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探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loveyo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引入,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望,减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机械性、被动性的学习,真正做到了语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有助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理念,给予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主动权,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素养的同步培养与提高。
  一、营造探究性的语文教学氛围
  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思维影响,很多语文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容量,主要是采取灌输性、演示性或者平铺直叙性的教学方式,或者为了维护自己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权威,很少给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空间。所以课堂教学氛围也比较沉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也很难得到激发,整体教学氛围不够活跃。而初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语文思维活动比较活跃,个人的学习热情容易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敢于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积极在语文课堂上营造探究性的教学氛围,给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留足空间,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初中语文《鱼我所欲也》的教学中,鱼和熊掌是否可以兼得最容易引发学生之间的争议,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鱼和熊掌是否可以兼得的问题进行互动谈论,营造出一个探究性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在进行适度的讲解和引导,触发学生的辩证思维,产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并尝试用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进而促进了探究性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创设探究性的语文教学问题
  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导入和实施,常常都是从教师探究性教学问题的创设开始的。所以创设探究性的教学问题和教学项目,是科学实施探究性语文教学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充分发挥“问题”的导疑功能,通过探究性教学问题的科学创设和导入,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意识。教师则是适当放权,退居幕后,更好的充当初中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这样能够给学生留下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构建起和谐化的师生关系,实现语文课堂上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例如,在初中语文《石缝间的生命》的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在确保学生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和主旨思想的基础上,可以创设以下探究性问题:你如何看待自己乃至自己父母的平凡和简单?在短暂的人生历程中,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生命绽放美丽?学完这篇课文,你是否明白了该怎样珍惜生命?在这样探究性的教学问题情境下,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集中起来,积极、主动的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转变,加快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的养成,课堂教学效率显然会更加高效。
  三、给予学生探究性的语文自学空间
  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结合。毕竟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初中语文教师很难组织多种多样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果一味在课堂上过度开展探究性学习,反而会降低语文课堂教学容量,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外创设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能力,多进行独立思考和互动讨论,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意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力、创造力。例如,在初中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中,作者普希金在全文中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但是当时的创作背景却是作者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创作的,所以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在困境之下我们该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探究性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也会养成探究性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将是非常有利的。
  四、组织探究性的语文教学流程
  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保持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热情,初中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积极融入创新性、新颖性的教学元素,敢于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一些新素材、新方法、新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断注入新鲜元素,保持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欲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出师表》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导入相应的影视资料,让相对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使学生对《出师表》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减少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需要贴近初中语文的教学实际和初中生的学龄特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反思、自主体验的空间,激发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潜能和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合浦外国语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明史上一个璀璨的明珠,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学习古典诗词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有利于建构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这一个目标的实现,必须要立足于基础知识的了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先是抱着传递爱与希望的激情走进课堂。但结果却不如人意,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很少。很多教师在这方面比
由于国内传统水闸存在孔口小、形态单一且自动化程度低等局限,已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建设需求,大孔口水闸建设势在必行。但是,现有设计规范尚未对大孔口水闸结构设计提出明确的
慈善文化进机关能够转变机关通过行政命令进行募捐的慈善模式,转变机关的慈善观念,使慈善成为一种自愿行为,从而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共服务动机,更好地促进慈善的发展并且提
为更科学合理地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依据其技术经济效益特性选取了由运行效果、功能效益、财务效益和环境效益组成的指标体系。将改进型序关系分析法
高中语文教学中,《劝学》和《师说》难住了一群从胎教就开始学习语文的高一学生,学生普遍跟不上老师讲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语法方面的知识。学生也向家长诉苦,高中学习比初中是难了不少,连语文也跟不上了。加之2017届开始浙江省新课改强化语数外三门主课,无形中让更多的家长也焦虑起来:万一高中语文学不好,那高考的出路在哪里?  一、高中语法教学现状成因分析  (一)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脱节  新的《
1."入为吏部中大夫,历御正、纳言中大夫。"(《周书》卷三二《唐瑾传》,第565页)"纳言中大夫",《北史》卷六七、《通志》卷一五八《唐瑾传》作"纳言、内史中大夫"。按:《周书》本传系后
包括它的定义,目的,可描绘选择,方法论,复杂性,和重要性,传感器刻度在 supportingNOAA 的卫星使命的上下文在这篇论文被检验。传感器刻度的普通理解为在传感器供应商,刻度科学家,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