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005-0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短板现象日渐凸现,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矛盾增多,生产经营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尤其是浅丘陵地区,户均耕地少,地块小,方向杂,不易机械化作业,规模经营受限制,农业新科技应用缺乏动力,农业“靠天收”形象依然存在,农民增收变得困难。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 以开展农田整理和建设高标准农田为抓手,为农业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土地承包到户后,除平原地区外,很多地区农田都存在地块小、方向杂乱问题。每户平均七八亩地,地块有五、六块,有的一户几亩地,却有十几块。地块小,田埂多,高低不平,且远近搭配,既不利耕作灌溉,更不利调整和实现产业化、农业现代化。我们在考察新农村新老典型时发现,几乎所有典型都是从整理农田开始,而且经过整理都程度不同地增加了耕地面积,也便于大型机械作业。安徽天长市的上泊湖、牧马湖农业生态示范区,田成方、树成行,路渠成网,田园风光人见人爱,耕作喷药灌溉省时节本,年年高产高效。农田整理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政府以奖代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引导农业经营主体主动投入,削高填洼,减少田埂,第二步再按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大面积高标准农田改造。
2 以培养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推进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
分散经营的农户存在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出现了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型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这些经营主体既充分汲取家庭农户经营的天然优势,发挥精耕细作的传统,又适时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可以将更多现代生产要素、经营模式、发展理念引入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各级政府要因势利导,积极利用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制定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求技用电用地融资难等问题,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发展壮大。
3 以绿色发展为抓手,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提高农业生产与环境匹配度。滁州市农业生产创造的稻田养鱼、间作轮作、庭园经济、种养加一体、休闲旅游结合等成功范例,应传承和发扬。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喷洒农药和节水灌溉,推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膜等农业废气物资源化利用。要下决心通过多方面努力,把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农业生产退出来,把过量使用的投入品、过多的污染物减下来。
4 以加快发展专业化服务为抓手,完善农业服务化体系
从我国国情看,家庭经营在相当长的时期都将占据基础性地位,特别是“老人农业”现象将长期存在,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出现新的服务要求。各级政府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社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有效模式,开展精准服务,办好农户(新型经营主体)想办自己难以办到的事,在做好提供种子、农资、植保等传统服务的前提下,侧重在降低生产成本、信息传递、标准化生产、产品深加工和市场开拓以及仓储、烘干、金融、保险等环节上开展深层次服务。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可以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变成千家万户相互联结、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实现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幅度降低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把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家庭经营之中,不断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5 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抓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传统农业是经验型农业,而现代农业则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它要求从业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农民教育要接地气,应立足本地主导产业,围绕现代农业急需的关键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及市场信息开展培训。同时开展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抓好两类重点人群:一是让更多初高中毕业生受到职业教育和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二是村组干部、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种田能手先学一步。大力推进送教下乡。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农民教育规律和学习特点,采取送教下乡、教师进村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实现就地就近培养。
6 以整合粮食品种为抓手,打造品牌农业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粮食种子市场上,种子多而杂,据测算,一个县(市)不同品牌水稻种子有200多个,麦种有100多个,虽说都是良种,但这个品种东种一片,那个品种西种一片,出售粮食“大杂烩”,加工“一锅煮”,形成不了品牌优势,价格上不去,很难获得丰厚利润。各级政府要把整合粮食种子市场列入议事日程,向种子经营户约法三章,出台奖励措施,支持销售最受农民欢迎、产品行情看好的品牌种子,优化本地农产品区域布局,打响本地大米和小麦专用品牌。同时,注重农业的标准体系建设,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提升本地农产品形象。
参考文献
[1]李若芳.立足临沧实际 发展现代农业[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12-15.
[2]任艳芬.立足乡镇实际 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农村经济的新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4,33:1-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短板现象日渐凸现,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矛盾增多,生产经营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尤其是浅丘陵地区,户均耕地少,地块小,方向杂,不易机械化作业,规模经营受限制,农业新科技应用缺乏动力,农业“靠天收”形象依然存在,农民增收变得困难。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 以开展农田整理和建设高标准农田为抓手,为农业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土地承包到户后,除平原地区外,很多地区农田都存在地块小、方向杂乱问题。每户平均七八亩地,地块有五、六块,有的一户几亩地,却有十几块。地块小,田埂多,高低不平,且远近搭配,既不利耕作灌溉,更不利调整和实现产业化、农业现代化。我们在考察新农村新老典型时发现,几乎所有典型都是从整理农田开始,而且经过整理都程度不同地增加了耕地面积,也便于大型机械作业。安徽天长市的上泊湖、牧马湖农业生态示范区,田成方、树成行,路渠成网,田园风光人见人爱,耕作喷药灌溉省时节本,年年高产高效。农田整理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政府以奖代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引导农业经营主体主动投入,削高填洼,减少田埂,第二步再按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大面积高标准农田改造。
2 以培养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推进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
分散经营的农户存在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出现了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型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这些经营主体既充分汲取家庭农户经营的天然优势,发挥精耕细作的传统,又适时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可以将更多现代生产要素、经营模式、发展理念引入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各级政府要因势利导,积极利用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制定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求技用电用地融资难等问题,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发展壮大。
3 以绿色发展为抓手,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提高农业生产与环境匹配度。滁州市农业生产创造的稻田养鱼、间作轮作、庭园经济、种养加一体、休闲旅游结合等成功范例,应传承和发扬。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喷洒农药和节水灌溉,推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膜等农业废气物资源化利用。要下决心通过多方面努力,把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农业生产退出来,把过量使用的投入品、过多的污染物减下来。
4 以加快发展专业化服务为抓手,完善农业服务化体系
从我国国情看,家庭经营在相当长的时期都将占据基础性地位,特别是“老人农业”现象将长期存在,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出现新的服务要求。各级政府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社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有效模式,开展精准服务,办好农户(新型经营主体)想办自己难以办到的事,在做好提供种子、农资、植保等传统服务的前提下,侧重在降低生产成本、信息传递、标准化生产、产品深加工和市场开拓以及仓储、烘干、金融、保险等环节上开展深层次服务。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可以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变成千家万户相互联结、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实现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幅度降低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把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家庭经营之中,不断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5 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抓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传统农业是经验型农业,而现代农业则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它要求从业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农民教育要接地气,应立足本地主导产业,围绕现代农业急需的关键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及市场信息开展培训。同时开展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抓好两类重点人群:一是让更多初高中毕业生受到职业教育和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二是村组干部、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种田能手先学一步。大力推进送教下乡。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农民教育规律和学习特点,采取送教下乡、教师进村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实现就地就近培养。
6 以整合粮食品种为抓手,打造品牌农业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粮食种子市场上,种子多而杂,据测算,一个县(市)不同品牌水稻种子有200多个,麦种有100多个,虽说都是良种,但这个品种东种一片,那个品种西种一片,出售粮食“大杂烩”,加工“一锅煮”,形成不了品牌优势,价格上不去,很难获得丰厚利润。各级政府要把整合粮食种子市场列入议事日程,向种子经营户约法三章,出台奖励措施,支持销售最受农民欢迎、产品行情看好的品牌种子,优化本地农产品区域布局,打响本地大米和小麦专用品牌。同时,注重农业的标准体系建设,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提升本地农产品形象。
参考文献
[1]李若芳.立足临沧实际 发展现代农业[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12-15.
[2]任艳芬.立足乡镇实际 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农村经济的新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4,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