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周杰伦在华语艺术界的影响与其作品的受歡迎度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随着周杰伦作品收入《爱国主义歌曲录》尤其是登上春晚的舞台,标志着周杰伦作品由流行歌曲转变为主旋律经典作品,这其中的原因既有周杰伦自身人格魅力,更有作品本身的传统文化元素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传统文化的歌曲主题和古典文学叙事风格。
【关键词】: 周杰伦;励志;文化意象;歌曲主题;叙事风格
周杰伦,1979年1月出生于我国台湾省新北市,华语男歌手、词曲创作人、演员、MV及电影导演、编剧及制作人,2003年7月,全亚洲共有超过50家电台同步首播《叶惠美》主打歌《以父之名》,并定每年7月16日为“周杰伦日”。2003年《东风破》发行,他被华语音乐评为当年最佳作曲人。同年,荣登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人物。成为继王菲、张惠妹之后,第3位《时代》杂志封面华人歌手。2005年,周杰伦上榜世界十大鬼才音乐人,成为史上首位唯一获此殊荣的亚洲代表。此后数年,他举办了多场世界巡回演唱会,所到之处,掀起杰伦风,场场爆满。2006 《蜗牛》年被上海市教委列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 100 首》的推荐目录。2011年,周杰伦被邀请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演唱自己的作品《兰亭序》,同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周杰伦位列第二。2015年,担任《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的导师,同年在第19届全球华语榜中榜暨亚洲影响力大典中,他获得亚洲影响力最受欢迎全能华语艺人奖,2016年3月,在QQ音乐巅峰盛典中获得年度巅峰人气歌手、年度音乐全能艺人、年度最具影响力演唱会奖 ;3月24日,发行个人作词、作曲的单曲《英雄》,上线两周播放量突破8000万 ,如果说周杰伦的很多歌曲作品已成为经典,可谓是实事求是,毫不夸张。
分析周杰伦歌曲作品从一度被列为 “三俗”、“另类”到登上《爱国主义歌曲名录》和春节联欢晚会这样的大雅之堂,成为主旋律艺术作品,这其中的原因值得回味。
一 周杰伦本身的成名经历具有励志精神
周杰伦在初中二年级时父母离婚,这对于青春期的周杰伦影响非常大。课堂上的他经常走神,中考时的成绩也很差,最终还是因为钢琴的特长被录取。在淡江中学音乐科,他主修了钢琴,副修大提琴。这种音乐背景给他未来的音乐之路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虽然父母的离婚与中考失败让他很受挫折,但这也成为了他在音乐路上的动力之一。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不得已去了一间餐馆做服务员,挨过老板暴骂,也被扣薪水,往事不堪回首。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当时台湾乐坛大佬吴宗宪发现,当了制片助理。工作期间他也不停地写歌,但很多被当面扔进了垃圾桶。1998年2月,周杰伦又写了一首《眼泪知道》的歌,吴宗宪将这首歌推荐给天王刘德华来唱,可是刘德华因为不喜欢歌词当场就拒绝了。他又为当时火爆华语乐坛的阿妹写了一首《忍者》,可是结果还是一样。最后,吴宗宪决定尝试让他自写自唱。他们约定十天时间,如果周杰伦能写出50首歌,那么就从中选出10首出唱片。这让周杰伦兴奋不已,夜以继日的创作,十天时间,他终于拿出了五十首歌,而且每一首都谱得工工整整。就这样,周杰伦发行了他的第一张专辑《周杰伦》,专辑一出,轰动整个华语乐坛。获得台湾当年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最佳制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项大奖,完成了一个打工仔到天王的华丽转变。
成长于单亲家庭,普通家庭背景,做过服务生,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梦想,最后实现成为巨星的梦想,这本身就是一个励志故事,为千千万万追求梦想的年青人树立了榜样。
二 传统文化元素是周杰伦歌曲作品成为经典的主要原因
