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持之以恒,培养良好的习惯
1. 儿歌引路。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诵乐记的心理,将“双姿”要求及书写要领,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让学生反复诵读,边读边做,边读边纠正。教师随时指导,一方面避免了写字教学的枯燥;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激趣。学生是最喜欢听故事的。自古至今,许多书法家刻苦练字的趣闻轶事,能给学生以启迪和激励。教学中,适当穿插讲述这些故事,对学生写字能起到励志、激趣的效果。
3. 榜样示范。“喜好表扬”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也是鼓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榜样,多表扬夸奖,能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自觉看齐,还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 有效指导,掌握书写技能
1. 分类指导。语文课中的书写指导,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指导学生书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如果教师将生字面面俱到地讲解后,才让学生练写,这样太过于繁琐。可采取先分类,再指导,利于学生掌握。如同类型、同结构、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先掌握其共性特征,再分析细微差别,既节省了指导时间,也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 观察比较。观察比较,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抓住字形特点、抓住结构比例、明白准确位置,学生书写起来,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规范、正确。教师指导学生边练写边比较,也是提高书写质量的有效途径。此外,还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写的字,跟范字多作比较,找到差距;将后面写的字,跟前面写的字作比较,能发现自己的进步,这样,书写的质量会逐步提高。
3. 练好运笔。写好字重在运笔。因此,要重视基本笔画的训练,让学生写好每一个基本笔画。使其懂得构成汉字笔画的位置、形状、长短、方向等;懂得每一个笔画都必须经历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另外,要掌握用笔的轻重缓急、提按顿挫,进行扎实的书写基本功训练,为偏旁、结构的美观书写打好基础。
三、 规范书写,激发审美情趣
1. 明确要求。规范书写,要求做到:(1)正确。即把字写得合乎笔顺规则,不写错别字,不改变字形,不多一笔少一画。(2)端正。即把字写得横平竖直,间架合理,结构匀称,笔画清楚。(3)整齐。即通篇字的大小一致,行款符合规定,字距合适,行距均匀。(4)速度。随着学生书写技能的逐步提高,要求学生写字有一定的速度,但要与潦草有严格的区别。
2. 指导读帖。读帖,是书法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指学习者在书写之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细体会,对呈现的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也是成“字”在胸的过程。学生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如果不读帖,或对字帖粗作浏览就匆匆下笔,那么,写起字来就会顾此失彼,徒劳无功。教师要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读”笔画,“读”间架结构,“读”行款,“读”章法,以此促进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3. 循序渐进。指导学生书写,既要坚持科学的训练方法,又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书写,是一个以笔画为起点,字体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字练习到篇章练习,从观察例字、描红、仿影、临帖到最后独立书写的系统训练的过程。训练内容既要抓住生字书写的重点和难点,又要体现和落实各年级的书写指导的侧重点;练习的内容应由少到多,逐步增加练习的数量,才能夯实书写基本功;训练要求应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训练的速度应由慢到快,分段提出练字速度的明确要求,保持认真书写的恒心。
四、 学用结合,实现作业迁移
1. 重视书写实践。书写训练,是通过重点指导例字的书写方法,再引出一些同类型的字,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以掌握同一类型字的写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观察,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教会学生鉴赏书法作品,进行其他书写内容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自主习字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书法,相互交流、沟通,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 实现作业迁移。课堂十分钟,教师应安排学生书写作业,注重引导学生达成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的有效迁移,增强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要让学生知道,课堂上的“练”是为日常的书写服务的,要让学生把形成的技能迁移到平时的书写上来,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致终身受用。
(作者单位:南通市海安县城东镇壮志小学)
1. 儿歌引路。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诵乐记的心理,将“双姿”要求及书写要领,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让学生反复诵读,边读边做,边读边纠正。教师随时指导,一方面避免了写字教学的枯燥;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激趣。学生是最喜欢听故事的。自古至今,许多书法家刻苦练字的趣闻轶事,能给学生以启迪和激励。教学中,适当穿插讲述这些故事,对学生写字能起到励志、激趣的效果。
3. 榜样示范。“喜好表扬”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也是鼓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榜样,多表扬夸奖,能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自觉看齐,还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 有效指导,掌握书写技能
1. 分类指导。语文课中的书写指导,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指导学生书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如果教师将生字面面俱到地讲解后,才让学生练写,这样太过于繁琐。可采取先分类,再指导,利于学生掌握。如同类型、同结构、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先掌握其共性特征,再分析细微差别,既节省了指导时间,也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 观察比较。观察比较,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抓住字形特点、抓住结构比例、明白准确位置,学生书写起来,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规范、正确。教师指导学生边练写边比较,也是提高书写质量的有效途径。此外,还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写的字,跟范字多作比较,找到差距;将后面写的字,跟前面写的字作比较,能发现自己的进步,这样,书写的质量会逐步提高。
3. 练好运笔。写好字重在运笔。因此,要重视基本笔画的训练,让学生写好每一个基本笔画。使其懂得构成汉字笔画的位置、形状、长短、方向等;懂得每一个笔画都必须经历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另外,要掌握用笔的轻重缓急、提按顿挫,进行扎实的书写基本功训练,为偏旁、结构的美观书写打好基础。
三、 规范书写,激发审美情趣
1. 明确要求。规范书写,要求做到:(1)正确。即把字写得合乎笔顺规则,不写错别字,不改变字形,不多一笔少一画。(2)端正。即把字写得横平竖直,间架合理,结构匀称,笔画清楚。(3)整齐。即通篇字的大小一致,行款符合规定,字距合适,行距均匀。(4)速度。随着学生书写技能的逐步提高,要求学生写字有一定的速度,但要与潦草有严格的区别。
2. 指导读帖。读帖,是书法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指学习者在书写之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细体会,对呈现的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也是成“字”在胸的过程。学生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如果不读帖,或对字帖粗作浏览就匆匆下笔,那么,写起字来就会顾此失彼,徒劳无功。教师要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读”笔画,“读”间架结构,“读”行款,“读”章法,以此促进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3. 循序渐进。指导学生书写,既要坚持科学的训练方法,又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书写,是一个以笔画为起点,字体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字练习到篇章练习,从观察例字、描红、仿影、临帖到最后独立书写的系统训练的过程。训练内容既要抓住生字书写的重点和难点,又要体现和落实各年级的书写指导的侧重点;练习的内容应由少到多,逐步增加练习的数量,才能夯实书写基本功;训练要求应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训练的速度应由慢到快,分段提出练字速度的明确要求,保持认真书写的恒心。
四、 学用结合,实现作业迁移
1. 重视书写实践。书写训练,是通过重点指导例字的书写方法,再引出一些同类型的字,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以掌握同一类型字的写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观察,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教会学生鉴赏书法作品,进行其他书写内容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自主习字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书法,相互交流、沟通,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 实现作业迁移。课堂十分钟,教师应安排学生书写作业,注重引导学生达成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的有效迁移,增强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要让学生知道,课堂上的“练”是为日常的书写服务的,要让学生把形成的技能迁移到平时的书写上来,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致终身受用。
(作者单位:南通市海安县城东镇壮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