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生于1908年2月6日,同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三年后亦即1911年,武昌革命成功,推翻了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封建帝制。但好景不长,随之而来的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绵延不绝。另一方面则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我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这一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度过的。
父亲忍辱负重的一生
我父亲叫薄昌福,是村里有名的好劳力,吃苦耐劳,干的活又快又好。他沉默寡言,脸晒得很黑,表情显得格外严肃,有人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黑脸阎王”。他心地善良,为人忠厚、忍让,是村里村外人所共知的。
就在我母亲生四弟的那一年,我伯父家道衰败。一天,他怀里揣着刀子,站在路口,等我父亲从纸坊回家。见到我父亲,他便说:“你站住!我现在过不了日子,给我40吊钱!”我父亲一听就愣了,说:“我一年也不过赚40吊钱,都用来养家活口了,都用完了,手头实在没有积存。”伯父脸一沉,唰地从怀里掣出一把刀子,在手里掂了掂,大声说:“那好,没有钱,你就把我杀了吧!给你刀子!”我父亲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答应给他借钱,最后借了高利贷。我母亲很难过,要找伯父讲理。父亲只说了一句话:“人家讹咱,总比咱讹人家好。”母亲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他心里的痛楚,只好颓丧地坐下来,默默地流泪。
这一年我4岁,已经记事了。那时父亲晚上也在纸坊干活,合伙开的纸坊,也是靠着父亲这种宽容、忍让的精神维持下来的,一直维持了近二十七年之久。父亲常说:“和人合伙开纸坊,总要先念人家的好处。人家对不起自己的地方,心里明白就行,用不着人前人后唠叨。”
我父亲虽一向宽以待人,能忍则忍,但办事绝不含糊,从不受人左右。只要他拿定了主意,就不会轻易改变。我初小毕业以后,他本不打算再让我上学,犹豫了好久,但下决心让我上了,就再也没有动摇过。高小毕业后我要继续升学,他二话没说,同意了。
我在太原上学期间,常向《山西日报》、《并州日报》投些稿子,没有多少政治内容,只是讲些学生的在校活动。
那时我父亲并不知道共产党是怎么回事,但他相信自己的儿子,知道儿子读了书,懂了道理,不会走错路。
抗战爆发,日本侵略军占领雁北以后,我把父母亲从家乡接出来,送到了陕西汉中。作为山西“出了名”的抗日干部家属,他们再在家乡呆下去,危险太大了。可以想见,眼看着用一辈子的血汗创下的家业弃于一旦,父亲心里是多么痛苦。他不久就一病不起,1938年病逝于汉中,终年64岁。
回顾我父亲的一生,可以说,他当得起“忍辱负重、顽强抗争”这八个字。他默默地向命运、向贫穷,也向世俗的偏见、世道的不公平抗争。他肩负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倔强地站起来,艰辛地前行着,走自己看准了的路。他这种黄土地上农民的淳朴性格和实干精神,自然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母亲的身教言传
我母亲不是个弱女子。她遇事不惊,临危不乱,反应敏捷,总能迅速做出决断。我家曾先后两次遇到出人意料的逼债,几乎逼得一家人走上绝路。都是她化解了。有一年大年三十,我姐夫突然上门来讨债。这时我姐姐已经去世,外面传说我在监狱里已被整死了。我父亲说:“我手头没钱,大年三十,也没处去借,等过了年再说行不行?”可我这个姐夫却说什么也不行。母亲把父亲叫回来,说:“我有办法了。”母亲人缘好,有一批朋友,是一些比较富裕人家的老太太和中年主妇。母亲从她们自己的“私房钱”里借来了100吊。这样才打发了这个特殊的债主。
母亲的人缘是用她的赤诚待人和热心肠换来的。别人家有了难处,她总是尽力相助。她又明事理,讲公道,谁家婆媳失和,夫妻打架,妯娌吵嘴,也常找她去评理。久而久之,她就成了村里公认的排难解纷的长者。
对于我们几个孩子来说,父亲是身教,母亲则是身教以外还有言传。从我懂事的时候起,母亲就耐心地给我讲父亲的事,讲村里的事,讲得最多的,是我家的种种不幸遭遇,以及怎样闯过来的故事。这些对我是有很深影响的。
抗战爆发后,母亲和父亲一起到了汉中。父亲去世后,我又把她接到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这时她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1939年底的一天,我很晚回到家里,母亲还在等我。她说:“今天来了两个人,一高一矮,外乡口音,能听懂,很有礼貌,不知道是什么人。”
我问:“是来找我的吗?”
