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百多年前,投身戏曲改革的梅兰芳清醒地意识到以当时的条件和认识,时装戏与戏曲的传统表现模式之间存在难以弥合的沟壑,题材与技艺很难完美融合,戏曲的思想改造容易,但技术改造难.梅兰芳向我们提出了百年的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移步不换形”的戏曲改良思路.寻求完整的、系统的表演语汇至今仍然是创作戏曲现代戏的核心问题.梅兰芳的访谈线索引导我们去理解梅兰芳创编时装戏的愿望和过程,以及梅兰芳自己对创编时装戏得失成败的判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多年前,投身戏曲改革的梅兰芳清醒地意识到以当时的条件和认识,时装戏与戏曲的传统表现模式之间存在难以弥合的沟壑,题材与技艺很难完美融合,戏曲的思想改造容易,但技术改造难.梅兰芳向我们提出了百年的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移步不换形”的戏曲改良思路.寻求完整的、系统的表演语汇至今仍然是创作戏曲现代戏的核心问题.梅兰芳的访谈线索引导我们去理解梅兰芳创编时装戏的愿望和过程,以及梅兰芳自己对创编时装戏得失成败的判断.
其他文献
湖北红安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江淮官话黄孝片,总体上与普通话较为接近.红安作为农业大县,其方言中包含大量有关农事、农具、农作物、农谚等方面的农业词汇,其中典型的农具类名物词有46个,可分为耕作类、锄头类、收割类、脱粒类、粮食加工类、捆扎装载类、其他等七小类.从这些农具类名物词不仅可以窥见汉语词汇所保留的古义、古语词,还可以窥见红安传统农业文明以及现代农业生产的进步.
设计语言具有“写实”和“写意”功能,设计语言的“写实”描述的是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不是抽象的符号,展示产品的视觉形态,是直观的、可知可感的、受众容易理解接受的.“写意”描述的是一种抽象的非物质化的存在形态,深层次地抒发设计者的情感和产品的意趣.二者只有保持适度平衡才会令产品设计呈现出更佳效果.本文以普洱茶品牌雨林古树茶为分析对象,阐释如何有效运用“写实”“写意”建构意义场域,使得“有意义的内容”和“有意味的形式”之间达到和谐统一,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文旅融合正从要素融合向价值链深度融合迈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需要以业态升级为抓手,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整合文旅业态市场资源.推动文旅业态提质升级应从提升文旅业态文化内涵、改善文旅业态文化体验、注重文旅业态品牌打造等三个方面一同发力.
文章设计了一种用于空间智能化立体车库升降送取两轮车和汽车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电力驱动和自驱动两种驱动模式,可自由升降送取两轮车和汽车.在车库正常供电时,可选择任一驱动模式驱动车库升降平台升降;在停电时可选择自驱动模式,升降平台由汽车发动机提供动力,经升降平台的自驱动装置驱动车库升降平台升降.通过实物验证,该装置结构安全可靠,有效提高了整套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将其用于立体车库,可解决停电或出现电力故障时车库升降平台不能正常工作的难题,同时缓解因车位紧张而造成的一些社会问题.
近年来,部分省份纷纷建立了面向本区域学习者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信息化平台,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各地学分银行信息平台面临一些困境.本文对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学分银行信息化平台中数据的真实性、操作的便捷性、受众的覆盖率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学分银行平台建设赋能的建议,并设计出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总体框架.
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区别,兼具理性和非理性,彰显时兴的社会心理和思想观念,影响文艺理念和文艺创作,关涉文艺批评.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走入全球化社会,各种社会思潮涌动,对文化艺术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本文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唯美主义、消费主义、民粹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等八种思潮的来龙去脉、核心理念、社会效应,特别是对它们在文艺领域的反映及影响,进行了简要述评,以期对文艺生产传播健康有序有所警示.
此次高端论坛的主题是“建党百年:文化强国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旨在共同探讨数字化时代、后疫情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命题,为我国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启迪与学术智慧.来自政界、学术界、商业界的诸多专家围绕文化强国与文化立国的战略定位、文旅赋能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与路径、“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数字文旅产业生态与新发展格局、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等相关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讨建党百年来文化强国与文旅融合高
中国戏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期,经济基础从来没有这么坚实,发展环境从来没有这么优越,舞台演出从来没有这么喷发,生产热情从来没有这么高涨,理论评论从来没有这么热闹.面对这样一个繁荣的局面,怎样辩证地认识中国戏曲现代的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曾长期处于审美客体地位,中国女性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心理积淀着较为浓厚的男权色彩.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改变与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群体开始自觉建构自身审美标准,女性受众的青睐与肯定也成为推动诸多行业蓬勃发展的动力.近来,暗合女性审美的网络剧已掀起一股不容忽视的影视热潮.本文试图从女性视角出发,分析当前深受女性受众喜爱与追捧的网络剧所具有的美学特征.
人工智能在绘画、音乐及诗歌等艺术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在这些可编码性较强的艺术领域中,人工智能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学习和输出,机械地输出了大量风格多样的作品,这一过程中摆脱了主体性的人类,人工智能艺术向经典美学和艺术定义发起了挑战.尽管人工智能目前并没有拥有像人类一样的主体性意识,但人工智能作为最新的艺术复制工具,在丹托所言的艺术终结之后的“后历史”语境下为艺术创造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引发我们思考人工智能艺术的艺术本质与美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