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密度大、繁荣繁华的中心城区,如何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武汉市江汉区通过近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不少给人启示的经验。
前不久,江汉区基层党建“书记创新项目”评优中,经评委现场打分,北湖街工委的社区党建项目力拔头筹,夺得一等奖第一名。这一项目,正是江汉区在北湖街的试点项目,旨在进一步推进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现城市社区的富裕文明、和谐幸福。近日,记者走进北湖街,深入探访他们的社区党建工作,以期窥豹一斑。
三方联动,打造和谐社区
物业公司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社区居民的诉求则呈多元化趋势,归根结底是花尽量少的钱,享受更多更便捷的服务,双方似乎注定是一对矛盾体。若街道、社区党组织不能发挥作用,那么许多矛盾将会激化,甚至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北湖街就曾经发生过矛盾激化的事件。
几年前,该街德富花园小区的100多位居民,数次在区委、区信访局前拉横幅上访,控诉物业公司殴打居民的行径。
该小区居民刘小华告诉记者,当时小区的环境脏乱差,中心花园1人多深的杂草好几年没人管,小区经常发生偷、抢财物的案件,特别是由于供水系统问题,时不时地停水,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结果是,无人愿意交纳物业管理费。而物业公司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开发商遗留,不应由物业公司买单。由于物业管理费难收,物业公司甚至聘请社会闲散人员强行征收,即便如此收取率也只有20%多,双方矛盾却越积越深。
据介绍,这个小区先后更换了4家物业公司,最后均黯然退场。
为了解决社区居民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北湖街工委2012年积极探索“三方联动”服务机制,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及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主体作用,指派社区党员干部到物业小区担任联络员,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并实行联席会制度,各方议事协商共同讨论解决涉及小区的具体事务。
“三方联动”推行之后,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比如德富花园小区,经三方数次协商,在社区居委会担保下,新引进的物业公司拿出20多万元改造小区,过去如“原始森林”的中央花园变成了居民的健身休闲区,更换水泵彻底解决了间歇性停水的问题,加强小区保安巡查密度消除了安全隐患。这些举措解开了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疙瘩,感情变得融洽起来,各方为了营造共同的美好家园,形成了良性互动。
现物业公司主管吕娟说,过去的物业公司无论怎样软磨硬泡,业主都拒交物业管理费,现在变成了业主主动到公司交纳。据悉,该公司2013年的物业管理费收取率达95%以上。
此外,北湖街针对居民白天大多外出上班的实际,创新开展“邻里夜话”社区微论坛活动,利用晚饭后的闲暇时间,组织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和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负责人以及居民群众,坐在一起谈心交流,反映身边问题,为社区发展共谋良策。横堤社区党委书记胡绍移告诉记者,这个微论坛不仅成为居民参与社区共建的“议事厅”,也成为和谐人际关系、密切党群联系的“润滑剂”。
生根楼栋,激发居民活力
北湖街高档小区多,但也有不少老旧小区,它们多是一些单位的自建小区,一般三五栋楼,有的仅一栋楼,很难吸引物业公司入驻。如何在这些小区优化基层党组织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
北湖街工委书记刘久利回答,在有物业公司的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形成“三方联动”。缺乏条件的小区,则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派驻社区干部作为发起人和联络员,实行社区为管理主体、居民广泛参与的共建机制。虽然两者管理体制上有区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党员干部生根楼栋,激发居民自治的活力和能力。
北湖正街社区邮电三公司小区,就是一个自建小区。现任楼栋党小组长的居民洪昭珍告诉记者,未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前,小区就像个自由市场无人管理,十分混乱。小区本身车位就少,许多外头的车也纷纷随意停在小区里,横七竖八地乱停乱放,导致小区行人走路都难,而且车主间经常因为刮蹭扯皮打架;小区出租户多,一些人不讲卫生从楼上扔垃圾,楼下的垃圾箱也常常无人清理,夏天臭气很大;由于水管等设施老化,时而发生楼上浸水、楼下水漫金山的状态,又无人管事,结果邻里关系很不和谐。
自从成立了物业管理委员会,社区管理有了“主心骨”。社区主任带领管委会成员实行自助管理,管委会自己收取停车费,协调有秩序地停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利用收取的停车费,管委会聘请了清洁员和门房,外来车辆进不了小区了,小区的环境卫生变好了,一些修理、调解之类的事情,也有了可诉求的机构和人员,大家齐心协力把小区建设得平安和睦。
该街道其他一些小区的居民介绍,像邮电三公司小区这样的生动变化,各个小区也一样。他们说,街道、社区的党员干部生根楼栋,使小区居民有了可诉求的平台,提高了自主意识和思想觉悟,促进了邻里关系的融洽。
