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中国日益加重的“未富先老”困局,导致了养老的社会支持供给不足。老年护理和老年照顾资源的短缺,为“技术替代型”老年照护提供了发展空间。通过国家老年产业规划顶层设计的创新,建立智能化老年照护体系,或成为解决城市养老难题的崭新突破口。
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标志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1999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2亿,首次超过总人口的10%,标志老年中国社会正式开始。2013年2月27日,全国老龄委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随着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中国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1.94亿人,占总人口比14.2%,2013年将超过2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0年达到峰值4.83亿。届时,中国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可以预见,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及生育意愿下降,中国将进入老龄化加速增长时期。老龄化必将成为中国下一个阶段最大的社会结构性挑战。
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状态,老年问题尤为突出。老龄化与高龄化同时加剧,老年人口的高龄化、失能化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截至2012年底,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失能老年人口3600万人,慢性病患病老年人口0.97亿人,空巢老年人口0.99亿人。2025年之前,高龄老年人口将保持年均增长100万人。另外由于计划生育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无子女和失独老年人越来越多。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在持续增加。如此巨大的高龄、失能、失独老人群体,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的巨大压力。因此,如何养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人口结构巨大变迁之后的重大命题。中国养老事业依然坚持“居家养老为主、社区与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原则,但从现实需求及发展状态来看,当前中国的养老正遭遇空前困境。因而,在面临老年空巢和老年护理资源不足的现实困局之下,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设施来助力养老事业,已经迫在眉睫。
一、城市正遭遇老龄化时代的养老困境
中国城市养老基础比农村相对较好,未来创新空间或将首先体现在城市养老体系之中。当前城市老龄化日趋严峻,而且城市老龄人口相比较于农村老年人口,其活动空间的限制性反而更多。特别是大城市宽大的马路、汹涌的车流、繁忙的交通、公共空间的拥堵,导致城市对于老年人口的出行及生活带来了越来越非便利性。有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口的户外活动比例在逐渐下降:一是因为高楼型住宅不方便老年人口下楼;二是因为大马路、交通拥堵带来了显著的不安全感让城市老人不敢外出;三是因为户外基础设施的“老年友好型缺失”,让老人无意出门。再加上很多老人身体状况不太好,城市老年人基本不在户外。这种现象的一大后果是我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基本难以发现身边有老年人存在。老年人在城市中面临的“物理性限制”,让固守在家成为一种典型的老年生活状态。这种被动式的“居家养老”,导致很多老人生活质量下降。
居家养老形态导致一系列生活困境。由于失能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失独老人的日渐增多,居家养老面临的照料、护理、日常生活困难越来越多。全国老龄办副主任朱勇介绍称,无论现在还是将来,95%以上的老年人都要在家里养老。但是,由于当前家庭普遍小型化,很难具备养老的功能。与之相对应的,是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短缺。目前我国大约需要1000多万养老护理人员,而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护理人员不足10万人。这种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和供给不足,为养老事业带来了重大压力。另外,对于更多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能够自理的居家养老老年人口而言,他们大多数人虽然不太需要请专门的护理人员,但是在特殊时期或困难发生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援助,从而带来养老隐患。媒体屡屡报道出来的“老人去世多日未被发现”现象,便暴露出一些孤寡老人、独居老人“被忽略”的不幸遭遇。
大量慢性病患老年人口面临着日常病情护理照顾等严重困难。由于生理原因,身体老化带来的各种慢性病在老年人口身上集中爆发,让很多人不堪疾病的困扰。然而由于医疗体系的不发达和医疗保障的不完善,很多慢性病老年人口大多选择在家疗养,“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将因慢性病引发各种痴呆症、健忘症和狂躁症,从而偏离正常老人的生活习惯”。[1]因此,很多在家疗养的病患老人往往会造成自我护理不到位、护理错误等方面的后果,这不仅给这些病患老人带来巨大的生命危险,更让忙碌工作的子嗣带来担忧和焦虑。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者比例高达83%,大多数老人不得不在家疗养,因此这些老人的日常病情护理、保健护理、生活照顾等都存在巨大的资源缺口和社会压力。
