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民间每逢喜庆佳节,为营造热闹气氛,有燃放爆竹的习俗。尤其是过年,更是如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爆竹也成了送旧迎新的一种特别方式。
“爆竹”是个历史很悠久的古语词,而最早的爆竹,爆的就是竹。所以从名称上看,其名实在形成之初原是非常相副的。
相传为汉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一则“山臊”故事,说西方的深山里,有一个长得像人一样的鬼怪,身高仅一尺多,只有一条腿,总是裸着身子,以捕食虾蟹为生。见到人也不害怕,而在人入睡之后,却常借着人留下的火堆烤虾蟹吃,甚至还会偷些盐来蘸着吃。人们就“以竹著火中”,把竹子放在火堆里,用竹子燃烧时“爆烞(pò)而出”的爆裂声来吓唬它们,于是“臊皆惊惮”,都被吓跑了。这办法似乎还真有效。
山臊也叫山魈(xiāo),是一种猿猴类山中精怪,也有认为是一种恶鬼的,鬼是要害人的,所以人们就用竹燃烧时发出的爆烞之声来吓唬它们。有人以为“年”也是一种山鬼,所以后来爆竹就和过年发生了关系。
民间最初燃放爆竹,只是驱鬼避凶,并无喜庆的意思。“爆竹”的意思就是燃爆竹子,因而也有叫“燎竹”的,如宋人袁文《瓮牖闲评》所说“宗懍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这“燎竹”就是爆竹,也就是烧竹。
大概在唐朝时,人们开始把硝装在竹筒里引爆,这就和现在的爆竹相近了。据说唐代的李畋(tián)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后人就把他尊为爆竹的祖师。到了宋代,为追求更好的声响效果,就开始了使用火药,竹筒也改为纸制的,这就和现在的爆竹一样了。
“爆竹”自宋以后,就又称为“爆仗”了。按黄侃的说法,是“‘仗’亦‘竹’之转音”的缘故,认为是一种语言的音转现象。“仗”字《说文》未收,《玉篇》释为“器仗”,初义应是刀戟之类兵器的总称,然后引申出仪仗、仪卫,即宫廷御前供奉的意思来。所以,爆竹之转称爆仗,最初也可能是与宋朝的宫廷娱乐活动有关的。
爆仗生产自宋以后,在材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如黄侃所说的“古制以竹,今制以纸耳”。按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卷七“爆仗”条引顾张思《土风录二》所说:“纸裹硫磺谓之爆仗。除夕岁朝放之。”那就不只是材质上的变化,用途上也由驱鬼避凶转为迎新喜庆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对爆仗的说法是“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的。或许正是因为爆仗声响之震厉,后来便又借用威力巨大的“炮”的名称而称“爆仗”为“炮仗”了。
如今,“炮仗”又多称为“鞭炮”。《现汉》释义为:“①大小爆竹的统称。②专指成串的小爆竹。”释义②所说的小爆竹,原来也是叫作“鞭爆”的,如鲁迅《野草·好的故事》中“鞭爆的繁響在四近”。旧版《辞源》释义为:“编小爆竹成串,燃而放之,则声络绎。俗谓之鞭爆。”所以“鞭爆”原是专指成串小爆竹而言的。之所以称之为“鞭爆”,应该是其形似鞭的缘故。而如今改称“鞭炮”,并借以统称大小爆竹,或许也是因为其声更为“震厉”的原因吧。
(摘自《咬文嚼字》2015年第8期,有删改)
“爆竹”是个历史很悠久的古语词,而最早的爆竹,爆的就是竹。所以从名称上看,其名实在形成之初原是非常相副的。
相传为汉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一则“山臊”故事,说西方的深山里,有一个长得像人一样的鬼怪,身高仅一尺多,只有一条腿,总是裸着身子,以捕食虾蟹为生。见到人也不害怕,而在人入睡之后,却常借着人留下的火堆烤虾蟹吃,甚至还会偷些盐来蘸着吃。人们就“以竹著火中”,把竹子放在火堆里,用竹子燃烧时“爆烞(pò)而出”的爆裂声来吓唬它们,于是“臊皆惊惮”,都被吓跑了。这办法似乎还真有效。
山臊也叫山魈(xiāo),是一种猿猴类山中精怪,也有认为是一种恶鬼的,鬼是要害人的,所以人们就用竹燃烧时发出的爆烞之声来吓唬它们。有人以为“年”也是一种山鬼,所以后来爆竹就和过年发生了关系。
民间最初燃放爆竹,只是驱鬼避凶,并无喜庆的意思。“爆竹”的意思就是燃爆竹子,因而也有叫“燎竹”的,如宋人袁文《瓮牖闲评》所说“宗懍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这“燎竹”就是爆竹,也就是烧竹。
大概在唐朝时,人们开始把硝装在竹筒里引爆,这就和现在的爆竹相近了。据说唐代的李畋(tián)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后人就把他尊为爆竹的祖师。到了宋代,为追求更好的声响效果,就开始了使用火药,竹筒也改为纸制的,这就和现在的爆竹一样了。
“爆竹”自宋以后,就又称为“爆仗”了。按黄侃的说法,是“‘仗’亦‘竹’之转音”的缘故,认为是一种语言的音转现象。“仗”字《说文》未收,《玉篇》释为“器仗”,初义应是刀戟之类兵器的总称,然后引申出仪仗、仪卫,即宫廷御前供奉的意思来。所以,爆竹之转称爆仗,最初也可能是与宋朝的宫廷娱乐活动有关的。
爆仗生产自宋以后,在材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如黄侃所说的“古制以竹,今制以纸耳”。按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卷七“爆仗”条引顾张思《土风录二》所说:“纸裹硫磺谓之爆仗。除夕岁朝放之。”那就不只是材质上的变化,用途上也由驱鬼避凶转为迎新喜庆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对爆仗的说法是“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的。或许正是因为爆仗声响之震厉,后来便又借用威力巨大的“炮”的名称而称“爆仗”为“炮仗”了。
如今,“炮仗”又多称为“鞭炮”。《现汉》释义为:“①大小爆竹的统称。②专指成串的小爆竹。”释义②所说的小爆竹,原来也是叫作“鞭爆”的,如鲁迅《野草·好的故事》中“鞭爆的繁響在四近”。旧版《辞源》释义为:“编小爆竹成串,燃而放之,则声络绎。俗谓之鞭爆。”所以“鞭爆”原是专指成串小爆竹而言的。之所以称之为“鞭爆”,应该是其形似鞭的缘故。而如今改称“鞭炮”,并借以统称大小爆竹,或许也是因为其声更为“震厉”的原因吧。
(摘自《咬文嚼字》2015年第8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