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中可持续人居环境的实现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规划建设也随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人类可持续生存环境已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人居环境的理念出发,总结了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现状,然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城乡规划的有效措施,为实现可持续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
  1 引言
  社会在不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由此对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标准。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城市化发展给城市用地和城市交通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如何在城乡规划中实现可持续人居环境的构建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2 人居环境的提出
  受人类聚居学理论的影响与启示,吴良镛院士提出了建立“人居环境科学” [1]。李政道先生曾说过:“20 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所以在21 世纪,应该把微观与宏观结合为一体。”[2]人居环境科学也源于此,将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相结合,准确了解和掌握人类聚居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规划和营造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
  3 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急剧上涨,原有的城乡规划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但不可避免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以及配套设施落后等。党的十八大会议以来,城乡规划建设一直被视为改革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为此党中央特地召开了中央城镇化的工作会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在同年3月出台。
  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城乡规划的基本思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施新型城镇化,为城市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支撑。我们要积极学习中央的精神,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我省的城乡发展规划。同时,应鼓励各省加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强县级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
  4 城乡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体制不够完善
  城乡规划建设体制完善与否,深刻地影响着城乡规划建设的稳定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建设体制至重要。建立完善的城乡建设体制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城乡的统筹发展,然而就目前来说,许多城市仅仅为了追逐眼前利益或者短期绩效,很少从全局上对城乡建设进行长远的规划,因此造成了城乡建设在空间布局和资源调配上的严重失衡,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对整体经济形势以及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纵观中国城乡规划的体制建设,在多年的发展背景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城乡规划的进程,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规划体制迫在眉睫。
  4.2平衡性严重缺乏
  回顾历史上我国的城乡规划发展,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大多数城市对应的各级政府更加关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投资环境的改善等等,但却对乡村的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这种主观工作态度会直接导致严重的城乡失衡现象,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难以促进社会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4.3 前瞻性不足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了一件大众化商品,伴随而来的是交通拥堵现象频发不断,已成为城乡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难题。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在城乡建设规划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预见性,城市道路的数量与宽度远远无法满足汽车快速增长的需求,从而导致居民出行困难,严重降低了居民居住的生活质量。
  5促进城乡规划的有效措施
  5.1实现城乡规划转型
  城乡规划中可持续人居环境的实现,需以人居环境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大力推动城乡规划的转型。而要实现城乡规划转型,一方面需要丰富规划的内涵,从过去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向现在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社会规划[3],逐步明确城乡规划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调整完善城乡规划中各层次主要内容,积极配合公共治理行为。另一方面要遵循空间集约、生活宜居的要求,不断优化城乡资源布局,合理划定农田保护线、拓展范围边界,统筹规划郊区与邻乡发展,以保留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并带来视觉享受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以为后代留下足够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5.2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在实现可持续人居环境的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间常会因需求上的差异而闹矛盾,以致严重影响了人居环境的发展。因此,为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开展,就需以健全人居环境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体系为前提,通过制度建设,来解决协调利益主体间的各种矛盾与冲突,防止问题的深化,而阻碍城市可持续人居环境未来的发展。
  5.3 坚持以人为本
  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应贯彻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深入调查人民的真实需求,站在人民的角度对城乡建设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政府应当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并在城乡规划中切实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避免政府官员将权力凌驾于人民群众利益之上,这不仅能使城乡规划方案可行性不断提升,还可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人居环境的发展。
  5.4 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不能忽视文化建设要素,尤其是在社区规划设计过程中,由于社区居民的生活文化存在多样性,因此,不仅要考虑合理的空间布局,为邻里社交提供自由的空间环境,同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植被等生态环境因素进行设计,在满足居住需要的同时,兼顾自然环境,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5 加强环评制度实践
  制度是保障一项措施实施的基本,只有确保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到位才能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时,需要加强环评制度的建设,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展开科学的研究与评定,避免因城市建设而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我国目前的城乡规划环评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单一化的编著主体、不恰当的介入时间、杂乱无章的评价方法、应用无效的工作程序等等。因此,需在城乡规划开展前,对可能产生不利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以避免规划建设对环境造成破坏。
  5.6 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城乡规划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绿色不仅仅代表低碳环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资源配置率,降低人口密度,减少资源浪费等等。只有积极将安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于城市规划建设中,合理配置城乡资源,才能科学有效地实现可持续人居环境的发展。
  6 结语
  当前,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还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发展时期,而城乡规划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内容之广,涵盖人员之多,难以用简单的工程规划设计思想来指导,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实现可持续人居环境这一目标难上加难。为了具体实现可持续的人居环境,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广大乡村群众内心需求,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然后基于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统筹调配城乡资源,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以协调城乡规划建设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09):130-136.
