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着力学生素质教育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m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需要思维。在当今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介绍了求散思维,顿悟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思维能力 培养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视学生为能动主体,学习应是主动的,方法应是科学并富有创造性的。生物教学教会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对于学好生物是非常重要的。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会思维的学生就会学习,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素质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题课中引导学生通过多起点、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分析,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独辟蹊径,打破常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认识。
  
  一、提出疑问,设置矛盾
  
  培养思维能力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的。根据这一特点,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设疑问难,强化学生的思维,以利解决问题。首先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必须合乎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否则,矛盾不但解决不了,还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其次,在课堂上要善于诱导学生质疑,尤其是启发他们从无疑中生疑,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讲“蒸腾作用”时,向学生提出:“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高大树木体内的水能从根部流到树冠?”在讲“生态系统”的成分时,可引导学生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图”,向学生提出:“生态系统中,如果缺少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后果?”等等,这些问题看来很小,却能从小中见大,使学生从无疑中生疑,知疑,达到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久而久之,必然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诱发动机,增强兴趣
  
  所谓动机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大脑思考必须要有动机,没有动机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复和再现。一般地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内因起作用,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这正是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例如,导入新课时,教师设计的导言能否产生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打开思维的门扉,这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如在讲“细胞分裂”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言:“(1)细胞的数量是如何增加的?细胞数量增加对生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2)细胞数量增加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子细胞和母细胞的一致呢?”又如,在讲“水分的吸收”时,设计了这样的引言:“把一块萝卜放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增加;而放在盐水中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减少,这是为什么呢?”类似的一个一个的悬念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并由此产生了思考,一下子将注意力集中起来,接着通过讲授,讨论,使学生理解了有关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思维动机,并不完全体现在导入新课,而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即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拨动学生的心弦,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提出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这些思考性问题,尽管学生一时还不会全部解答,但都能激起其他认识的冲突,活跃思维,诱发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创设情境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生物标本、模型、实物、录像等一切条件,或利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某些生物学现象,为学生创造一种有所感的境界。例如,在讲“自然选择”时,笔者介绍达尔文考察过的克格伦岛,使学生沉浸在昆虫与风暴搏斗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三、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关键在于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发挥求异思维的课堂环境,这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下面以“渗透作用原理”的教学为例,介绍引导学生求异思维的过程。
  首先把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展示给学生,并做演示实验,然后展示计算机模拟实验,用以弥补实验装置不易观察现象的不足。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示学生,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观察,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同时鼓励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这个环境和气氛中,学生争相发言,提出很多问题:如(1)水分能自由通过半透膜由烧杯进入漏斗,会不会有从漏斗出来的水分子?(2)漏斗内蔗糖溶液和烧杯内清水互换,液面会不会下降?(3)液面能无限上升吗?(4)什么条件下液面停止上升?引导学生将上述问题加以整理,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学生深刻理解了渗透作用的原理,得出结论:随着水分的渗入,漏斗内渗透浓度小,漏斗内外浓度差减小而导致渗透压减小,而液柱的升高使液柱压逐渐增大,当两者力量达到平衡时,液柱不再升高。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三门学科的角度发现和解决问题,求异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必然的。
  
  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不仅制造一个利于发挥学生求异思维的环境,还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创新思维成果得以实施的条件。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引导学生做一个实验前,为学生“新实验”的实施创造条件。例如:在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让学生自带实验材料,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个学生提出:“划滤液细线后风干得太慢”,笔者便抓住这个学生提出的疑点,进一步引导全班学生:想一想,丙酮的挥发本来就是很快的,为什么滤液线风干得慢?有什么办法改进这个实验,使其风干更快些?学生很快找到答案:鲜叶片含有大量的水分,是水分影响了风干速度,并且影响了层析速度和层析质量。通过这个疑点,适时引导学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吗?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的学生想到找一些含水量少的植物叶片做实验,也有的同学想到把叶片快速烘干后再提取色素。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按照他们的思路改进并重新做实验,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习纸层析法时,有的学生还提出了粉笔层析法,他说:“我看到粉笔一端醮水后,水分会沿粉笔迅速向上扩散,所以就想到了用粉笔做色素吸咐的载体。”笔者当场表扬了这位学生,并让部分感兴趣的学生下课后去实验室自行设计方案,并实施。次日,学生拿来了实验结果,效果很好。这件事成了笔者鼓励学生创新的一个例子,在鼓励学生求异思维的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被激发和培养起来。因此,我们平时要有意识地创造适合学生发挥思维的环境和条件。
  
