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苗栽进孩子心田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521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那些爱玩好动、注意力极易分散的小学低段孩子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教学上的五个注意点:“栽苗”的好时机、“灌苗”的好水、“养苗”的好地、“培苗”的好肥、“护苗”的好法。以此来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满怀信心地走进数学课堂。
  关键词:低段数学 呵护 趣味
  打开人教版一、二年级的《数学》新教材,给人的印象是:它就像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表达,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而低段数学教学的教师们所要做的就是:点燃孩子学习兴趣的火花,使孩子喜欢上数学课,并在孩子的心里栽下一株健康、茁壮的小“数”苗,用心呵护,静待“数苗”发芽、抽枝、拔高……
  一、创设浓郁的趣味情境,是“栽苗”的好时机
  在低段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上课铃响后,孩子们的心思还停留在课间活动的游戏里,因此一些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马上集中,这就需要教师花心思创设趣味的情境来吸引孩子的眼球,抓住新授的好时机。
  比如在教学“8、9的认识”时,如果教师先问孩子喜欢画画吗,孩子们顿时会感觉意外,心中疑惑怎么数学课里老师会问画画的问题呢?当孩子们听说数学老师也和他们一样喜欢画画时,而且还会用数字宝宝现场作画,孩子的注意力基本就会被吸引,那些刚刚还在聊天的、搞小动作的、打打闹闹的小调皮鬼们会静静地等着看数学老师画画。不过,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失望地发现老师画的并不好,此时的他们有些扫兴。这其实是教师故意卖的“关子”,教师故意在画中少用了数字8和9,使得图画看起来不怎么像。
  教师特意利用画的“失败”巧妙地导入新课:“别急呀,你们之所以看不懂老师的画,是因为画中缺少两个数宝宝,这两个数宝宝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8和9。等我们和8、9数宝宝交上好朋友,就可以请它俩到画中来,那时候,你们就能看懂老师到底画的是什么了。”听老师这么一说,孩子们又由失望转为期待,期待接下来的学习……
  趣味情境的创设有很多方法,如真实的生活情境、有趣的故事情境、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情境等等。趣味的情境就像冰雪消融的春季充满生机,这正是栽苗的好时候。
  二、创造灵活的教学方法,是“灌苗”的活水
  在教学中,钟摆似的呆板教学节奏,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而波澜起伏、张弛结合、不断变化的节奏,能使学生的大脑产生兴奋,激活思维。
  在一些孩子的内心,特别是那些数感发展稍差的孩子心里,数学是机械、枯燥的。就拿一年级孩子的数数字来说就很具代表性。让孩子数数字,数一遍两遍还行,可多数几遍孩子就不乐意了。如果此时创设一个“红绿灯”的游戏就特别管用。具体做法:拿废旧纸壳做一个“红绿灯”。游戏时,可以先由老师扮演“警察”,手持“红绿灯”作指挥交通状。出示“绿灯”时,孩子们大声数数,如果出示另一面“红灯”时,孩子们不发声音,但在心里默数。游戏中可以先是老师扮演“警察”,待熟悉玩法后再让孩子来扮演“警察”,“灯”的变化由“警察”掌控。如果游戏时有些孩子因为数得太高兴,“红灯”亮了还在大声数数字,这样可视作是“闯红灯的司机”,“警察”发现了可以对其稍作“惩罚”。在一次次玩耍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就把倒数、默数和接着数等数学技能悄悄掌握了。
  灵活的教学方法不胜枚举,如实物演示法、图示法、列表法、探索法、观察法等等。机智的教学方法,会像一股源源不断的泉水,让每株小“数”苗都得到灌溉。
  三、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是“养苗”的好地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仿佛套上了枷锁,因此只有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孩子从枯燥的讲解中解放出来,才能活泼主动地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沃土”。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有“基数和序数”这一教学内容,这两个概念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就比较抽象且很容易混淆,如果只是简单、枯燥地讲解只会使孩子越学越糊涂。在认识基数和序数的教学中,我在黑板上贴了一排小动物图片,让一个孩子给从右数的第4个小动物“送”上一朵花,这个孩子准确地找到那个小动物并在它旁边专注地用粉粉笔画了一朵花,我没有表扬他,而是将脸凑近黑板深深地吸了口气,嗅了嗅:“啊,真香!”这种不用言语的夸奖使得画画的孩子表情美滋滋的,再看看其他孩子,他们更是乐开了。因为孩子们看见老师像闻真花一样地嗅黑板上的花,心里感觉有意思极了!他们看见老师陶醉的模样仿佛自己也闻到了花的香味!在后来的教学中,孩子们跃跃欲试,因为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不再拘谨了,还因为每个人都想得到他人的肯定。在低年级教学中,方法有很多,什么开火车、爬楼梯、找朋友、夺红旗、放鞭炮等,都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数学知识。
  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就像一块适应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数学的“小苗”才能扎根于此。
  四、创设探索、研究的情境,是“培苗”的好肥
