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屁孩的烦恼》在上海演出的时候,曾经接到一位爸爸的投诉。剧中的小男孩在外出滑雪的时候,不小心把他爸爸最心爱的保温杯摔坏了,夜里男孩担心得睡不着觉,开始胡思乱想,甚至想到,如果爸爸因为自己弄坏杯子就生气,那么他就要离家出走!
看完表演,观众中的一位爸爸生气了:“你们怎么可以教孩子离家出走!”
孩子也会恨父母
“我们对孩子的心灵教育的另一个谬误是‘掩饰’:我们担心让孩子看到世界的不完美,担心他们的心灵过早被‘污染’。这种担忧,源于我们自己对世界的恐惧。在和北欧艺术家交流时,我发现他们并不回避死亡、孤独、恐惧等深刻主题,这让世界向孩子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在成长中独立、坚强甚至乐观,即使遇到挫折也相信世界的美好。”这是该剧导演刘阳对于作品的思考,这本身已经说明了负面元素的正面意义。
生活中一定有负面时刻,成长一定会经历挫败。我们给孩子点灯指星星赞美太阳,可是也不用害怕回头看看影子。在某一节点,小孩子是会恨父母的,就像他们在某一节点会跟父母撒娇一样。包容那些黑暗的念头,其实才是真正面对内心的入口。
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曾在某一瞬间想过离开父母,或者换掉他们!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
在别人的烦恼里学习
“我以前看美国电影,里头全是大奸大恶,坏透了的人,挺怕美国的。后来到了美国一看,美国普通人挺呆的,哦,坏人全在电影里头哪。再看咱的电影,里面全是好人好事,可生活中呢,老得提防人骗。”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十几年前有次在上海聊《鬼子来了》,姜文说的。哈哈大笑之余,觉得这是对文艺功能的生动解释——如果你把文艺当作简单的教化,很可能走向虚伪;同时文艺是可以通过幻想编造,承担一部分宣泄功能的。
舞台上的黑暗面,好就好在,只是在台上。不要低估小孩子的智力,他们很清楚,那只是台上的、别人的烦恼。感同身受也好,看看热闹也好,灯光一亮,世界就换了一茬,一切问题都没了。文艺的治疗和启示,最好的一点就是这种距离感。“他遇到麻烦了,他解决了,他安静地睡着了。”没有一个像教导主任一样的家长喋喋不休地问,你也这样想吧?你该怎么办呢?你要不要学习他啊?所谓“故事一定有办法”,正是因为疏离地观看,给了孩子主体生长、主动选择的空间。
在故事里找到认同与宣泄
不可否认,幼儿会模仿故事和影像作品;因为生活经验有限,他们会从大量的外部信息里吸收营养。很多人用“孩子看了动画片自己也从楼上跳下来”这样的例子来质疑文艺作品中的负面信息。请容我说句实话:如果一个孩子将文艺作品中的内容照搬到现实里,那一定是他的现实世界出了问题,才会逃到幻想里去。
也有的作品在表现黑暗情节时,表现手法粗暴,没有给小观众心理舒缓的通道。这是文艺作品本身的另一种毛病,而不是黑暗本身不可被表达。
如果,仅仅是假设,如果一个孩子,真有逃家的想法,那么以下两种暗示,哪一种更有益呢?一种是他没有跟父母老师小伙伴等任何人说起,一生气就站窗口发呆,脑子里各种幻想;一种是他看到舞台上的孩子居然也这么想,然后舞台上的孩子把逃家的念头想得越来越可笑,他在下面哈哈大笑。舞台上的孩子最后做了个梦,梦里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舞台下的孩子,可能连梦也不需要做,在笑声中已经发泄掉了。
毫无疑问,一定是第二种更有益。这就是儿童剧负面元素的治愈原理。
郝燕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在娱乐圈幕后工作多年。2004年生育女儿以后做全职妈妈多年,于2012年复出创办稚得其乐工作室,作为出品人和制作人,专门制作亲子活动和适合全家观看的演出。举办过《动物的狂欢亲子音乐会》《冬天的奇迹》《漫游世界》等适合低幼孩子的古典音乐会,以及小剧场儿童剧《原来如此的故事》,著有《玩是最好的教养》。
看完表演,观众中的一位爸爸生气了:“你们怎么可以教孩子离家出走!”
