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着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和普及并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以及在新课改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已然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不仅能够推动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还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催化的功效。本文中,笔者将就几项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进行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它不仅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基础。而根据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教师应当多采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亲近感,产生一种阅读欲望。而且也可以将例题转变成故事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参差不齐,所以提供的阅读资料不要过长,并选择通俗易懂、知识性强的章节,阅读时间也要控制在15分钟左右。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应当巡视并督促学生进行阅读,对个别学生要重点关注,辅导他们如何阅读。还要鼓励他们在阅读后踊跃提出问题,对典型的问题进行再次讲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工作,虽然过程会很漫长,但是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
谈到自学能力,我们不禁会想起诸多伟人的事迹,比如牛顿,比如爱迪生,比如华罗庚等。他们并没有接受过很正式的教育,但是他们的成就却是有目共睹的。其中的关键就是他们善于自学。中学数学课本上几乎没有生字,因而很适合学生自学,而如何去自学则是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首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比如在讲旋转体知识时,可以先讲矩形绕其一直角边旋转一周后得到的旋转体是圆柱体,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旋转后是什么图形?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自主学习。再比如学习完线段垂直平分线这一章节的内容后,可以给学生留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已经学会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其垂直平分线上,那么在一个角中,到其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什么位置上呢?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个疑问,去自主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而使学生提高了自学的能力。其次,正确的指引学生自学,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这需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旁稍作指引,让学生体验到自主解答疑问的乐趣。最后,要督促检查学生,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总之,自学能力的养成,不仅对学生学习数学方面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其他科目的知识。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探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学科,因而对其的学习不仅需要具备现实生活领域内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等感性经验,还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第一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三大基本形式,而数学教学中,这三者所表现的则是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和数学法则。所以先要准确无误地理解数学概念,然后掌握相关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概念所构成的概念系统,再对其进行分类记忆,切勿相互混淆。第二要合理运用数学判断,这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数学判断是指在感知、综合并抽象分析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后作出的最终断定,而其中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形成过程。教师经常训练学生进行数学判断,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反复记忆与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要注重逻辑推理的训练。学生所掌握的概念与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而依据一定联系将这些概念和判断组合再推导出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就是推理。数学中常用的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是指根据已知的数学公式法则甚至是例子来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归纳推理是指从一些特殊的事例中得出一个普遍结论。而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不同对象所具有的某一种相同性质而得出该不同对象在另一方面也肯定具有相同性质的推理。经常进行逻辑推理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头脑灵活并且快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存在着有待开发的创新潜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在为国家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其对新知识的探知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知识新问题,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和更好的掌握数学基本思维。其次要培养学生转换思考问题角度的能力。要拥有创新能力,就不可以沿着前人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改变单角度思维定势和努力创设情境并转换角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力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也会提高。最后通过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典型问题进行适当的变化,会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并激发其探知欲,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而一题多解教学正是秉着转换思维模式的宗旨,鼓励学生从其他角度着手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这也是学生自主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五、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然成为国家与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动手与动脑又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条件与基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迫在眉睫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多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忽视了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对实际问题不会解答的荒唐局面。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多引入生活性问题,为学生探究该类问题做铺垫。比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作为教学实例设置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主动去发掘此类图形的共性,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其次要注重现实问题的合理解答。比如关于四舍五入问题的现实应用,是按照书本上所讲解的“满五进一,不满舍去”吗?这个时候就可以举一现实问题:一只水瓶可以装5升水,小明需要将水桶里的27升水用瓶子全部带回家,请问小明需要几个瓶子?这个例题要是按照法则,则是需要5个瓶子,那么这个答案是否正确呢?教师可以先不予解答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一下,在实践中检验答案的真实性,这样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最后,还需要学生掌握硬性知识,这样在一些动手实践的题目中才不会出现差错。