  五、培养思维的顿悟性
  
  创造性思维即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就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一次实验课中,有一位学生在做用显微镜观察蛙膜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时,他试探着用磁铁加在蛙蹼两侧,蹼膜在磁场的作用下,其内的毛细血管变粗,血液流动速度及血细胞运动加快,血细胞的形状、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都清晰可见。他的这一发现,得到了推广。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基于以上认识,在生物教学中,不断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就能塑造创造型人才,对于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非常重要的,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大胆尝试和研究。
   (作者单位:425900湖南省东安县职业中专)
其他文献
中职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大量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作为市级职业中专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质,积极探讨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面向市场需求,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造就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技能人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之势。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学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
期刊
常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有艺术美。当课堂教学有了节奏和生气,有了欢乐和热情,课堂教学的美就出现了。一堂优美的课,能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和鉴赏能力。聋生与正常学生相比,生理缺陷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他们认识世界和接触社会,因此聋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那么,如何让美充满聋校的语文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设想,略谈几点拙见。    一、使聋生享受到教材中的
期刊
由于生活的经历,周围的环境,以及自身的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每个班级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上有困难,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不理想,他们无法面对父母,面对老师,面对同学。一次次的不理想,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使他们失去童真,失去童趣,失去儿时应有的幸福,更谈不上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但不管怎样,他们还要天天上课,还是要一次一次地参加各种测试,还要长大成人,将来还是要面对社会,面对生活…作为老师,我们应
期刊
世纪之交,中国理论界出现了一次关于自由主义的大争论。笔者写下这篇文章,首先基于这些认识:一、自由主义在政治上强调人权,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在经济上主张市场经济,强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鼓励个人自由发展,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这些都是人类文明成果,应该充分吸收。二、自由主义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弊端和罪恶主张通过改良国家制度去克服。这是与马克思主义自由思想的根本区别所在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语文在继续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应努力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其健全人格。下面本文就优化语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谈一点体会。    一、优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对人的创造才能起着启发和强化的作用。创新意识的形成与主体的需要、动机、兴趣等密切相关,因此,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这体现在阅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计算机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以鲜艳活泼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画面、丰富多彩的联系来展现事实,创设情境,提供模仿,引起注意,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知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电教媒体,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
期刊
语文教学在初中的学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它担负的任务而言,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汉语言的字、词、句、篇及语法、逻辑、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繁重,它所占的教学课时是最多的,教师所花的精力也是最多的。然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太不成比例,学生的学习质量普遍不高。课
期刊
语文学科主要是对汉字、语法、逻辑、文学、文化、社会等知识的学习,在所有的学科当中是最生动活泼的。但是,过去有很多教师把原本生动的语文课上得枯燥乏味。随着课改的实施,怎样使语文教学改变这种现象,使教师合理运用艺术性的课堂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了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应该具备的语言素质    教师是传授课本知识的主体。优美的语言,是一种高超
期刊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这符合《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课改理念。让语文课堂活起来的途径很多,语文学科与创新思维本身就存在的“血缘”关系,语文课堂也应该是最具活力的创新空间。    一、挖掘阅读教学的创新中,拓宽创新空间    教师要努力挖掘教学中的创新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谓“创新点”,就是文章中含义深刻并且耐读的地方,就是文章的关键部分或文章思路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的形式、产生原因,防止裂缝的措施及裂缝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建筑结构 混凝土 裂缝     混凝土结构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素混凝土结构的总称,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混凝土自身非均质特性及各种因素影响,混凝土常常出现各种裂缝。研究表明,裂缝宽度在0.2—0.3㎜以内一般不会影响结构正常使用,但是裂缝过宽时,不仅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对工程质量造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