目前,北湖街6个社区党总支、21个党支部、87个楼栋党小组、227个门栋党员中心户、357个协管党员家庭,均已参加到“生根楼栋、服务群众”活动中,党员和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重心下移,建立长效机制
北湖街只是江汉区社区党建的一个缩影。
江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宝红告诉记者,近两年,江汉区突出“谁来服务、怎么服务、怎么保障服务”三个关键,将工作重心下移,探索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推动辖区组织、行政、社会和市场等资源的融合,效果明显。
服务要平台,平台建设离不开钱。迄今,江汉区累计投入3亿多元,调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房产用于社区建设,部分开发商业主动为社区提供会所。2012年以来,该区新增社区用房4.8万平方米,9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达到600平方米以上,54个甚至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今年,该区还为每个社区新增20万元惠民项目资金,现已落实1135个项目计2140万元。
服务要队伍,骨干是关键。江汉区坚持以书记带党员、党员带社工、社工带义工、义工带群众,激励党员、群众争做“服务者”。目前选派了107名机关、街道干部驻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引导9000余名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做“两长四员”,帮助社区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开展“党团先锋”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了“爱心妈妈”辅导队、“编外110”志愿服务队、520服务队等300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4万余名志愿者长年活跃社区。
服务到位要抓手,满足需求是重点。江汉区问需于民,推动服务适销对路,发放3万余份调查问卷,设置点子栏、社区QQ群、半月谈等互动活动,摸清了居民需求;将居家养老、物业、医疗、文体、代办服务等20多项功能,整合到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服务;建立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服务承诺、业主听证、定期评议,形成责权明确、运行有序、服务高效的新格局。
据了解,江汉区12个街道、107个社区均建立了区域性“大工委”、“大党委”,570余名来自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社区党组织书记普遍认为,现在服务群众的想法和手段多了,工作底气和胆气大了,工作劲头更足了。
前不久,江汉区基层党建“书记创新项目”评优中,经评委现场打分,北湖街工委的社区党建项目力拔头筹,夺得一等奖第一名。这一项目,正是江汉区在北湖街的试点项目,旨在进一步推进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现城市社区的富裕文明、和谐幸福。近日,记者走进北湖街,深入探访他们的社区党建工作,以期窥豹一斑。
三方联动,打造和谐社区
物业公司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社区居民的诉求则呈多元化趋势,归根结底是花尽量少的钱,享受更多更便捷的服务,双方似乎注定是一对矛盾体。若街道、社区党组织不能发挥作用,那么许多矛盾将会激化,甚至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北湖街就曾经发生过矛盾激化的事件。
几年前,该街德富花园小区的100多位居民,数次在区委、区信访局前拉横幅上访,控诉物业公司殴打居民的行径。
该小区居民刘小华告诉记者,当时小区的环境脏乱差,中心花园1人多深的杂草好几年没人管,小区经常发生偷、抢财物的案件,特别是由于供水系统问题,时不时地停水,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结果是,无人愿意交纳物业管理费。而物业公司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开发商遗留,不应由物业公司买单。由于物业管理费难收,物业公司甚至聘请社会闲散人员强行征收,即便如此收取率也只有20%多,双方矛盾却越积越深。
据介绍,这个小区先后更换了4家物业公司,最后均黯然退场。
为了解决社区居民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北湖街工委2012年积极探索“三方联动”服务机制,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及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主体作用,指派社区党员干部到物业小区担任联络员,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并实行联席会制度,各方议事协商共同讨论解决涉及小区的具体事务。
“三方联动”推行之后,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比如德富花园小区,经三方数次协商,在社区居委会担保下,新引进的物业公司拿出20多万元改造小区,过去如“原始森林”的中央花园变成了居民的健身休闲区,更换水泵彻底解决了间歇性停水的问题,加强小区保安巡查密度消除了安全隐患。这些举措解开了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疙瘩,感情变得融洽起来,各方为了营造共同的美好家园,形成了良性互动。
