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d04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更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列举多种解法,我们自己觉得讲得特别好,但是在过一段时间再考这个问题,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学生不会。实际上,当我们讲得津津有味时,却忽视了学生的理解,我们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实践证明,当学生具有提出问题能力时,那么他们的新型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他们就会在自主学习中,去巧妙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所感悟,有所创新。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谈一些看法。
  一、鼓励学生“敢问”
  在高中,由于学生的成长,很多学生开始怕问老师问题,总觉得我想问的这个问题很简单,不好意思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由疑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进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向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学生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发表意见。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积极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不迷信教材、教师,敢于发表个人见解,阐述个人评价意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
  二、运用现代技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感到疑惑不解,进而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而这种意识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激发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不断启迪他们智慧。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他们会提问、爱提问。对此,运用媒体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多媒体技术能把复杂的数学展示得活灵活现,更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研讨问题,自觉地建立问题意识,进行综合思考分析,最终实现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探索“正弦定理”时,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以军事题材为背景,进行演示鱼雷及敌舰行踪,在探讨鱼雷发射角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出一个解三角形模型问题,指导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考查三角形中的∠A的范围的问题;(2)让学生猜测“正弦定理”雏形;(3)启发学生大胆想象:asinA=bsinB=csinC。之后,再引导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如何验证上面的等式?(2)这一结论的适用范围是什么?这一结论能哪决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尝试,让他们体验到自己是发现者,成为创造者,享受成功学习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提出问题
  新课程教学理念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把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能综合地解决问题。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呢?要让学生能够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好问题”,教师必须要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或多种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相同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互相讨论、交流,和谐、民主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这也是激发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最有效的可靠保证。
  例如:在探索“复数的三角形式的乘法法则”时,首先让学生利用复数的代数形式,在小组里进行化简(12 32i)6,学生在小组里一时不得其法。此时,有的学生提出,能否用简便方法解决。随即说出:我们学习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法则后,解决这类问题就手到擒来,只需几秒钟!这时,学生感到非常惊异,情绪高涨,他们不由自主地开始看书。之后,组织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的编制问题,相互交流完成,并请各组学生提出解决问题方案。
  通过对这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学生不仅明辨了是非,有效地巩固了相关的复数知识,提高了解题速度,而且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四、巧妙运用方法,指导提出问题
  新课程教学理念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为此,我们要让学生身临其境,不断让学生实现和展开思维活动,指导他们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还要运用多元方法,让学生从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想象,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潜能不断激发出来。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或实验、教具等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去探索、发现问题,进而使学生引出新问题,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探索“等比数列”时,笔者首先设计如下问题:设等比数列{an}首项为a1,公比为q,如何求此数列前n项的和Sn?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与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发现运用错位相减法时,哪些项被消去,还剩下哪些项,剩下项的符号有何变化。稍不留神,就会出现错误,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有的学生直接得出Sn=a1(1-qn)1-q。笔者没着急指出错误,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反思,从而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为了探索人工砂石粉含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提出了调整人工砂中石粉的内容由外部混合的方法,并进行实验,不同人工砂石粉含量对普通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了
摘要:班主任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本文意在为沉重的班主任工作寻找一条幸福的出路。  关键词:悦纳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唤醒与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064  班主任的幸福从何而来?当然从学生中来。从班主任自己心里来。笔者以为,打开幸福教育大门的第一张名片就是——微笑。无需开口,初次见面,班主任如果能带着灿烂的笑容,与自己一起
面对我国间接税比重过大对收入分配调节产生副作用的现状,本文通过分析了现行的间接税的存在的弊端,提出解决问接税过重的必要性,重点讨论了降低间接税比重的方法.同时本文提
企业档案和文件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程,不仅记录着企业文件和档案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的轨迹,而且反映着企业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信息化的进程。当前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就
2016年必会是投资者难以挨过的一年.回看头两周交易日,全球股市几乎全线下跌,一众交易员及基金经理估计十分焦虑.美元美债息市场走强,加上亚太区货币(除日元外)汇价走弱,外资
目的:分析导乐分娩对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99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导乐分娩分成对照组(755例)、观察组(240例).两
摘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充分关注人,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做人;做事;生存;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9-080-1一、教育学生以德为本,学会做人  我国早就提出“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的方略。德是做人的基础,是诚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跨北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山多地少,按陆地面积计算,山地占39.8%,石山19.7%,丘陵10.3%,台地6.3%,平原20.6%,水面3.3%.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总结1例嗜铬细胞瘤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伴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该患者24 h尿儿茶酚胺结果示去甲肾上腺素升高2倍以上,为预防患者心脏功能代偿不及时继发急性心功能衰
在求解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时,如果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理解不透彻,审题不细致,思考不全面,就很容易出错.下面就易出现错误的几个方面加以剖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