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过这样一个哲学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小和尚采访一个得道的老和尚。
小和尚问:“你得道前和得道后都做什么啊?”
老和尚说:“我得道前和得道后都只做四件事:劈柴、挑水、煮饭和洗衣。”
小和尚问:“那你怎么就得道了呢?”
老和尚说:“我没得道的时候劈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煮饭、煮饭的时候想着洗衣、洗衣的时候想着劈柴。”
小和尚说:“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我得道后劈柴的时候就想着劈柴,挑水的时候就想着挑水,煮饭的时候就想着煮饭。洗衣的时候就想着洗衣。”
从这个小故事不难看出一心不可二用,只有一心一意才能真正入道。但是所有事情都是如此吗?我想未必。试想,老和尚凭着坚定的定力自己入了道,但做事效率呢,恐怕会打一些折扣。未入道的老和尚(小和尚现阶段)虽然定力不足,但能将事情较合理地分配。先去劈柴,同时提回些许水,不耽误做饭,将米下锅,再去劈剩下的柴,担剩下的水,最后洗衣服,这时饭恐怕也熟了。由此,我不禁想起初中时学过的华罗庚写得一篇文章《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是指通过各手段改变原本的固有办事格式优化办事效率。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如下箭头图表示:
从上图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则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四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其实在古代我国就有成功运用统筹方法的案例,《史记》卷六十五中田忌赛马的故事不就是这样的吗?
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有成功统筹的案例。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紧张地进行着,望着门口等待验血的长长的征兵队伍,美军军医道夫曼不禁陷入了沉思:要吸收他们入伍,就必须验血检查一次,以防止某种可怕的疾病带入军队中,每个人都要化验一次,这要花多少时间呢?本来这种病的发病率并不高,比如说只有百分之一,为了这一个人,就必须把100个人的血逐个化验一遍,能否减少化验次数呢?道夫曼想起那些重复性的化验操作。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子:干吗不把一群人的血液都放在一起,集体化验一下?如果是阴性,就一下子全部通过;如果是阳性,就分成几群再试。他的想法经过实际运用后,果然大大加快了验血速度。后来,他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群试”。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不但得教好書,还得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大的学习效率。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统筹好课前、课上和课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听起课来比较有针对性。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需的,就像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做题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不分青红皂白,否则只会事倍功半。题都是围绕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类似的,首先选择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选择题目,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做。做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题之后的过程,我们可以正着做,一步一步地解,当做不出来的时候,不妨从后往前,利用要求的结果反着推,当你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往往差的就是已知条件,由于能统筹兼顾,因此这样做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小和尚问:“你得道前和得道后都做什么啊?”
老和尚说:“我得道前和得道后都只做四件事:劈柴、挑水、煮饭和洗衣。”
小和尚问:“那你怎么就得道了呢?”
老和尚说:“我没得道的时候劈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煮饭、煮饭的时候想着洗衣、洗衣的时候想着劈柴。”
小和尚说:“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我得道后劈柴的时候就想着劈柴,挑水的时候就想着挑水,煮饭的时候就想着煮饭。洗衣的时候就想着洗衣。”
从这个小故事不难看出一心不可二用,只有一心一意才能真正入道。但是所有事情都是如此吗?我想未必。试想,老和尚凭着坚定的定力自己入了道,但做事效率呢,恐怕会打一些折扣。未入道的老和尚(小和尚现阶段)虽然定力不足,但能将事情较合理地分配。先去劈柴,同时提回些许水,不耽误做饭,将米下锅,再去劈剩下的柴,担剩下的水,最后洗衣服,这时饭恐怕也熟了。由此,我不禁想起初中时学过的华罗庚写得一篇文章《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是指通过各手段改变原本的固有办事格式优化办事效率。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如下箭头图表示:
从上图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则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四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其实在古代我国就有成功运用统筹方法的案例,《史记》卷六十五中田忌赛马的故事不就是这样的吗?
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有成功统筹的案例。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紧张地进行着,望着门口等待验血的长长的征兵队伍,美军军医道夫曼不禁陷入了沉思:要吸收他们入伍,就必须验血检查一次,以防止某种可怕的疾病带入军队中,每个人都要化验一次,这要花多少时间呢?本来这种病的发病率并不高,比如说只有百分之一,为了这一个人,就必须把100个人的血逐个化验一遍,能否减少化验次数呢?道夫曼想起那些重复性的化验操作。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子:干吗不把一群人的血液都放在一起,集体化验一下?如果是阴性,就一下子全部通过;如果是阳性,就分成几群再试。他的想法经过实际运用后,果然大大加快了验血速度。后来,他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群试”。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不但得教好書,还得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大的学习效率。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统筹好课前、课上和课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听起课来比较有针对性。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需的,就像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做题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不分青红皂白,否则只会事倍功半。题都是围绕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类似的,首先选择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选择题目,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做。做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题之后的过程,我们可以正着做,一步一步地解,当做不出来的时候,不妨从后往前,利用要求的结果反着推,当你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往往差的就是已知条件,由于能统筹兼顾,因此这样做题效率就会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