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c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总结】
  考点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土地改革
  1.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时间:1950年—1952年。
  3.经过: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4.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准备了条件;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年—1957年。
  2.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成就: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三、三大改造
  1.时间:1953年—1956年底。
  2.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运动
  (1)背景: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执行总路线的过程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
  (2)表现:农业“大跃进”中的浮夸风和工业“大跃进”中的全民大炼钢铁。
  2.人民公社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58年。
  (2)内容: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作为基层单位,并认为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
  (3)评价: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考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内容: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率先实行的地方:安徽(小岗村)。
  2.基本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3.特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
  4.意义: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时间:1985年。
  2.改革重点:国有企业的改革。
  3.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四、经济特区的设置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1. 经济特区的设置
  (1)提出:1979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2)建立: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8年,国家又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3)作用: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深圳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2.对外开放的扩大
  (1)80年代: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7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2)90年代:开发上海浦东→长江沿岸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
  3.对外开放的作用
  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五、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过程主要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中,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十二大(1982年)强调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1987年)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南方谈话(1992年)主要内容(1)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2)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3)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理论形成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四大(1992年)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五大(1997年)主要内容(1)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2)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意义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 新中国的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二、万隆会议
  (1)时间、地点: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万隆。
  (2)与会国家:亚非29个国家。
  (3)中国在会议上的作用:①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被与会国家接受。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会议提出了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表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精神。
  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背景: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的支持下,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被蒋介石集团占据。
  2.时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及其他主持正义国家的支持。
  4.意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五、外交事业的发展
  2001年10月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会议通过《上海共识》。
  考点 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后《共同纲领》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举步维艰,一度陷入瘫痪。“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使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法制建设(1)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我国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3)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法制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我国逐步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考点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
  1.背景: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过程①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②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①1987年,中葡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对台方针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4)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5)2000年,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2)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3)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4)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真题解析】
  1.(2016·黑龙江龙东)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D.农业生产合作化
  解析:由题文中农民给毛主席写信的内容,可判断这位农民的梦想实现是因为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获得土地的梦想得以实现。故选A。
  2.(2016·河南)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这表明( )
  A.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优势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解析: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在1953年到1957年实施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题干中的信息体现了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优势。故选C。
  3.(2016·云南昆明)为了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B。
  4.(2016·江苏连云港)1956年,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导致这些数据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建立B.召开一届人大
  C.实施三大改造D.掀起“大跃进”运动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6年”“加入农业合作社”“加入手工业合作社”“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可知,导致题中数据的直接原因是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选C。
  5.(2016·山东德州)阅读右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市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图表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图中1958年水稻产量亩产2500市斤以上,严重脱离事实,这表明“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故选C。
  【专题集训】
  1.结束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D.香港、澳门回归
  2.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个重大事件( )
  A.辛亥革命B.新中国诞生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八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4.“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材料中可知当时我国重点发展( )
  A.优先发展农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5.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处于和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完成
  6.2016年5月30日是中埃建交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纳赛尔总统与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期间进行会面,探讨建立外交关系。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互不侵犯B.和平共处
  C.平等互惠D.“求同存异”
  7.右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钢铁生产的状况。这种情况应该发生在下列哪个运动中( )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农业集体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D.“大跃进”运动
  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又一块划时代的里程碑。它的历史地位可以和遵义会议相并论。其划时代意义在于( )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9.这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它的实施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统一、巩固了民族团结。这项制度指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保障制度
  10.201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小岗村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无疑具有特殊意义。该地农民的历史贡献的深远意义在于(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革”中的错误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1.“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改革的焦点问题。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一、二分别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哪两次改革?
  (2)图片一与图片二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D 6.D 7.D 8.D 9.A 10.D
  11.(1)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其他文献
2008年中国大事不断,喜事连连。如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我们也将迎来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搞好中考历史复习,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较为重要的2008年周年纪念事件。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100多人,出使西域。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两次世界大戰”专题在中考中考查的频率很高,这个专题的主要考点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慕尼黑会议、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华盛顿会议和《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下面笔者以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和期末试题为例,对本专题中易错的考点进行解读。  一、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的组成国及地理位置  例1(2016·
★3月20日起微博客服务提供者将建立辟谣机制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月2日公布《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于3月20日起施行。规定提出,微博客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辟谣机制,发现微博客服务使用者发布、传播谣言或不实信息,应当主动采取辟谣措施。  ★文化部严查恶搞《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视频 针对近期媒体曝光的恶搞《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视频的问题,文化部高度重视,立即部署查处工作,排查
综观2013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B卷,在题型、题量和分值等方面延续了前几年的风格,保持了稳定性、连续性。然而,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试卷坚持稳中求变,积极创新,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坚持贴近学生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对接国家生活  2013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B卷,在选材上或立足学生生活经验,挖掘学生身边素材,或联系近期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热点,紧
【热点点击】  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城乡居民两项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4.49亿人,加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计
曾宪军,黑龙江省延寿县加信镇加信村党支部书记,他是一位既普通又让人崇敬的村支书,一心扑在加信村社区建设上,也是一位即率直又甘于奉献的当家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家庭还重。天不言自高,地无言自厚。  加信村有5个自然屯,1861户村民,5087口人,耕地面积21222亩,其中水田面积21222亩。由于农业基础十分薄弱,集体经济底子薄,久外债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自1988年上任以来,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博会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仔细阅读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思想品德及文综试题,我们发现,许多地方在命题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关注这一时政热点,好题精彩纷呈。认真研究、分析这些试题,我们既可以从中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思路,探寻中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也可以系统地掌握课本相关知识,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2010年各地有关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及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国家为了大力发展农业,带动农民致富,近些年来逐步鼓励成立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目前,经农业部确定的家庭农场有60多万个,而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约有217万余家。不过目前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发展及对个体农户的服务效果不尽人意,各地区的发展也遇到不同程度的瓶颈,这其中在农资、农机、农技、农服等方面表现的尤其
【背景材料】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2016年10月2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
[热点材料]    2008年12月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人民网、新华网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国经济网及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诚信互联网”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重庆隆重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指出,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加强网络诚信建设,是互联网新闻宣传战线贯彻落实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