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由于其具有易于分离培养、高度扩增、基因稳定、高效表达、免疫原性弱、组织修复能力强等生物学特性,且不涉及道德和伦理等问题,在眼科研究中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视为目前组织工程中一种理想的种子细胞。
【机 构】
:
028000内蒙古,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眼科,028000内蒙古,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由于其具有易于分离培养、高度扩增、基因稳定、高效表达、免疫原性弱、组织修复能力强等生物学特性,且不涉及道德和伦理等问题,在眼科研究中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视为目前组织工程中一种理想的种子细胞。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影响共同性内斜视手术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通过手术治疗的236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高AC/A型和基本型手术以双内直肌后徙为主,低AC/A型手术以缩短外直肌为主,并于手术后随诊12~18个月,平均14月,对其术后眼位及融合功能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236例共同性内斜视手术患者术后正位者209例占88.56% (209/
目的 研究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并结合血流参数及临床特点分析其相关性,探讨不同因素对TAO患者眼部供血的影响.方法 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c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测49例(90只眼)明确诊断TAO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及24例(48只眼)正常对照者的眼动脉(O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记录其频谱图并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
目的 评价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填充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解离伴晶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潍坊医学院临床学院眼科中心就诊的21例外伤性睫状体解离伴晶状体脱位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联合眼内气体填充术后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患者术前最好矫正视力HM/眼前~0.1,平均为(0.02±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FC/30 cm~0.5,平均为(0.25
目的 观察术中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109例(121只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均采用术中可调缝线缝合巩膜瓣.观察术后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形态等情况.结果 术后1周内有3只眼发生Ⅰ度浅前房,2只眼发生Ⅱ度浅前房,未有发生Ⅲ度浅前房的眼,浅前房发生率为4.13% (5/121).术后一周眼压9~20 mmH
目的 对圆锥角膜(KC)患者双眼的角膜地形图进行分析,对各量化参数进行特点评估.方法 临床病例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就诊符合诊断标准的KC患者63例(108只眼),使用Obscan Ⅱ角膜地形图仪检测双眼角膜,统计分析获得的数量指标,并与作为正常对照眼的64例中高度近视患者(64只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临床期KC组的最大角膜曲率值与最高角膜后表面高度、角膜最
目的 比较FP-7型与S2型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有无差异.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眼科分别行S2型(26例26眼)和FP-7型(23例23眼)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的眼压变化、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术前、术后眼压比较及2个观察组降眼压效果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手术成功率的计算采用寿命表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斜视矫正术眼滴肾上腺素对患儿的心率影响.方法 选择6~10岁斜视矫正术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对照组,术眼滴0.9%生理盐水),B组(术眼滴肾上腺素),C组(术眼滴肾上腺素,并静脉注入艾司洛尔拮抗).监测并记录入手术室前的心率,视基础值为T0,麻醉前T1,麻醉后5 min T2,眼滴肾上腺素,或同时静脉给予艾司洛尔后2min为T3,5min为T4,10 mi
目的 观察水浸润分离法在SMILE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拟采用SMILE手术完成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72例(144眼)纳入研究,每例患者随机选取一眼常规分离角膜基质透镜,对侧眼水浸润分离角膜基质透镜.观察术中切口上皮损伤情况,光镜下观察透镜 边缘的整齐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对比敏感度.结果 术中发生角膜切口边缘上皮损伤水浸润分离组与常规分离组
目的 研究原发性眼后节缺血性疾病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原发性眼后节缺血性疾病患者99例(99只眼),分为三组,A组:32例(32只眼)一过性黑矇,男19例,女13例,平均(64.31±8.15)岁;B组:31例(31只眼)视网膜动脉阻塞,男20例,女11例,平均(63.39±8.06)岁;C组:36例(36只眼)缺血
病例 1,女,35岁.因出生后即发现左眼角膜发白来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左眼光感.右眼结膜未见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未见异常,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正常;左眼结膜未见充血,角膜中央白斑,前房浅,晶状体及眼底无法窥入(见图1).UBM影像:右眼部分象限虹膜角膜粘连,瞳孔缘虹膜晶状体粘连,晶状体皱缩变形,回声增强,左眼角膜中央部增厚,回声增强,虹膜角膜粘连(见图2).临床诊断:右眼白内障,左眼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