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在当代中学生情感教育上的积极作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45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语文教育,既要包含对遣词造句、阅读写作方法的教学,也要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而杜甫的诗歌便是很好的教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分析杜甫诗歌的价值,以图借杜甫诗歌中的“士人精神”定位生活的意义,让杜甫诗歌中的“民胞情怀”润泽年轻的灵魂,用杜甫诗歌中的“生命力量”破除人生的阴霾。
   关键词 杜甫;詩歌;士人精神;民胞情怀;生命力量
  中学阶段,很多学生对杜甫的许多诗歌可谓是耳熟能详了,但是,多数学生并不是真的喜欢他,学生了解杜甫的诗歌可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然而,对中学生来说,杜甫的价值并不止于为考试增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语文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杜甫身上汇聚着众多的闪光点,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从他身上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中学阶段,正是塑造学生人格的黄金时期,多读杜甫,多讲杜甫,对他们的人生观无疑能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
   一、借杜甫诗歌中的“士人精神”定位生活的意义
   余英时说:“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须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这便是典型的“士”的精神,而杜甫又是“士”中的典型。我们把杜甫的身上的“士人精神”讲通透了,不仅可以让高中学生更容易解读古代诗文的思想内涵,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树立高远的志向。
   《旧唐书·文苑李白杜甫传》中这样描述杜甫的出身:“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父闲,终奉天令。”①出生于一个富有儒学传统的官宦家庭,杜甫自幼便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厚的感情,少年时代便有了“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②的志向。在杜甫的心里,为家族增添光彩和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是融为一体的,有了抱负也就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促使他用极大的耐心去等候辅佐君王的机会。他在长安一待就是十年,科举考试失败,他就去别人府上干谒,极为落魄。为了坚守这份政治理想,他用掉了大把青春美丽的时光,当黑暗的现实驱逐他离开长安时,杜甫已是不惑之年,却成了一个一文不名的老布衣。
   一个有良心的人,会为时代的不幸而深感忧患,一个有勇气的人则能够抬头直面社会的黑暗、现实的残酷和人生的惨淡。杜甫对政治理想源于内心深处传统的“士人精神”,“士”当然是要忠于君王的,然而“士”更应忠于国家和人民。唐玄宗晚年的荒诞行为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杜甫在长安漂泊十年,凄惨的社会景象在他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忠君”和“爱民”发生矛盾时,杜甫毅然选择了做一个不讨君王喜爱的“谏臣”。《丽人行》《兵车行》《北征》、以及传颂千年的“三吏三别”都是他关心百姓、警示统治阶级的体现,这类诗歌自然是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受重用的机会,甚至,还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在嗅到朝廷腐败之味的时候,多数的为官者会用“任怨”来保持沉默,少数人甚至会昧着知识分子的良心以“粉饰太平”的方式平步青云。然而,杜甫做不到。“忧道不忧贫”的士人思想在他人生的大部分时光中主导了他的选择,对国家百姓深重的忧患意识使得杜甫毕生都在诗歌的国度里和黑暗进行抗争,这也是许多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共有的特点。
   子曰:“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人格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障碍,有许多都是源于对生活意义的虚无感。不少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开始玩物丧志,不思进取,难道真的只是高校教育的失败吗?即便现代文明高速发展,国家仍然需要许多具有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持续推动社会的进步。中学生思想漂浮未定,心思多浮躁,倘若在这个阶段能多跟他们讲一讲杜甫的诗歌,多让他们感受杜甫的崇高理想、担当精神和理性勇敢,或许能让他们寻找到生活的意义,而不至于只把考一个好大学、谋一份好工作当成终生的奋斗目标,一旦实现了目标,就陷入迷茫和虚无,没有实现,便沮丧和沉沦。
   二、让杜甫诗歌中的“民胞情怀”润泽年轻的灵魂
