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现乡村振兴目标需要遵循一定的发展经济学原理,体现乡村真实价值,符合乡村特色。通过概述发展经济学原理在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中的作用,分析我国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振兴的相关举措,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目标;发展经济学概念作用;问题;发展措施
一、发展经济学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地区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貧困,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各方面的经济发展问题”[1]。发展经济学则以研究经济发展战略为最终目标。发展经济学注重贫困地区以及乡镇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不仅是用来了解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的因素,更为主要的是使贫困地区如何摆脱"不发达"问题,探索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机制,为这些农村贫困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二、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规划不合理
由于乡镇政府对于乡村的规划缺乏科学明确的方案,村民对于发展经济大多依靠自身的固有经验,缺乏科学的规划意识,在乡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居住地的划分以及发展经济的区域规划都缺少相关明确的规定,进而经常容易出现粗放利用土地乱搭乱建现象。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导致乡村的功能建设一直混乱不完善,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面临的经济问题更加复杂多样,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三农"问题尤为突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需要遵循发展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符合我国乡村自身的状态与特色,保证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从近几年来看,我国农村地区虽然基础设施在整体上是有了很大改善,一些地方仍旧存在问题。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农业水利灌溉工作的基本需要。农作物的耕种机械化水平比较低,这就给开展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造成较大的阻碍。同时部分农村地区道路排水系统比落后,的交通状况有待改善。部分农村地区存在供水不足、饮用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对乡民的生活及农民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农村地区跟城市地区基础设施完备性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
(三)人才缺乏。
经济的发展是要靠科学技术和人才推动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缺乏专业的基础农业管理人员,现有的农业管理人员基本上都不具备专业的农业知识、技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无论是执行力还是积极性都存在一定的缺失,导致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活动无法全面有效地开展。另外,一些基层农业经济活动没有引起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视,造成很多惠农政策都没能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新农村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是一个专业的、果断的决策者,他能够迅速地作出决策并付诸实施,有效地、及时地实施决策并解决问题。优秀的决策者能够减少时间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四)缺乏资金保障
振兴乡村经济单有政策的支持是不够的,资金的支持也尤为重要,资金的支持可以为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后续的支持保障。一方面,我国乡镇公务员的收入较低,没有全面的社会保障。并且可支配的乡村建设资金有限,不能够更好地改善乡村的生活环境、医疗环境、教育环境,甚至有些乡政府为了发展乡村建设借取乡村债务,而债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得不到及时化解,对乡村经济的稳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乡村开展招商引资的前提是要改善乡村的基础建设环境以及生产的基础环境,这些都需要资金的保障。然而,在国家拨款的乡村发展资金中并没有公共服务支出的相关费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通常只能靠村民集款或者乡镇政府借款来进行建设[3]
三、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相关举措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一是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统筹能力,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分布,逐步建立和完善乡村的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重要产业的科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发展农耕和旅游业相结合,需要乡镇政府对本村现有的土地进行统筹规划,聘请农业专家根据土地的不同质量来划分农作物集中种植区域;对于外出务工人员闲置的土地以及所有者利用效率较低的土地,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增原土地所有者收入。对于旅游设施的搭建应通过科学的选址,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建设宜居的旅游基础设施。二是要加强对于乡村"双违"制度的宣传,通过宣传手册以及宣传画等,在乡村营造喜闻乐见的文化氛围,增强村民的守法意识以及科学发展意识。同时,可以定期地通过广播的方式,为村民普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法律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村民的综合素养,还可以提升村民的法律维权的意识。
(二)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是保障村民生活的基础,也是发展乡村经济吸引招商引资的前提。具体而言,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指数,而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保障生活质量的基本。在生活质量有保证的基础上,同时也能看到乡镇政府和国家推动乡村经济振兴的决心,村民才会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发展乡村经济。村民生活环境和发展经济积极性的提升,可以吸引更多的招商引资,从而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循环。基础的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搭建电网保证乡村的用电安全,增加乡村的电网覆盖率的同时提高互联网的安装数量,以便于帮助发展乡村经济的商户在网络上推广农产品。另一方面,要铺设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管道,保证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安全,尽可能地把生活区域和工业区域区分开来,多招商环保型的企业[4]。
(三)加强人才培养
发展乡村经济建设的就需要引进和培育更多的人才,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乡村公务员的保障条件,对于能够推动乡村经济切实有效发展的优秀干部要给予相应的奖励,保证乡村干部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乡村建设当中。二是要完善乡村的岗位设置,针对乡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将岗位细分化,让村支书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针对乡村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也能更好地提升乡镇干部的服务水平,同时岗位的细分化可以让责任细分化,能够更加及时地解决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不仅要引进优秀的公务员人才,还要充分地发挥国家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引进更多的优秀企业来乡村进行投资,但引进投资的前提是要保护环境,守住乡村宜居的特点,不以牺牲环境为发展经济的代价。
结束语
乡村振兴发展要遵守发展经济学原理,通过增加就业与收入,兼顾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乡风文明的建设。同时,需要一支高素质有担当的乡村管理人员队伍,不断地优化资源配置。团结一致,更好地推进乡村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的最高境界.浙报融媒体2020-08-04
