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二十一世纪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越来越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会计信息失真在一些企业时有发生,虚假会计信息扰乱了社会秩序,降低了财会工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职能,同时也损害国家公众的利益。治理会计信息的失真、失实,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提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供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方法。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质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046-02
引言: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产品”,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信息,它连续、系统、全面、客观、定量的反应和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无孔不入,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由此可以得知,当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即为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会引发对会计信息的不信任。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企业经营者及会计人员,通过做假帐,使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如人为调节收入,造成收入失真;虚列成本,造成成本失实;虚增、虚减利润,虚列投资收益,虚假负债等调节利润指标。最终造成企业破产、倒闭。使其投资者和债权人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产生了重大的怀疑,从而引发对会计信息的不信任。有机构就认为是信任危机导致了近期我国的证券市场出现的股指不振现象。德隆系事件像一枚重磅炸弹,把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本就不多的信任炸得粉碎。由于公众对会计信息缺乏良好的信任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会计信息失真会直接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家将投资主体逐渐趋于多元化,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由国家财政部门拨款的做法。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基本经济单位,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筹集将越来越偏重于向投资市场筹集。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失实,市场经济体制将无法正常运行,市场也很难完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会计信息失真会搅混资本市场,进而扰乱市场经济。
(三)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企业经营管理混乱。企业的发展规划、投资方向、发展前景都要通过财务报表和一些相应的财务信息作为主要依据。如果一个企业的会计基础数据不真实,会计资料不完备,就会导致企业以此编制的各种会计报表失真。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核算失真。会计报表的使用人用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考核财务成本,进行决策、指导生产经营,其结果必然造成经营管理混乱,导致企业出现生存危机。会计信息失真会使得企业会计财务人员的信誉度遭到严重的损害失真的会计信息,扰乱了社会秩序,助长了经济犯罪,致使人们对证监会、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也产生了重重置疑。会计信息的失真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质疑,也使得会计人员整理的会计信息不被相信,从而降低了会计的职能。不被信任使得很多会计人员工作热情降低,也使工作成果不能大步提高。信誉是一个人的根本,在经济社会中,尤其是会计人员,信誉受到损害是足以致命的打击。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一)会计从业人员本身素质偏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1、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职业风险意识薄弱,导致会计认员缺乏严谨、科学的理念指导和严格的训练,有的只是经过简单的会计培训就开始从事这一行业,根本不具备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受其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不能避免出现错误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2、企业财务人员的日常化管理程度低。缺乏有效的日常考核和再学习及知识更新。使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大打折扣。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
(二)会计制度的发展滞后于会计本身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会计本身的迅速的发展。而有些会计制度并没有伴随会计本身迅速发展而发展。由于新的会计准则不断推出和修改,加之会计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普遍较低,会计人员对新准则的吸纳、掌握、运用水平差异很大,加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同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形式缺乏针对性、适应性和灵活性,不符合知识更新的要求,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不利于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少数会计人员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伙同作弊,为违法犯罪活动出谋划策,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律观念,败坏了会计职业道德,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制造者。
(三)会计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体系不完善。主要是会计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会计法律法规与实际操作之间的不协调,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有较多的灵活性和真空地带等。会计理论研究有待加强,会计准则体系有待完善。对一些钻法律法规空子的会计人员处罚不严,没有起到法律威慑作用。内审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只是在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行使其职权,由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无法独立行使审计职能。
(四)故意造假。某些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得或者受他人的驱使,未能依照业务实际发生的事实,编制虚假记帐凭证,登记不实会计账薄,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作为一名会计,除了应有的工作能力外,职业道德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保持一颗正直的心,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是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个人品质的一项巨大考验。
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从业素质。提高会计认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注重基础知识的培训的同时,定期对新知识、新法规进行更新学习。同时应重视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加强对会计证和技术资格证的管理工作。改变现行会计认员只要学识水平与技术资格的现状。抓好会计认员的日常管理和后续教育。培养一批思想过硬,业务素质过关的精英团队。
(二)会计相关法则的更新。对会计法规及时进行更新,不能落后于会计自身的发展速度。当出现相关法规的修改和制定时应迅速全面的推广实施,多从先进国家的会计方法中找出适合我国会计的方法。面对着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现实,企业发展的需要,会计管理和法则需要不断更新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具體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会计相关法则进行修改和制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会计监督机构的的完善。会计相关机构应该健全和完善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的监督体系,严格会计核算基本程序。要加强国家监督力度,必须转变其监督目的和思维方式,应从过去单纯的检查,转变为帮助企业出谋划策,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必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与此同时,严肃处理违规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监督人员应更新观念,提高政策水平,改进工作方法,深入了解企业业务特点,力争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监督,从而强化监督力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四)加强企业财务的会计信息化网络建设。随着信息化网络建设,将传统的企业会计业务融入到现代科技当中去,大力开拓计算机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领域。选用最新应用软件,将网络信息的应用伸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领域,与规范、严密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密切相连,减少人为因素在会计基础信息的随意性,将不确定的人为因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应用到众多领域,会计行业也需要通过网络的信息传递,来实现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管理。
结束语:目前,会计信息的质量关系到单位或企业的效益,其真实性与完整性,直接影响领导者的决策。最大程度的防治会计信息的失真成为我国目前破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刘明月 吉林省梨树县白山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张金萍 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农村经济管理站
参考文献:
[1]王建炜,寿如锋.从西方历史经验谈我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保障[J].财经论丛.2000(1).
[2]雷又生,耿广猛,王秋红等.会计信息失真的道德分析[J].会计研究.2004,2.
[3]李荣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李玉.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三角度分析[J].财会月刊.2008,12.