周杰伦演唱的歌曲中跳动着多个鲜活的自然意象(菊花、稻香等)和蕴含丰厚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炊烟、阁楼等)。以《青花瓷》为例,瓷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是使西方认识中国的一个特殊名词。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工艺、书法、绘画的精髓。青花瓷以其稳定的色泽,明净素雅的画面成为瓷器中的珍品。歌曲中的青花、檀香、烟雨、锦鲤、汉隶、宋体等对青花瓷的描绘完全展现出了青瓷洗尽铅华的那种“自顾自美丽”。再加上古筝叮咚,牙板清扬,琵琶淙淙和周杰伦柔情而古朴的唱腔,使之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周杰伦的歌曲主题多样,但他所演唱的歌曲主题大多不离传统文化。爱国主题是周杰伦歌曲的第一大主题。广为传唱的《蜗牛》于 2006 年被上海市教委列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 100 首》的推荐目录。《本草纲目》迫不及待地要向国外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他说我们民族曾经创下了古文明,因此要“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希望“华佗再世”,医治“崇洋媚外的病症”,并且要把我们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甚至还要让“外邦学汉字”。《双截棍》一歌中“仁者无敌”、“一身正气”既是中华武术的精髓也是中国人立身与处世的根本所在。《龙拳》豪情万丈的宣告:全世界的表情/只剩下一种/等待英雄/我就是那条龙!这里的叙事者是一个自信、骄傲以及充满尊严的中国英雄。“百行孝为先”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爷爷泡的茶》讲爷爷在主人公小时候泡茶的生活情节,那就是家的味道。《外婆》告诫当今的人们孝顺长辈不但要给予物质上的赡养还要给予精神上的关爱。《听妈妈的话》教育现在的孩子要爱自己的妈妈,要听妈妈的话让她少操心。当下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充满焦虑,再加天灾人祸不断,很多人陷在负面情绪中,针对这样的现实,《稻香》表达了对单纯、原始生活的向往,其中虫鸣鸟叫的乡村能够使人想起庄子的文化,它的主题是知足,而“知足常乐”也是被当下人们所遗忘了的一种可贵的传统文化。
周杰伦歌曲的歌词具有古典文学叙事风格。以直截了当为风尚,浅白易懂到无味地步。而周杰伦的歌曲语言却能以中诗的委婉胜,这在于它的叙事不但十分注重琢词炼字,而且大量出现传统文学中常见的比喻、拟人、引用、通感、用典等叙事手法,使作品体现出了与古典诗词一脉相承的风格与神韵。“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菊花台》)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菊花的黄”与“笑容的黄”一起呈现,使人感到曾经温暖的笑容已淡离远去,令人无限伤感。同时,这句又令人想起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名句,更添思念哀伤之情。“只恋你化身的蝶”(《发如雪》)用的是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化蝶”的典,《发如雪》歌题是对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转化,《四面楚歌》歌题用的是项羽的历史典故,这些切题达意,浑然天成的用典或转化以古喻今,使歌曲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体现出以少胜多的简约美,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根基。还有歌曲《东风破》。古典文学的词牌里有“东风第一枝”。“东风第一枝”是大曲, 从音乐上讲大曲有“破”, 也就是曲的后半部节奏加快, 繁弦急促。这里是借古曲来抒发忧伤的爱情。古诗词中还常用“东风吹花落”来喻示青春的逝去, 从内里暗含感情不能圆满。
结论
古色古香的歌词最易点燃国人心中的文化乡愁,人们不再担心这些歌不是“中国”的,聆听者的民族认同获得极大的满足。聆听者借歌词的古典情韵完成了“民族身份”与“个人情感”两种情感的重合,同时,它们能够呼应文化传统积淀在心中的审美感受,使它听上去更“美”,从而得以广泛传播,成为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 1] 宋秋敏.試论当代流行歌词向唐宋词的诗意回归[J].中国韵文学刊,2006,(4).