孩子也会恨父母
“我们对孩子的心灵教育的另一个谬误是‘掩饰’:我们担心让孩子看到世界的不完美,担心他们的心灵过早被‘污染’。这种担忧,源于我们自己对世界的恐惧。在和北欧艺术家交流时,我发现他们并不回避死亡、孤独、恐惧等深刻主题,这让世界向孩子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在成长中独立、坚强甚至乐观,即使遇到挫折也相信世界的美好。”这是该剧导演刘阳对于作品的思考,这本身已经说明了负面元素的正面意义。
生活中一定有负面时刻,成长一定会经历挫败。我们给孩子点灯指星星赞美太阳,可是也不用害怕回头看看影子。在某一节点,小孩子是会恨父母的,就像他们在某一节点会跟父母撒娇一样。包容那些黑暗的念头,其实才是真正面对内心的入口。
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曾在某一瞬间想过离开父母,或者换掉他们!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
在别人的烦恼里学习
“我以前看美国电影,里头全是大奸大恶,坏透了的人,挺怕美国的。后来到了美国一看,美国普通人挺呆的,哦,坏人全在电影里头哪。再看咱的电影,里面全是好人好事,可生活中呢,老得提防人骗。”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十几年前有次在上海聊《鬼子来了》,姜文说的。哈哈大笑之余,觉得这是对文艺功能的生动解释——如果你把文艺当作简单的教化,很可能走向虚伪;同时文艺是可以通过幻想编造,承担一部分宣泄功能的。
舞台上的黑暗面,好就好在,只是在台上。不要低估小孩子的智力,他们很清楚,那只是台上的、别人的烦恼。感同身受也好,看看热闹也好,灯光一亮,世界就换了一茬,一切问题都没了。文艺的治疗和启示,最好的一点就是这种距离感。“他遇到麻烦了,他解决了,他安静地睡着了。”没有一个像教导主任一样的家长喋喋不休地问,你也这样想吧?你该怎么办呢?你要不要学习他啊?所谓“故事一定有办法”,正是因为疏离地观看,给了孩子主体生长、主动选择的空间。
在故事里找到认同与宣泄
不可否认,幼儿会模仿故事和影像作品;因为生活经验有限,他们会从大量的外部信息里吸收营养。很多人用“孩子看了动画片自己也从楼上跳下来”这样的例子来质疑文艺作品中的负面信息。请容我说句实话:如果一个孩子将文艺作品中的内容照搬到现实里,那一定是他的现实世界出了问题,才会逃到幻想里去。
也有的作品在表现黑暗情节时,表现手法粗暴,没有给小观众心理舒缓的通道。这是文艺作品本身的另一种毛病,而不是黑暗本身不可被表达。
如果,仅仅是假设,如果一个孩子,真有逃家的想法,那么以下两种暗示,哪一种更有益呢?一种是他没有跟父母老师小伙伴等任何人说起,一生气就站窗口发呆,脑子里各种幻想;一种是他看到舞台上的孩子居然也这么想,然后舞台上的孩子把逃家的念头想得越来越可笑,他在下面哈哈大笑。舞台上的孩子最后做了个梦,梦里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舞台下的孩子,可能连梦也不需要做,在笑声中已经发泄掉了。
毫无疑问,一定是第二种更有益。这就是儿童剧负面元素的治愈原理。
郝燕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在娱乐圈幕后工作多年。2004年生育女儿以后做全职妈妈多年,于2012年复出创办稚得其乐工作室,作为出品人和制作人,专门制作亲子活动和适合全家观看的演出。举办过《动物的狂欢亲子音乐会》《冬天的奇迹》《漫游世界》等适合低幼孩子的古典音乐会,以及小剧场儿童剧《原来如此的故事》,著有《玩是最好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