   民胞,意为天下之人皆我同胞。自先秦以来,儒家就开始提倡人与人应当是一种友好的关系。杜甫的诗歌之所以能突破时代的局限,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他的诗歌无处不体现着打动人心的“民胞”情怀。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贫困和饥饿中度过的。但是他却没有因为自己生活艰辛而忽略了对旁人的关心。寄予妻子、兄弟、儿女身上的深厚情谊自不必说,《月夜》《月夜怀舍弟》哪首不催人泪下,《八哀诗》《梦李白》则尽是对朋友真诚的敬佩与怀念,哪怕是对邻家一个无甚交情的孤寡老婆婆,杜甫也关怀备至。他在《又呈吴郎》中写道:“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③自己在异乡漂泊,却不忘提醒借住他家的亲戚吴郎,多关心这个老无所依的妇人。
   这类悲天悯人的诗歌,流传最广的还是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成都八月的一个夜晚,下起了瓢泼的大雨,屋顶的茅草被秋风刮得四散,雨水漏遍了整个屋子,杜甫在这个无眠的夜里唱着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④自己尚且在寒风冷雨中挨饿,却要为了天下的寒士免于饥寒而向上苍祈祷,此时的杜甫便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诗人了,他也是圣人,诗心与圣心在此刻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总是强调要立意高远,感情真挚。但要现在的学生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呢?一则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里宠爱娇惯,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很难推己及人;二则现代社会利己主义的思想盛行,在校师生难免受影响。心里没有的东西,非要勉强凑出来,就会让文章显得矫揉造作、平庸无奇。要有好文章,首先要有好人格,文为心声,有了好思想,真感情,哪怕语言再朴素,也能感动别人,久读不厌。杜甫为人温柔敦厚,仁慈宽和,他的诗自然是处处充满悲天悯人的味道。把这些好诗给学生讲讲,在他们十多岁的心灵里埋一颗仁爱的种子,哪怕这颗仁爱之树长得慢一些,也终究会有荫蔽世人的一天。    三、用杜甫诗歌中的“生命力量”破除人生的阴霾
   我们说起杜甫的诗总要用“沉郁顿挫”来进行总结,“沉郁”,就其诗中的感情意境来说;“顿挫”则就其韵律语言来谈。但笔者认为,在讲解杜诗的时候,不妨引导学生体悟诗中蕴含的“生命力量”,这对中学生的用处更大。
   顾随在《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是这么评价杜甫的:“老杜在唐诗中是革命的,因他打破了历来酝酿之传统,他表现的不是‘韵’,而是‘力’。”⑤这种“力”,就是生命的力量,在他的咏物诗里这种“生命力量”表现得十分自然。杜甫写过很多关于马的诗,如《病马》我特别喜欢:“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⑥病马虽不强壮,却用尽余力驮着主人,对主人情深义重。马儿不能言语,不会和杜甫谈天说地,杜甫却能将其写得如此通晓人意,若不是有一颗时时关注生命的敏感心灵,又岂会对一匹马做这样细致动情地描写。不仅是马,他写狗儿也是如此:“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得舍弟消息》)物喜我喜,我悲物悲,在诗歌里他与物融为了一体,这些弱小可爱的生命给了他诗歌无限的活力。诗中之物不再是冷冰冰的虫鱼鸟兽,它们全都懂得感情,显得可爱灵动,草是细的,枝是繁的,蕊是嫩的,所有的生命都是勃郁的。
   杜甫诗歌的深厚便来自这生命的力量,无生命何谈生活,无生活又何有生命的需要?现代的中学生在生活条件上与千余年前杜甫想比,不知道要好多少,但是却常常做一些摧残生命的事情,这令师长百思不得其解,而究其原因,无非还是对生命的漠视,不懂得生命的珍贵和美好。多对他们讲讲杜甫诗中可爱的小动物和美丽的花草,这样多少也可以唤起他们对生命的重视和爱惜。
   杜甫诗歌中那苍苍茫茫之气则是他“生命力量”的又一体现。《绝句四首其三》相当地伟大和高尚:“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使人心扉大开。窗子虽小,却能含西岭千秋以前之雪;门不大,却能泊东吴万里而来之船。诗中的雪和船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读者的眼界瞬间被诗人延伸到了很远的地方。
   伟大的气象源自宽广的胸襟,凡事若只限于眼前的苟且,遭遇不顺,便只能消极地抱怨,哪里能看得到遥远的大海和星空?正是因为杜甫胸襟的广阔,才能把眼前之景象无限延伸,从而在精神的世界中突破目前的困境。所以,杜甫虽然写自己“老”“病”,但从不消极。老了,病了,依然可见“无边的落木”“不尽的长江”,在颠沛流离之中依然要“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的诗虽然没有现代的心灵鸡汤文章一般处处拖着光明而愉快的尾巴,然而,他的诗是有热量的,是有力的,读他的诗,我们绝不会走向消极悲观。
   害怕遭遇苦难是人之常情,但人生数十载,岂能时时都安逸自在,对很多人来说苦难才是生活的常态。大多数中学生仍处于生活安定无忧愁的阶段,对生活的困苦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遇上小小的挫折,或情绪失控,或临阵脱逃,或消极悲观,唯独不去担荷,多给他们讲讲杜甫在“天宝之乱”以后所作的好诗,让他们好好感受这些诗歌散发出的生命力量,即使在短期内不能有所成就,难保将来不会有大用处。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⑦意思是,诗歌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杜甫一生写了无数首诗歌,有些学者为了研究他的诗作,虽耗尽了一生的心力,却也从中得到了巨大的能量。让每一个中学生把解读杜诗作为人生的追求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让杜甫崇高的人格他们在短暂的中学时光化作一盏灯光,在他们遭遇黑暗阻滞的时候照亮脚下的路,还是可以实现的。