现物业公司主管吕娟说,过去的物业公司无论怎样软磨硬泡,业主都拒交物业管理费,现在变成了业主主动到公司交纳。据悉,该公司2013年的物业管理费收取率达95%以上。
此外,北湖街针对居民白天大多外出上班的实际,创新开展“邻里夜话”社区微论坛活动,利用晚饭后的闲暇时间,组织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和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负责人以及居民群众,坐在一起谈心交流,反映身边问题,为社区发展共谋良策。横堤社区党委书记胡绍移告诉记者,这个微论坛不仅成为居民参与社区共建的“议事厅”,也成为和谐人际关系、密切党群联系的“润滑剂”。
生根楼栋,激发居民活力
北湖街高档小区多,但也有不少老旧小区,它们多是一些单位的自建小区,一般三五栋楼,有的仅一栋楼,很难吸引物业公司入驻。如何在这些小区优化基层党组织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
北湖街工委书记刘久利回答,在有物业公司的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形成“三方联动”。缺乏条件的小区,则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派驻社区干部作为发起人和联络员,实行社区为管理主体、居民广泛参与的共建机制。虽然两者管理体制上有区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党员干部生根楼栋,激发居民自治的活力和能力。
北湖正街社区邮电三公司小区,就是一个自建小区。现任楼栋党小组长的居民洪昭珍告诉记者,未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前,小区就像个自由市场无人管理,十分混乱。小区本身车位就少,许多外头的车也纷纷随意停在小区里,横七竖八地乱停乱放,导致小区行人走路都难,而且车主间经常因为刮蹭扯皮打架;小区出租户多,一些人不讲卫生从楼上扔垃圾,楼下的垃圾箱也常常无人清理,夏天臭气很大;由于水管等设施老化,时而发生楼上浸水、楼下水漫金山的状态,又无人管事,结果邻里关系很不和谐。
自从成立了物业管理委员会,社区管理有了“主心骨”。社区主任带领管委会成员实行自助管理,管委会自己收取停车费,协调有秩序地停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利用收取的停车费,管委会聘请了清洁员和门房,外来车辆进不了小区了,小区的环境卫生变好了,一些修理、调解之类的事情,也有了可诉求的机构和人员,大家齐心协力把小区建设得平安和睦。
该街道其他一些小区的居民介绍,像邮电三公司小区这样的生动变化,各个小区也一样。他们说,街道、社区的党员干部生根楼栋,使小区居民有了可诉求的平台,提高了自主意识和思想觉悟,促进了邻里关系的融洽。
目前,北湖街6个社区党总支、21个党支部、87个楼栋党小组、227个门栋党员中心户、357个协管党员家庭,均已参加到“生根楼栋、服务群众”活动中,党员和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重心下移,建立长效机制
北湖街只是江汉区社区党建的一个缩影。
江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宝红告诉记者,近两年,江汉区突出“谁来服务、怎么服务、怎么保障服务”三个关键,将工作重心下移,探索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推动辖区组织、行政、社会和市场等资源的融合,效果明显。
服务要平台,平台建设离不开钱。迄今,江汉区累计投入3亿多元,调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房产用于社区建设,部分开发商业主动为社区提供会所。2012年以来,该区新增社区用房4.8万平方米,9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达到600平方米以上,54个甚至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今年,该区还为每个社区新增20万元惠民项目资金,现已落实1135个项目计2140万元。
服务要队伍,骨干是关键。江汉区坚持以书记带党员、党员带社工、社工带义工、义工带群众,激励党员、群众争做“服务者”。目前选派了107名机关、街道干部驻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引导9000余名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做“两长四员”,帮助社区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开展“党团先锋”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了“爱心妈妈”辅导队、“编外110”志愿服务队、520服务队等300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4万余名志愿者长年活跃社区。
服务到位要抓手,满足需求是重点。江汉区问需于民,推动服务适销对路,发放3万余份调查问卷,设置点子栏、社区QQ群、半月谈等互动活动,摸清了居民需求;将居家养老、物业、医疗、文体、代办服务等20多项功能,整合到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服务;建立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服务承诺、业主听证、定期评议,形成责权明确、运行有序、服务高效的新格局。
据了解,江汉区12个街道、107个社区均建立了区域性“大工委”、“大党委”,570余名来自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社区党组织书记普遍认为,现在服务群众的想法和手段多了,工作底气和胆气大了,工作劲头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