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县地处黄淮流域豫东平原,无霜期较长,适于红薯生长。红薯高产每亩可达万斤,既是传统的粮食作物,又是经济作物,近几年红薯深加工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但红薯黑斑病的危害不可低估,每年减产致百分之十左右。红薯黑斑病的症状、发病特点、侵染途径、发病条件以及防治措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认真实施。
【关键词】红薯黑斑病;发病条件;侵染途径;防治措施
提起红薯,人们往往会忆起20世纪60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它成了农民救命的粮食。那时候,农民“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没法活”,一日三餐都是红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在吃腻了精米白面的同时,又想起了红薯,于是红薯又频繁出现在城乡居民的餐桌上。红薯富有营养,不仅能改善食欲,而且有降低血脂、增加食物纤维、防治便秘的医疗功效。但面对红薯,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其黑斑病又让人尝尽了“苦头”。红薯黑斑病又叫黑疤病,危害极大,可造成死苗、烂床和烂窖,是红薯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
一、黑斑病症状
黑班病在红薯整个生育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薯苗和薯块。在育苗期为害幼苗根茎,形成黑色病斑;在生长期和贮藏期的薯块上病部呈膏药状的黑斑,薯肉呈黑绿色,削皮也很难除净,薯肉吃着有苦味。
二、黑斑病发病特点
黑斑病主要靠带病种薯传病,其次为病苗,带病土壤、肥料也能传病。病菌可直接侵入苗根基,在薯块上主要从伤口侵入,也可通过根眼、皮孔、自然裂口、地下虫咬伤口等侵入。在收获、贮藏过程中,操作粗放,造成大量伤口,均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育苗时,主要病源为病薯,其次带菌土壤和带病粪肥也能引起发病。黑斑病发病温度与薯苗生长温度一致,最适宜温度为25-27℃,最高35℃;高湿多雨是发病诱因,凡是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地块发病较重;土壤含水量在14%-60%范围内,病害随温度增高而会加重。不同品种抗病性能有差异;植株不同部位差异显著,地下白色部分最易感病,而绿色部分很少受害。
三、黑斑病侵染
当带病种薯播种出苗时,除了继续造成烂种外,病菌又能侵染幼苗,引起苗床发病。薯苗移栽后,又将病菌传到大田,致使病害在田间不断地扩大传播。红薯收获后,病薯遗留田间,增加田间菌源数量,等到第二年条件适合时,病苗又给田间薯苗带来危害。贮藏时有一部分带病种薯混入贮藏窖内,在条件适宜时,病菌便从伤口或芽眼等处侵入薯块,引起发病,又使病害在窖中蔓延,严重时整窖薯种全部感染发病。第二年在育苗时,这些带病的薯种培育出的薯苗,大多又是不健康的。
四、黑斑病发病条件
黑斑病田间发病的适宜温度在25℃左右,适宜湿度为80%以上,低于10℃或超过35℃时,一般都不易发病,贮藏期窖温23-27℃时适宜发病,14℃以下时发病缓慢。在入窖初期因薯块呼吸作用强,窖内温度高、湿度大,若有病薯被带入窖中,则病害扩展蔓延较快,以致造成大量烂窖。伤口是黑斑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所以受伤薯块多,发病就重。此外,品种间感染程度有很大的差别,一般皮厚、含水分少的品种抗病能力较强,排水不良的地块及连作地块发病较重。
五、黑斑病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
抗病较强的品种有农大红、宿薯1号、宁薯2号,可因地制宜选用。(1)种薯消毒。可用50%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10min,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浸5min,或80%的402抗菌剂1000倍液浸10min。(2)高温育苗。将种薯放入35℃、相对湿度90%-95%的温室处理5d,然后上床。种薯上床后3d内床温保持在35℃左右,出苗前保持30-32℃,出苗后将床温降到26-28℃,这样有利于消灭病菌,促进伤口愈合,还可以提早出苗和增加出苗率。(3)高剪苗和薯苗消毒。病菌不侵染绿色部分,在离地面4-6cm处剪苗,春薯采用1次高剪苗,夏薯则宜采用2次高剪苗,即从苗床高剪苗,插在露地苗圃中,再从露地苗圃中第二次高剪苗插入大田,或从春薯地剪蔓栽插。也可将薯苗用402抗菌剂500倍液浸20min,或用50%代森铵800倍液浸3-5min,或50%多菌灵2500-3000倍液浸苗2-3min,随时插种,防病效果显著。
