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了禹城市采用了“以井保丰,引黄补源”的灌溉方法,综合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控制地下水位,延伸灌溉范围,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但机井分布不平衡,老化、退化严重;井灌资金无来源,成井质量差;利用率低,缺乏组织管理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禹城市;机井灌溉;对策与措施
前言:
我市供水水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黄河客水,需水量来自于种植业、畜牧业、工(企)业城乡居民及其他。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用水量也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明显。因此灌区在大力发展引黄灌溉同时,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重视机井灌溉事业的发展,制订了“以井保丰,引黄补源”的用水原则,大力提倡和鼓励发展机井建设,提取地下水抗旱保丰收。
1、基本情况
禹城市位于鲁西北德州市南部,地处黄泛平原,地势平缓,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微倾斜。境内分徒骇河流域和德惠新河流域,干支流河道24条,主要行洪河道12条,总长244公里,堤防长366公里。耕地面积80万亩。年均引用黄河水量2.0亿立方,为确保当地农业的灌溉用水和补给地下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9年我市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共有98个,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河道清淤和干渠及村镇河道的治理,北部乡镇(梁家乡、辛店镇)用不上黄河水的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农业灌溉全部用上黄河水;西部乡镇(辛寨乡)地势较高,加上远离引黄总干,用不上黄河水的矛盾尤为突出,但经近几年的清淤治理,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减少至13个,但是部分村庄为边界村庄,河道分布少,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依然存在;南部乡镇(李屯乡)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43个,由于地势高亢,沟渠分布較少,但地下水位埋藏浅,水源丰富,适用于丼灌。
2、机井灌溉的意义
我市的农业用水以引黄灌溉为主,方式采用轮灌。以小麦为例,一般需浇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四次用水。由于引黄的给水是限时和限量,能满足轮灌的用水需求显然是不可能的。加之近几年春季和秋冬季节的持续干旱,用水高峰连续不断,仅仅依靠地表水难以及时灌溉并缓解旱情。因此,发展井灌能有效地解决用水紧缺的矛盾,而以黄河水补充地下水又能利于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2.1补充地下水源
据统计,我市水资源量为4.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达1.68亿立方米。但城区地下水的开采状况已达到极限,并形成小面积漏斗,因此,补充地下水资源尤为重要。据试验区资料记载,地下水的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生产性。降水渗入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其次是河道的侧渗。数据显示,每年从河道内渗到地下的水量占饮水量的30%,在引黄两岸的乡镇和主干渠分布的地区尤为明显。在引黄送水期间,抓住有利时机抢引抢蓄黄河水并通过沟渠及时灌溉农田。而在用水紧张时,采用井灌,起到应急作用,做到适时灌溉,缓解供水不足的矛盾。
2.2扩大灌溉面积
井渠灌溉延伸了灌溉范围,扩大了有效灌溉面积。我市西南部乡镇地势高亢,远离引黄总干,沟渠分布较少,但地下水位埋藏浅,水源丰富,近几年,当地群众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打机井,采用机井灌溉有效地缓解了这一问题。全市灌溉面积由2008年的68万亩提高到2012年的76万亩,增长12%;粮食单产由1995年的850kg提高到2012年的1100kg,增长13%。
3、机井灌溉存在的问题
3.1机井分布不平衡,老化、退化严重
据统计,全市共有机井12450眼,按耕地面积80万亩算,灌区平均80亩有一眼井。但具体到乡镇,机井分布悬殊很大,有的百余亩地有2、3眼,而有的几百亩地无井。而现有的机井,大多在八、九十年代建成,其中年限在20年以上的占机井总数的55%以上。机井老化、退化问题比较严重,运行时间长,出水量小,坍塌淤积,自然损坏等。一部分不能使用甚至出现报废现象。
3.2利用率低,缺乏组织管理
由于沟渠灌溉的省时省力,当地群众对引黄灌溉的依赖性大。只有在水源出现供需矛盾较突出时,采用井灌,机井利用率不足50%。加上机井管理人员年龄普遍较高(大多在50—70岁之间),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当前经济环境的影响下,重建轻管和短期行为较为严重。大部分井房被破坏,井池毁坏。年年修,年年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3.3井灌资金无来源,成井质量差
多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水利的发展。水工建筑物及河道清淤工作的所有费用,几乎全部由上级拨付和当地政府配套。而井灌资金国家投入较少。机井建设的资金基本上全靠农民自筹。尽管有文件规定每新打一眼井,奖励1000元的政策。但也是在固定的机井队中直接扣除。缺乏设计、施工的合理性、科学性,机井建设“各自为政”的盲目打井现象。打井队伍缺乏统一的管理,施工技术落后,不合格材料的存在,打井时只贪图便宜,又无监理措施。导致成井质量没有保障,影响井灌事业的健康发展。
3.4水费采用一刀切
现行的水费上交基本上采用均摊法。农业水费不论采用引黄灌溉还是井灌,一律按亩收费。一些直接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对计收农业水费有抵触情绪,认为采用机井灌溉用的是地下水,而不是黄河水,不应该与其他村庄一样缴纳水费。缺少单独的计价机制,这是农业水费难以计收的主要原因。
4、对策与措施
4.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监督检查。
加强对机井、泵站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每年都对机井建设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存在的问题迅速采取措施,杜绝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
