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叫惠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医院搞行政,女性,35岁。父母都是教师,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好好读书,老实做人,27岁才谈了第一次恋爱,可惜没有成功。拖来拖去的,年龄也就拖大了。也相过很多次亲,始终没有碰到合适的。
今年初,别人给我介绍了一位刚刚毕业的博士。他和我年龄相当,长相一般,言谈还好,见面后就表示愿意继续交往。说是交往,他却十天半个月不来一个电话,偶尔见面两人吃个饭聊一会儿他就走了。
开始我想,他可能刚毕业工作还没定下来,没有时间和精力谈,所以并不责怪他,反而有时主动和他联系。但他很少应约而出,很多次提前说好见面了,他却临时发个短信告知我有事就取消了约会。而那些所谓的事情,无非是同学结婚、朋友聚会、谁过生日、谁谁请客一类。渐渐地我感到有些不适应,几次委婉地告诉他,感情的事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不愿意,可以讲清楚,但不能敷衍。他却一再表示愿意继续交往,事后依然是很久不联系我。
到了夏天,我想这样下去彼此根本无法了解对方,也谈不上增进感情,约他好好谈谈。结果一见面他告诉我工作已联系好了,很快就去上班,还说让我见见他的父母。见他这样,我有些意外,想他也许前一阵忙着找工作顾不上我们的事情,并且他独身生活习惯了,不懂照顾人也是可以谅解的。想想自己的年龄也耽误不起了,多容忍些吧,于是买了礼物和他一起见了他的父母。
因他联系的工作地离我所处的城市有一段距离(交通倒很方便,火车一个多小时车程),这次分手前我们说好,等他国庆回来时一起见见我的父母。
谁知他一走又不再联系。国庆长假他回来七天,只约我见了一面,说事情太多也太匆忙,见父母的事等再一次回来时再安排,那时正好顺便把结婚证一起领了。之后的几天假期里我打过几次电话,想约他再见见面,他总说有事,一直到10月8日上班走了,又是半个多月不联系。直到上周四他突然打来电话,说准备周六回来,一起去见我的父母,周一就领结婚证。
我当然有些不高兴,电话里说:等见面时再说吧。
周六他回来了,我说:证可以领,但你在外地,我在这里,领证后我住哪里?
他就说他的房子他哥哥住着,等他哥哥找到合适的地方他才能搬进去。
我说,既然这样,还不如你哥哥把房子的事落实好后,我们再领证也不迟啊。
他就不高兴了,说,我那边单位要分房子,有证才给分。况且将来把你调过去也得领证才行,否则工作不好调。
我忍着气说,结婚我可以什么都不讲究,但起码得有个地方住吧。如果你真的很着急,我们可以先租房住。
他说,租房子还要买家具什么的,我打算结婚后你先住在我家,我们就什么都可以不买了。
我不同意,说,还是等你哥哥把房子腾出来吧。
他咬住嘴唇沉默了好一阵,说,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最迟12月份就得领证,否则咱俩的事不好说。
他在家待了三天,我们没有再见面他就走了。
说实话,这样的交往使我很憋闷。
我感到和他沟通很难,很多次我想开诚布公地和他谈谈,了解他的想法,但都失败了。
相处了一年,我们只见过十几次面。如果说少女时对婚姻还有一些幻想,现在的我已经相当现实了。鉴于年龄的原因,我一直很努力地想通过我的大度、容忍和关心来感动他,慢慢培养感情。试想一个外人眼里学历和长相还行的女子,任凭再怎么努力也不能使一个男子对自己多一些热情,那痛苦和悲哀真是难以言尽,这样的婚姻还能要吗?
我感到我们的心离得太远了,如果我一直这样迁就和容忍下去,终有一天会忍不下去的,因为我也是个有知识、有思想的人啊。
我很想结束这种关系,但父母的督促让我始终下不了决心。从内心来说,我很清楚如果和这样一个对自己视若无睹的人生活还不如不嫁,但一看到父母苍老的面孔,我又退缩了。
我不仅得为自己活着,还得为父母活着啊!
难道我的命运真是悲剧吗?
为爱结婚,也要看条件
惠心在所有外在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只觉得缺少了爱情,和对方无法沟通。
她的犹豫、不满、踌躇都指向两个字:爱情。
当爱情不具备的时候,或者说当爱情不那么充分的时候,她对婚姻无法形成完整的决心。
爱情是婚姻的前提,要记住: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
有人说,既然这样,分手就算了,还用得着烦恼吗?
那么,又是哪些因素使惠心左右为难呢?