  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巧妙设置悬念,使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求知欲望,才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去积极感知学习对象,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悬念”是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悬念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心情迫切,丰富想象。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利用游戏开场,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教师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随便说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去验证。”游戏开始了,學生们争先恐后,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但老师却对答如流。学生们都震惊了:“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惊叹之余,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们都急于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求和疑问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新的探究过程。有了探索、研究的情境,就像给“数”苗施肥,“数苗”将生长得更加茁壮。
  五、创设多元情境,是“护苗”的好法
  作为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师,要让数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并创设多元的情境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从而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即不同的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开设不同的课型,让学生感到整体教学之乐。
  如在教学“厘米和米”时,可让学生到校外上实践操作课;针对教材中的思考题开展数学活动课等。这样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思考、分析等能力,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的训练,学生在各种课型中也体验到了整体教学之乐。
  除此之外,多元的情境还可以在教师的机智中生成。在一次认识“分类”的公开教学中,孩子们稀里糊涂地把茄子和苹果放在了一起。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肯定不行,此时老师换了一种方式,突然抓起苹果张大嘴咬一口,孩子们顿时觉得惊讶,因为他们没想到老师会把准备上课的教具给吃了。老师接着又拿起茄子说“这家伙和苹果放在一起是不是也能这么吃呢?”看到老师张大嘴要咬茄子时,孩子们拼命摆手大声阻止,喊道“不能吃!煮熟了才能吃!”一个小小的教育契机让孩子一下就明白了“分类”的含义。◆(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城关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高效获取知识,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的意义。 With the deepening of a new round of cur
期刊
本文以高校体育教学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以翻转课堂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策略,主要从课前充分准备学习资源、课中活动设计与任务驱动以及课后反馈
针对日常教学中的学生身上发生的,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身上常见的一些现象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围绕如何使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更有效的教学这一主题,结合新课程
期刊
一、课前计划与课堂生成表现目标:材料及教具:辅学案一份多媒体教学平台内容与方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必修五第一单元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主教行为:1.编写《装在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对人才的定义已经不适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而经济管理类专业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是高校所应承担的巨大使命.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
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游戏化教学、音乐融入体育课堂、探究体育课互动模式、体育联系生活等方面浅谈小学体育快乐教学的几点有
期刊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校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大学生激励中正确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激发后进学生的潜在学习适应能力,弥补宽泛大众说教的不足.本文
精彩的引入,能立刻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人耳目一新。采取多样的导入法,为课堂增添活力,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一位历史授课教师不懈的追求。 Wonderful
期刊
对于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小学教育,创设问题式及基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教学水平。针对目前农村教学实际情况,需从四方面着手,着力于提高农村
对2013年高考重庆卷物理第9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给出了具体的解答过程,分析了学生在解答此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规范答题的建议,供大家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