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是新课程的改革方向,“健康第一”是新课程体育的基础理念,而体育课程教学安全是“健康第一”的基础,也是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体育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仔细分析教材,认真备课、上课,严谨管理,营造和谐安全的体育课堂氛围。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一些看法,希望我们所有同行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新课程 体育教学 安全
一、要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一)新课程体育是建立“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
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确实贯彻与落实“健康第一”,应该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由于学生对体育运动中会发生安全事故预知不足,所以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要在课堂上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理念,做到警钟长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脑海中绷紧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
(二)正视安全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校方和体育老师对此要有清醒、明确的认识。我们要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要对国家教育方针负责,切实安排好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严格执行相关教学规定,开足课程,要从面上认真落实工作要求,使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应有地位得到体现,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应有落实。
二、如何保障体育教学中的安全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严格地科学地进行教学,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学生在体育课中受伤害。
(一)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要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根据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教学内容,备课要把所授内容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写在“本课安全保护措施”栏中,对安全问题要有预见性,确保在教学中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任务。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给教师和学生很大的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空间,在许多存在危险教学内容如体操类,教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以适合广大学生能接受为目的的选择教学内容,也不必因为考虑到危险性而避开这些内容教学。另外,从安全地进行体育教学出发,可适当选择改变教学方法。如:铅球投掷可以用实心球代替,实心球投掷可以用废旧的篮球代替,大大降低了危险因素,越野跑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自然环境进行校内越野跑,不必要到校外活动,消除了校外活动的安全隐患。
(三)科学严密地组织教学
首先,体育老师课前认真备课。要认真备教学组织形成是否科学合理;要提前考虑到课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要认真地备场地、器材,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要备运动量大小及运动强度是否适合学生。其次,体育教师开始要做好学生安全思想工作,执行体育课学生的着装规定,做好学生请假制度;重视准备活动,做好准备活动,不可走过场。再次,课中老师认真教学,杜绝放羊式教学,教师不可擅自离开教学岗位,一些体操类项目要做好保护与帮助。最后,对突发事件及时处理,一旦发生了学生受伤,根据情况不同,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做到快抢、快救、快送医院,把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体育运动的复杂性、竞技性和社会性,对学生心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学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恐惧。如看到跳箱、双杠等体操器械就害怕,对长跑有恐惧心理等。同时,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或急躁、缺乏锻炼的积极性或急于求成、胆怯犹豫等。因此,体育体育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常与学生沟通,做好体育锻炼的宣传工作,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愉快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
(五)对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教育
当前,大部分学生的抗挫能力比较差,自我保护意识也比较薄弱,因此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如:身体失去平衡时,应当立即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以保持身体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并同时屈膝,以增强缓冲缓冲作用。另外,向学生传授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尤其是在学习器械体操时,要妥善安排好保护与帮助的学生,对控制能力差,身体素质弱的学生进行重点保护与帮助,切实做好预防安全事故的工作。
(六)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特殊现象
体育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教师不仅仅要熟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教师还要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就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声等.中小学体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
[2]朱同祥.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快乐体育教学.体育世界·学术,2006(12).
【关键词】新课程 体育教学 安全
一、要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一)新课程体育是建立“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
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确实贯彻与落实“健康第一”,应该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由于学生对体育运动中会发生安全事故预知不足,所以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要在课堂上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理念,做到警钟长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脑海中绷紧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
(二)正视安全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校方和体育老师对此要有清醒、明确的认识。我们要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要对国家教育方针负责,切实安排好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严格执行相关教学规定,开足课程,要从面上认真落实工作要求,使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应有地位得到体现,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应有落实。
二、如何保障体育教学中的安全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严格地科学地进行教学,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学生在体育课中受伤害。
(一)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要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根据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教学内容,备课要把所授内容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写在“本课安全保护措施”栏中,对安全问题要有预见性,确保在教学中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任务。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给教师和学生很大的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空间,在许多存在危险教学内容如体操类,教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以适合广大学生能接受为目的的选择教学内容,也不必因为考虑到危险性而避开这些内容教学。另外,从安全地进行体育教学出发,可适当选择改变教学方法。如:铅球投掷可以用实心球代替,实心球投掷可以用废旧的篮球代替,大大降低了危险因素,越野跑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自然环境进行校内越野跑,不必要到校外活动,消除了校外活动的安全隐患。
(三)科学严密地组织教学
首先,体育老师课前认真备课。要认真备教学组织形成是否科学合理;要提前考虑到课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要认真地备场地、器材,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要备运动量大小及运动强度是否适合学生。其次,体育教师开始要做好学生安全思想工作,执行体育课学生的着装规定,做好学生请假制度;重视准备活动,做好准备活动,不可走过场。再次,课中老师认真教学,杜绝放羊式教学,教师不可擅自离开教学岗位,一些体操类项目要做好保护与帮助。最后,对突发事件及时处理,一旦发生了学生受伤,根据情况不同,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做到快抢、快救、快送医院,把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体育运动的复杂性、竞技性和社会性,对学生心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学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恐惧。如看到跳箱、双杠等体操器械就害怕,对长跑有恐惧心理等。同时,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或急躁、缺乏锻炼的积极性或急于求成、胆怯犹豫等。因此,体育体育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常与学生沟通,做好体育锻炼的宣传工作,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愉快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
(五)对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教育
当前,大部分学生的抗挫能力比较差,自我保护意识也比较薄弱,因此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如:身体失去平衡时,应当立即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以保持身体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并同时屈膝,以增强缓冲缓冲作用。另外,向学生传授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尤其是在学习器械体操时,要妥善安排好保护与帮助的学生,对控制能力差,身体素质弱的学生进行重点保护与帮助,切实做好预防安全事故的工作。
(六)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特殊现象
体育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教师不仅仅要熟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教师还要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就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声等.中小学体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
[2]朱同祥.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快乐体育教学.体育世界·学术,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