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教科院的杨四耕老师说:“课堂是一种态度,幸福在里面。”顾雪华老师说:“课堂,可以春暖花开。”任何一位倾心教育教学的人对上面两位老师的话,我想都会心有戚戚焉。但若想在课堂的百花园里收获幸福,我想播种者首先应耕好地、培好土,再借助阳光的洒照、雨水的浇灌,播下的种子才有开花结果的可能。
多元阅读,我的专业修炼场
从走进学校站上三尺讲台到现在,两年了。两年来,我一直倡导高中语文新课标所提倡的“整本书阅读”理念,新教育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对此,我深信不疑。高一高二两学年,我帶领学生一起阅读了《平凡的世界》《苏东坡传》《雷雨》等10多本文学名著。
一次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发现这首词中所描绘的赤壁之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与《赤壁赋》中所描绘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完全不同,于是鼓励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研讨,并引导学生课下搜集《后赤壁赋》《赤壁洞穴》等文,然后结合文中所述总结得出《赤壁怀古》中所描写的赤壁之景很可能是苏轼虚构出来的,这完全颠覆了认为这首词是诗人借眼前之景抒壮志难酬之情的论断。在这里,学生们运用了互文性阅读学习的方法。
我一直告诉孩子们“阅读的积累,能增加知识储备,丰盈情感体验,照亮生命质量”。
主题写作,我的自由呼吸地
语文老师都知道阅读与写作对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多重要,好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这两者对于老师来说又何尝不是呢?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让学生多读书多写作,然而自己却常年不动笔,以致教学数年,连篇像样的论文都拿不出手,等到职称评比时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十分难堪。
为此,我从入职伊始就特别注意写作的积累。写着写着,发现承载自己思想情感的文字不断被各大杂志所刊载,慢慢地都变成了铅字,这不仅给了我继续写作的动力,还明确了我未来发展的方向,努力做一个能读善写会教的科研型教师。
第二年开始,为了聚焦自己的思考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与反思教学中出现的特定问题,我尝试进行主题写作。当然在进行主题写作前,需要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然后进行分类阅读,最后进行问题的分析与策略的寻找。这种从问题到资料搜集到阅读吸收再到写作倾吐的过程,既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专业成长的过程。
两年多的时间,我写了大量的文章,这些静静躺着的文字既是我教学中的吉光片羽,也是我自由思想的印迹。它们不能代表什么,也不能诠释什么,只能说在写作的平行空间里,我能够自由欢快地抒写内心感受与情感体验,以及收获这些鲜活文字符码带给我精神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慰藉,所以我相信写作的力量,相信思想的活力,相信专业成长之路会走得更加坚实。
语文课堂,我的一亩三分田
“课堂是教师的第一生命线,如果连课堂都站不稳,还谈什么发展。”这是刚开始工作时,一个有着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对我说的,我把它铭记于心,当成我的教育警言,将它看成一双时刻鞭策我进步的无形大手。我始终相信“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为此,我努力地进行多元阅读与专业写作,不断补充能量,让自己在课堂中尽量游刃有余、从容自如。
上海教科院的杨四耕老师说:“课堂是一种态度,幸福在里面。”我想这种幸福首先是来自于学生的快乐成长。站立于课堂所面对的不是雕塑,也不是铜像,而是一个个富有鲜活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交流、沟通、呵护、关爱、陪伴、指导、帮助等等。所以,我努力地让自己拙嫩的课堂富有温度,然后在追求温度的路上再去扩展深度。
为了追求课堂上的温度,我特别注意课堂用语,我会让同学们在组织课堂时统一回应我“刘老师,好”而不是惯常的“老师,好”,是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加真实的感知对象与归属感,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在跟着刘老师学习语文,这节课将是刘老师与你们共同经历。
课堂小结时,我往往会说“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而不是“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或讲到这儿”,从“学”到“讲”这绝非是一个字的区别,而是一种课程理念的更新,一种情感的投射与生命的关怀。
我始终觉得我们在课堂上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给学生以力量,在其内心埋下向上生长的种子。前些天有一位因文理科分班已不再被我教的高三学生在近期模拟考中语文考了全年级最高分,而在她高中刚入学时,语文才刚过及格线。偶然在茶水间碰到,她开心地向我问好,并感谢我在高一的语文课堂上不断给她回答问题的机会,时时鼓励她,从不因回答错了而责怪她。
从没有想过如此“轻松”的激励性语言会对她产生如此大的作用。
