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历史上又一次群英荟萃的特殊时刻
2月9日,是医疗队支援武汉同日到达人数最多的一天,
近6000人乘坐41架次包机陆续抵达。
每一批医护人员到来,武汉人都在心底说“有救了”
武汉封城了,但从来就不是一座“孤岛”。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自除夕之夜第一支医疗队抵达武汉起,截至3月8日,全国29个省份和军队系统累计派出345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出征武汉。而在互联网上开辟的“第二战场”,亦有无数医生日夜坚守奋战。武汉,迎来了历史上又一次群英荟萃的特殊时刻!
全国医疗团队大会师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派出了规模最大、力量最强的队伍驰援武汉、驰援湖北,尽锐出征。
以最快的速度出征
@所有人【重要紧急通知】现应国家需求,上海市组织医疗队赶赴武汉支援。共3批,每批135人。第一批等待消息入武汉,其余两批备着。分派到我们医院,需要重症监护系统出2个人参与组成医疗队。现征询支援者。自愿报名或者愿意调配的,请私信我或者发在群内。
2020年1月23日17时53分,距除夕不到7小时,上海某医院医护人员的微信工作群里,出现这条招募信息。紧接着——
“我报名。”
“我报名。”
“我报名。”
……
半个小时内,就有17人报名。报名截止后,还有医护人员陆续报名。
这只是2020年初全国各地医疗系统的一个缩影。
1月24日,万家灯火同庆除夕,首批援鄂医疗队——海、陆、空三军军医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抽调的450名医护力量,于当晚23时44分火速抵达武汉天河机场;
1月25日,大年初一凌晨1时多,上海医疗队136人和广东医疗队128人相继飞抵武汉。随后,江苏医疗队147人、浙江医疗队141人、四川医疗队138人、山东医疗队140人、湖南医疗队138人赶赴湖北;
1月26日,天津医疗队138人、辽宁医疗队138人、吉林医疗队137人、河南医疗队137人、重庆医疗队144人、河北医疗队150人、陕西医疗队137人赶赴湖北;
1月27日,北京医疗队137人、福建医疗队135人、云南医疗队137人、江西医疗队138人、山西医疗队137人、黑龙江医疗队137人、安徽医疗队187人、贵州医疗队137人、广西医疗队137人赶赴湖北;
1月28日,海南医疗队147人、甘肃医疗队137人、广西医疗队137人、新疆医疗队142人、青海医疗队135人、浙江第二批医疗队149人、内蒙古医疗队139人赶赴湖北。
从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四,短短4天时间,来自全国近30个省份的近6000名医护人员自带物资,从凌晨、从深夜,陆续奔赴湖北省多个城市。有的省份医疗队已经驰援一批、有的两批、有的三批,还有更多的正在随时待命。各省医疗队大多数乘飞机,也有的乘高铁,甚至乘大巴……
大多数医疗队人数都是137人,让很多人感到巧合。有网友认为,137是人类连接宇宙的神秘数字,是宇宙关键物理常数之一,决定了恒星如何燃烧……也是一种精神主义的数字象征。实际上,137人是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的标准配置:15个医疗组(各组6名医生、3名护士)加2名领队。
2月4日,全国派出10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支援湖北。
2月9日,是各地医疗队支援武汉同日到达人数最多的一天,近6000人组成的医疗队乘坐41架次包机陆续抵达武汉。
2月13日,军队系统又增援了2600名医护赶赴武汉承担救治任务。国家卫健委此前还调集了22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3个移动P3实验室赶赴武汉。
2月15日,國新办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贺胜表示,此次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大大超过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医疗救援的调动规模和速度。
截至3月8日,共有346支医疗队、4.26万医护人员抵达湖北,与当地医务人员并肩作战。
一省包一市
在充分考虑到疫情现状、人力资源储备及受援地市医疗资源缺口等情况的前提下,国家卫生健康委统筹安排16个省份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对口支援湖北。2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名单为:
陕西—十堰、河北—襄阳、河南—随州、江苏—孝感、山东—黄冈、广东—鄂州、安徽—黄石、江西—咸宁、湖南—荆州、重庆—宜昌、浙江—荆门、贵州—恩施、天津—神农架、北京—潜江、上海—天门、四川—仙桃
从2月10日开始,在原有一省包一市的基础上,国家卫健委按照原有关系不变、应补尽补的原则,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16个市州及县级市,确定以下对口支援关系:
重庆、黑龙江-孝感
山东、湖南-黄冈
江西-随州
广东、海南-荆州
辽宁、宁夏-襄阳
江苏-黄石
福建-宜昌
内蒙古、浙江-荆门
山西-仙桃、天门、潜江
贵州-鄂州
云南-咸宁
广西-十堰
天津-恩施
河北-神农架林区
1月27日至4月9日,全国通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快递等运输方式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累计123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186.9万吨。 全国各地,就以这样的方式,与湖北建立了血脉联系。
临时“集结号”
奔赴武汉的各地医疗队中,有一支很特别的医疗队,他们不是“正规军”——不属于任何一个省份的援鄂医疗队。这支医疗队的故事,要从一个微信群开始说起。
1月25日,苏州戴氏中医的第四代传人戴新瑞,组建了一个中医援助武汉微信群,全国各地共有187名中医加入。几经辗转,他找到武昌区委组织部部长胡太荣,提出想组建一支中医医疗队援鄂,胡太荣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医生护士必须有注册证,二是所需医疗物资都需要自带。戴新瑞全部答应。武昌区委组织部确认武汉市第七医院可以提供场地后,2月7日中午发去授权书。
很快,一批批中医志愿者陆续抵达武汉集结,大部分人是自己开车来的。几乎每辆车,都装满了中草药。医疗队先后筹集到61万元资金,用于购买中药材、煎药机、测氧仪、防护服等医疗用品。
贺劲是医疗队的第一位医生。43岁的他曾在武汉一家三级中医院工作多年,有10多年急诊、心脏重症监护室的经验。4年前,他辞职去了厦门一家中医门诊部当医生。元月中下旬,贺劲担心父母到处乱跑,特意回到武汉“看着他们”。武汉战疫形势紧张之后,他一连找了7家医院,希望能做义工,救治病人,都没有如愿。
2月6日,得知戴新瑞将在武汉建立“慈善中医之家”招募医生,贺劲第一时间报名。因为经验丰富,他被任命为总负责人。2月7日下午,贺劲来到武汉市第七医院。医院将一栋建于1955年的老楼给“慈善中医之家”建病区。临近第二天零时,病床刚搬完,就来了两个病人。2月9日中午,病房满了,共36个病人。其中有4个重症病人,他们在外等床的时间平均12天。
首批收治的36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中,除一位不幸离世之外,经过两周治疗,就有30位患者转阴。在防护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在中医特色病区,医疗队定人、定时、定量采用中医方法,做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
2月26日,医疗队又得到青山区防控疫情指挥部的授权,进驻武汉市第九医院参与所有病区的中医治疗。
“四大天团”火线出征
中国医学界有一个说法,“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新华社曾把它们称为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百年老店”,网友们则高呼他们是“王炸组合”。而今春,他们齐聚武汉。网友们高呼:“王炸来了,中国必胜!”
2020年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华西)派出院史上应对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规模的医疗队——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赴武汉开展救治工作。
在武汉机场,他们偶遇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东齐鲁)医疗队,双方隔空喊话,互道“加油”,现场视频瞬间刷爆朋友圈。
这一幕感动了千万网友。西华西与东齐鲁的上一次会师,还是83年前。那时在抗日大后方,东齐鲁搬到成都,与西华西合并成立协和大学,联合办学办医。
90后医疗队队员王维说:“机场偶遇真的是缘分,很感人,当时偌大的机场空空荡荡,昔日热闹的门店紧闭,机场除了少数工作人员,只有只身前来的我们两支队伍,感觉很悲壮,也很骄傲。”
这一次,两支医疗队再续前缘,共同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
北协和和南湘雅也出征武汉。
2月7日下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湘雅)第三批援鄂国家医疗队130人北上抵汉,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据悉,这是湘雅医院执行医疗援助使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支医疗队。
同日下午16时,北京协和医院(北协和)第二批医疗队142名队员飞抵武汉,与第一批队员会师于武汉同济医院,并于晚上21时完成岗前培训,连夜加入重症病房夜班轮值中,开展医疗工作。
彼时,西华西128岁、东齐鲁130岁、北协和99岁、南湘雅106岁。四方“王炸”会首,在中国医疗史百年以来属于第一次。有网友评论:“全村的龙已把最硬的鳞给你,哪怕自己也伤痕累累。所以,武汉,加油!”