[ 2] 李皖.雅:古雅·媚雅·高雅———歌从东方来之二[J].读书,2004,(12).
[ 3] 金兆钧.中国流行音乐的局势和忧患[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4).
【关键词】: 周杰伦;励志;文化意象;歌曲主题;叙事风格
周杰伦,1979年1月出生于我国台湾省新北市,华语男歌手、词曲创作人、演员、MV及电影导演、编剧及制作人,2003年7月,全亚洲共有超过50家电台同步首播《叶惠美》主打歌《以父之名》,并定每年7月16日为“周杰伦日”。2003年《东风破》发行,他被华语音乐评为当年最佳作曲人。同年,荣登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人物。成为继王菲、张惠妹之后,第3位《时代》杂志封面华人歌手。2005年,周杰伦上榜世界十大鬼才音乐人,成为史上首位唯一获此殊荣的亚洲代表。此后数年,他举办了多场世界巡回演唱会,所到之处,掀起杰伦风,场场爆满。2006 《蜗牛》年被上海市教委列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 100 首》的推荐目录。2011年,周杰伦被邀请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演唱自己的作品《兰亭序》,同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周杰伦位列第二。2015年,担任《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的导师,同年在第19届全球华语榜中榜暨亚洲影响力大典中,他获得亚洲影响力最受欢迎全能华语艺人奖,2016年3月,在QQ音乐巅峰盛典中获得年度巅峰人气歌手、年度音乐全能艺人、年度最具影响力演唱会奖 ;3月24日,发行个人作词、作曲的单曲《英雄》,上线两周播放量突破8000万 ,如果说周杰伦的很多歌曲作品已成为经典,可谓是实事求是,毫不夸张。
分析周杰伦歌曲作品从一度被列为 “三俗”、“另类”到登上《爱国主义歌曲名录》和春节联欢晚会这样的大雅之堂,成为主旋律艺术作品,这其中的原因值得回味。
一 周杰伦本身的成名经历具有励志精神
周杰伦在初中二年级时父母离婚,这对于青春期的周杰伦影响非常大。课堂上的他经常走神,中考时的成绩也很差,最终还是因为钢琴的特长被录取。在淡江中学音乐科,他主修了钢琴,副修大提琴。这种音乐背景给他未来的音乐之路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虽然父母的离婚与中考失败让他很受挫折,但这也成为了他在音乐路上的动力之一。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不得已去了一间餐馆做服务员,挨过老板暴骂,也被扣薪水,往事不堪回首。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当时台湾乐坛大佬吴宗宪发现,当了制片助理。工作期间他也不停地写歌,但很多被当面扔进了垃圾桶。1998年2月,周杰伦又写了一首《眼泪知道》的歌,吴宗宪将这首歌推荐给天王刘德华来唱,可是刘德华因为不喜欢歌词当场就拒绝了。他又为当时火爆华语乐坛的阿妹写了一首《忍者》,可是结果还是一样。最后,吴宗宪决定尝试让他自写自唱。他们约定十天时间,如果周杰伦能写出50首歌,那么就从中选出10首出唱片。这让周杰伦兴奋不已,夜以继日的创作,十天时间,他终于拿出了五十首歌,而且每一首都谱得工工整整。就这样,周杰伦发行了他的第一张专辑《周杰伦》,专辑一出,轰动整个华语乐坛。获得台湾当年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最佳制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项大奖,完成了一个打工仔到天王的华丽转变。
成长于单亲家庭,普通家庭背景,做过服务生,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梦想,最后实现成为巨星的梦想,这本身就是一个励志故事,为千千万万追求梦想的年青人树立了榜样。
二 传统文化元素是周杰伦歌曲作品成为经典的主要原因