在数学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同学共同坚持并且努力。而在学生放松懈怠的时候,教师应当耐心鼓励学生,并且监督他们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培养这些能力。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拥有更优异的成绩,才会更好的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海.浅谈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2]杨晓琼.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3]董爱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4]王海波.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5]李海峰.试论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进行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它不仅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基础。而根据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教师应当多采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亲近感,产生一种阅读欲望。而且也可以将例题转变成故事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参差不齐,所以提供的阅读资料不要过长,并选择通俗易懂、知识性强的章节,阅读时间也要控制在15分钟左右。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应当巡视并督促学生进行阅读,对个别学生要重点关注,辅导他们如何阅读。还要鼓励他们在阅读后踊跃提出问题,对典型的问题进行再次讲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工作,虽然过程会很漫长,但是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
谈到自学能力,我们不禁会想起诸多伟人的事迹,比如牛顿,比如爱迪生,比如华罗庚等。他们并没有接受过很正式的教育,但是他们的成就却是有目共睹的。其中的关键就是他们善于自学。中学数学课本上几乎没有生字,因而很适合学生自学,而如何去自学则是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首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比如在讲旋转体知识时,可以先讲矩形绕其一直角边旋转一周后得到的旋转体是圆柱体,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旋转后是什么图形?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自主学习。再比如学习完线段垂直平分线这一章节的内容后,可以给学生留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已经学会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其垂直平分线上,那么在一个角中,到其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什么位置上呢?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个疑问,去自主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而使学生提高了自学的能力。其次,正确的指引学生自学,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这需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旁稍作指引,让学生体验到自主解答疑问的乐趣。最后,要督促检查学生,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总之,自学能力的养成,不仅对学生学习数学方面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其他科目的知识。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探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学科,因而对其的学习不仅需要具备现实生活领域内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等感性经验,还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第一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三大基本形式,而数学教学中,这三者所表现的则是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和数学法则。所以先要准确无误地理解数学概念,然后掌握相关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概念所构成的概念系统,再对其进行分类记忆,切勿相互混淆。第二要合理运用数学判断,这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数学判断是指在感知、综合并抽象分析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后作出的最终断定,而其中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形成过程。教师经常训练学生进行数学判断,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反复记忆与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要注重逻辑推理的训练。学生所掌握的概念与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而依据一定联系将这些概念和判断组合再推导出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就是推理。数学中常用的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是指根据已知的数学公式法则甚至是例子来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归纳推理是指从一些特殊的事例中得出一个普遍结论。而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不同对象所具有的某一种相同性质而得出该不同对象在另一方面也肯定具有相同性质的推理。经常进行逻辑推理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头脑灵活并且快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存在着有待开发的创新潜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在为国家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其对新知识的探知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知识新问题,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和更好的掌握数学基本思维。其次要培养学生转换思考问题角度的能力。要拥有创新能力,就不可以沿着前人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改变单角度思维定势和努力创设情境并转换角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力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也会提高。最后通过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典型问题进行适当的变化,会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并激发其探知欲,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而一题多解教学正是秉着转换思维模式的宗旨,鼓励学生从其他角度着手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这也是学生自主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五、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然成为国家与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动手与动脑又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条件与基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迫在眉睫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多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忽视了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对实际问题不会解答的荒唐局面。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多引入生活性问题,为学生探究该类问题做铺垫。比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作为教学实例设置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主动去发掘此类图形的共性,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其次要注重现实问题的合理解答。比如关于四舍五入问题的现实应用,是按照书本上所讲解的“满五进一,不满舍去”吗?这个时候就可以举一现实问题:一只水瓶可以装5升水,小明需要将水桶里的27升水用瓶子全部带回家,请问小明需要几个瓶子?这个例题要是按照法则,则是需要5个瓶子,那么这个答案是否正确呢?教师可以先不予解答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一下,在实践中检验答案的真实性,这样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最后,还需要学生掌握硬性知识,这样在一些动手实践的题目中才不会出现差错。
在数学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同学共同坚持并且努力。而在学生放松懈怠的时候,教师应当耐心鼓励学生,并且监督他们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培养这些能力。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拥有更优异的成绩,才会更好的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海.浅谈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2]杨晓琼.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3]董爱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4]王海波.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5]李海峰.试论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