“第二战场”:“云医生”在行动
抗疫前线,有一个特殊医疗群体,他们借助网络力量,为专业医疗技能插上“云翅膀”,开辟了“第二战场”。他们被称作“云医生”,正如这场全民战疫中的“空军”,同样怀抱必胜的心愿,坚守奋战。
去不了一线怎么办
“我报名去武汉一线,但因为身体原因,院里一开始就把我排除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曲晶东说起当时报名援鄂落选,言语中透着失落。3年前他得了结核,康复后体力下降,应对高强度工作难免有些吃力,医院决定让他留守“看家”。
大年初二,他所在ICU科室就高速运转起来,全员到岗、轮流值班,负责重症患者接收救治。本来院内有4个ICU科室,因3个科室主任前去支援武汉及省内危重症中心,4个科室合并为3个后统一管理,他也承担部分管理及防疫工作。他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写科普文章,疫情期间他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给大众科普。“我女儿说我,你除了上班就是写文章。”曲晶东说。
新冠疫情暴发后,还有很多和曲晶东一样不能去往一线的医生,也用自己的方式开辟了抗疫“第二战场”。
余姚市人民医院的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陆忠华,是众多“云医生”之一。疫情期间,他所在医院关闭了高风险门诊。一个月里,他平均每天能在网上接诊150人,一般需要5至6个小时,最多一天能接诊300人。
医生直播间
有人转战“线上咨询”,也有人第一次走进了直播间。
“口罩能不能洗洗再用?”“高铁上隔着几個位子坐最安全?”“怎么洗手最有用?”2020年1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乔贵宾进行了一场主题为《春运返程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的直播,截至4月初视频累计观看量已超70万。 两个多月,他在网上发布科普文章和視频超300篇,平均每天能发4篇。此外,他还给患者提供网上咨询服务,每天接诊7至9人。
“每个咨询花费的时间、精力比线下还多。但线下很多人可能挂不到我的号,比如外地跑过来也不方便,尤其疫情期间更麻烦,但线上就能找到我。”他说。
有一次,乔贵宾在线上接诊了一位外地监狱民警,他隔离后做新冠肺炎排查,拍完胸部CT发现有结节。乔贵宾马上提醒他:“你这个结节有问题,等隔离期结束立马来医院找我。”凭临床经验,乔贵宾怕他患的是肺癌。“隔离结束后他来找我,复查后就给他安排了手术,确认是肺癌。”
“心理疫区”的战斗
心理疏导,在这场疫情中也不能缺席。
近日有人统计,疫情期间,心理健康问题以38%比例居榜首,甚至超过占比21%的新冠肺炎求证。担心自己感染上新冠肺炎是很多人的焦虑所在。这片“心理疫区”,国家高度重视,派出一支419人的国家心理医疗队前往湖北,为一线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打赢这场“心理战”提供帮助。与此同时,社会大众心理健康问题同样备受重视,各界纷纷投入其中,打响“心灵守卫战”。
3月5日,作为国家心理医疗队之一,湘雅二医院医疗队在武汉武昌方舱医院进行了一场特别的直播,介绍了全国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平台。该平台面向公众免费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服务,预防与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也特别为医护人员开通了专属咨询通道,百位精神心理科医生24小时在线。
湘雅二医院教授张燕和同事们一起在武汉一线支援,白天参加医疗队联合查房,对重点患者进行精神心理诊疗干预,特别是有过创伤体验的患者,更需要得到帮助。忙碌一天后,晚上睡前也会抽时间去线上给予网友帮助。
日前,世卫组织发表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社交限制、哀痛和经济危机将在危机过后让心理疾病患者人数增加一倍——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将患上精神疾病。这将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新挑战。
(责编/陈小婷 责校/兰嘉娜 来源/《史无前例的全国医疗动员》,应琛/文,《新民周刊》2020第年11期;《一支民间中医抗疫医疗队的“集结号”》,李瑞芝、白剑峰/文,《人民日报》2020年3月23日;《“四大天团”武汉战记》,董小红、林苗苗等/文,新华社2020年2月5日等)
2月9日,是医疗队支援武汉同日到达人数最多的一天,
近6000人乘坐41架次包机陆续抵达。
每一批医护人员到来,武汉人都在心底说“有救了”
武汉封城了,但从来就不是一座“孤岛”。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自除夕之夜第一支医疗队抵达武汉起,截至3月8日,全国29个省份和军队系统累计派出345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出征武汉。而在互联网上开辟的“第二战场”,亦有无数医生日夜坚守奋战。武汉,迎来了历史上又一次群英荟萃的特殊时刻!