首先是年龄大了。未婚大龄青年有很大压力。
这就说明,为爱情的婚姻只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婚姻中除了爱情,还必须包括许多实际利益。
对方是博士,意味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一定的收入和可期待的前途。和这样一个人走入婚姻,未来家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婚姻给人的生活提供了某种保险系数。
结了婚,自然会生儿育女。有了子女,加上和谐的夫妻关系,人生就会有相对的稳定。病了,有人照顾,遇到困难了,共同分担,家庭成员之间也是互相提供的终生保险。
这些都显示了婚姻的功能。
此外,父母希望女儿早日结婚,还是从子女自身的生存环境考虑的。对于大龄子女,父母的考虑重点通常不是所谓爱情,他们要求的只是生活的安定,稳妥,可靠。
惠心的冲突和挣扎,想结婚又很不甘心,正好说明了婚姻的各种要素。
婚姻的浪漫与现实
我给惠心分析:
首先,我想告诉你,生活中许多事可以凑合,唯独婚姻凑合不得。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不像同事或朋友,合不来就冷淡着点,可以少见见面少说说话一类。
我想,完美的家庭应该是,第一,双方有充分的沟通和了解,有美好的爱情和亲情。第二,这种结合给各自带来的安全和保障,比如工作条件的优越,性格文化的互补,对父母共同赡养的责任,等等。
你之所以下不了决心,觉得“无法沟通”,其实更直白一点说,是缺少爱情。
所以,即使自己大龄,即使父母年老,但爱情如此缺乏,希望你还要慎重。
当然,对方一方面显得冷淡,另一方面又着急领证,说明他对你们的关系是肯定的。这是双方进一步了解的基础,无论怎样,婚前要有充分的沟通。
你说对方一直不大热情,我揣测他可能与你是同一种心态:也觉得年龄大了,父母又催促着。以他的年龄一定经历过感情挫折,知道找到太合适的并不容易,想来他也感觉疲惫,觉得差不多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两种选择。如果对未来的婚姻要求比较高,觉得这样的婚结了会有很多不如意,当然可以不结。可是话说回来,还有另一种可能:也许真结了婚,两人还会相处得不错呢。这样说,是因为每一桩婚姻都是极其独特的,并没有硬性的标准。旧时不少包办婚姻,夫妻俩婚前面都不见一次,但也有不少白头偕老的幸福伴侣。
让当事人百分百满意的婚姻也有,但并不多,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女孩希望遇到白马王子,男孩渴望七仙女下凡,婚姻关乎一生的命运,人们在其中寄托的幻想越高,与现实可能性的反差也会越大。
过于浪漫的结果尤其容易和现实脱节。
(编辑:赵真)
柯云路
中国大陆最有争议的作家。1980年开始写作,并多次获奖。现为山西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曾出版过长篇小说《新星》、《夜与昼》、《衰与荣》等多部作品。新作《童话人格》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http://blog.sina,com,cn/m/keyunlu
今年初,别人给我介绍了一位刚刚毕业的博士。他和我年龄相当,长相一般,言谈还好,见面后就表示愿意继续交往。说是交往,他却十天半个月不来一个电话,偶尔见面两人吃个饭聊一会儿他就走了。
开始我想,他可能刚毕业工作还没定下来,没有时间和精力谈,所以并不责怪他,反而有时主动和他联系。但他很少应约而出,很多次提前说好见面了,他却临时发个短信告知我有事就取消了约会。而那些所谓的事情,无非是同学结婚、朋友聚会、谁过生日、谁谁请客一类。渐渐地我感到有些不适应,几次委婉地告诉他,感情的事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不愿意,可以讲清楚,但不能敷衍。他却一再表示愿意继续交往,事后依然是很久不联系我。
到了夏天,我想这样下去彼此根本无法了解对方,也谈不上增进感情,约他好好谈谈。结果一见面他告诉我工作已联系好了,很快就去上班,还说让我见见他的父母。见他这样,我有些意外,想他也许前一阵忙着找工作顾不上我们的事情,并且他独身生活习惯了,不懂照顾人也是可以谅解的。想想自己的年龄也耽误不起了,多容忍些吧,于是买了礼物和他一起见了他的父母。
因他联系的工作地离我所处的城市有一段距离(交通倒很方便,火车一个多小时车程),这次分手前我们说好,等他国庆回来时一起见见我的父母。
谁知他一走又不再联系。国庆长假他回来七天,只约我见了一面,说事情太多也太匆忙,见父母的事等再一次回来时再安排,那时正好顺便把结婚证一起领了。之后的几天假期里我打过几次电话,想约他再见见面,他总说有事,一直到10月8日上班走了,又是半个多月不联系。直到上周四他突然打来电话,说准备周六回来,一起去见我的父母,周一就领结婚证。
我当然有些不高兴,电话里说:等见面时再说吧。
周六他回来了,我说:证可以领,但你在外地,我在这里,领证后我住哪里?