二、老人生活与老年照护的独特需求
养老生活的需求主要体现为老年照顾。老年照顾是指对生活中存在困难的老年人进行照顾,主要是生活和医疗保健方面的照顾。[2]老年照顾主要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病弱护理等。就需求而言,家庭照顾仍是老年照顾的基本形式,这也是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接受的最主要形态。老人日常生活主要指老人身边的事情,它具有连续性、习惯性、反复性、经常性的特点,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大。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原则包括了安全、健康、便利、适当、整洁和尊重。[3]对老年人的日常照顾,不仅应该具备设施层面的高标性,同时也涵括了精神层面的人格尊重因素。这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这也是导致当前我国为老护理人员总量不高、缺口太大的主要原因。因为从业门槛和执业要求比较高,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老年人口的生活方式具有特殊性。生活方式是关于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生命活动的模式与特征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制约。[4]老年人口的生活方式,由于老年生活内容和角色的转变,使得其他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们的生活场所、交往对象、生活节奏等,都与过去不同了。青壮年时期,人们生活的空间比较广阔,除劳动、居家过日子外,他们还有非常广泛的其他社会活动。可是一旦退休并步入老年之后,其生活的空间就大大缩小了。老年人口从青壮年时期的“业缘交往”逐渐转换为“地缘交往”为主。家庭、邻里成了他们生活的主要场所。过去的许多社会联系逐渐失去,与过去交往对象的来往逐渐减少。这时,他们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家庭成员、邻里、亲朋,以及故旧知己。同时,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到老年,神经、肌肉组织都不断衰老,神经中枢的灵敏性和肌肉收缩力都不如从前,运动和各种动作的速度自然也就迟缓了,从而使生活的节奏逐渐变慢。从这点看,慢不仅是老年生活的一个特征,而且也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状况。随着年龄的逐渐衰老和进入老年阶段,人们的生活内容便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从奉养的义务逐渐变成拥有被奉养的权利。劳动或工作不再是其生活的主要内容,代之而起的是如何休养身心,延年益寿。因此,“颐养天年”成了老年生活的主要内容和生活方式的主旋律。[5] 城市老年人口的生活需求因其生活方式而呈现新的特征。老年人口的居家形态、生活空间、交往需求和生命目标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因而他们的生活需求必然会变化。他们需要从居住空间、家居形态、饮食、交往、身体维护到精神慰藉等层面确立属于他们的新生活方式标准。而在居家养老现有格局之下,家庭成员照顾面临重大挑战。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便一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控制了总体人口数量,但也催生了新型的家庭模式,即“四二一”模式,即一个家庭中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这就意味着两个人需要同时担负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虽然许多老人与儿女们生活在一起,但儿女们由于工作需要还是不能时刻陪在老人身边,使得儿女们在关心老人的领域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专业护理人员的不足与家庭成员的力所难及,只能依托智能化技术及设备来部分替代居家养老的生活需求。
三、技术替代型老年照护的可行性
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快,老龄问题复杂多样,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滞后,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尚未形成。因此,开展技术替代型老年照顾,可以成为市场创新改变现状的有效切入点和突破口。当前的技术替代型老年照护体系主要集中在智能化设施、服务提升和改善老年日常照护系统效能的模式。
智能化养老是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
首先是通过智能设备与技术使开展远程全天候居家照看老人成为可能。现代物联网技术,一般可以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借助各类传感器和计算网络的实施连接,让老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老年人的日常居家生活,能通过网络让子女远程了解和查看。智能居家养老设备,为“远程照顾”提供了极大便利,减缓了老年人口子嗣居家照看的压力。这对促进家庭和谐、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同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智能居家养老照看模式,让老年人和老年人的子女减少了后顾之忧。
