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历史悠久长远,在文化发展的洪流中,当今社会对于民族声乐文化发展的传承力度不断加大,这就导致了民族文化需要在发展中逐渐适应社会的文化趋势,但是民族声乐文化往往具有丰富的审美特征,具备极强的文化参考价值,因此切实的分析民族声乐文化中的审美特征,将其中的优秀文化进行借鉴和发扬,能够为我国的声乐领域增加新鲜的血液,同时能够确保文化的多元化,本文即针对我国的民族声乐文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民族、地域以及文化的角度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文化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 审美特征 民族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1-0048-02
我国因为少数民族数量较多,形成的民族文化也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异常丰富的民族声乐文化市场中,将民族声乐自身的丰富特征进行开发利用,将能够为文化多元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因为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较强,因此想要针对民族声乐文化的整体进行分析,其难度较大,同时无法形成较为全面的系统,这就为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困难,因此及时的根据民族声乐文化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将能够更好的将民族声乐领域拓宽,保证其鲜活性和灵活性。
一、什么是民族声乐艺术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中,民族声乐艺术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社会文化的冲击、国家政治的方向以及经济市场的影响,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民族声乐艺术的涵盖范围十分宽广,其定义也比较模糊,一方面指的是整体的民族声乐领域文化的统称,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单一的民族音乐的唱法,在长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艺术逐渐被赋予了极强的文化研究价值,其中丰富的内涵能够为文化传承所借鉴。
二、分析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的意义
我国对于文化传承的力度逐渐增加,民族精神的传承通常是由文化传承来发展的,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特征以及文化底蕴的载体,集中了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精华,是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社会实力发展的基础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力度,将能够保证民族文化多元化稳定发展,这不仅是国家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也应该是国民应该重视的领域,利用民族声乐艺术将民族文化的魅力发扬出来,通过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将能够确保民族文化传承事业的稳定。
(一)刻录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其中的优秀部分逐渐成为文化瑰宝,传统文化往往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基,经过研究显示,大多数的民族声乐作品的出现以及其中表现的内容,通常都是相关民族文化长期发展中涌现出的特色事件,例如游猎文化、藏族传统的佛教文化以及叙事类型的民间文化等,这些声乐作品中往往能够体现出人们生活中的爱情观念、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素养,这些声乐作品往往具备通俗易懂的文化语言,能够切实的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
(二)丰富了民族文化发扬的渠道
我国当前的文化传承主要依靠史料研究、信息档案提取分析等,最广泛的文化宣传途径便是社会型的文化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文化传承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文化传承的缺失。文化传承不仅仅是将传统文化原封不动的进行教学,提炼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分析其审美特征,并将其利用在整体的文化传承工作上,将能够进一步的丰富文化发展的渠道,并利用民族声乐文化独有的审美特性,丰富声乐文化领域中的知识点,将声乐文化进一步的丰富。
三、从审美角度分析民族声乐艺术
(一)声乐唱法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基础
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将文化与人们进行有机融合,将能够更好的方便人们对声乐文化进行沟通,与声乐进行交流,就需要对声乐的语言进行了解。在人们聆听声乐作品的时候,最基础的声乐唱法便是文化与人们交流的语言。相较于普通的声乐作品,民族声乐文化多了方言发音,这就增加了声乐作品的审美色彩,在进行声乐作品演唱的时候,针对唱法的掌握、音律的技巧是人们着重研究的方面,这也就增加了作品的审美特征。我们接触最多的民族声乐作品大多以对唱、独唱为主,这是由于独特的民族声乐歌唱技巧,无法实现合唱等其他演唱方式,而独唱的形式也正好增强了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
在进行民族声乐演唱的时候,其唱法趋于精巧、灵活,演唱者根据独特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将具有特点的字、词进行重点表现,通过重音吐字等技巧,加强歌词的头、腹、尾的表达,确保发音、音阶的准确性,同时针对不同的民族方言进行变音等;在演唱的时候要保证流畅、清楚、爽快,将不同民族文化的豪爽、婉转、灵活等特性展现出来,注重利用重音、美声以及呼吸等技巧进行情感表现,避免因为偏重发音的情感缺失。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不仅要逐渐适应现代声乐文化的发展,还要坚持传统文化的唱法技巧,坚持民族声乐文化的独特性,利用民族的传统特色,为民族声乐艺术增加多元化的色彩。
(二)地域性文化内容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核心