全国医疗团队大会师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派出了规模最大、力量最强的队伍驰援武汉、驰援湖北,尽锐出征。
以最快的速度出征
@所有人【重要紧急通知】现应国家需求,上海市组织医疗队赶赴武汉支援。共3批,每批135人。第一批等待消息入武汉,其余两批备着。分派到我们医院,需要重症监护系统出2个人参与组成医疗队。现征询支援者。自愿报名或者愿意调配的,请私信我或者发在群内。
2020年1月23日17时53分,距除夕不到7小时,上海某医院医护人员的微信工作群里,出现这条招募信息。紧接着——
“我报名。”
“我报名。”
“我报名。”
……
半个小时内,就有17人报名。报名截止后,还有医护人员陆续报名。
这只是2020年初全国各地医疗系统的一个缩影。
1月24日,万家灯火同庆除夕,首批援鄂医疗队——海、陆、空三军军医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抽调的450名医护力量,于当晚23时44分火速抵达武汉天河机场;
1月25日,大年初一凌晨1时多,上海医疗队136人和广东医疗队128人相继飞抵武汉。随后,江苏医疗队147人、浙江医疗队141人、四川医疗队138人、山东医疗队140人、湖南医疗队138人赶赴湖北;
1月26日,天津医疗队138人、辽宁医疗队138人、吉林医疗队137人、河南医疗队137人、重庆医疗队144人、河北医疗队150人、陕西医疗队137人赶赴湖北;
1月27日,北京医疗队137人、福建医疗队135人、云南医疗队137人、江西医疗队138人、山西医疗队137人、黑龙江医疗队137人、安徽医疗队187人、贵州医疗队137人、广西医疗队137人赶赴湖北;
1月28日,海南医疗队147人、甘肃医疗队137人、广西医疗队137人、新疆医疗队142人、青海医疗队135人、浙江第二批医疗队149人、内蒙古医疗队139人赶赴湖北。
从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四,短短4天时间,来自全国近30个省份的近6000名医护人员自带物资,从凌晨、从深夜,陆续奔赴湖北省多个城市。有的省份医疗队已经驰援一批、有的两批、有的三批,还有更多的正在随时待命。各省医疗队大多数乘飞机,也有的乘高铁,甚至乘大巴……
大多数医疗队人数都是137人,让很多人感到巧合。有网友认为,137是人类连接宇宙的神秘数字,是宇宙关键物理常数之一,决定了恒星如何燃烧……也是一种精神主义的数字象征。实际上,137人是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的标准配置:15个医疗组(各组6名医生、3名护士)加2名领队。
2月4日,全国派出10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支援湖北。
2月9日,是各地医疗队支援武汉同日到达人数最多的一天,近6000人组成的医疗队乘坐41架次包机陆续抵达武汉。
2月13日,军队系统又增援了2600名医护赶赴武汉承担救治任务。国家卫健委此前还调集了22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3个移动P3实验室赶赴武汉。
2月15日,國新办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贺胜表示,此次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大大超过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医疗救援的调动规模和速度。
截至3月8日,共有346支医疗队、4.26万医护人员抵达湖北,与当地医务人员并肩作战。
一省包一市
在充分考虑到疫情现状、人力资源储备及受援地市医疗资源缺口等情况的前提下,国家卫生健康委统筹安排16个省份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对口支援湖北。2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名单为:
陕西—十堰、河北—襄阳、河南—随州、江苏—孝感、山东—黄冈、广东—鄂州、安徽—黄石、江西—咸宁、湖南—荆州、重庆—宜昌、浙江—荆门、贵州—恩施、天津—神农架、北京—潜江、上海—天门、四川—仙桃
从2月10日开始,在原有一省包一市的基础上,国家卫健委按照原有关系不变、应补尽补的原则,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16个市州及县级市,确定以下对口支援关系:
重庆、黑龙江-孝感
山东、湖南-黄冈
江西-随州
广东、海南-荆州
辽宁、宁夏-襄阳
江苏-黄石
福建-宜昌
内蒙古、浙江-荆门
山西-仙桃、天门、潜江
贵州-鄂州
云南-咸宁
广西-十堰
天津-恩施
河北-神农架林区
