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歌的美韵——《瀑布》赏析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i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瀑布》是一首写景诗。全诗集瀑布的音响美、色彩美、形态美于短短的百字之内,从三个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瀑布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读来如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给人以美的享受。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作者如高明的摄影师一般,以虚写实。因为远距,故而只能让读者未睹其形,先闻其声。这样写既符合逻辑,更引人入胜,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接着,作者顺流而下巧用“移觉”,以景写声:“好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象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乍看,象在写景;略思,则属写声。“叠叠”和“阵阵”写出声之节奏。这里的音响和节奏构成一支高亢激越的乐曲,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这远比直而露地写“哗哗”、“呼呼”更富于想象力、表现力和感染力,因为它所展示的音响效果全在读者的咀嚼和想象中得到充实和丰富。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音响的目的还在于表现瀑布地气势。那“哗哗哗”、“轰隆隆”的音响与飞流直泻、势不可挡的气势融为一体,既让读者由瀑布的音响领略到它的非凡气势,更紧紧地扣住读者的心弦,激起强烈的阅读兴致。
  “山路忽然一转,啊!看见了瀑布的全身!”随着弯曲的山路,镜头推向瀑布。中景,揭示了瀑布的全貌。一声“啊”,将作者初见瀑布喜形于色和景仰之情表达了出来,极自然地使瀑布映入读者的眼帘。然而,此时此际,作者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目不暇接、瞠目结舌。在这惊喜交集、无限感慨之中,作者于急切中深情地赞道:“这般景象没法比喻!”此景此情,尽蓄含在这“没法比喻”中。在仔细欣赏之后,作者的道美之情油然大发。“千丈”言山之高,“一道”借山高来映衬瀑布之长。“青”为陪衬色,“白”为主体色,“银”为“白”的色彩亮度。一个“衬”字,点明了作者“绿叶扶花”的写作手法,显示了画面素雅、和谐、简洁的色彩美,展现了一副青白掩映、光彩夺目的“飞瀑图”。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作者精心选取仰视角度,把镜头推成近景,一展瀑布雄姿。“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这由衷的感叹、生动而贴切的比喻,形象地写出瀑布奇观:阳光下,飞瀑溅起的水珠如一颗颗、一串串晶莹耀眼的珍珠,编织成一座奇妙、绚丽的天然屏风。这里的绘色、状形,如水乳交融。这是写瀑布整体的静态(如电影中的定格镜头一样)。继而,作者再一次把镜头推近,摄取了瀑布的局部形态——飞瀑溅起水珠的动态,抓取了三个特写镜头。“如烟”、“如雾”、“如尘”这一组博喻(又称连比),分别写出风吹飞沫的升腾、弥漫、飞降的形态;“如眼”写出飞瀑直泻千丈,撞击石岩,摔碎成朵朵水花,随风悠悠上升、飞舞的状态;“如雾”写出水珠分离成水沫向四周扩散、弥漫的状态;“如尘”写出水沫缓缓飞降、纷落的状态。
  作者运用动静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写出瀑布的不同形态美,给人留下瀑布整体壮观、雄伟,局部妩媚、妖娆的深刻印象。
其他文献
常言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是啊,大人也经常会犯错,更何况是在学龄期的正在成长和性格形成阶段的孩子呢?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学生的确是学校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一大难题。  A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学生,他智力正常,但就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上英语课的时候,他不想听课,就干脆蹲到桌子下面捉蚂蚁玩,更可气的是竟然参与偷盗。面对这样一个学生,学校出面与派出所取得联系,把他领了回来,进行批评教育,
期刊
自课程改革以来,经常听到有经验的老师和一些专家在评课中提到“以读代讲”,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自此,我常关注“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发现语文教学中朗读最重要,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到底读有什么作用,我们在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谈谈我的
期刊
一、大题小作    大题小作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  【策略解读】  1、切割话题。写作时将“大话题”进行切割,使之变成若干“小话题”,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一个去写。比如:“尊重”可以切割为以下小话题: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神圣的尊严在
期刊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使他们对学习有兴趣;只有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下面,笔者试就激发学生兴趣这一方面,浅谈几点体会: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产生学习兴趣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构成智
期刊
“意境深远”是考场作文的高境界。那么,高考作文怎样才能做到“意境深远”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画面的诗意美  要精心描绘富有诗意的艺术画面。朱自清在《关于散文写作》中说:“意境似乎就是形象化,用具体的暗示抽象的。”例如:贾平凹的散文《月迹》描述了三幅具有诗意的画面:一是孩子们在屋中盼月;二是在庭中望月;三是到河岸边寻月。在这宁静甜美的形象画面中透露出孩子
期刊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笔者想就对语感的认识和培养问题,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语感的性质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是人对语言直觉
期刊
在小学生作文过程中,不仅需要一般的审题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还需要相应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想象等智能。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情况来看,对我国一些传统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经验有些忽视,小学生作文基本能力不强,缺少习作兴趣,甚至感到作文是一种负担。因此,我认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作文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欣赏观摩训练  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如能经常设置作文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因此,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话虽如此,可在实际操作中又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呢?  例如:我在教《济南
期刊
说话能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说话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常被忽视,导致多数小学生说话能力不强。在当今社会人们交往中,说话能力已成为认定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同时,说话能力也是语文素养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应具备的,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方法,逐步加强对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其语文
期刊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已成为定论。然而,如何落实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上,往往是读写分家,难于有机结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中,探明了一条新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以读促写。这里主要是把大家认为较为难教的独立阅读课(三类课文)改为“阅读评赏课”。即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理解课文内容,自我评论、欣赏课文,自我发现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汇报自学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变过去那种被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