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發展融合中,虽然在一些方面逐渐形成了互融现象,但是其深远的民族文化内涵还具备着较大的差异,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为民族声乐艺术增加了多样性的异域色彩,更加符合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向。这些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影响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我们在进行声乐欣赏的时候便能够理解到不同的民族特色。民族声乐艺术的地域性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少数民族声乐文化与汉民族声乐文化的差异,其二是汉民族声乐文化在不同地域的艺术差异,例如南北方声乐差异,比较富有特色的西北声乐文化就是最显著的例子。 民族声乐艺术的地域性差异往往是由于不用的语言环境、生活环境以及文化习惯形成的,例如傣族声乐多婉转灵活,正是由于其生活环境往往多山多水、生态环境丰富;蒙古族的生活环境粗犷,文化习惯往往豪爽不羁,这就导致了其声乐艺术偏向悠远、嘹亮;新疆人民热情,传统文化丰富,其民族声乐作品大多灵活俏皮,跳动性较强,这些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声乐艺术,具备极强的文化内容审美价值,能够在传承的过程中,将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文化系统,便于人们进行了解和赏析。其次汉民族不同地域的声乐文化与少数民族声乐的差异性形成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南北方不同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对声乐文化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了北方偏于豪爽、南方趋于清丽婉转的风格。
(三)艺术影响力是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优化
在文化传承期间,受众对于民族声乐的接触仅仅处于欣赏的阶段,而利用民族声乐艺术将受众的文化修养进行提升,将是现今文化发展以及未来文化传承比较重要的任务,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将能够直接影响到声乐艺术的传承,艺术修养与艺术领悟能力是有直接关系的,在后天的艺术修养塑造过程中,民族声乐最基础的手段便是通过演唱形式来影响人们的艺术感悟能力。
在部分民歌流传过程中,其演唱形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在保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同演唱者的唱法能够赋予声乐作品不同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影响人们对声乐的理解,在我国现有的民族演唱家的基础上,文化领域致力于将民族声乐的亲和力增强,作为其艺术影响力增强的基础手段,平民歌手的出现使这一措施得以实现,平民歌手与民族声乐作品同生同长,能够赋予其更强的情感,使人们在聆听的时候增强艺术感悟能力,通过对不同形式、风格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文化发展脉搏,增强自身的艺术修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文化的发展能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人们进行文化赏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审美特征分析,同时针对声乐艺术领域,应该建立健全审美文化意识,不断挖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应用在传统文化发展领域中,同时及时的针对社会中不断变化的文化趋势,进行审美形式、角度的创新,为文化发展传承进行助力。
参考文献:
[1]禹魁英,雍晓兰,朱丽纳.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徐升.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
[4]任程.我国民族声乐审美特征的研究[J].艺术研究,2014,(01).
[5]牟華.中国民族声乐审美特征与价值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3,(10).
[6]王鹏.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3,(02).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 审美特征 民族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1-0048-02
我国因为少数民族数量较多,形成的民族文化也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异常丰富的民族声乐文化市场中,将民族声乐自身的丰富特征进行开发利用,将能够为文化多元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因为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较强,因此想要针对民族声乐文化的整体进行分析,其难度较大,同时无法形成较为全面的系统,这就为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困难,因此及时的根据民族声乐文化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将能够更好的将民族声乐领域拓宽,保证其鲜活性和灵活性。
一、什么是民族声乐艺术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中,民族声乐艺术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社会文化的冲击、国家政治的方向以及经济市场的影响,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民族声乐艺术的涵盖范围十分宽广,其定义也比较模糊,一方面指的是整体的民族声乐领域文化的统称,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单一的民族音乐的唱法,在长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艺术逐渐被赋予了极强的文化研究价值,其中丰富的内涵能够为文化传承所借鉴。
二、分析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的意义
我国对于文化传承的力度逐渐增加,民族精神的传承通常是由文化传承来发展的,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特征以及文化底蕴的载体,集中了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精华,是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社会实力发展的基础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力度,将能够保证民族文化多元化稳定发展,这不仅是国家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也应该是国民应该重视的领域,利用民族声乐艺术将民族文化的魅力发扬出来,通过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将能够确保民族文化传承事业的稳定。
(一)刻录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其中的优秀部分逐渐成为文化瑰宝,传统文化往往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基,经过研究显示,大多数的民族声乐作品的出现以及其中表现的内容,通常都是相关民族文化长期发展中涌现出的特色事件,例如游猎文化、藏族传统的佛教文化以及叙事类型的民间文化等,这些声乐作品中往往能够体现出人们生活中的爱情观念、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素养,这些声乐作品往往具备通俗易懂的文化语言,能够切实的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
