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中的“人性公式”与尊严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很多学者将康德的"人性公式"直接奉为尊严原理,主张"人性公式"的内容集中反映了尊重人之尊严的要求。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康德自己也说,人性本身就是一种尊严。由此,拥有人性就是享有尊严的前提和根据。事实上,人性的本质就是自由。作为道德法则的"人性公式",其实质就是要求尊重人的理性能力,尊重人的自由,而这正构成了尊重人之尊严的核心要素。
其他文献
霍布斯创建政治哲学时不仅面临着从自然状态向政治社会过渡的问题,而且面临着基督徒如何组成基督教国家的问题。因此,霍布斯的政治学说必须要处理好政治与宗教、政权与教权的
道教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在西方也有较高的认同度.道教在生命健康生态伦理方面累积了大量有价值的东西.在生命健康生态伦理理念上,道教强调“守道”、
气候问题的紧迫性昭示了这样一个生物学限度:有限的碳排放空间向每个人提出了限制自己追求高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的要求。个人权利总是相对于某些背景假定和实践而得到辩
既然哲学本身可以被视为“诠释学”的,康德哲学自然也不例外,而正是其中的宗教维度,使得“诠释学”的问题域被凸显得尤其重要.幸福和德行一起构建的“圆善”概念,成为康德哲
高校与学生合同关系的民法定位对克服现有权利救济不畅之弊,消除大学管理法治真空具有理论建构和实践意义.尽管人们对教育关系的法律性质认识至今难以一致,但如果我们能够突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
文章利用关联分析进行软件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相互作用机制与影响模式的探索和发现,依据本课题组构建的软件企业领域本体提供语义知识,设计了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关联分析方法
《大灌顶经》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撰述的经典,亦即所谓疑伪经.日本古写经中的《清净法行经》和《毗罗三昧经》为《大灌顶经》的证伪提供了新的证据.而兴圣寺写经《大灌顶经
传统儒家伦理与当代关怀伦理学所倡导的道德教育,在哲学根基上都主张道德发源于情感,道德关系扎根于情境;在教育路径上提倡家庭养育道德品性,实施因材施教.但二者在根本立场与
应然的基础主要包括真实性、合意性和正义性三个方面。近代以前,人们对于应然的论证,主要强调其真实性基础,即说明其所依据的世界图景的真实性和真理性;近代以来,尤其是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