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要求出发,从保证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把文化建设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陈旧观念,强化“四位一体”的文化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努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一、只有文化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进步的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综观人类发展的长河,每一次历史的大演进、社会的大变革,无不是发端于文化的启蒙;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拓展着人们的视野,激励着人们的斗志,锤炼着人们的品格,激发着人们的创造,在推动文明进步中展现出巨大的力量。欧洲的文艺复兴,吹响了西方工业革命的号角;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迎来了秦汉的一统;唐朝的“贞观盛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盛世。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创造力之所在、凝聚力之所在。 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将文化建设摆到了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从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深刻阐明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二、只有文化的繁荣,才能实现经济的全面繁荣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等。这表明党已确立从国家层面推动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并作出相关系统部署。 当前,文化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经济之中,使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态和动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德鲁克说:“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二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行为规范;三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四是提升物质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五是文化本身成为经济增长的要素。正因为如此,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创业创新精神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经济竞争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竞争,社会财富也越来越向拥有文化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文化资源优势一旦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对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将是倍增驱动的效应。没有文化的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全面繁荣。
三、只有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才能更好地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首次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新思想、新论断。这是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群众利益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包括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也包括群众的文化权益,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这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维护自身权益、扩大政治参与、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因此,我们不但要继续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权益,而且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维护好群众的文化权益。 文化权益,从宏观层面讲,包括科学知识的掌握、价值观念的确立、审美愉悦的获得等;从具体层面讲,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开展文化活动等。文化权益的保障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封建迷信抬头、心理问题突出、社会和谐不足等等问题就会凸显,就会制约甚至抵消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加快文化发展已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只有加快文化发展,才能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文化。 在人的全面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核心的地位,科学文化素质是重要基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推动、辩证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很容易发生过于偏重物质利益、见利忘义、不讲理想、不讲道德的倾向。同样,如果不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法律意识、科学知识水平就难以提高,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就必然去占领。只有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让先进文化真正进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才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作者简介:马德良,浙江上虞市道墟镇文化站站长,群文副研究馆员。
一、只有文化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进步的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综观人类发展的长河,每一次历史的大演进、社会的大变革,无不是发端于文化的启蒙;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拓展着人们的视野,激励着人们的斗志,锤炼着人们的品格,激发着人们的创造,在推动文明进步中展现出巨大的力量。欧洲的文艺复兴,吹响了西方工业革命的号角;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迎来了秦汉的一统;唐朝的“贞观盛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盛世。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创造力之所在、凝聚力之所在。 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将文化建设摆到了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从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深刻阐明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二、只有文化的繁荣,才能实现经济的全面繁荣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等。这表明党已确立从国家层面推动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并作出相关系统部署。 当前,文化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经济之中,使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态和动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德鲁克说:“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二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行为规范;三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四是提升物质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五是文化本身成为经济增长的要素。正因为如此,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创业创新精神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经济竞争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竞争,社会财富也越来越向拥有文化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文化资源优势一旦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对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将是倍增驱动的效应。没有文化的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全面繁荣。
三、只有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才能更好地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首次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新思想、新论断。这是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群众利益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包括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也包括群众的文化权益,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这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维护自身权益、扩大政治参与、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因此,我们不但要继续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权益,而且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维护好群众的文化权益。 文化权益,从宏观层面讲,包括科学知识的掌握、价值观念的确立、审美愉悦的获得等;从具体层面讲,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开展文化活动等。文化权益的保障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封建迷信抬头、心理问题突出、社会和谐不足等等问题就会凸显,就会制约甚至抵消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加快文化发展已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只有加快文化发展,才能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文化。 在人的全面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核心的地位,科学文化素质是重要基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推动、辩证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很容易发生过于偏重物质利益、见利忘义、不讲理想、不讲道德的倾向。同样,如果不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法律意识、科学知识水平就难以提高,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就必然去占领。只有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让先进文化真正进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才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作者简介:马德良,浙江上虞市道墟镇文化站站长,群文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