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学校心理咨询室来了一位预约好的女生,干净利落,知性大方。她叫安静,落座后,跟我聊起了困扰多年的事情。
一直以来,安静对一些在普通人看来并没有那么可怕的事情过分担忧恐惧,比如晚上上厕所总觉得有人跟在她身后,独自一个人在水龙头边洗衣服时总觉得有人在她背后站着,这些时候会头皮发麻,夜里难以入睡。
感觉被“尾随”,根源何在?
仔细打量着安静,她外在的明媚让我很难把她内心经历的恐惧与她本人联系起来。恐惧情绪是有根源的,如果要让安静的恐惧心理有所好转,我需要帮助她找出让她产生恐惧的根源。
“请你回忆一下,自从有记忆以来,经历过什么让你害怕的事件?”
“好像没有。”
“你仔细回想一下,只要有记忆以来让你害怕的事情都可以。”
沉思了片刻后,安静说:
“大概是我四岁上幼儿园中班时,有一天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类似人贩子的人,我当时非常害怕,躲在小角落里一直看他走远,那时心里害怕极了。回家后也没有跟爷爷奶奶讲。”
按照常理,四岁的孩子上幼儿园应该有家人接送。为什么安静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于是我问她:“你小时候是在父母的身边长大的吗? ”
“我不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一出生,我就被寄养在亲戚家里,三岁前寄养在不同的亲戚家里,三岁后回到爷爷奶奶身边,上了幼儿园。小学时回到父母家后,我内心很抗拒,跟爸妈不亲。”
产生恐惧情绪是因为曾经发生过恐惧事件,有不安全感是从小居无定所,缺少父母陪伴的成长环境所致。四岁时,安静就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逃过类似人贩子的眼睛,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在四岁时就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又是什么力量让小小年纪的她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答案会不会是她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缺少安全感呢?她有哪些优势能帮助她应对恐惧呢?
失去的未必全是“祸”
“你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件事情对你的内心造成了伤害。但是,因为你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所以,你有了更加出众的本领,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
安静注视了我片刻后,我試着提示了一下:“在你们寝室里,你的哪方面能力比别的同学强?”
“我比其他同学会更有规划,我的寝室卫生会打理得更干净。这个算是优点吗?”
“这个当然算优点了,你再想一想,同样的年龄,为什么你比寝室的同学多了这些优点?”
“从小我不在妈妈身边,寄养在亲戚家里时,我总想讨好他们。上小学回到父母身边后,我跟父母关系很疏远,我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在干。进入初中,我就住校了,每次离开家时东西都是我自己收拾。”
“你看,这是不是就是因为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反而让你有了更加出色的表现?其实,从你落座的那刻起,我还发现了你一个出色的优点,我来帮你分析一下吧。看你今天的穿着,十分得体。你的米色外衣跟米色的鞋子呼应得非常好,浅蓝色的牛仔裤跟米色搭配以后显得你特别阳光精神。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今天背的这个包包是特意挑选过的,你在搭配时注意到了这个包是米色的,包上面缀了蓝色的树叶,包和衣服的色彩互为呼应,融为一体。因此,你在穿着和配色上面表现非常出色,你有这样的能力,说明你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老师,您说对了!我今早起来搭配衣服时确实是这么想的!”
“你想过吗?为什么你会有这么敏锐的观察力?为什么你会在四岁时就能观察出人贩子,让自己免于受害?这些出色的表现是不是因为你从小没有生活在父母身边而练就的察言观色的能力呢?”
“老师,您今天不这么分析我还真没有意识到,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我的内心一直难以释怀,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件不好的事情,可以培养我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更出色的品格。”
“生活往往是这样,我们对很多事情只是看到它不好的一个方面,却忽略了它好的一面。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既然那个坏的事件已经无法弥补,那我们就要在坏事件里发现它对我们成长有利的因素,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件坏事变成好事,不让坏情绪一直影响我们。”
安静认真地看着我,听我与其一起分享她的故事里的精彩片段。
我们的谈话已经快一个小时了,是该收尾的时候了,我对今天的咨询进行了小结。咨询结束前,我还与安静约定,请她每天把自己的优点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面,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优点,这个优点是怎么产生的。如果她的恐惧情绪有所好转,请她继续做这个作业,如果她的恐惧情绪没有减轻,下周同一时间,她可以再来咨询中心找我,我与她探讨其他办法治疗她的恐惧情绪。
安静爽快地答应了,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的内心充满愉悦,希望她走出恐惧的阴影。
首次咨询到现在,已经过去半年了,我依然每周固定时间在咨询中心值班,安静没有再来咨询室。看来她已经走出了恐惧的阴霾,真心祝福她,希望她找到更多办法应对恐惧的阴霾,希望她的人生绚烂如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