其次是日常病情监测护理的智能监测体系。病患老年人口的居家疗养,需要时刻监测和跟踪病情变化情况,以提醒用药或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呼叫医疗救助。智能居家养老系统由一个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健康服务中心、电话和一系列智能居家养老设备来联合组成。智能居家养老通过心电监测器、血压监测仪、老顽童智能手表、健康千里眼等设备,让老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很自然地融入系统的医疗检查,所测数据直接传送到所属医疗服务中心的老人电子健康档案,一旦出现数据异常,智能系统会自动启动远程医疗,必要时上门进行医疗服务。智能居家养老系统内部都设置了GMS系统,可将检测到的身体数据发送到智能居家养老医务中心,由中心医护人员对数据即时或定期分析,提供治疗保养方案。仪器可检测心跳、血压、血氧、体温等数据,还有基本对话功能,这些都弥补了我国因机构设施不足带来的养老压力过大的不足。
第三,老年人口出行监测与远程照看的便利。老年人通过佩戴智能养老设备,可以通过GPS、互联网等技术实现让子女获取自己的出行状况的目标,还能让健康服务中心的医师及时监控自己的健康动态。如果老人在家中或外出时发生异常状况,只要按下呼叫键就能获得健康服务中心的及时救援。因此智能居家养老的新服务有助于减缓子女养老压力,儿女上班的时候可以通过智能居家养老的信息服务中心及时掌握老年人的安全状况,并且该养老模式还能让老人在不用颠簸于家庭和医院的情况下享受更多的医疗资源。
第四,智能居家养老设备,还可用大量智能家具、智能厨卫设备等实现远距离协助老人居家吃饭、洗衣等生活问题。结合物联网科技手段,老人的子女可以通过远距离“遥控”或设置定时操控,帮助老年人做饭、洗衣等日常生活。当前全国城市开展的老年家庭“一键呼”系统的安装和应用,已经为老年日常家庭生活的“便老化”服务提供了高效能的信息化支持。另外通过智能居家养老系统,老人还可以获得最新新闻资讯、健康资讯、精彩影视、幽默笑话等温馨服务。因此智能化技术的实施,可以确保老人在他们感到舒适及喜欢的环境里获得最完美的养老生活。
据相关机构跟踪调查,这种新型养老模式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老人们的养老需要,还能缓解80后的养老困局。智能居家养老是最适合老人的亲情化养老,通过技术替代型的智能化设备开展养老照护,升级和优化了传统居家养老的方式,延续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孝”道精神。这种智能化支撑设施,既满足老年人对“家”的需要,又合并了网络远程技术和实时健康管理的优势,配合智能居家系统让子女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父母外出时也不必害怕出现迷路或走失等状况,父母出现意外状况时更能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充分满足了子女对老人的呵护需要与管理。即使相隔千万里,子女也能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动态和出行状况。一些智能居家养老设施和设备,已在不少地区得到试用,大量智能居家设备体型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价格也适中,几乎适合所有希望提高养老生活质量的老年人。
四、智能化老年照护体系的政策嵌入机制
技术替代型的智能化养老形态,已经证明是一种技术成熟并且具有市场化前景的新模式。2012年,全国老龄办出台了《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明确了我国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在未来的总体发展方向。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公共环境、居家环境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未充分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要求。例如,6层甚至更高的楼房没有电梯,过街天桥、地铁上下不便,红绿灯变化太快致使老年人过街面临危险。通知规定,今后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生活习惯,突出“年龄平等”的理念。目前,北京、上海已开始对城市社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北京老龄部门正在推动在低层旧楼加装电梯。除了这些养老“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改善,主要侧重破除老年人口户外出行的障碍。但对于居家养老智能化设施的规范,暂未有深入且明确的规定。因此,智能化居家养老照护体系改革,应该成为下一阶段重要的政策调整和优化方向。 智能化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需开展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智能化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应纳入老年住宅用地申请和定向招拍挂的要约内容。因为老年地产用地申请有一定的政策优惠空间,但这种优惠必须嵌入相关的智能化基础配套需求,作为附加条款。为了适应这种智能化老年住宅基础设施的配套需求,应该进行城市规划的政策创新。未来政府应该适当规划以服务老年群体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老年住宅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智能化集成服务”的规模优势。[6]政府应该有步骤地逐步规划出适应老年人口居住的区位和空间,并且在土地规划和出让条款中,规定必须要为智能化老年住宅提供诸如专门宽带、传感网接口、智能传输器的网箱预留等基础设施。这种集约化、主题化、智能化老年社区,要推助土地价格层面的政策优惠或财政补贴。
