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媒产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传媒产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全球性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现代传媒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经济上的对外开放。“经济上的变化对中国传媒业产生了间接影响,慢慢地改变了自1952年年底以來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形成完全国有化、相对封闭的传媒业格局。” [1]
期刊传媒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国家政策和扶持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产业的属性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重大政治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传媒产业体制变革主要经过以下阶段:
一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起步和探索阶段的增量发展(1978年到1992年)。“文革”十年,期刊沦落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期刊业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阅读需求受到极大遏制。1979年12月全国出版座谈会在长沙召开,座谈会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重新确立了出版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这次会议引发了我国期刊出版结构调整和出版生产力的解放。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办好各类期刊,对全国期刊进行必要的调整,出版物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注重经济效益。198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期刊出版实行自负盈亏的通知》。1985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三大产业的划分标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被列为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新闻出版和教育文化等。1987年1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新闻出版署,并设立期刊管理司,为期刊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阶段改革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带来了期刊品种和数量大幅度提升,奠定了新时期期刊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二是文化体制改革推进阶段的结构优化。(1992年到2002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及党的十四大召开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序幕,中国改革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伴随着组织资源的逐渐退出,大众期刊传媒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中,文化部已经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概念。[2]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发布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将报刊经营归为第三产业范畴,标志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管理逐渐由限制式变为引导性。1996年1月,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成为报刊传媒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知音》等大众期刊传媒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迈向多元化发展,并开始拓展海外传媒市场。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道进一步讲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2001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后,到2002年初全国共组建了文化产业集团70多家。《知音》《家庭》等也作为期刊行业最早成立集团的大众期刊传媒。这一时期,国家对报刊业进行了治理,优化了结构,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期刊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从1990年到2002年我国期刊由6078种增加到8899种,增长了46%。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深化阶段(2003年至2014年)。这一时期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要求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健全文化市场体制,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鼓励多渠道资本投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同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转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2005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划分了“产业”和“事业”的界限。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是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6年《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方案》标志着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2007年11月中共十七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大文化产业带动战略”。 2009年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鼓励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联合重组,加快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部署了非时政报刊的转企改制工作。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和任务,即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2012年十八大将“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性产业”写入报告,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2012年以后,国家在积极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发展的同时,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14]15 号)发布,指出国有文化企业要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试点和股权激励试点,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后免征所得税。国家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国期刊传媒产业发展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对于我国高度分散弱小的期刊产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另外文化产业整体的发展进步和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训也为大众期刊传媒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企业的热情高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基本形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四是传统期刊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阶段(2014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我党对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了我党主动适应媒体发展趋势和应对时代挑战的高度自觉,规划了媒體融合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中央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媒体融合的原则要求和具体路径。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传统媒体第一场新的革命。媒体融合引起我国期刊传媒界的关注和讨论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2000年开始就有刊网互动的讨论与实践,中国知网、万方、龙源、维普等期刊数据库迅速崛起。2010年11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媒体融合与发展论坛”,发布了《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调查报告》蓝皮书,同年有学者提出了“刊网融合”的概念,但这一时期多停留在+互联网阶段,即纸刊内容叠加到网上,用户的核心价值并未得到较为充分的彰显。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4G时代,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被称为融合元年,一方面是因为《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国家政策的出台,促使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另一方面,移动媒体成为媒介融合的连结点,移动终端用不同的形态强势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期刊从与互联网相加进入了相融阶段,信息传播方面的融合,还体现在内容制作、期刊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融合。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的趋势,很多期刊开始融入不同形式的新兴媒介,如自主开发APP、借助各种数据库(中国知网、超星、万方、维普)和推广平台(如Rays),实时推送期刊出版信息,为碎片化学习、移动式阅读、开放获取、在线评论与交流探讨等提供便利,契合用户需求,更加注重媒介形式和阅读习惯的内容生产,不断提升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也探索了很多新的经验。
注释:
[1]周天增.报刊准入分类管理和产业化研究.远方出版社,2005-68.