1月27日至4月9日,全国通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快递等运输方式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累计123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186.9万吨。 全国各地,就以这样的方式,与湖北建立了血脉联系。
临时“集结号”
奔赴武汉的各地医疗队中,有一支很特别的医疗队,他们不是“正规军”——不属于任何一个省份的援鄂医疗队。这支医疗队的故事,要从一个微信群开始说起。
1月25日,苏州戴氏中医的第四代传人戴新瑞,组建了一个中医援助武汉微信群,全国各地共有187名中医加入。几经辗转,他找到武昌区委组织部部长胡太荣,提出想组建一支中医医疗队援鄂,胡太荣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医生护士必须有注册证,二是所需医疗物资都需要自带。戴新瑞全部答应。武昌区委组织部确认武汉市第七医院可以提供场地后,2月7日中午发去授权书。
很快,一批批中医志愿者陆续抵达武汉集结,大部分人是自己开车来的。几乎每辆车,都装满了中草药。医疗队先后筹集到61万元资金,用于购买中药材、煎药机、测氧仪、防护服等医疗用品。
贺劲是医疗队的第一位医生。43岁的他曾在武汉一家三级中医院工作多年,有10多年急诊、心脏重症监护室的经验。4年前,他辞职去了厦门一家中医门诊部当医生。元月中下旬,贺劲担心父母到处乱跑,特意回到武汉“看着他们”。武汉战疫形势紧张之后,他一连找了7家医院,希望能做义工,救治病人,都没有如愿。
2月6日,得知戴新瑞将在武汉建立“慈善中医之家”招募医生,贺劲第一时间报名。因为经验丰富,他被任命为总负责人。2月7日下午,贺劲来到武汉市第七医院。医院将一栋建于1955年的老楼给“慈善中医之家”建病区。临近第二天零时,病床刚搬完,就来了两个病人。2月9日中午,病房满了,共36个病人。其中有4个重症病人,他们在外等床的时间平均12天。
首批收治的36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中,除一位不幸离世之外,经过两周治疗,就有30位患者转阴。在防护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在中医特色病区,医疗队定人、定时、定量采用中医方法,做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
2月26日,医疗队又得到青山区防控疫情指挥部的授权,进驻武汉市第九医院参与所有病区的中医治疗。
“四大天团”火线出征
中国医学界有一个说法,“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新华社曾把它们称为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百年老店”,网友们则高呼他们是“王炸组合”。而今春,他们齐聚武汉。网友们高呼:“王炸来了,中国必胜!”
2020年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华西)派出院史上应对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规模的医疗队——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赴武汉开展救治工作。
在武汉机场,他们偶遇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东齐鲁)医疗队,双方隔空喊话,互道“加油”,现场视频瞬间刷爆朋友圈。
这一幕感动了千万网友。西华西与东齐鲁的上一次会师,还是83年前。那时在抗日大后方,东齐鲁搬到成都,与西华西合并成立协和大学,联合办学办医。
90后医疗队队员王维说:“机场偶遇真的是缘分,很感人,当时偌大的机场空空荡荡,昔日热闹的门店紧闭,机场除了少数工作人员,只有只身前来的我们两支队伍,感觉很悲壮,也很骄傲。”
这一次,两支医疗队再续前缘,共同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
北协和和南湘雅也出征武汉。
2月7日下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湘雅)第三批援鄂国家医疗队130人北上抵汉,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据悉,这是湘雅医院执行医疗援助使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支医疗队。
同日下午16时,北京协和医院(北协和)第二批医疗队142名队员飞抵武汉,与第一批队员会师于武汉同济医院,并于晚上21时完成岗前培训,连夜加入重症病房夜班轮值中,开展医疗工作。
彼时,西华西128岁、东齐鲁130岁、北协和99岁、南湘雅106岁。四方“王炸”会首,在中国医疗史百年以来属于第一次。有网友评论:“全村的龙已把最硬的鳞给你,哪怕自己也伤痕累累。所以,武汉,加油!”