智能化养老设备的应用应该设立专门的政府技术奖励基金。当前我国在国家层面、省市层面都建立了技术创新与服务的专项奖励扶持资金。未来也应该针对智能化养老设备的研发、制造,提供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层面的奖励扶持资金。政府还可以为这种类型的企业提供适当的研发支持、税收优惠等,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在这方面开展创新研究,并为市场化开发和销售智能化养老设备提供更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与应用智能化养老设备也应该获得政府专项补贴和系统支持。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老年照顾设备和系统的研发和面市,家庭购买与应用智能化养老设备也将随产品市场化的成熟而越来越普遍。但是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购买智能化老年照顾设备,依然面临着不少的财务压力。因此,政府应该对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和应用智能化居家养老设备提供专项补贴,通过补“人头”的福利型养老支持,实现更多的家庭能够应用得起智能化老年照顾设备。另外,对于中低收入者家庭而言,除了政府补贴购买智能设备的费用,还需将智能检测管理系统接入专门的医疗监护机构,比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机构,以公共服务模式开展对于中低收入者家庭的养老支持,因为如果没有后续系统支持,中低收入者无法真正享有智能化老年照护体系的终端服务。
中国的银发潮扑面袭来,居家养老将长期成为主流养老形态。家庭成员照护和人员护理资源的缺失,必将迎来智能化技术替代型老年照护需求的增长。市场配置型智能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加快老年社会政策框架下的智能化老年照护体系的制度性顶层设计,通过专项扶持资金、奖励基金、针对性补贴,加快普及智能化居家养老模式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智能化居家养老模式的建立,或将为我国破解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开拓一条崭新的路径。智能化老年照护技术市场也将推动银发经济的勃兴,并有可能激活一个庞大的智能化养老产业,为我国养老事业进步提供一个重大契机。
参考文献:
[1]Chris Jones,Tony Novak.Poverty, Welfare and Disciplinary State[M].London:Routledge,1999.
[2]周沛,葛忠明,马良.社会工作概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刘静林.老年社会工作社区工作与管理专业[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孙颖心.老年心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5]杨家祚.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
[6]胡小武.老年地产开发与“集约化” 老年照顾的创新模式[J].西北人口,2010(1).
责任编辑:王缙
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标志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1999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2亿,首次超过总人口的10%,标志老年中国社会正式开始。2013年2月27日,全国老龄委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随着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中国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1.94亿人,占总人口比14.2%,2013年将超过2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0年达到峰值4.83亿。届时,中国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可以预见,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及生育意愿下降,中国将进入老龄化加速增长时期。老龄化必将成为中国下一个阶段最大的社会结构性挑战。
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状态,老年问题尤为突出。老龄化与高龄化同时加剧,老年人口的高龄化、失能化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截至2012年底,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失能老年人口3600万人,慢性病患病老年人口0.97亿人,空巢老年人口0.99亿人。2025年之前,高龄老年人口将保持年均增长100万人。另外由于计划生育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无子女和失独老年人越来越多。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在持续增加。如此巨大的高龄、失能、失独老人群体,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的巨大压力。因此,如何养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人口结构巨大变迁之后的重大命题。中国养老事业依然坚持“居家养老为主、社区与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原则,但从现实需求及发展状态来看,当前中国的养老正遭遇空前困境。因而,在面临老年空巢和老年护理资源不足的现实困局之下,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设施来助力养老事业,已经迫在眉睫。
一、城市正遭遇老龄化时代的养老困境
