不停给各家各户打电话推销基金,就像那些推销真空吸尘器、保险和墓地的推销员一样。几乎每个人都想购买基金,就连林奇的母亲——一个只有少量积蓄的寡妇,也被这一阵基金狂热所影响。一位兼职基金推销员的老师极力劝说她购买富达资本基金(Fidelity capital),而林奇女士做决定的原因也很莫名其妙,因为这只基金的经理是一位中国人,林奇相信东方人头脑聪明,所以接受了每月200美元的永续投资。
相信每位读者都能深切体会60年前在美国发生的事,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经历的基金热同样由这些人构成:狂热的基金推销员和不假思索的投资者。但当时间坐标仅仅移动了几个刻度,局面剧烈地变化了——1972年发生的股市大崩盘。突然之间,没有人再愿意买基金,原来狂热的投资者变得毫无兴趣,规模庞大、人数众多的基金推销员又重新回到老本行,去推销真空吸尘器或者汽车石蜡。
结论:
投资者要有心理准备,牛市并非永续。万一熊市来临,你是否会成为濒临灭绝的股票基金投资者之一呢?我们的建议是,贵在坚持。
猜想二:基金词汇贫乏症治愈
语感好的朋友一直都向张思念抱怨,为什么基金的名字这么像。来来去去都是那些词:增值、增长、稳健、成长……这些意义模糊的字眼以各种排列组合出现在基金招募书上。不能责怪产品设计部的专业人士像古装片编剧一样词汇贫乏——怡红肯定指青楼,悦来必定是客栈。事实上,大家能在2005年开放式基金创新萌芽阶段找到新意,那个时期投资者看到了风格各异的伞型基金,当时还叫湘财荷银的基金公司推出了定位于周期行业、成长行业的伞型基金,名字明确地告诉投资者,我只投资于周期性行业、或者只对成长型股票感兴趣,但大家发现专注某个领域的投资限制只会让自己越走路越窄。于是新基金纷纷用意向模糊的词汇粉饰投资领域——越广泛越好,最好不要给自己限制太多,别管成长还是价值,只要赚钱就好。
但从理财的角度,每个投资者的需要各有差异——短期或者长期,我们耗费精力在一堆似是而非的名字里找风格适合自己的真命天子,相信随着行业本身和投资者的成熟会激发基金公司的集体创意,至少,我们已经看到了金元比联基金这样只专注于保本和指数基金的公司。百花齐放,指日可待。
结论:
但在基金定位含混的现在,投资者必须拥有找到“真命天子”的火眼金睛。
猜想三:基金贫富差距加剧
根据基金三季度的统计,前十大公司管理公募基金为1.49万亿元,占全部公募基金元的51%。显然,规模大者恒强,“有钱就能挖到更好的基金经理,有钱就塑造更好的团队”。
“随着行业发展,基金的贫富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上投QDII基金的杨逸枫亲历了台湾基金经理的发展更迭,她对此更有感触:“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基金公司和小基金公司想的事情会很不同。跑在前面的公司想的是怎么样更好地满足大部分投资人的需求,他们有能力去提供全面的服务。跑在后面的人则还在为生存发愁,如果是暂时不想被淘汰出局,他们可能会把销售、后台交割结算等环节外包出去,而专注于研究投资。甚至国外有些基金公司的模式是不养销售人员,直接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贴牌,只保留投研团队。”
鉴于规模大小,投资风格也将泾渭分明,比如台湾有些很小的基金公司,只有10亿台币(大约2亿人民币)规模的基金,它们可以在3天之内把股票资产从20%加到85〜90%,也可以在一天之内换掉重仓股。投资人选择这样的基金公司可能会获得更激进的收益,但也会承担更大的风险。
结论:
如果你是求稳的投资者,不妨在大基金公司上投掷更多注意,因为基金规模大的基金会透过公司制度降低人治色彩,通过制度来降低因人员变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