周杰伦演唱的歌曲中跳动着多个鲜活的自然意象(菊花、稻香等)和蕴含丰厚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炊烟、阁楼等)。以《青花瓷》为例,瓷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是使西方认识中国的一个特殊名词。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工艺、书法、绘画的精髓。青花瓷以其稳定的色泽,明净素雅的画面成为瓷器中的珍品。歌曲中的青花、檀香、烟雨、锦鲤、汉隶、宋体等对青花瓷的描绘完全展现出了青瓷洗尽铅华的那种“自顾自美丽”。再加上古筝叮咚,牙板清扬,琵琶淙淙和周杰伦柔情而古朴的唱腔,使之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周杰伦的歌曲主题多样,但他所演唱的歌曲主题大多不离传统文化。爱国主题是周杰伦歌曲的第一大主题。广为传唱的《蜗牛》于 2006 年被上海市教委列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 100 首》的推荐目录。《本草纲目》迫不及待地要向国外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他说我们民族曾经创下了古文明,因此要“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希望“华佗再世”,医治“崇洋媚外的病症”,并且要把我们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甚至还要让“外邦学汉字”。《双截棍》一歌中“仁者无敌”、“一身正气”既是中华武术的精髓也是中国人立身与处世的根本所在。《龙拳》豪情万丈的宣告:全世界的表情/只剩下一种/等待英雄/我就是那条龙!这里的叙事者是一个自信、骄傲以及充满尊严的中国英雄。“百行孝为先”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爷爷泡的茶》讲爷爷在主人公小时候泡茶的生活情节,那就是家的味道。《外婆》告诫当今的人们孝顺长辈不但要给予物质上的赡养还要给予精神上的关爱。《听妈妈的话》教育现在的孩子要爱自己的妈妈,要听妈妈的话让她少操心。当下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充满焦虑,再加天灾人祸不断,很多人陷在负面情绪中,针对这样的现实,《稻香》表达了对单纯、原始生活的向往,其中虫鸣鸟叫的乡村能够使人想起庄子的文化,它的主题是知足,而“知足常乐”也是被当下人们所遗忘了的一种可贵的传统文化。
周杰伦歌曲的歌词具有古典文学叙事风格。以直截了当为风尚,浅白易懂到无味地步。而周杰伦的歌曲语言却能以中诗的委婉胜,这在于它的叙事不但十分注重琢词炼字,而且大量出现传统文学中常见的比喻、拟人、引用、通感、用典等叙事手法,使作品体现出了与古典诗词一脉相承的风格与神韵。“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菊花台》)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菊花的黄”与“笑容的黄”一起呈现,使人感到曾经温暖的笑容已淡离远去,令人无限伤感。同时,这句又令人想起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名句,更添思念哀伤之情。“只恋你化身的蝶”(《发如雪》)用的是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化蝶”的典,《发如雪》歌题是对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转化,《四面楚歌》歌题用的是项羽的历史典故,这些切题达意,浑然天成的用典或转化以古喻今,使歌曲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体现出以少胜多的简约美,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根基。还有歌曲《东风破》。古典文学的词牌里有“东风第一枝”。“东风第一枝”是大曲, 从音乐上讲大曲有“破”, 也就是曲的后半部节奏加快, 繁弦急促。这里是借古曲来抒发忧伤的爱情。古诗词中还常用“东风吹花落”来喻示青春的逝去, 从内里暗含感情不能圆满。
结论
古色古香的歌词最易点燃国人心中的文化乡愁,人们不再担心这些歌不是“中国”的,聆听者的民族认同获得极大的满足。聆听者借歌词的古典情韵完成了“民族身份”与“个人情感”两种情感的重合,同时,它们能够呼应文化传统积淀在心中的审美感受,使它听上去更“美”,从而得以广泛传播,成为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 1] 宋秋敏.試论当代流行歌词向唐宋词的诗意回归[J].中国韵文学刊,2006,(4).
[ 2] 李皖.雅:古雅·媚雅·高雅———歌从东方来之二[J].读书,2004,(12).
[ 3] 金兆钧.中国流行音乐的局势和忧患[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