中国城市养老基础比农村相对较好,未来创新空间或将首先体现在城市养老体系之中。当前城市老龄化日趋严峻,而且城市老龄人口相比较于农村老年人口,其活动空间的限制性反而更多。特别是大城市宽大的马路、汹涌的车流、繁忙的交通、公共空间的拥堵,导致城市对于老年人口的出行及生活带来了越来越非便利性。有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口的户外活动比例在逐渐下降:一是因为高楼型住宅不方便老年人口下楼;二是因为大马路、交通拥堵带来了显著的不安全感让城市老人不敢外出;三是因为户外基础设施的“老年友好型缺失”,让老人无意出门。再加上很多老人身体状况不太好,城市老年人基本不在户外。这种现象的一大后果是我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基本难以发现身边有老年人存在。老年人在城市中面临的“物理性限制”,让固守在家成为一种典型的老年生活状态。这种被动式的“居家养老”,导致很多老人生活质量下降。
居家养老形态导致一系列生活困境。由于失能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失独老人的日渐增多,居家养老面临的照料、护理、日常生活困难越来越多。全国老龄办副主任朱勇介绍称,无论现在还是将来,95%以上的老年人都要在家里养老。但是,由于当前家庭普遍小型化,很难具备养老的功能。与之相对应的,是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短缺。目前我国大约需要1000多万养老护理人员,而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护理人员不足10万人。这种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和供给不足,为养老事业带来了重大压力。另外,对于更多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能够自理的居家养老老年人口而言,他们大多数人虽然不太需要请专门的护理人员,但是在特殊时期或困难发生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援助,从而带来养老隐患。媒体屡屡报道出来的“老人去世多日未被发现”现象,便暴露出一些孤寡老人、独居老人“被忽略”的不幸遭遇。
大量慢性病患老年人口面临着日常病情护理照顾等严重困难。由于生理原因,身体老化带来的各种慢性病在老年人口身上集中爆发,让很多人不堪疾病的困扰。然而由于医疗体系的不发达和医疗保障的不完善,很多慢性病老年人口大多选择在家疗养,“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将因慢性病引发各种痴呆症、健忘症和狂躁症,从而偏离正常老人的生活习惯”。[1]因此,很多在家疗养的病患老人往往会造成自我护理不到位、护理错误等方面的后果,这不仅给这些病患老人带来巨大的生命危险,更让忙碌工作的子嗣带来担忧和焦虑。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者比例高达83%,大多数老人不得不在家疗养,因此这些老人的日常病情护理、保健护理、生活照顾等都存在巨大的资源缺口和社会压力。
二、老人生活与老年照护的独特需求
养老生活的需求主要体现为老年照顾。老年照顾是指对生活中存在困难的老年人进行照顾,主要是生活和医疗保健方面的照顾。[2]老年照顾主要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病弱护理等。就需求而言,家庭照顾仍是老年照顾的基本形式,这也是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接受的最主要形态。老人日常生活主要指老人身边的事情,它具有连续性、习惯性、反复性、经常性的特点,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大。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原则包括了安全、健康、便利、适当、整洁和尊重。[3]对老年人的日常照顾,不仅应该具备设施层面的高标性,同时也涵括了精神层面的人格尊重因素。这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这也是导致当前我国为老护理人员总量不高、缺口太大的主要原因。因为从业门槛和执业要求比较高,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老年人口的生活方式具有特殊性。生活方式是关于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生命活动的模式与特征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制约。[4]老年人口的生活方式,由于老年生活内容和角色的转变,使得其他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们的生活场所、交往对象、生活节奏等,都与过去不同了。青壮年时期,人们生活的空间比较广阔,除劳动、居家过日子外,他们还有非常广泛的其他社会活动。可是一旦退休并步入老年之后,其生活的空间就大大缩小了。老年人口从青壮年时期的“业缘交往”逐渐转换为“地缘交往”为主。家庭、邻里成了他们生活的主要场所。过去的许多社会联系逐渐失去,与过去交往对象的来往逐渐减少。这时,他们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家庭成员、邻里、亲朋,以及故旧知己。同时,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到老年,神经、肌肉组织都不断衰老,神经中枢的灵敏性和肌肉收缩力都不如从前,运动和各种动作的速度自然也就迟缓了,从而使生活的节奏逐渐变慢。从这点看,慢不仅是老年生活的一个特征,而且也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状况。随着年龄的逐渐衰老和进入老年阶段,人们的生活内容便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从奉养的义务逐渐变成拥有被奉养的权利。劳动或工作不再是其生活的主要内容,代之而起的是如何休养身心,延年益寿。因此,“颐养天年”成了老年生活的主要内容和生活方式的主旋律。[5] 城市老年人口的生活需求因其生活方式而呈现新的特征。