[5]蒋晓明,罗新华.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与会计信息失真[J].会计研究.2003,8.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质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046-02
引言: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产品”,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信息,它连续、系统、全面、客观、定量的反应和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无孔不入,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由此可以得知,当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即为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会引发对会计信息的不信任。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企业经营者及会计人员,通过做假帐,使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如人为调节收入,造成收入失真;虚列成本,造成成本失实;虚增、虚减利润,虚列投资收益,虚假负债等调节利润指标。最终造成企业破产、倒闭。使其投资者和债权人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产生了重大的怀疑,从而引发对会计信息的不信任。有机构就认为是信任危机导致了近期我国的证券市场出现的股指不振现象。德隆系事件像一枚重磅炸弹,把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本就不多的信任炸得粉碎。由于公众对会计信息缺乏良好的信任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会计信息失真会直接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家将投资主体逐渐趋于多元化,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由国家财政部门拨款的做法。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基本经济单位,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筹集将越来越偏重于向投资市场筹集。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失实,市场经济体制将无法正常运行,市场也很难完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会计信息失真会搅混资本市场,进而扰乱市场经济。
(三)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企业经营管理混乱。企业的发展规划、投资方向、发展前景都要通过财务报表和一些相应的财务信息作为主要依据。如果一个企业的会计基础数据不真实,会计资料不完备,就会导致企业以此编制的各种会计报表失真。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核算失真。会计报表的使用人用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考核财务成本,进行决策、指导生产经营,其结果必然造成经营管理混乱,导致企业出现生存危机。会计信息失真会使得企业会计财务人员的信誉度遭到严重的损害失真的会计信息,扰乱了社会秩序,助长了经济犯罪,致使人们对证监会、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也产生了重重置疑。会计信息的失真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质疑,也使得会计人员整理的会计信息不被相信,从而降低了会计的职能。不被信任使得很多会计人员工作热情降低,也使工作成果不能大步提高。信誉是一个人的根本,在经济社会中,尤其是会计人员,信誉受到损害是足以致命的打击。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一)会计从业人员本身素质偏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1、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职业风险意识薄弱,导致会计认员缺乏严谨、科学的理念指导和严格的训练,有的只是经过简单的会计培训就开始从事这一行业,根本不具备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受其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不能避免出现错误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2、企业财务人员的日常化管理程度低。缺乏有效的日常考核和再学习及知识更新。使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大打折扣。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
(二)会计制度的发展滞后于会计本身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会计本身的迅速的发展。而有些会计制度并没有伴随会计本身迅速发展而发展。由于新的会计准则不断推出和修改,加之会计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普遍较低,会计人员对新准则的吸纳、掌握、运用水平差异很大,加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同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形式缺乏针对性、适应性和灵活性,不符合知识更新的要求,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不利于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少数会计人员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伙同作弊,为违法犯罪活动出谋划策,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律观念,败坏了会计职业道德,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制造者。
(三)会计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体系不完善。主要是会计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会计法律法规与实际操作之间的不协调,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有较多的灵活性和真空地带等。会计理论研究有待加强,会计准则体系有待完善。对一些钻法律法规空子的会计人员处罚不严,没有起到法律威慑作用。内审的监督职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只是在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行使其职权,由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无法独立行使审计职能。
(四)故意造假。某些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得或者受他人的驱使,未能依照业务实际发生的事实,编制虚假记帐凭证,登记不实会计账薄,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作为一名会计,除了应有的工作能力外,职业道德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保持一颗正直的心,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是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个人品质的一项巨大考验。
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从业素质。提高会计认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注重基础知识的培训的同时,定期对新知识、新法规进行更新学习。同时应重视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加强对会计证和技术资格证的管理工作。改变现行会计认员只要学识水平与技术资格的现状。抓好会计认员的日常管理和后续教育。培养一批思想过硬,业务素质过关的精英团队。
(二)会计相关法则的更新。对会计法规及时进行更新,不能落后于会计自身的发展速度。当出现相关法规的修改和制定时应迅速全面的推广实施,多从先进国家的会计方法中找出适合我国会计的方法。面对着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现实,企业发展的需要,会计管理和法则需要不断更新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具體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会计相关法则进行修改和制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会计监督机构的的完善。会计相关机构应该健全和完善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的监督体系,严格会计核算基本程序。要加强国家监督力度,必须转变其监督目的和思维方式,应从过去单纯的检查,转变为帮助企业出谋划策,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必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与此同时,严肃处理违规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监督人员应更新观念,提高政策水平,改进工作方法,深入了解企业业务特点,力争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监督,从而强化监督力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四)加强企业财务的会计信息化网络建设。随着信息化网络建设,将传统的企业会计业务融入到现代科技当中去,大力开拓计算机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领域。选用最新应用软件,将网络信息的应用伸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领域,与规范、严密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密切相连,减少人为因素在会计基础信息的随意性,将不确定的人为因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应用到众多领域,会计行业也需要通过网络的信息传递,来实现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管理。
结束语:目前,会计信息的质量关系到单位或企业的效益,其真实性与完整性,直接影响领导者的决策。最大程度的防治会计信息的失真成为我国目前破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刘明月 吉林省梨树县白山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张金萍 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农村经济管理站
参考文献:
[1]王建炜,寿如锋.从西方历史经验谈我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保障[J].财经论丛.2000(1).
[2]雷又生,耿广猛,王秋红等.会计信息失真的道德分析[J].会计研究.2004,2.
[3]李荣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李玉.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三角度分析[J].财会月刊.2008,12.
[5]蒋晓明,罗新华.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与会计信息失真[J].会计研究.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