2.建立无病留种基地
在黑斑病严重的地区,应建立无病留种地,要求做到净地、净苗、净肥、净水,防治地下害虫。一般要在3a以上未种过红薯的地块用作留种基地。对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2a以上轮作,并要单收、单藏。
3.做好收获和储藏工作
储藏期是黑斑病危害重、损失大的时期,做好安全储藏是保证丰产丰收的关键。储藏期菌源主要来自田间的带病薯块,病菌通过运输造成的伤口侵入薯块。储藏初期,高温高湿能促使病害发展,在15℃以上病菌发展较快,10℃以下薯块易受冻,所以储藏温度控制在10-14℃之间、相对湿度在80%左右,是安全储藏、防治黑斑病的关键。因此,要适时收获,防止霜冻,精细操作,避免碰伤,选不带病菌的薯块入窖。用具消毒,旧窖更新,杜绝病源,控制窖温。
4.多菌灵防治有特效
近几年我县农科所经过多次试验,发现用百分之五十的多菌灵500倍液泼洒、浸蘸薯种,可有效防治红薯黑斑病,一般病块率可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防病效果在百分之九十八左右。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泼洒:红薯入窖时,用多菌灵500倍液按窖藏量以0.5kg药液洒10kg红薯的比例,将药液用小条帚或喷雾器均夕泼洒在薯堆上,每层红薯泼洒一层。2、浸蘸:红薯入窖前,用百分之五十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百分之四十的多菌灵胶悬剂0.5kg加水250kg配成农度为百分之0.2的药液,然后将其放入水缸或大锅里,再把红薯装到筐或篮里,浸入药液中,上下提动篮筐,浸蘸均匀后提出稍停,待不再淋水时即可入窖储藏。
【参考文献】
[1]罗克昌,李云平,陈路招,等.甘薯细菌性黑腐病发生流行的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03,(5).
[2]张希太,张恒.怎样识别脱毒甘薯[J].河北农业科技,2002,(12).
[3]罗金荣,司文修.甘薯紫纹羽病的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1994,(2).
[4]周佳明,朱实祥.甘薯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4,(6).
【关键词】红薯黑斑病;发病条件;侵染途径;防治措施
提起红薯,人们往往会忆起20世纪60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它成了农民救命的粮食。那时候,农民“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没法活”,一日三餐都是红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在吃腻了精米白面的同时,又想起了红薯,于是红薯又频繁出现在城乡居民的餐桌上。红薯富有营养,不仅能改善食欲,而且有降低血脂、增加食物纤维、防治便秘的医疗功效。但面对红薯,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其黑斑病又让人尝尽了“苦头”。红薯黑斑病又叫黑疤病,危害极大,可造成死苗、烂床和烂窖,是红薯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
一、黑斑病症状
黑班病在红薯整个生育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薯苗和薯块。在育苗期为害幼苗根茎,形成黑色病斑;在生长期和贮藏期的薯块上病部呈膏药状的黑斑,薯肉呈黑绿色,削皮也很难除净,薯肉吃着有苦味。
二、黑斑病发病特点
黑斑病主要靠带病种薯传病,其次为病苗,带病土壤、肥料也能传病。病菌可直接侵入苗根基,在薯块上主要从伤口侵入,也可通过根眼、皮孔、自然裂口、地下虫咬伤口等侵入。在收获、贮藏过程中,操作粗放,造成大量伤口,均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育苗时,主要病源为病薯,其次带菌土壤和带病粪肥也能引起发病。黑斑病发病温度与薯苗生长温度一致,最适宜温度为25-27℃,最高35℃;高湿多雨是发病诱因,凡是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地块发病较重;土壤含水量在14%-60%范围内,病害随温度增高而会加重。不同品种抗病性能有差异;植株不同部位差异显著,地下白色部分最易感病,而绿色部分很少受害。