老年人口的居家形态、生活空间、交往需求和生命目标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因而他们的生活需求必然会变化。他们需要从居住空间、家居形态、饮食、交往、身体维护到精神慰藉等层面确立属于他们的新生活方式标准。而在居家养老现有格局之下,家庭成员照顾面临重大挑战。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便一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控制了总体人口数量,但也催生了新型的家庭模式,即“四二一”模式,即一个家庭中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这就意味着两个人需要同时担负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虽然许多老人与儿女们生活在一起,但儿女们由于工作需要还是不能时刻陪在老人身边,使得儿女们在关心老人的领域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专业护理人员的不足与家庭成员的力所难及,只能依托智能化技术及设备来部分替代居家养老的生活需求。
三、技术替代型老年照护的可行性
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快,老龄问题复杂多样,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滞后,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尚未形成。因此,开展技术替代型老年照顾,可以成为市场创新改变现状的有效切入点和突破口。当前的技术替代型老年照护体系主要集中在智能化设施、服务提升和改善老年日常照护系统效能的模式。
智能化养老是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
首先是通过智能设备与技术使开展远程全天候居家照看老人成为可能。现代物联网技术,一般可以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借助各类传感器和计算网络的实施连接,让老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老年人的日常居家生活,能通过网络让子女远程了解和查看。智能居家养老设备,为“远程照顾”提供了极大便利,减缓了老年人口子嗣居家照看的压力。这对促进家庭和谐、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同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智能居家养老照看模式,让老年人和老年人的子女减少了后顾之忧。
其次是日常病情监测护理的智能监测体系。病患老年人口的居家疗养,需要时刻监测和跟踪病情变化情况,以提醒用药或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呼叫医疗救助。智能居家养老系统由一个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健康服务中心、电话和一系列智能居家养老设备来联合组成。智能居家养老通过心电监测器、血压监测仪、老顽童智能手表、健康千里眼等设备,让老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很自然地融入系统的医疗检查,所测数据直接传送到所属医疗服务中心的老人电子健康档案,一旦出现数据异常,智能系统会自动启动远程医疗,必要时上门进行医疗服务。智能居家养老系统内部都设置了GMS系统,可将检测到的身体数据发送到智能居家养老医务中心,由中心医护人员对数据即时或定期分析,提供治疗保养方案。仪器可检测心跳、血压、血氧、体温等数据,还有基本对话功能,这些都弥补了我国因机构设施不足带来的养老压力过大的不足。
第三,老年人口出行监测与远程照看的便利。老年人通过佩戴智能养老设备,可以通过GPS、互联网等技术实现让子女获取自己的出行状况的目标,还能让健康服务中心的医师及时监控自己的健康动态。如果老人在家中或外出时发生异常状况,只要按下呼叫键就能获得健康服务中心的及时救援。因此智能居家养老的新服务有助于减缓子女养老压力,儿女上班的时候可以通过智能居家养老的信息服务中心及时掌握老年人的安全状况,并且该养老模式还能让老人在不用颠簸于家庭和医院的情况下享受更多的医疗资源。
第四,智能居家养老设备,还可用大量智能家具、智能厨卫设备等实现远距离协助老人居家吃饭、洗衣等生活问题。结合物联网科技手段,老人的子女可以通过远距离“遥控”或设置定时操控,帮助老年人做饭、洗衣等日常生活。当前全国城市开展的老年家庭“一键呼”系统的安装和应用,已经为老年日常家庭生活的“便老化”服务提供了高效能的信息化支持。另外通过智能居家养老系统,老人还可以获得最新新闻资讯、健康资讯、精彩影视、幽默笑话等温馨服务。因此智能化技术的实施,可以确保老人在他们感到舒适及喜欢的环境里获得最完美的养老生活。
据相关机构跟踪调查,这种新型养老模式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老人们的养老需要,还能缓解80后的养老困局。智能居家养老是最适合老人的亲情化养老,通过技术替代型的智能化设备开展养老照护,升级和优化了传统居家养老的方式,延续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孝”道精神。这种智能化支撑设施,既满足老年人对“家”的需要,又合并了网络远程技术和实时健康管理的优势,配合智能居家系统让子女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父母外出时也不必害怕出现迷路或走失等状况,父母出现意外状况时更能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充分满足了子女对老人的呵护需要与管理。即使相隔千万里,子女也能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动态和出行状况。一些智能居家养老设施和设备,已在不少地区得到试用,大量智能居家设备体型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价格也适中,几乎适合所有希望提高养老生活质量的老年人。
四、智能化老年照护体系的政策嵌入机制