   成功的中学语文教育,既要包含对遣词造句、阅读写作方法的教学,也要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学生有了高尚的人格、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在写作这条路上就能越走越好,在人生路上就能越走越好。
  ————————
   参考文献
   ①黄永年.旧唐书选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81.
   ②③④⑥宋红.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集[M].郑州: 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50、137、68、168.
  ⑤顾随,叶嘉莹笔记.中国古典诗词感发[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91.
   ⑦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421.
   [作者通联:广东惠州市博罗县博师高级中学]
   针对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官网日前回应,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
   培养学生“阳刚之气”很快引发网友热议。遗憾的是,一些媒体有意无意之间曲解了上述答复,将培养“阳刚之气”的答复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混在一起,由此引发了性别争论,并使讨论失去了焦点。
   实际上,教育部所倡导的“阳刚之气”并没有男女之分,“阳刚之气”也并非指男性气质、男性行为。从答复来看,教育部所强调的是“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最终所指向的是健康第一观念的养成,是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和素养,是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最终落在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与“阳刚之气”相关的应该是拼搏、担当、勇敢、进取、自强、合作、创新等优秀品质,是一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这些优秀品质是不分男女的。
   因此,教育部给出的答复是加强体育教师配备、提高体育教师素养、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等。体育课是不分男女的,更不会有人认为体育课是为了培养男性气质。通过体育课来培养“阳刚之气”,也契合了体育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的育人功能。
  (杨三喜,《中国教育报》,2021-02-03,2版)
其他文献
当微醺的春风吹拂大地时,春雨紧随其后。田野河畔的草木仿佛得到了小道消息似的,吐露新芽。山野路旁一些不起眼的花草,开出了星星点点的小花,粉的、黄的、紫的、红的……晃得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统编版初中《语文》中的说明文教学应该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重新审视,从而确定说明文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说明文的教学内容应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单元提示、预习提示、课后习题、语文核心素养等几个方面进行确定。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说明文教学内容确定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归纳概括。   关键词 统编教材;说明文;教学内容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
摘要文章基于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深入研究,分析了高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核心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熟的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优化设计构想和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通用模板的开发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1-0057-01    国家
摘要 医院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医院的社会主义方向;努力从医院文化建设入手,才能彻底改变医院文化与医院业务分离的现象。  关键词 医院文化;新课题;两者关系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12-0170-01    1 医院文化的涵义和作用  1.1 医院文化
农村饮用水供给作为人类饮水供给的一部分.是人类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然而当前农村饮水问题还比较突出,为此从农村应用水供给现状出发,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