她说:“说是来看望我的。一进门就伯母、伯母,问寒问暖,有说有笑的。让我别尽为你操心,要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那个年纪大的,我看比我小不了几岁,也是一口一个伯母,临走还给我鞠了一躬,真叫人心里过不去。”
我说:“那是我的领导人刘师长和邓政委。”
事后我向伯承、小平同志说起这件事,并向他们转达了我母亲的话:“你见到他们二位,要替我说几句谢谢他们的话,实在当不起。”刘、邓都说:“看看老人是应该的。”1946年我去延安期间,当时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的滕代遠同志,还特地给我母亲过了一次生日。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和友情,深深地印进了她的心里。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我先到了北平,随后我母亲也来了。她终于看到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同年9月28日,母亲因病去世,终年76岁。遗憾的是,只差两天,她没有能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回首往事,我深深怀念我的母亲。她的牺牲自我、乐于助人的品德,遇事的沉着冷静和办事的精明干练,都使我深受教益。
父亲、母亲,加上哥哥、姐姐、弟弟和我,这就是我们在定襄蒋村的六口之家,一个有着一部奋斗史和辛酸史的家。
摘自《中共高级干部自述》中央党校出版社
父亲忍辱负重的一生
我父亲叫薄昌福,是村里有名的好劳力,吃苦耐劳,干的活又快又好。他沉默寡言,脸晒得很黑,表情显得格外严肃,有人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黑脸阎王”。他心地善良,为人忠厚、忍让,是村里村外人所共知的。
就在我母亲生四弟的那一年,我伯父家道衰败。一天,他怀里揣着刀子,站在路口,等我父亲从纸坊回家。见到我父亲,他便说:“你站住!我现在过不了日子,给我40吊钱!”我父亲一听就愣了,说:“我一年也不过赚40吊钱,都用来养家活口了,都用完了,手头实在没有积存。”伯父脸一沉,唰地从怀里掣出一把刀子,在手里掂了掂,大声说:“那好,没有钱,你就把我杀了吧!给你刀子!”我父亲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答应给他借钱,最后借了高利贷。我母亲很难过,要找伯父讲理。父亲只说了一句话:“人家讹咱,总比咱讹人家好。”母亲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他心里的痛楚,只好颓丧地坐下来,默默地流泪。
这一年我4岁,已经记事了。那时父亲晚上也在纸坊干活,合伙开的纸坊,也是靠着父亲这种宽容、忍让的精神维持下来的,一直维持了近二十七年之久。父亲常说:“和人合伙开纸坊,总要先念人家的好处。人家对不起自己的地方,心里明白就行,用不着人前人后唠叨。”
我父亲虽一向宽以待人,能忍则忍,但办事绝不含糊,从不受人左右。只要他拿定了主意,就不会轻易改变。我初小毕业以后,他本不打算再让我上学,犹豫了好久,但下决心让我上了,就再也没有动摇过。高小毕业后我要继续升学,他二话没说,同意了。
我在太原上学期间,常向《山西日报》、《并州日报》投些稿子,没有多少政治内容,只是讲些学生的在校活动。
那时我父亲并不知道共产党是怎么回事,但他相信自己的儿子,知道儿子读了书,懂了道理,不会走错路。
抗战爆发,日本侵略军占领雁北以后,我把父母亲从家乡接出来,送到了陕西汉中。作为山西“出了名”的抗日干部家属,他们再在家乡呆下去,危险太大了。可以想见,眼看着用一辈子的血汗创下的家业弃于一旦,父亲心里是多么痛苦。他不久就一病不起,1938年病逝于汉中,终年64岁。
回顾我父亲的一生,可以说,他当得起“忍辱负重、顽强抗争”这八个字。他默默地向命运、向贫穷,也向世俗的偏见、世道的不公平抗争。他肩负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倔强地站起来,艰辛地前行着,走自己看准了的路。他这种黄土地上农民的淳朴性格和实干精神,自然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母亲的身教言传
我母亲不是个弱女子。她遇事不惊,临危不乱,反应敏捷,总能迅速做出决断。我家曾先后两次遇到出人意料的逼债,几乎逼得一家人走上绝路。都是她化解了。有一年大年三十,我姐夫突然上门来讨债。这时我姐姐已经去世,外面传说我在监狱里已被整死了。我父亲说:“我手头没钱,大年三十,也没处去借,等过了年再说行不行?”可我这个姐夫却说什么也不行。母亲把父亲叫回来,说:“我有办法了。”母亲人缘好,有一批朋友,是一些比较富裕人家的老太太和中年主妇。母亲从她们自己的“私房钱”里借来了100吊。这样才打发了这个特殊的债主。
母亲的人缘是用她的赤诚待人和热心肠换来的。别人家有了难处,她总是尽力相助。她又明事理,讲公道,谁家婆媳失和,夫妻打架,妯娌吵嘴,也常找她去评理。久而久之,她就成了村里公认的排难解纷的长者。
对于我们几个孩子来说,父亲是身教,母亲则是身教以外还有言传。从我懂事的时候起,母亲就耐心地给我讲父亲的事,讲村里的事,讲得最多的,是我家的种种不幸遭遇,以及怎样闯过来的故事。这些对我是有很深影响的。
抗战爆发后,母亲和父亲一起到了汉中。父亲去世后,我又把她接到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这时她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1939年底的一天,我很晚回到家里,母亲还在等我。她说:“今天来了两个人,一高一矮,外乡口音,能听懂,很有礼貌,不知道是什么人。”
我问:“是来找我的吗?”
她说:“说是来看望我的。一进门就伯母、伯母,问寒问暖,有说有笑的。让我别尽为你操心,要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那个年纪大的,我看比我小不了几岁,也是一口一个伯母,临走还给我鞠了一躬,真叫人心里过不去。”
我说:“那是我的领导人刘师长和邓政委。”
事后我向伯承、小平同志说起这件事,并向他们转达了我母亲的话:“你见到他们二位,要替我说几句谢谢他们的话,实在当不起。”刘、邓都说:“看看老人是应该的。”1946年我去延安期间,当时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的滕代遠同志,还特地给我母亲过了一次生日。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和友情,深深地印进了她的心里。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我先到了北平,随后我母亲也来了。她终于看到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同年9月28日,母亲因病去世,终年76岁。遗憾的是,只差两天,她没有能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回首往事,我深深怀念我的母亲。她的牺牲自我、乐于助人的品德,遇事的沉着冷静和办事的精明干练,都使我深受教益。
父亲、母亲,加上哥哥、姐姐、弟弟和我,这就是我们在定襄蒋村的六口之家,一个有着一部奋斗史和辛酸史的家。
摘自《中共高级干部自述》中央党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