4.2完善配套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各乡镇安排督促所有人对配套设施不全、年久失修的机井,尽快完善配套设施,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有条件的地方要做到一眼井一间房,没井房的机井在井口加装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杜绝敞口井的存在。废弃井按照所有权属,做好填埋、封堵。填埋、封堵由机井所有人负责,所属乡镇负责做好监督。对所有权不明的机井由村集体统一负责填埋、封堵。
4.3明确管理主体,切实落实责任。
机井的安全运行管理要按照谁所有、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好管理责任主体。对村集体所有的,其安全运行由村集体负责,对单户、联户和股份合作制所有的,其安全运行管理由农户或共同所有人负责。
4.4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对机井的安全运行乡镇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安全运行制度,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技术指导。机井运行期间,加强值守,严禁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敞口敞门运行,严格按有关规程规范要求作业,确保安全运行。
5、合理化建议
5.1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机井建设的投入
各级政府对机井建设应予重视和支持,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机井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国家补助资金的导向作用。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渠道加大对机井建设的资金投入。也可采取宣传和发动群众联户集资筹建股份井,制定保护机井建设的各项制度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帮扶政策等措施,提高兴建井灌工程的积极性。
5.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成井质量
为确保机井建设的健康发展,制定科学的打井规划,引导群众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应根据各乡镇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机井密度,易井区的面积,干支河道的分布状况等情况,合理布局机井建设规划。确保打成一眼井,成就一片地的任务目标。确保成井质量,按文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组织专业人员对打井队伍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审批和验收制度,取缔无资质、技术差、工艺落后的打井队伍,进一步杜绝成井质量差,报废率高的现象,确保成井质量。
6、结语
机井是我市农业灌溉重要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今的引黄水的可用而不可靠的前景下,农业要得到及时的灌溉,必须高度重视机井建设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有利于机井工程的建设,以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充分调动机井的所有者、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搞好机井工程的管护。充分发挥和提高机井效益。促进全市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禹城市;机井灌溉;对策与措施
前言:
我市供水水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黄河客水,需水量来自于种植业、畜牧业、工(企)业城乡居民及其他。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用水量也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明显。因此灌区在大力发展引黄灌溉同时,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重视机井灌溉事业的发展,制订了“以井保丰,引黄补源”的用水原则,大力提倡和鼓励发展机井建设,提取地下水抗旱保丰收。
1、基本情况
禹城市位于鲁西北德州市南部,地处黄泛平原,地势平缓,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微倾斜。境内分徒骇河流域和德惠新河流域,干支流河道24条,主要行洪河道12条,总长244公里,堤防长366公里。耕地面积80万亩。年均引用黄河水量2.0亿立方,为确保当地农业的灌溉用水和补给地下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9年我市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共有98个,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河道清淤和干渠及村镇河道的治理,北部乡镇(梁家乡、辛店镇)用不上黄河水的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农业灌溉全部用上黄河水;西部乡镇(辛寨乡)地势较高,加上远离引黄总干,用不上黄河水的矛盾尤为突出,但经近几年的清淤治理,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减少至13个,但是部分村庄为边界村庄,河道分布少,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依然存在;南部乡镇(李屯乡)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43个,由于地势高亢,沟渠分布較少,但地下水位埋藏浅,水源丰富,适用于丼灌。
2、机井灌溉的意义
我市的农业用水以引黄灌溉为主,方式采用轮灌。以小麦为例,一般需浇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四次用水。由于引黄的给水是限时和限量,能满足轮灌的用水需求显然是不可能的。加之近几年春季和秋冬季节的持续干旱,用水高峰连续不断,仅仅依靠地表水难以及时灌溉并缓解旱情。因此,发展井灌能有效地解决用水紧缺的矛盾,而以黄河水补充地下水又能利于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2.1补充地下水源
据统计,我市水资源量为4.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达1.68亿立方米。但城区地下水的开采状况已达到极限,并形成小面积漏斗,因此,补充地下水资源尤为重要。据试验区资料记载,地下水的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生产性。降水渗入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其次是河道的侧渗。数据显示,每年从河道内渗到地下的水量占饮水量的30%,在引黄两岸的乡镇和主干渠分布的地区尤为明显。在引黄送水期间,抓住有利时机抢引抢蓄黄河水并通过沟渠及时灌溉农田。而在用水紧张时,采用井灌,起到应急作用,做到适时灌溉,缓解供水不足的矛盾。