[2]韩永进.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5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人民出版社,2014-34.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报业集团)
期刊传媒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国家政策和扶持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产业的属性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重大政治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传媒产业体制变革主要经过以下阶段:
一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起步和探索阶段的增量发展(1978年到1992年)。“文革”十年,期刊沦落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期刊业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阅读需求受到极大遏制。1979年12月全国出版座谈会在长沙召开,座谈会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重新确立了出版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这次会议引发了我国期刊出版结构调整和出版生产力的解放。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办好各类期刊,对全国期刊进行必要的调整,出版物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注重经济效益。198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期刊出版实行自负盈亏的通知》。1985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三大产业的划分标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被列为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新闻出版和教育文化等。1987年1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新闻出版署,并设立期刊管理司,为期刊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阶段改革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带来了期刊品种和数量大幅度提升,奠定了新时期期刊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二是文化体制改革推进阶段的结构优化。(1992年到2002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及党的十四大召开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序幕,中国改革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伴随着组织资源的逐渐退出,大众期刊传媒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中,文化部已经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概念。[2]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发布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将报刊经营归为第三产业范畴,标志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管理逐渐由限制式变为引导性。1996年1月,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成为报刊传媒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知音》等大众期刊传媒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迈向多元化发展,并开始拓展海外传媒市场。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道进一步讲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2001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后,到2002年初全国共组建了文化产业集团70多家。《知音》《家庭》等也作为期刊行业最早成立集团的大众期刊传媒。这一时期,国家对报刊业进行了治理,优化了结构,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期刊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从1990年到2002年我国期刊由6078种增加到8899种,增长了46%。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深化阶段(2003年至2014年)。这一时期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要求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健全文化市场体制,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鼓励多渠道资本投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同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转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2005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划分了“产业”和“事业”的界限。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是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6年《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方案》标志着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2007年11月中共十七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大文化产业带动战略”。 2009年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鼓励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联合重组,加快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部署了非时政报刊的转企改制工作。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和任务,即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2012年十八大将“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性产业”写入报告,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2012年以后,国家在积极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发展的同时,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14]15 号)发布,指出国有文化企业要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试点和股权激励试点,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后免征所得税。国家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国期刊传媒产业发展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对于我国高度分散弱小的期刊产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另外文化产业整体的发展进步和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训也为大众期刊传媒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企业的热情高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基本形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四是传统期刊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阶段(2014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我党对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了我党主动适应媒体发展趋势和应对时代挑战的高度自觉,规划了媒體融合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中央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媒体融合的原则要求和具体路径。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传统媒体第一场新的革命。媒体融合引起我国期刊传媒界的关注和讨论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2000年开始就有刊网互动的讨论与实践,中国知网、万方、龙源、维普等期刊数据库迅速崛起。2010年11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媒体融合与发展论坛”,发布了《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调查报告》蓝皮书,同年有学者提出了“刊网融合”的概念,但这一时期多停留在+互联网阶段,即纸刊内容叠加到网上,用户的核心价值并未得到较为充分的彰显。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4G时代,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被称为融合元年,一方面是因为《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国家政策的出台,促使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另一方面,移动媒体成为媒介融合的连结点,移动终端用不同的形态强势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期刊从与互联网相加进入了相融阶段,信息传播方面的融合,还体现在内容制作、期刊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融合。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的趋势,很多期刊开始融入不同形式的新兴媒介,如自主开发APP、借助各种数据库(中国知网、超星、万方、维普)和推广平台(如Rays),实时推送期刊出版信息,为碎片化学习、移动式阅读、开放获取、在线评论与交流探讨等提供便利,契合用户需求,更加注重媒介形式和阅读习惯的内容生产,不断提升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也探索了很多新的经验。
注释:
[1]周天增.报刊准入分类管理和产业化研究.远方出版社,2005-68.
[2]韩永进.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5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人民出版社,2014-34.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