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学生咬笔头,教师皱眉头”的现象,要改变这一写作现状,就必须积累写作素材,只有在拥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之后,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才会灵活把握各种材料,发挥出自己的写作优势,最大能量地写出一篇声情并茂、内容新颖、思想深刻的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素材;积累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28-1
一、借助阅读,积累资料,借鉴技巧
教材中的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相比较于课外阅读,语文课本是最直接、最简单获取、积累知识材料的来源,更具实效性、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内阅读的教学设计中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既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挖掘精华,又要让他们做到学有所获,做到学有所悟,学会积累,从形式到内容,从语言到手法,在掌握后运用,在模仿中创新。让课内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又一现实性资源,唤起他们写作的情感。另外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转化知识,让读物中的语言材料为己所用,增强自己的语言底蕴。比如学了朱自清的《春》,可以推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匆匆》《绿》等散文,也可以推荐其他作家写与“春”有关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春之怀古》等。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为势在必行。
二、观察生活,丰富阅历,提炼素材
文学艺术讲究“真、善、美”,第一位是“真”,只有真的,才是善的,才是美的。因此我们要发现的是令人感动的,赞美的东西。所以在生活中找到我们要发现的主旨载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教改后的语文教材中,就选取了大量的与学生同步的生活题材。因为只有这样,教材才能与学生生活相同,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作文也如此,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选出来,写成文章表达中心,才会感动人,才会收到中心鲜明、内容充实、喜闻乐见的效果,作文水平才会提高,成绩才能上去。然而即使是丰富多彩生活世界,也常常让学生们觉得无新内容可写,而观察生活是熟悉生活的重要方法,是取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鲁迅先生在一封谈论写文章的信里写道:“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一点。”这里说的“多看看”就指要多调查,细心观察。观察时要“五官参与”,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以至认识到生活事件的本质和意义。让生活素材如一幕幕镜头在脑中展现,任自己选用。教师还可为学生创造趣味的、充实的学习生活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还可以带学生去参观、访问、采访。从校园内引向校园外,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亲身体验,内心感受,真情实感,为写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素材。写作自然能信手拈来,兴趣倍增。
三、细心观察,善于捕捉,勤写日记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有意注意,从多方面去感知事物,养成处处留心,遇到事物爱问“为什么”的习惯。培养观察习惯、教会观察方法、学会如何分析,采取措施进行训练养成习惯。要勤写多练,让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内容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只要真实地记录下来,就可以为以后习作积累丰富素材。如观察、记录、积累天气状况,培养观察天气写日记的习惯,积累了天气的写作材料;观察、记录、积累人物肖像,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物,从五官、衣着、动作、表情等入手,抓住突出特点,并描写记录下来,让学生互相听,分析判断描写的是谁,有否突出特点,这样,学生既学会了观察人物,也学会描写人物的肖像了。指导学生学会记录习作素材,这些都直接可以成为中考作文的写作素材。
四、通过网络,合理利用,另辟蹊径
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到网络这个环境中去探求教育教学的新途径。因为学生生活毕竟简单,范围小,我们虽然提倡写生活,但写起来,仍然觉得窘迫。正是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为学生展现了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天地,学生学的更多更快。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资料,引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鼠标轻点,大千世界便函尽在眼前。网络中的“图像”可以作为写作的基础素材;“声”可以创设情境,陶冶性情;“文”可以给予学生范例、提示、启发……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尝试写作。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形象的直观性,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也可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引导学生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也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地进行分类、选择、整理;还可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欣赏习作,把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与同学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作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资源共享,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如果没有花朵,再勤劳的蜜蜂也酿不出甘甜的蜜;如果没有建筑材料,再高明的工程师也建不出高楼大厦;如果没有素材,再优秀的作家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写作素材是日积月累的,要下艰苦的功夫,才能养成经常性积累的好习惯。有了素材好比是有了最初的璞,加上雕琢,才能成器。中学生要随时随地地汲取生活中的给养,用眼、用心、用耳去感知生活的美、自然的美,看花开花落,日圆月亏,听自然万籁,秋风落雪……把一个个鲜活美好的心灵刻画得淋漓尽致,把世界的精彩与美丽描绘得绚丽多彩。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素材;积累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28-1
