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势——上海这边风景独好
要说三地房地产业的现状,最乐观的莫过于上海。现在你问上海人:“双休日干什么?”答案很可能是:“看房去。”坐上看房直通车,轻轻松松把几个楼盘看个遍,已经成为不少上海人周末的“必修课”了。个人购房正成为上海市民的最大消费支出之一,上海个人买房比例高达97.5%,高居全国榜首。反映房价的中房上海指数,自1999年11月止跌回升后,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节节攀高。显然,上海的房地产销售已经走进旺季。
与上海的红红火火相比,台北和香港的房地产业却似乎冷清许多。尤其是台北的房地产业近两年更出现少见的低迷态势,去年以来台北平均房价跌幅达16.1%,创下10年来最大跌幅纪录;累计从1990年以来的11年间,台北房价已经跌了34.4%。面对死气沉沉的台北房地产业,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没米下锅,信心跌到了谷底,加上台湾当局政策不得力,他们干脆前往内地寻找投资收益。
与台北相比,香港的情况要稍微好一些。房地产市场在香港一向被视为反映社会稳定的指标,1996年和1997年,香港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因此香港千方百计希望多盖一些公房,私人地产商也希望加快建房速度。而到了1999年和2000年,楼市供应量出现过剩苗头,偏偏在这期间,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市民对房屋的需求明显减少,导致楼价疲软,一直不振。
楼价——台北最不合理
三城相比,香港楼价位居首位,台北次之,上海最低。
香港的房价高是人尽皆知,虽然房地产业目前处于低迷状态,但其房价依然高得惊人,每平方米约3.5万人民币左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与伦敦不相上下。
虽然台北房价比香港低,但长期以来却不合理。台北人想要购买房子,必须省吃俭用多年,因此买房是一般民众一生最大的负担和梦魇。除努力筹措自备款外,购房后20年、甚至30年的庞大银行利息负担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从1990年到2000年10月初,台北的房价由平均每平方米5.4万新台币(约1.3万人民币)下降到每平方米3.5万新台币(约8800人民币),但购房的人依然不多,有些人宁愿到大陆购置房产也不愿买台北的房子。
三地之中,上海的房价是最低的,但随着买房的人越来越多,房价也日益上涨。去年8月份的住宅价格就比前年10月份上涨了3.13%,去年前10个月,商品房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3027元,比1995年全年商品房平均售价每平方米2572元,上升了17.6%。整个上海市,徐汇、卢湾、静安等市中心房价最贵,内环线内基本房价在每平方米4500元以上。
豪宅——香港一枝独秀
豪宅的多少,是城市住房建设最生动、最前沿的表现。
香港有钱人太多,豪宅又是身份象征,因此在香港中小型住宅价格下降之际,豪宅市道却一枝独秀,造价不但没随大市回落,今年头3个月还不断节节上升。香港豪宅平均造价已由1998年全球排名第五位,迅速跃升至今年2月的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东京。去年4月份,香港半山誉皇居顶楼复式住宅,成交价为16亿港元,是全球最贵的多层豪宅,那里环境清幽,可尽享维多利亚港或山顶景色。但16亿港元这个价钱实在太惊人,如果在欧洲可买到一座王宫、一个农场或10间巨宅。
台北的豪宅也不少,去年更称得上是“豪宅年”,几乎新推出的上市房产中,都以豪宅自诩。但这许多豪宅如今都落得风风光光上市、凄凄惨惨结案的下场,平均成交率不到30%。甚至连台北10大名宅,过去一直是需求大于供给,只要市场上有出售,马上有买家询价、议价,抢手得很。现在连张朝翔、陈居德、黄任中等商界名人,都纷纷将手中的豪宅托售,过去根本不可能讨价还价的10大名宅,出现了8折到9折不等的议价空间。
随着上海有钱人的增多,豪宅建设也悄悄升温,因此独一无二的浦江两岸最佳全景观赏点的北外滩,也迅速升值。拥有山、河、湖、海等天然景观的位置绝对属于理所当然的豪宅区。上海郊区川沙的某豪华小区,一边是标准的18洞高尔夫球场,另一边则是浩瀚的东海,地理环境之一流,是香港、台北大多数豪宅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