三、黑斑病侵染
当带病种薯播种出苗时,除了继续造成烂种外,病菌又能侵染幼苗,引起苗床发病。薯苗移栽后,又将病菌传到大田,致使病害在田间不断地扩大传播。红薯收获后,病薯遗留田间,增加田间菌源数量,等到第二年条件适合时,病苗又给田间薯苗带来危害。贮藏时有一部分带病种薯混入贮藏窖内,在条件适宜时,病菌便从伤口或芽眼等处侵入薯块,引起发病,又使病害在窖中蔓延,严重时整窖薯种全部感染发病。第二年在育苗时,这些带病的薯种培育出的薯苗,大多又是不健康的。
四、黑斑病发病条件
黑斑病田间发病的适宜温度在25℃左右,适宜湿度为80%以上,低于10℃或超过35℃时,一般都不易发病,贮藏期窖温23-27℃时适宜发病,14℃以下时发病缓慢。在入窖初期因薯块呼吸作用强,窖内温度高、湿度大,若有病薯被带入窖中,则病害扩展蔓延较快,以致造成大量烂窖。伤口是黑斑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所以受伤薯块多,发病就重。此外,品种间感染程度有很大的差别,一般皮厚、含水分少的品种抗病能力较强,排水不良的地块及连作地块发病较重。
五、黑斑病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
抗病较强的品种有农大红、宿薯1号、宁薯2号,可因地制宜选用。(1)种薯消毒。可用50%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10min,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浸5min,或80%的402抗菌剂1000倍液浸10min。(2)高温育苗。将种薯放入35℃、相对湿度90%-95%的温室处理5d,然后上床。种薯上床后3d内床温保持在35℃左右,出苗前保持30-32℃,出苗后将床温降到26-28℃,这样有利于消灭病菌,促进伤口愈合,还可以提早出苗和增加出苗率。(3)高剪苗和薯苗消毒。病菌不侵染绿色部分,在离地面4-6cm处剪苗,春薯采用1次高剪苗,夏薯则宜采用2次高剪苗,即从苗床高剪苗,插在露地苗圃中,再从露地苗圃中第二次高剪苗插入大田,或从春薯地剪蔓栽插。也可将薯苗用402抗菌剂500倍液浸20min,或用50%代森铵800倍液浸3-5min,或50%多菌灵2500-3000倍液浸苗2-3min,随时插种,防病效果显著。
2.建立无病留种基地
在黑斑病严重的地区,应建立无病留种地,要求做到净地、净苗、净肥、净水,防治地下害虫。一般要在3a以上未种过红薯的地块用作留种基地。对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2a以上轮作,并要单收、单藏。
3.做好收获和储藏工作
储藏期是黑斑病危害重、损失大的时期,做好安全储藏是保证丰产丰收的关键。储藏期菌源主要来自田间的带病薯块,病菌通过运输造成的伤口侵入薯块。储藏初期,高温高湿能促使病害发展,在15℃以上病菌发展较快,10℃以下薯块易受冻,所以储藏温度控制在10-14℃之间、相对湿度在80%左右,是安全储藏、防治黑斑病的关键。因此,要适时收获,防止霜冻,精细操作,避免碰伤,选不带病菌的薯块入窖。用具消毒,旧窖更新,杜绝病源,控制窖温。
4.多菌灵防治有特效
近几年我县农科所经过多次试验,发现用百分之五十的多菌灵500倍液泼洒、浸蘸薯种,可有效防治红薯黑斑病,一般病块率可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防病效果在百分之九十八左右。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泼洒:红薯入窖时,用多菌灵500倍液按窖藏量以0.5kg药液洒10kg红薯的比例,将药液用小条帚或喷雾器均夕泼洒在薯堆上,每层红薯泼洒一层。2、浸蘸:红薯入窖前,用百分之五十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百分之四十的多菌灵胶悬剂0.5kg加水250kg配成农度为百分之0.2的药液,然后将其放入水缸或大锅里,再把红薯装到筐或篮里,浸入药液中,上下提动篮筐,浸蘸均匀后提出稍停,待不再淋水时即可入窖储藏。
【参考文献】
[1]罗克昌,李云平,陈路招,等.甘薯细菌性黑腐病发生流行的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03,(5).
[2]张希太,张恒.怎样识别脱毒甘薯[J].河北农业科技,2002,(12).
[3]罗金荣,司文修.甘薯紫纹羽病的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1994,(2).
[4]周佳明,朱实祥.甘薯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