他就说他的房子他哥哥住着,等他哥哥找到合适的地方他才能搬进去。
我说,既然这样,还不如你哥哥把房子的事落实好后,我们再领证也不迟啊。
他就不高兴了,说,我那边单位要分房子,有证才给分。况且将来把你调过去也得领证才行,否则工作不好调。
我忍着气说,结婚我可以什么都不讲究,但起码得有个地方住吧。如果你真的很着急,我们可以先租房住。
他说,租房子还要买家具什么的,我打算结婚后你先住在我家,我们就什么都可以不买了。
我不同意,说,还是等你哥哥把房子腾出来吧。
他咬住嘴唇沉默了好一阵,说,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最迟12月份就得领证,否则咱俩的事不好说。
他在家待了三天,我们没有再见面他就走了。
说实话,这样的交往使我很憋闷。
我感到和他沟通很难,很多次我想开诚布公地和他谈谈,了解他的想法,但都失败了。
相处了一年,我们只见过十几次面。如果说少女时对婚姻还有一些幻想,现在的我已经相当现实了。鉴于年龄的原因,我一直很努力地想通过我的大度、容忍和关心来感动他,慢慢培养感情。试想一个外人眼里学历和长相还行的女子,任凭再怎么努力也不能使一个男子对自己多一些热情,那痛苦和悲哀真是难以言尽,这样的婚姻还能要吗?
我感到我们的心离得太远了,如果我一直这样迁就和容忍下去,终有一天会忍不下去的,因为我也是个有知识、有思想的人啊。
我很想结束这种关系,但父母的督促让我始终下不了决心。从内心来说,我很清楚如果和这样一个对自己视若无睹的人生活还不如不嫁,但一看到父母苍老的面孔,我又退缩了。
我不仅得为自己活着,还得为父母活着啊!
难道我的命运真是悲剧吗?
为爱结婚,也要看条件
惠心在所有外在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只觉得缺少了爱情,和对方无法沟通。
她的犹豫、不满、踌躇都指向两个字:爱情。
当爱情不具备的时候,或者说当爱情不那么充分的时候,她对婚姻无法形成完整的决心。
爱情是婚姻的前提,要记住: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
有人说,既然这样,分手就算了,还用得着烦恼吗?
那么,又是哪些因素使惠心左右为难呢?
首先是年龄大了。未婚大龄青年有很大压力。
这就说明,为爱情的婚姻只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婚姻中除了爱情,还必须包括许多实际利益。
对方是博士,意味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一定的收入和可期待的前途。和这样一个人走入婚姻,未来家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婚姻给人的生活提供了某种保险系数。
结了婚,自然会生儿育女。有了子女,加上和谐的夫妻关系,人生就会有相对的稳定。病了,有人照顾,遇到困难了,共同分担,家庭成员之间也是互相提供的终生保险。
这些都显示了婚姻的功能。
此外,父母希望女儿早日结婚,还是从子女自身的生存环境考虑的。对于大龄子女,父母的考虑重点通常不是所谓爱情,他们要求的只是生活的安定,稳妥,可靠。
惠心的冲突和挣扎,想结婚又很不甘心,正好说明了婚姻的各种要素。
婚姻的浪漫与现实
我给惠心分析:
首先,我想告诉你,生活中许多事可以凑合,唯独婚姻凑合不得。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不像同事或朋友,合不来就冷淡着点,可以少见见面少说说话一类。
我想,完美的家庭应该是,第一,双方有充分的沟通和了解,有美好的爱情和亲情。第二,这种结合给各自带来的安全和保障,比如工作条件的优越,性格文化的互补,对父母共同赡养的责任,等等。
你之所以下不了决心,觉得“无法沟通”,其实更直白一点说,是缺少爱情。
所以,即使自己大龄,即使父母年老,但爱情如此缺乏,希望你还要慎重。
当然,对方一方面显得冷淡,另一方面又着急领证,说明他对你们的关系是肯定的。这是双方进一步了解的基础,无论怎样,婚前要有充分的沟通。
你说对方一直不大热情,我揣测他可能与你是同一种心态:也觉得年龄大了,父母又催促着。以他的年龄一定经历过感情挫折,知道找到太合适的并不容易,想来他也感觉疲惫,觉得差不多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两种选择。如果对未来的婚姻要求比较高,觉得这样的婚结了会有很多不如意,当然可以不结。可是话说回来,还有另一种可能:也许真结了婚,两人还会相处得不错呢。这样说,是因为每一桩婚姻都是极其独特的,并没有硬性的标准。旧时不少包办婚姻,夫妻俩婚前面都不见一次,但也有不少白头偕老的幸福伴侣。
让当事人百分百满意的婚姻也有,但并不多,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女孩希望遇到白马王子,男孩渴望七仙女下凡,婚姻关乎一生的命运,人们在其中寄托的幻想越高,与现实可能性的反差也会越大。
过于浪漫的结果尤其容易和现实脱节。
(编辑:赵真)
柯云路
中国大陆最有争议的作家。1980年开始写作,并多次获奖。现为山西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曾出版过长篇小说《新星》、《夜与昼》、《衰与荣》等多部作品。新作《童话人格》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http://blog.sina,com,cn/m/keyun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