对于我来说,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就是我存在之家,阅读就是我生命姿态,写作就是我精神宇宙,我愿将生命倾注在课堂、阅读与写作的三维空间中,永葆教育之魂在场。
多元阅读,我的专业修炼场
从走进学校站上三尺讲台到现在,两年了。两年来,我一直倡导高中语文新课标所提倡的“整本书阅读”理念,新教育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对此,我深信不疑。高一高二两学年,我帶领学生一起阅读了《平凡的世界》《苏东坡传》《雷雨》等10多本文学名著。
一次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发现这首词中所描绘的赤壁之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与《赤壁赋》中所描绘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完全不同,于是鼓励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研讨,并引导学生课下搜集《后赤壁赋》《赤壁洞穴》等文,然后结合文中所述总结得出《赤壁怀古》中所描写的赤壁之景很可能是苏轼虚构出来的,这完全颠覆了认为这首词是诗人借眼前之景抒壮志难酬之情的论断。在这里,学生们运用了互文性阅读学习的方法。
我一直告诉孩子们“阅读的积累,能增加知识储备,丰盈情感体验,照亮生命质量”。
主题写作,我的自由呼吸地
语文老师都知道阅读与写作对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多重要,好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这两者对于老师来说又何尝不是呢?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让学生多读书多写作,然而自己却常年不动笔,以致教学数年,连篇像样的论文都拿不出手,等到职称评比时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十分难堪。
为此,我从入职伊始就特别注意写作的积累。写着写着,发现承载自己思想情感的文字不断被各大杂志所刊载,慢慢地都变成了铅字,这不仅给了我继续写作的动力,还明确了我未来发展的方向,努力做一个能读善写会教的科研型教师。
第二年开始,为了聚焦自己的思考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与反思教学中出现的特定问题,我尝试进行主题写作。当然在进行主题写作前,需要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然后进行分类阅读,最后进行问题的分析与策略的寻找。这种从问题到资料搜集到阅读吸收再到写作倾吐的过程,既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专业成长的过程。
两年多的时间,我写了大量的文章,这些静静躺着的文字既是我教学中的吉光片羽,也是我自由思想的印迹。它们不能代表什么,也不能诠释什么,只能说在写作的平行空间里,我能够自由欢快地抒写内心感受与情感体验,以及收获这些鲜活文字符码带给我精神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慰藉,所以我相信写作的力量,相信思想的活力,相信专业成长之路会走得更加坚实。
语文课堂,我的一亩三分田
“课堂是教师的第一生命线,如果连课堂都站不稳,还谈什么发展。”这是刚开始工作时,一个有着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对我说的,我把它铭记于心,当成我的教育警言,将它看成一双时刻鞭策我进步的无形大手。我始终相信“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为此,我努力地进行多元阅读与专业写作,不断补充能量,让自己在课堂中尽量游刃有余、从容自如。
上海教科院的杨四耕老师说:“课堂是一种态度,幸福在里面。”我想这种幸福首先是来自于学生的快乐成长。站立于课堂所面对的不是雕塑,也不是铜像,而是一个个富有鲜活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交流、沟通、呵护、关爱、陪伴、指导、帮助等等。所以,我努力地让自己拙嫩的课堂富有温度,然后在追求温度的路上再去扩展深度。
为了追求课堂上的温度,我特别注意课堂用语,我会让同学们在组织课堂时统一回应我“刘老师,好”而不是惯常的“老师,好”,是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加真实的感知对象与归属感,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在跟着刘老师学习语文,这节课将是刘老师与你们共同经历。
课堂小结时,我往往会说“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而不是“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或讲到这儿”,从“学”到“讲”这绝非是一个字的区别,而是一种课程理念的更新,一种情感的投射与生命的关怀。
我始终觉得我们在课堂上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给学生以力量,在其内心埋下向上生长的种子。前些天有一位因文理科分班已不再被我教的高三学生在近期模拟考中语文考了全年级最高分,而在她高中刚入学时,语文才刚过及格线。偶然在茶水间碰到,她开心地向我问好,并感谢我在高一的语文课堂上不断给她回答问题的机会,时时鼓励她,从不因回答错了而责怪她。
从没有想过如此“轻松”的激励性语言会对她产生如此大的作用。
对于我来说,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就是我存在之家,阅读就是我生命姿态,写作就是我精神宇宙,我愿将生命倾注在课堂、阅读与写作的三维空间中,永葆教育之魂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