  [2]罗明.21世纪:中国科技如何突破[N].福建日报,2000-12-11(C02).
  [3]廉培发.城乡规划过程中实现可持续人居环境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5,34(05):115-116.
  作者简介
  康博成(1982-),男,四川广元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新农村建设、建筑设计、园林设计。
  (作者单位:平昌县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炫目、璀璨而又辉煌。而三国时代,则是这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想想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比三国时代更加具有吸引力。從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短短的60年间,魏蜀吴就形成了三权鼎力的局面,相互之间爆发了数次为后代称之为典型的战争,这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存在。这些战争中所运用到的兵法,不仅被后人运用到了实际战场中,还被运用到了商业的“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阐述网络祭祀的发生,网络文化对世俗心理的影响,映射世俗网络祭祀的心理特征。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传统方式的祭祀活动正在发生转变。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应对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并存;世俗心理如何从传统向现代跨越;网络祭祀所产生出的影响。相对于传统而言,网络祭祀有着更多的优势,这不仅体现了信息化的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社会的思维模式。本文运用心理学、网络学和美学,试分析传统祭祀到“网络
期刊
摘 要:本主信仰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民族民间宗教信仰,承载着白族的历史文化,影响着白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本主节是每个信仰本主的白族村社都有的盛大本主会,在白族本主庙会里,白族各类传统文化技艺都能得到集中体现。在现代化的时代主题下,进行白族本主节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有重要意义。  一、大理本主节文化概况  大理白族本主文化包含了本主、本主节、本主祭拜仪式、本主庙宇等等有关本主的一
期刊
摘 要:在工业4.0时代大背景下,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带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然而,中国制造业仍然存在着部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生产要素成本偏高、核心技术缺失和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等问题。因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利用资本市场解决部分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库存高和结构调整问题以及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向外输出我国制造业优势是走出我国制造业困境的出路。  关键字:工业4.0;中国制造业;核心技术
期刊
摘 要:中国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发展中较为系统的绘画科目。“皴法”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经典的藝术语言之一,经过历代画家的继承与发展,山水画皴法不断成熟、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系统。本文通过对皴法的起源、发展及分类进行梳理,并对皴法的艺术语言形式进行分析,深入探索山水画皴法的内在价值及对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皴法;山水画;艺术语言;造型
期刊
摘 要: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工艺美术实践的高峰时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问题频繁发生的时期,使工艺美术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汉代的辉煌与魏晋的衰败,使这两个时期的工艺美术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画像砖为例,汉魏时期的画像砖是与众不同的,是这两个时期的代表性艺术。画像砖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主要是从创作手法,题材内容及艺术成就等方面对汉魏的画像砖艺术进行艺术
期刊
摘 要:研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一章节,通过仔细研究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其实诸葛亮草船借箭整个军事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风险的。我们都知道,诸葛亮被尊称为“卧龙”就是因为他智慧超群,但是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枭雄,所以说诸葛亮要在当时的环境下草船借箭是有很大的风险的,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战局输掉。为什么会这样说,以下就是笔者对于诸葛孔明先生这次草船借箭的军事行动做出具体风险分析
期刊
摘 要: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滑稽模仿作品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但是在我国在法律领域滑稽模仿作品认识一个新概念,在法律规范中从未明确的提及。本文将从探索版权保护中滑稽模仿作品的现状入手分,并从滑稽模仿作品的法律理论方面分析了给予其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探讨滑稽模仿作品版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滑稽模仿作品;合理性;著作权  一、版权保护中滑稽模仿作品的现状  滑稽模仿通常是对人们所熟知作品或是对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对于青少年法律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青少年缺少应有的法律意识和常识,以及关于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教育等,这无疑为青少年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以下将结合实际状况,分析青少年法律教育建设遇到的问题和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法律意识教育;对策  引言  法律意识属于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性方式,也是人们对于法律的认识、理解、看法、观点等的总称。其主要体现在对研究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健康长寿和精神文化享受的需求日益迫切,群众广场舞这种具有典型市民化的集体艺术活动正在中国的大江南北流行开来。下文中笔者将通过对广场舞主流舞种类型的梳理总结出广场舞的艺术特性和风格特点,从而阐述广场舞的流行性因素与社会文化价值,为广场舞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广场舞;流行性;文化价值;娱乐性  引言  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