(二)丰富了民族文化发扬的渠道
我国当前的文化传承主要依靠史料研究、信息档案提取分析等,最广泛的文化宣传途径便是社会型的文化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文化传承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文化传承的缺失。文化传承不仅仅是将传统文化原封不动的进行教学,提炼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分析其审美特征,并将其利用在整体的文化传承工作上,将能够进一步的丰富文化发展的渠道,并利用民族声乐文化独有的审美特性,丰富声乐文化领域中的知识点,将声乐文化进一步的丰富。
三、从审美角度分析民族声乐艺术
(一)声乐唱法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基础
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将文化与人们进行有机融合,将能够更好的方便人们对声乐文化进行沟通,与声乐进行交流,就需要对声乐的语言进行了解。在人们聆听声乐作品的时候,最基础的声乐唱法便是文化与人们交流的语言。相较于普通的声乐作品,民族声乐文化多了方言发音,这就增加了声乐作品的审美色彩,在进行声乐作品演唱的时候,针对唱法的掌握、音律的技巧是人们着重研究的方面,这也就增加了作品的审美特征。我们接触最多的民族声乐作品大多以对唱、独唱为主,这是由于独特的民族声乐歌唱技巧,无法实现合唱等其他演唱方式,而独唱的形式也正好增强了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
在进行民族声乐演唱的时候,其唱法趋于精巧、灵活,演唱者根据独特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将具有特点的字、词进行重点表现,通过重音吐字等技巧,加强歌词的头、腹、尾的表达,确保发音、音阶的准确性,同时针对不同的民族方言进行变音等;在演唱的时候要保证流畅、清楚、爽快,将不同民族文化的豪爽、婉转、灵活等特性展现出来,注重利用重音、美声以及呼吸等技巧进行情感表现,避免因为偏重发音的情感缺失。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不仅要逐渐适应现代声乐文化的发展,还要坚持传统文化的唱法技巧,坚持民族声乐文化的独特性,利用民族的传统特色,为民族声乐艺术增加多元化的色彩。
(二)地域性文化内容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核心
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發展融合中,虽然在一些方面逐渐形成了互融现象,但是其深远的民族文化内涵还具备着较大的差异,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为民族声乐艺术增加了多样性的异域色彩,更加符合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向。这些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影响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我们在进行声乐欣赏的时候便能够理解到不同的民族特色。民族声乐艺术的地域性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少数民族声乐文化与汉民族声乐文化的差异,其二是汉民族声乐文化在不同地域的艺术差异,例如南北方声乐差异,比较富有特色的西北声乐文化就是最显著的例子。 民族声乐艺术的地域性差异往往是由于不用的语言环境、生活环境以及文化习惯形成的,例如傣族声乐多婉转灵活,正是由于其生活环境往往多山多水、生态环境丰富;蒙古族的生活环境粗犷,文化习惯往往豪爽不羁,这就导致了其声乐艺术偏向悠远、嘹亮;新疆人民热情,传统文化丰富,其民族声乐作品大多灵活俏皮,跳动性较强,这些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声乐艺术,具备极强的文化内容审美价值,能够在传承的过程中,将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文化系统,便于人们进行了解和赏析。其次汉民族不同地域的声乐文化与少数民族声乐的差异性形成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南北方不同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对声乐文化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了北方偏于豪爽、南方趋于清丽婉转的风格。
(三)艺术影响力是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优化
在文化传承期间,受众对于民族声乐的接触仅仅处于欣赏的阶段,而利用民族声乐艺术将受众的文化修养进行提升,将是现今文化发展以及未来文化传承比较重要的任务,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将能够直接影响到声乐艺术的传承,艺术修养与艺术领悟能力是有直接关系的,在后天的艺术修养塑造过程中,民族声乐最基础的手段便是通过演唱形式来影响人们的艺术感悟能力。
在部分民歌流传过程中,其演唱形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在保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同演唱者的唱法能够赋予声乐作品不同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影响人们对声乐的理解,在我国现有的民族演唱家的基础上,文化领域致力于将民族声乐的亲和力增强,作为其艺术影响力增强的基础手段,平民歌手的出现使这一措施得以实现,平民歌手与民族声乐作品同生同长,能够赋予其更强的情感,使人们在聆听的时候增强艺术感悟能力,通过对不同形式、风格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文化发展脉搏,增强自身的艺术修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文化的发展能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人们进行文化赏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审美特征分析,同时针对声乐艺术领域,应该建立健全审美文化意识,不断挖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应用在传统文化发展领域中,同时及时的针对社会中不断变化的文化趋势,进行审美形式、角度的创新,为文化发展传承进行助力。
参考文献:
[1]禹魁英,雍晓兰,朱丽纳.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徐升.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
[4]任程.我国民族声乐审美特征的研究[J].艺术研究,2014,(01).
[5]牟華.中国民族声乐审美特征与价值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3,(10).
[6]王鹏.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