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职校计算机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教材体系,保持教材体系的及时更新换代;国家和学校应加大对中职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新教学观念;提倡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作用;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技能型人才
一、引言
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近年来,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着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充分认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快培养一大批技能型人才,优化劳动者结构,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职业学校的特点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与此相应,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就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二、职校计算机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一)学生学习起点参差不齐
现在许多初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许多学生在职校入学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城市经济繁荣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高于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造成学生学习起点参差不齐,给教学实施带来了困难,难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存在课程内容和安排不合理现象
目前部分职校教材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实践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课程的教学计划也制订得很混乱。教材和课程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学生理解和自学困难。一些关联性课程由于开设顺序不正确,造成教学脱节现象。例如一些学校先开设数据结构课程,再开编程语言课程。造成学生因为不懂编程语言,无法理解、分析、实现数据结构模型。
(三)教学模式传统陈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低
部分老师仍采用“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模式,有的老师理论课和实践课相脱离,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这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被忽视、被压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教学模式陈旧和学生入学时技能水平有差异,学生学习反应和效果不一。据统计,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上课听懂的占40%,含糊的占30%,不懂的占30%。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不到40%。学习兴趣能持续和能自觉复习预习的学生占10%,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低,学习态度急需端正。
(四)一些机房软硬件落后
由于科技的发展迅猛,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日新月异,计算机教学软硬件设施严重滞后,这不仅使学生所学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甚至导致学生理论和操作水平都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导致就业困难。
三、改进方法
(一)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教材体系,保持教材体系的及时更新换代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坚持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技能模块”,主要是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等;二是“專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专业分类、岗位就业目标确定的各类具体学习模块。学校可以从计算机这个大专业中再细分出多个具体的小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选择不同的小专业,也可以组合多个模块进行学习。
(二)国家和学校应加大对中职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
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育设施的建设和更新。例如购买新的电脑、投影仪等,专门设立一个多微机教室、电化教室等。购买先进的硬软件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困难学生进行适当的帮助。
(三)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新教学观
中职师资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是重要的力量。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优化,又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合作。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中职教学质量,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四)提倡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作用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学”。而且“教”与“学”的根本目的不再是纯粹灌输知识,而应该是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
(五)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创造是发展的灵魂。中职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把握好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空间与时间的尺度。
如果说刚接触新软件时,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的任务实例对学生还有吸引力的话,那么,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后就不再满足于完成那些照猫画虎的模仿性任务了。他们希望探索,喜欢自己去寻找软件中新的精华,但却常常不知该怎样入手。此时我们不妨为其设置尝试探索性任务,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再创造空间,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学会学习。例如,在 Word 2000教学中,给出用“绘图”工具栏里“自选图形”中的横卷形按钮画出“诗卷”,在其内用“竖排文本框”加入某诗句的例子后,就有同学不失时机地利用自己创造性的头脑大胆发挥。在创造的同时,也会遇到某些技术上的难题,同学间的切磋、老师的点拨,都会使得他们豁然开朗。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同学的交流合作、老师的启发引导的良性循环中逐步得到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尽量避免教学中的面面俱到。因为给学生留出发挥创造的空间,也是教学中的一种艺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将有利于其终身学习。
四、结语
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探索、研究和总结,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改革计算机教学,教学要为就业服务,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军峰,王玲.中职计算机技能大赛推进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
[2]贾文雅,李榆梅,张蓉,贾晓娟.论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角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07)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技能型人才
一、引言
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近年来,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着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充分认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快培养一大批技能型人才,优化劳动者结构,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职业学校的特点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与此相应,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就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二、职校计算机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一)学生学习起点参差不齐
现在许多初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许多学生在职校入学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城市经济繁荣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高于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造成学生学习起点参差不齐,给教学实施带来了困难,难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存在课程内容和安排不合理现象
目前部分职校教材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实践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课程的教学计划也制订得很混乱。教材和课程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学生理解和自学困难。一些关联性课程由于开设顺序不正确,造成教学脱节现象。例如一些学校先开设数据结构课程,再开编程语言课程。造成学生因为不懂编程语言,无法理解、分析、实现数据结构模型。
(三)教学模式传统陈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低
部分老师仍采用“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模式,有的老师理论课和实践课相脱离,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这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被忽视、被压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教学模式陈旧和学生入学时技能水平有差异,学生学习反应和效果不一。据统计,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上课听懂的占40%,含糊的占30%,不懂的占30%。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不到40%。学习兴趣能持续和能自觉复习预习的学生占10%,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低,学习态度急需端正。
(四)一些机房软硬件落后
由于科技的发展迅猛,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日新月异,计算机教学软硬件设施严重滞后,这不仅使学生所学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甚至导致学生理论和操作水平都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导致就业困难。
三、改进方法
(一)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教材体系,保持教材体系的及时更新换代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坚持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技能模块”,主要是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等;二是“專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专业分类、岗位就业目标确定的各类具体学习模块。学校可以从计算机这个大专业中再细分出多个具体的小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选择不同的小专业,也可以组合多个模块进行学习。
(二)国家和学校应加大对中职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
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育设施的建设和更新。例如购买新的电脑、投影仪等,专门设立一个多微机教室、电化教室等。购买先进的硬软件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困难学生进行适当的帮助。
(三)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新教学观
中职师资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是重要的力量。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优化,又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合作。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中职教学质量,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四)提倡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作用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学”。而且“教”与“学”的根本目的不再是纯粹灌输知识,而应该是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
(五)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创造是发展的灵魂。中职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把握好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空间与时间的尺度。
如果说刚接触新软件时,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的任务实例对学生还有吸引力的话,那么,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后就不再满足于完成那些照猫画虎的模仿性任务了。他们希望探索,喜欢自己去寻找软件中新的精华,但却常常不知该怎样入手。此时我们不妨为其设置尝试探索性任务,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再创造空间,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学会学习。例如,在 Word 2000教学中,给出用“绘图”工具栏里“自选图形”中的横卷形按钮画出“诗卷”,在其内用“竖排文本框”加入某诗句的例子后,就有同学不失时机地利用自己创造性的头脑大胆发挥。在创造的同时,也会遇到某些技术上的难题,同学间的切磋、老师的点拨,都会使得他们豁然开朗。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同学的交流合作、老师的启发引导的良性循环中逐步得到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尽量避免教学中的面面俱到。因为给学生留出发挥创造的空间,也是教学中的一种艺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将有利于其终身学习。
四、结语
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探索、研究和总结,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改革计算机教学,教学要为就业服务,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军峰,王玲.中职计算机技能大赛推进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
[2]贾文雅,李榆梅,张蓉,贾晓娟.论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角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