技术替代型的智能化养老形态,已经证明是一种技术成熟并且具有市场化前景的新模式。2012年,全国老龄办出台了《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明确了我国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在未来的总体发展方向。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公共环境、居家环境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未充分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要求。例如,6层甚至更高的楼房没有电梯,过街天桥、地铁上下不便,红绿灯变化太快致使老年人过街面临危险。通知规定,今后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生活习惯,突出“年龄平等”的理念。目前,北京、上海已开始对城市社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北京老龄部门正在推动在低层旧楼加装电梯。除了这些养老“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改善,主要侧重破除老年人口户外出行的障碍。但对于居家养老智能化设施的规范,暂未有深入且明确的规定。因此,智能化居家养老照护体系改革,应该成为下一阶段重要的政策调整和优化方向。 智能化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需开展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智能化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应纳入老年住宅用地申请和定向招拍挂的要约内容。因为老年地产用地申请有一定的政策优惠空间,但这种优惠必须嵌入相关的智能化基础配套需求,作为附加条款。为了适应这种智能化老年住宅基础设施的配套需求,应该进行城市规划的政策创新。未来政府应该适当规划以服务老年群体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老年住宅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智能化集成服务”的规模优势。[6]政府应该有步骤地逐步规划出适应老年人口居住的区位和空间,并且在土地规划和出让条款中,规定必须要为智能化老年住宅提供诸如专门宽带、传感网接口、智能传输器的网箱预留等基础设施。这种集约化、主题化、智能化老年社区,要推助土地价格层面的政策优惠或财政补贴。
智能化养老设备的应用应该设立专门的政府技术奖励基金。当前我国在国家层面、省市层面都建立了技术创新与服务的专项奖励扶持资金。未来也应该针对智能化养老设备的研发、制造,提供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层面的奖励扶持资金。政府还可以为这种类型的企业提供适当的研发支持、税收优惠等,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在这方面开展创新研究,并为市场化开发和销售智能化养老设备提供更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与应用智能化养老设备也应该获得政府专项补贴和系统支持。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老年照顾设备和系统的研发和面市,家庭购买与应用智能化养老设备也将随产品市场化的成熟而越来越普遍。但是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购买智能化老年照顾设备,依然面临着不少的财务压力。因此,政府应该对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和应用智能化居家养老设备提供专项补贴,通过补“人头”的福利型养老支持,实现更多的家庭能够应用得起智能化老年照顾设备。另外,对于中低收入者家庭而言,除了政府补贴购买智能设备的费用,还需将智能检测管理系统接入专门的医疗监护机构,比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机构,以公共服务模式开展对于中低收入者家庭的养老支持,因为如果没有后续系统支持,中低收入者无法真正享有智能化老年照护体系的终端服务。
中国的银发潮扑面袭来,居家养老将长期成为主流养老形态。家庭成员照护和人员护理资源的缺失,必将迎来智能化技术替代型老年照护需求的增长。市场配置型智能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加快老年社会政策框架下的智能化老年照护体系的制度性顶层设计,通过专项扶持资金、奖励基金、针对性补贴,加快普及智能化居家养老模式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智能化居家养老模式的建立,或将为我国破解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开拓一条崭新的路径。智能化老年照护技术市场也将推动银发经济的勃兴,并有可能激活一个庞大的智能化养老产业,为我国养老事业进步提供一个重大契机。
参考文献:
[1]Chris Jones,Tony Novak.Poverty, Welfare and Disciplinary State[M].London:Routledge,1999.
[2]周沛,葛忠明,马良.社会工作概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刘静林.老年社会工作社区工作与管理专业[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孙颖心.老年心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5]杨家祚.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
[6]胡小武.老年地产开发与“集约化” 老年照顾的创新模式[J].西北人口,2010(1).
责任编辑:王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