一、借助阅读,积累资料,借鉴技巧
教材中的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相比较于课外阅读,语文课本是最直接、最简单获取、积累知识材料的来源,更具实效性、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内阅读的教学设计中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既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挖掘精华,又要让他们做到学有所获,做到学有所悟,学会积累,从形式到内容,从语言到手法,在掌握后运用,在模仿中创新。让课内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又一现实性资源,唤起他们写作的情感。另外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转化知识,让读物中的语言材料为己所用,增强自己的语言底蕴。比如学了朱自清的《春》,可以推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匆匆》《绿》等散文,也可以推荐其他作家写与“春”有关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春之怀古》等。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为势在必行。
二、观察生活,丰富阅历,提炼素材
文学艺术讲究“真、善、美”,第一位是“真”,只有真的,才是善的,才是美的。因此我们要发现的是令人感动的,赞美的东西。所以在生活中找到我们要发现的主旨载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教改后的语文教材中,就选取了大量的与学生同步的生活题材。因为只有这样,教材才能与学生生活相同,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作文也如此,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选出来,写成文章表达中心,才会感动人,才会收到中心鲜明、内容充实、喜闻乐见的效果,作文水平才会提高,成绩才能上去。然而即使是丰富多彩生活世界,也常常让学生们觉得无新内容可写,而观察生活是熟悉生活的重要方法,是取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鲁迅先生在一封谈论写文章的信里写道:“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一点。”这里说的“多看看”就指要多调查,细心观察。观察时要“五官参与”,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以至认识到生活事件的本质和意义。让生活素材如一幕幕镜头在脑中展现,任自己选用。教师还可为学生创造趣味的、充实的学习生活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还可以带学生去参观、访问、采访。从校园内引向校园外,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亲身体验,内心感受,真情实感,为写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素材。写作自然能信手拈来,兴趣倍增。
三、细心观察,善于捕捉,勤写日记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有意注意,从多方面去感知事物,养成处处留心,遇到事物爱问“为什么”的习惯。培养观察习惯、教会观察方法、学会如何分析,采取措施进行训练养成习惯。要勤写多练,让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内容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只要真实地记录下来,就可以为以后习作积累丰富素材。如观察、记录、积累天气状况,培养观察天气写日记的习惯,积累了天气的写作材料;观察、记录、积累人物肖像,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物,从五官、衣着、动作、表情等入手,抓住突出特点,并描写记录下来,让学生互相听,分析判断描写的是谁,有否突出特点,这样,学生既学会了观察人物,也学会描写人物的肖像了。指导学生学会记录习作素材,这些都直接可以成为中考作文的写作素材。
四、通过网络,合理利用,另辟蹊径
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到网络这个环境中去探求教育教学的新途径。因为学生生活毕竟简单,范围小,我们虽然提倡写生活,但写起来,仍然觉得窘迫。正是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为学生展现了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天地,学生学的更多更快。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资料,引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鼠标轻点,大千世界便函尽在眼前。网络中的“图像”可以作为写作的基础素材;“声”可以创设情境,陶冶性情;“文”可以给予学生范例、提示、启发……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尝试写作。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形象的直观性,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也可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引导学生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也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地进行分类、选择、整理;还可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欣赏习作,把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与同学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作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资源共享,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如果没有花朵,再勤劳的蜜蜂也酿不出甘甜的蜜;如果没有建筑材料,再高明的工程师也建不出高楼大厦;如果没有素材,再优秀的作家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写作素材是日积月累的,要下艰苦的功夫,才能养成经常性积累的好习惯。有了素材好比是有了最初的璞,加上雕琢,才能成器。中学生要随时随地地汲取生活中的给养,用眼、用心、用耳去感知生活的美、自然的美,看花开花落,日圆月亏,听自然万籁,秋风落雪……把一个个鲜活美好的心灵刻画得淋漓尽致,把世界的精彩与美丽描绘得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