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对于前者始终不以为然。在我看来,过于遥远的长线目标、美好的未来愿景以及看起来难以实现的乌托邦往往会使人们沉浸于幻想之中,做起白日梦,对于学习与工作有害而无益。而只要怀揣良知,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总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然而,对《堂吉诃德》的阅读与思考却颠覆了我的固有想法。
堂吉诃德的“发疯”和“乌托邦”的幻想密切相关。这个“乌托邦”不仅带有几分空想色彩,也蕴含了正义、公正等。正义与公正,不正是古往今来无数有识之士呕心沥血所期望、无数英雄流血牺牲所追求的吗?难道这些会使一个人想入非非、脱离实际吗?我不敢给出肯定的答案,只好再次审视自己的结论。
这一次,我有了新的收获:骑士道。我开始意识到那个“乌托邦”与骑士道其实是相互关联、影响的。我摒弃了成见,开始猜想堂吉诃德原是有识之士中的一员,可与托马斯·莫尔并列。与之不同的是,他的阅历不足,没有切中社会矛盾的要点;而且不够沉稳,急于求成。而正是这急躁让堂吉诃德走上了不归路——他被那些本只为消遣、为抓人眼球而幻想与胡言乱语的骑士书所深深吸引,只因为那些百无聊赖的作家宣称只要遵循骑士道,便能像中世纪传说中的骑士那样,横扫千军而拯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堂吉诃德看来,这样便能凭一己之力,实现伟大的社会变革。他抱着这一心态陶醉其中,终于深陷幻想的泥淖不能自拔,最终自我塑造了上面说到的那个“乌托邦”。
更令我惊讶的是,“乌托邦”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堂吉诃德之所以受人敬佩,正因为他身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外化,而这些思想之所以能够外化于行,为人所知,正是因为它们夹杂在他的“乌托邦”当中,成了他追求的长远目标。此外,堂吉诃德在面对众多险情时之所以岿然不动,有无穷的勇氣,正是因为他以“乌托邦”为信仰,愿为它付出生命,这就是目标与信仰的力量。
以上便是我关于《堂吉诃德》的思考与收获。它告诉我:目标,即所谓“乌托邦”,与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执着的努力同样重要。堂吉诃德的失败是因为忽视前面两项,但这并不能否定他在其他方面带给我的经验和启示。一个科学的奋斗目标,不仅可以给人以无穷的动力和勇气,更能像灯塔一样在学习工作中指导人们朝着既定方向不断前进。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古今中外多少有识之士为了理想不懈追求,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也要前仆后继,朝着我们心中的目标不懈努力!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蕴含了作者在阅读《堂吉诃德》后深入而辩证的思考,其中呈现了作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校正自己价值观的心路历程,体现了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心灵的启迪。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这样的名言看堂吉诃德,或者看作者的思考,或许恰如其分吧。
(刘志江)
然而,对《堂吉诃德》的阅读与思考却颠覆了我的固有想法。
堂吉诃德的“发疯”和“乌托邦”的幻想密切相关。这个“乌托邦”不仅带有几分空想色彩,也蕴含了正义、公正等。正义与公正,不正是古往今来无数有识之士呕心沥血所期望、无数英雄流血牺牲所追求的吗?难道这些会使一个人想入非非、脱离实际吗?我不敢给出肯定的答案,只好再次审视自己的结论。
这一次,我有了新的收获:骑士道。我开始意识到那个“乌托邦”与骑士道其实是相互关联、影响的。我摒弃了成见,开始猜想堂吉诃德原是有识之士中的一员,可与托马斯·莫尔并列。与之不同的是,他的阅历不足,没有切中社会矛盾的要点;而且不够沉稳,急于求成。而正是这急躁让堂吉诃德走上了不归路——他被那些本只为消遣、为抓人眼球而幻想与胡言乱语的骑士书所深深吸引,只因为那些百无聊赖的作家宣称只要遵循骑士道,便能像中世纪传说中的骑士那样,横扫千军而拯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堂吉诃德看来,这样便能凭一己之力,实现伟大的社会变革。他抱着这一心态陶醉其中,终于深陷幻想的泥淖不能自拔,最终自我塑造了上面说到的那个“乌托邦”。
更令我惊讶的是,“乌托邦”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堂吉诃德之所以受人敬佩,正因为他身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外化,而这些思想之所以能够外化于行,为人所知,正是因为它们夹杂在他的“乌托邦”当中,成了他追求的长远目标。此外,堂吉诃德在面对众多险情时之所以岿然不动,有无穷的勇氣,正是因为他以“乌托邦”为信仰,愿为它付出生命,这就是目标与信仰的力量。
以上便是我关于《堂吉诃德》的思考与收获。它告诉我:目标,即所谓“乌托邦”,与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执着的努力同样重要。堂吉诃德的失败是因为忽视前面两项,但这并不能否定他在其他方面带给我的经验和启示。一个科学的奋斗目标,不仅可以给人以无穷的动力和勇气,更能像灯塔一样在学习工作中指导人们朝着既定方向不断前进。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古今中外多少有识之士为了理想不懈追求,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也要前仆后继,朝着我们心中的目标不懈努力!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蕴含了作者在阅读《堂吉诃德》后深入而辩证的思考,其中呈现了作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校正自己价值观的心路历程,体现了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心灵的启迪。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这样的名言看堂吉诃德,或者看作者的思考,或许恰如其分吧。
(刘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