[2]李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J].中国市场,2020,(16):40-41.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关键词】乡村振兴目标;发展经济学概念作用;问题;发展措施
一、发展经济学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地区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貧困,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各方面的经济发展问题”[1]。发展经济学则以研究经济发展战略为最终目标。发展经济学注重贫困地区以及乡镇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不仅是用来了解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的因素,更为主要的是使贫困地区如何摆脱"不发达"问题,探索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机制,为这些农村贫困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二、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规划不合理
由于乡镇政府对于乡村的规划缺乏科学明确的方案,村民对于发展经济大多依靠自身的固有经验,缺乏科学的规划意识,在乡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居住地的划分以及发展经济的区域规划都缺少相关明确的规定,进而经常容易出现粗放利用土地乱搭乱建现象。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导致乡村的功能建设一直混乱不完善,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面临的经济问题更加复杂多样,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三农"问题尤为突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需要遵循发展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符合我国乡村自身的状态与特色,保证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从近几年来看,我国农村地区虽然基础设施在整体上是有了很大改善,一些地方仍旧存在问题。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农业水利灌溉工作的基本需要。农作物的耕种机械化水平比较低,这就给开展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造成较大的阻碍。同时部分农村地区道路排水系统比落后,的交通状况有待改善。部分农村地区存在供水不足、饮用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对乡民的生活及农民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农村地区跟城市地区基础设施完备性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
(三)人才缺乏。
经济的发展是要靠科学技术和人才推动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缺乏专业的基础农业管理人员,现有的农业管理人员基本上都不具备专业的农业知识、技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无论是执行力还是积极性都存在一定的缺失,导致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活动无法全面有效地开展。另外,一些基层农业经济活动没有引起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视,造成很多惠农政策都没能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新农村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是一个专业的、果断的决策者,他能够迅速地作出决策并付诸实施,有效地、及时地实施决策并解决问题。优秀的决策者能够减少时间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四)缺乏资金保障
振兴乡村经济单有政策的支持是不够的,资金的支持也尤为重要,资金的支持可以为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后续的支持保障。一方面,我国乡镇公务员的收入较低,没有全面的社会保障。并且可支配的乡村建设资金有限,不能够更好地改善乡村的生活环境、医疗环境、教育环境,甚至有些乡政府为了发展乡村建设借取乡村债务,而债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得不到及时化解,对乡村经济的稳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乡村开展招商引资的前提是要改善乡村的基础建设环境以及生产的基础环境,这些都需要资金的保障。然而,在国家拨款的乡村发展资金中并没有公共服务支出的相关费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通常只能靠村民集款或者乡镇政府借款来进行建设[3]
三、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相关举措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一是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统筹能力,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分布,逐步建立和完善乡村的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重要产业的科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发展农耕和旅游业相结合,需要乡镇政府对本村现有的土地进行统筹规划,聘请农业专家根据土地的不同质量来划分农作物集中种植区域;对于外出务工人员闲置的土地以及所有者利用效率较低的土地,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增原土地所有者收入。对于旅游设施的搭建应通过科学的选址,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建设宜居的旅游基础设施。二是要加强对于乡村"双违"制度的宣传,通过宣传手册以及宣传画等,在乡村营造喜闻乐见的文化氛围,增强村民的守法意识以及科学发展意识。同时,可以定期地通过广播的方式,为村民普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法律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村民的综合素养,还可以提升村民的法律维权的意识。
(二)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是保障村民生活的基础,也是发展乡村经济吸引招商引资的前提。具体而言,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指数,而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保障生活质量的基本。在生活质量有保证的基础上,同时也能看到乡镇政府和国家推动乡村经济振兴的决心,村民才会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发展乡村经济。村民生活环境和发展经济积极性的提升,可以吸引更多的招商引资,从而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循环。基础的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搭建电网保证乡村的用电安全,增加乡村的电网覆盖率的同时提高互联网的安装数量,以便于帮助发展乡村经济的商户在网络上推广农产品。另一方面,要铺设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管道,保证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安全,尽可能地把生活区域和工业区域区分开来,多招商环保型的企业[4]。
(三)加强人才培养
发展乡村经济建设的就需要引进和培育更多的人才,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乡村公务员的保障条件,对于能够推动乡村经济切实有效发展的优秀干部要给予相应的奖励,保证乡村干部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乡村建设当中。二是要完善乡村的岗位设置,针对乡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将岗位细分化,让村支书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针对乡村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也能更好地提升乡镇干部的服务水平,同时岗位的细分化可以让责任细分化,能够更加及时地解决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不仅要引进优秀的公务员人才,还要充分地发挥国家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引进更多的优秀企业来乡村进行投资,但引进投资的前提是要保护环境,守住乡村宜居的特点,不以牺牲环境为发展经济的代价。
结束语
乡村振兴发展要遵守发展经济学原理,通过增加就业与收入,兼顾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乡风文明的建设。同时,需要一支高素质有担当的乡村管理人员队伍,不断地优化资源配置。团结一致,更好地推进乡村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的最高境界.浙报融媒体2020-08-04
[2]李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J].中国市场,2020,(16):40-41.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