2.2扩大灌溉面积
井渠灌溉延伸了灌溉范围,扩大了有效灌溉面积。我市西南部乡镇地势高亢,远离引黄总干,沟渠分布较少,但地下水位埋藏浅,水源丰富,近几年,当地群众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打机井,采用机井灌溉有效地缓解了这一问题。全市灌溉面积由2008年的68万亩提高到2012年的76万亩,增长12%;粮食单产由1995年的850kg提高到2012年的1100kg,增长13%。
3、机井灌溉存在的问题
3.1机井分布不平衡,老化、退化严重
据统计,全市共有机井12450眼,按耕地面积80万亩算,灌区平均80亩有一眼井。但具体到乡镇,机井分布悬殊很大,有的百余亩地有2、3眼,而有的几百亩地无井。而现有的机井,大多在八、九十年代建成,其中年限在20年以上的占机井总数的55%以上。机井老化、退化问题比较严重,运行时间长,出水量小,坍塌淤积,自然损坏等。一部分不能使用甚至出现报废现象。
3.2利用率低,缺乏组织管理
由于沟渠灌溉的省时省力,当地群众对引黄灌溉的依赖性大。只有在水源出现供需矛盾较突出时,采用井灌,机井利用率不足50%。加上机井管理人员年龄普遍较高(大多在50—70岁之间),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当前经济环境的影响下,重建轻管和短期行为较为严重。大部分井房被破坏,井池毁坏。年年修,年年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3.3井灌资金无来源,成井质量差
多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水利的发展。水工建筑物及河道清淤工作的所有费用,几乎全部由上级拨付和当地政府配套。而井灌资金国家投入较少。机井建设的资金基本上全靠农民自筹。尽管有文件规定每新打一眼井,奖励1000元的政策。但也是在固定的机井队中直接扣除。缺乏设计、施工的合理性、科学性,机井建设“各自为政”的盲目打井现象。打井队伍缺乏统一的管理,施工技术落后,不合格材料的存在,打井时只贪图便宜,又无监理措施。导致成井质量没有保障,影响井灌事业的健康发展。
3.4水费采用一刀切
现行的水费上交基本上采用均摊法。农业水费不论采用引黄灌溉还是井灌,一律按亩收费。一些直接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对计收农业水费有抵触情绪,认为采用机井灌溉用的是地下水,而不是黄河水,不应该与其他村庄一样缴纳水费。缺少单独的计价机制,这是农业水费难以计收的主要原因。
4、对策与措施
4.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监督检查。
加强对机井、泵站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每年都对机井建设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存在的问题迅速采取措施,杜绝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
4.2完善配套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各乡镇安排督促所有人对配套设施不全、年久失修的机井,尽快完善配套设施,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有条件的地方要做到一眼井一间房,没井房的机井在井口加装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杜绝敞口井的存在。废弃井按照所有权属,做好填埋、封堵。填埋、封堵由机井所有人负责,所属乡镇负责做好监督。对所有权不明的机井由村集体统一负责填埋、封堵。
4.3明确管理主体,切实落实责任。
机井的安全运行管理要按照谁所有、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好管理责任主体。对村集体所有的,其安全运行由村集体负责,对单户、联户和股份合作制所有的,其安全运行管理由农户或共同所有人负责。
4.4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对机井的安全运行乡镇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安全运行制度,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技术指导。机井运行期间,加强值守,严禁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敞口敞门运行,严格按有关规程规范要求作业,确保安全运行。
5、合理化建议
5.1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机井建设的投入
各级政府对机井建设应予重视和支持,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机井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国家补助资金的导向作用。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渠道加大对机井建设的资金投入。也可采取宣传和发动群众联户集资筹建股份井,制定保护机井建设的各项制度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帮扶政策等措施,提高兴建井灌工程的积极性。
5.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成井质量
为确保机井建设的健康发展,制定科学的打井规划,引导群众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应根据各乡镇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机井密度,易井区的面积,干支河道的分布状况等情况,合理布局机井建设规划。确保打成一眼井,成就一片地的任务目标。确保成井质量,按文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组织专业人员对打井队伍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审批和验收制度,取缔无资质、技术差、工艺落后的打井队伍,进一步杜绝成井质量差,报废率高的现象,确保成井质量。
6、结语
机井是我市农业灌溉重要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今的引黄水的可用而不可靠的前景下,农业要得到及时的灌溉,必须高度重视机井建设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有利于机井工程的建设,以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充分调动机井的所有者、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搞好机井工程的管护。充分发挥和提高机井效益。促进全市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