“第二战场”:“云医生”在行动
抗疫前线,有一个特殊医疗群体,他们借助网络力量,为专业医疗技能插上“云翅膀”,开辟了“第二战场”。他们被称作“云医生”,正如这场全民战疫中的“空军”,同样怀抱必胜的心愿,坚守奋战。
去不了一线怎么办
“我报名去武汉一线,但因为身体原因,院里一开始就把我排除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曲晶东说起当时报名援鄂落选,言语中透着失落。3年前他得了结核,康复后体力下降,应对高强度工作难免有些吃力,医院决定让他留守“看家”。
大年初二,他所在ICU科室就高速运转起来,全员到岗、轮流值班,负责重症患者接收救治。本来院内有4个ICU科室,因3个科室主任前去支援武汉及省内危重症中心,4个科室合并为3个后统一管理,他也承担部分管理及防疫工作。他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写科普文章,疫情期间他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给大众科普。“我女儿说我,你除了上班就是写文章。”曲晶东说。
新冠疫情暴发后,还有很多和曲晶东一样不能去往一线的医生,也用自己的方式开辟了抗疫“第二战场”。
余姚市人民医院的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陆忠华,是众多“云医生”之一。疫情期间,他所在医院关闭了高风险门诊。一个月里,他平均每天能在网上接诊150人,一般需要5至6个小时,最多一天能接诊300人。
医生直播间
有人转战“线上咨询”,也有人第一次走进了直播间。
“口罩能不能洗洗再用?”“高铁上隔着几個位子坐最安全?”“怎么洗手最有用?”2020年1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乔贵宾进行了一场主题为《春运返程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的直播,截至4月初视频累计观看量已超70万。 两个多月,他在网上发布科普文章和視频超300篇,平均每天能发4篇。此外,他还给患者提供网上咨询服务,每天接诊7至9人。
“每个咨询花费的时间、精力比线下还多。但线下很多人可能挂不到我的号,比如外地跑过来也不方便,尤其疫情期间更麻烦,但线上就能找到我。”他说。
有一次,乔贵宾在线上接诊了一位外地监狱民警,他隔离后做新冠肺炎排查,拍完胸部CT发现有结节。乔贵宾马上提醒他:“你这个结节有问题,等隔离期结束立马来医院找我。”凭临床经验,乔贵宾怕他患的是肺癌。“隔离结束后他来找我,复查后就给他安排了手术,确认是肺癌。”
“心理疫区”的战斗
心理疏导,在这场疫情中也不能缺席。
近日有人统计,疫情期间,心理健康问题以38%比例居榜首,甚至超过占比21%的新冠肺炎求证。担心自己感染上新冠肺炎是很多人的焦虑所在。这片“心理疫区”,国家高度重视,派出一支419人的国家心理医疗队前往湖北,为一线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打赢这场“心理战”提供帮助。与此同时,社会大众心理健康问题同样备受重视,各界纷纷投入其中,打响“心灵守卫战”。
3月5日,作为国家心理医疗队之一,湘雅二医院医疗队在武汉武昌方舱医院进行了一场特别的直播,介绍了全国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平台。该平台面向公众免费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服务,预防与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也特别为医护人员开通了专属咨询通道,百位精神心理科医生24小时在线。
湘雅二医院教授张燕和同事们一起在武汉一线支援,白天参加医疗队联合查房,对重点患者进行精神心理诊疗干预,特别是有过创伤体验的患者,更需要得到帮助。忙碌一天后,晚上睡前也会抽时间去线上给予网友帮助。
日前,世卫组织发表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社交限制、哀痛和经济危机将在危机过后让心理疾病患者人数增加一倍——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将患上精神疾病。这将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新挑战。
(责编/陈小婷 责校/兰嘉娜 来源/《史无前例的全国医疗动员》,应琛/文,《新民周刊》2020第年11期;《一支民间中医抗疫医疗队的“集结号”》,李瑞芝、白剑峰/文,《人民日报》2020年3月23日;《“四大天团”武汉战记》,董小红、林苗苗等/文,新华社2020年2月5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