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创新教育其实就是把学生的创新力解放出来,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营造和谐学习氛围。近年来,我本人在教学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本文就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做了以下三点探索。
一、创新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尝试
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园地,也是我们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营造创新氛围,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余地,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因此,在课堂上我最大程度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在课堂教学上我探索第一点就是,我和学生提议,今后要让同学们自己来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问题,我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同学进行一些提醒和点拨,讲得好的同学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我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先去试着去了解熟悉课堂的主要内容,调动起了他们思维去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们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了,甚至以前不认真的同学上来讲课的时候都可以说的很好,有的同学甚至会跟我讨论要如何让课堂更加活泼有趣,而更让人欣慰的是我讲解完一些题目后,有学生说自己还有其他的解法,这显然是学生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在这创新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尝试,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处在"导"的位置,允许学生有一些误差,但要及时纠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民主与合作。创新课堂教学后,老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学生们也融入到了整个课堂教学中,现在每节课都变得有趣而充实。有的时候学生对于问题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同学进行讨论和辩论,课堂变得活泼而有趣,学生们对上数学课更多的是一种期待而不是畏惧,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课对于学生来说,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学科。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为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创新知识。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識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为了拓宽解题思路,我常采用线段、图像、实物(自制教具)等直观形象教学。如,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在教学“34+28”时,我按以下步骤:(1)动手操作小棒练习,学生摆小棒;(2)先摆34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摆28根小棒,并注意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3)启发学生,先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有12根小棒,把10根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这时还剩2根小棒。
教学中由教师讲,再由学生跟着摆,小棒算式对照,使学生理解笔算竖式和计算法则,最后通过计算强化练习,形成计算技能。在这一过程中,由实物操作——揭示算理——巩固练习,促进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使学生容易接受。这种通过教学手段上的突破、创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天地的联想,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启迪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本能
事实上,创新意识是一种潜在的本能,尤其是进入小学的学生,他们大都喜欢“异想天开”、“想入非非”,关键是教师能否把握时机,激发学生这种潜能。要想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必须将基础知识学深、学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扩大思維的覆盖面,产生丰富的联想,使思维深刻,认识升华,进而达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是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又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后,可让学生用橡皮泥或萝卜动手制作,然后我提问:“要是将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留给学生动手实践,寻求答案,学生截法各有不同,结果也自然各不一样,有剩10个角的也有剩9个角的,还有剩8个角的,还有剩7个角的。再让学生从所有不同的截法中发现规律:截面不过顶点,剩10个角;截面经过1个顶点剩9个角,截面经过2个顶点剩8个角,截面经过3个顶点剩7个角。经常进行一些操作训练,就会增强学生手脑协调性,产生奇思妙想,最大程度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本能,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综上所述,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学会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赏识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信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关键词】 小学数学;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本文就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做了以下三点探索。
一、创新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尝试
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园地,也是我们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营造创新氛围,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余地,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因此,在课堂上我最大程度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在课堂教学上我探索第一点就是,我和学生提议,今后要让同学们自己来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问题,我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同学进行一些提醒和点拨,讲得好的同学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我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先去试着去了解熟悉课堂的主要内容,调动起了他们思维去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们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了,甚至以前不认真的同学上来讲课的时候都可以说的很好,有的同学甚至会跟我讨论要如何让课堂更加活泼有趣,而更让人欣慰的是我讲解完一些题目后,有学生说自己还有其他的解法,这显然是学生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在这创新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尝试,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处在"导"的位置,允许学生有一些误差,但要及时纠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民主与合作。创新课堂教学后,老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学生们也融入到了整个课堂教学中,现在每节课都变得有趣而充实。有的时候学生对于问题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同学进行讨论和辩论,课堂变得活泼而有趣,学生们对上数学课更多的是一种期待而不是畏惧,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课对于学生来说,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学科。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为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创新知识。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識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为了拓宽解题思路,我常采用线段、图像、实物(自制教具)等直观形象教学。如,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在教学“34+28”时,我按以下步骤:(1)动手操作小棒练习,学生摆小棒;(2)先摆34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摆28根小棒,并注意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3)启发学生,先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有12根小棒,把10根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这时还剩2根小棒。
教学中由教师讲,再由学生跟着摆,小棒算式对照,使学生理解笔算竖式和计算法则,最后通过计算强化练习,形成计算技能。在这一过程中,由实物操作——揭示算理——巩固练习,促进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使学生容易接受。这种通过教学手段上的突破、创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天地的联想,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启迪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本能
事实上,创新意识是一种潜在的本能,尤其是进入小学的学生,他们大都喜欢“异想天开”、“想入非非”,关键是教师能否把握时机,激发学生这种潜能。要想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必须将基础知识学深、学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扩大思維的覆盖面,产生丰富的联想,使思维深刻,认识升华,进而达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是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又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后,可让学生用橡皮泥或萝卜动手制作,然后我提问:“要是将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留给学生动手实践,寻求答案,学生截法各有不同,结果也自然各不一样,有剩10个角的也有剩9个角的,还有剩8个角的,还有剩7个角的。再让学生从所有不同的截法中发现规律:截面不过顶点,剩10个角;截面经过1个顶点剩9个角,截面经过2个顶点剩8个角,截面经过3个顶点剩7个角。经常进行一些操作训练,就会增强学生手脑协调性,产生奇思妙想,最大程度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本能,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综上所述,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学会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赏识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信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