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民俗活动与音乐研究关系初探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nxi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与民俗,这2个方面的关系总是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的,文章从赣南民俗活动入手,通过简要地分析客家民俗一些具体表现,进而简要地阐述与客家音乐的互联关系。
  【关键词】客家;民俗活动;客家民歌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273-02
  
  引言
  
  在赣、闽、粤三角区的客家大本营中,地处赣江源头的赣南因其“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咽喉”的重要地理位置,成为接纳北来客家先民的第一站。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表明,其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一步一步往闽西、粤东迁徙。赣南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在客家研究中,处于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经过千余年的演化发展,在赣南形成了客家人特有的民俗文化。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赣南客家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客家音乐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饱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信息。正是这种互依互存的辩证关系,为它们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
  美国民族音乐学家梅里亚姆曾说过:“音乐的声音是有结构的,并且它可以构成一个系统。但是,它不可能脱离人类而独立存在,音乐声音(music sound)必须被看作是行为 (behavior) 的产物。”他认为:“人类行为是产生声音的先决条件。”“音乐是由构成其文化的人們的价值观、态度和信念形成的人类行为过程的结果。”因此,当人们研究某一音乐时,必须将其放置于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中去,即要研究“文化中的音乐”。本文现以客家民歌为载体,来分析和梳理部分的赣南客家民俗活动。
  
  1 音乐与民俗
  
  中国古代圣贤重视音乐的社会作用,提倡礼乐治国,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乐与政通”,正如《乐记》所谓:“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音乐不仅与政治相通,而且也与民俗息息相通。音乐与民俗相通,因而才有“观其音而知其俗”的可能,才会有《礼记》所言:王者命乐官“陈诗(民歌)以观民风”,即古代“采风问俗”的做法。古代中国重礼尚乐,统治者以礼乐作为治国安民的手段,正是由于他们认识到了音乐可以由通俗而达到通政这样一个道理。
  1.1 民俗
  音乐与民俗之间虽然有着某种天然联系和相通之处,但它们毕竟是有着各自不同特性的两种文化现象。要想了解音乐与民俗的关系,首先需要弄清“民俗”的含义。“民俗”一词,作为学术概念使用,在我国比较晚,但这一词汇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却是屡见不鲜,如《礼记•缁衣》:“料事务,察民俗”;《汉书》:“变民风,化民俗”等,都提到了“民俗”。古人所谓“民俗”,实为“民间风俗”的缩略语。
  1.2 民俗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笔者主要是就民间音乐(民歌)与民间风俗而言的。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音乐与民俗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民俗里有音乐”其二是“音乐反映民俗”。
  “民俗里有音乐”,是指某些民俗活动中包含了音乐事物,或者说音乐是某些民俗事物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类现象的存在极为广泛,无论是民众迎神赛社的仪式,还是民间冠婚丧忌的礼俗,音乐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这些仪式活动的目的,可能与音乐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缺少了音乐,将会失去仪式所特有的气氛。乐与俗的配合,已形成俗的特定模式,如果破坏了这一模式,也就改变了风俗本身。此外,有些风俗活动,如民间歌会,节日歌舞等,本身就是围绕着音乐活动进行的。这类风俗活动的目的,或与音乐有关,如为了音乐欣赏、音乐竞技等;或与音乐无关,如为了交际、娱乐、宗教、禁忌等,但无论如何,活动自始至终都以音乐的唱、奏、表演为手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音乐行为,一种音乐习俗,属于所谓“游艺的民俗”。
  “音乐反映民俗”,是指民间音乐中反映了民俗,或者说某种民俗通过音乐而得以体现。音乐是“感于物而生于心”的一种精神文化,因而,有什么样的民俗心理和民俗行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民间音乐。正如阮籍在其《乐论》中所言“楚越之风好勇,故其俗轻死;郑卫之风好淫,故其俗轻荡。轻死,故有蹈火赴水之歌;轻荡,故有桑间濮上之曲。各歌其所好,各咏其所为。”这里说的“所好”,是指地方民众的情习爱好,属于民俗心理;“所为”是指当地民众的习惯作为,属于民俗行为。地方民间音乐(尤其是民歌)的产生,正是为了歌当地人民之“所好”,咏当地人民之“所为”,因此,他们的所好与所为也就反映在他们的音乐之中了。
  总之,“民俗里有音乐”和“音乐反映民俗”,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乐、俗关系的。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总是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的,在分析具体的民俗与音乐时,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两层关系。
  
  2 赣南客家音乐中的民俗风情
  
  由于客家民歌有着固定的歌词和曲调,民俗活动中唱的民歌能够详尽记录民俗活动的内容,更能完整体现客家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信仰;同时,由于民歌好唱好记,尽管有些民俗活动已经流失,但民歌却代代相传。
  2.1 春节
  过年时唱民歌是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是一年中最盛大的歌会。其时,有的是全族男丁聚于祠堂,搬出祖传的歌书进行学唱对唱;宗族大的,则由两个不同支系在村外择地搭起舞台,敲锣打鼓进行对歌,各自备有多名“歌师爷”,日以继夜地与对方赛歌,族人为鼓励歌者,时将丰盛吃喝送上歌台。春节的民歌不唱情歌和无聊的内容,都是些知识性和娱乐性民歌。对当时没有机会进学堂读书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学习文化的大好机会。如“年开场”歌中唱物、唱花及农事节气的问答歌,歌词颇为有趣:
  问:什么出世一支枪,什么生来子包娘,
  什么出门各带伞,什么时候回家乡?
  答:芋头出世一支枪,芋子生来子包娘,
  芋荷出门各带伞,九冬十月回家乡。
  据查:唱年歌的民俗流行在赣州市大余县的吉村、青龙等地;南康市和赣县也留有零散的年歌。歌唱内容主要是迎春接福,并祁愿新年人寿年丰,吉祥康泰及历史、农事节气知识和谜语歌
  2.2 婚嫁
  客家姑娘出嫁时的哭嫁音调是相当好听的,女孩子从小就在各个婚嫁场合听熟了。哭嫁歌的内容多为即兴编唱,唯“上轿歌”各地大体都是一致的,这是由哥哥背着上轿时唱的,新娘被抬到新郎家,晚上先行“拜堂”,然后就是“闹房。“闹房”时,先在新房内安好桌子,摆上酒食点心,新郎新娘坐在床上,客人站在门外,由礼生手拿一对花烛唱“闹房祝赞”,礼生唱完,将花烛插在桌子上,客人也跟着每人祝赞几句,依次进房就坐,然后一边喝酒一边逗新郎新娘表演节目,直到深夜。婚礼的最后一项是“撒帐”,由礼生将拌有彩色纸屑的莲子、花生、红枣、糖果等撒向婚床帐内的各个方向,边撒边唱祝赞词。“撒帐”的音调与“闹房祝赞”基本一致,其赞词是:
  芙蓉开花多结子,多多结子在朝中*
  撒帐撒在南,南边一朵好牡丹,
  牡丹开花多结子,多多结子主朝纲*
  撒帐撒在西,西边一朵好莲花,
  莲花开花多结子,多多结子穿朝衣*
  撒帐撒在北,北边一株好松柏,
  松柏开花多结子,多多结子做官格(的)*
  撒帐撒在东南西北并中央,列位大家请出洞房。
  “撒帐”以后,婚礼宣告结束。…
  在整个赣南客家地区,姑娘出嫁时都保留着“哭嫁”这样的习俗,其时家人、亲戚要给“扎腰”钱。新娘在出嫁的前一个夜晚要守夜,这种“哭嫁”说是哭,实是“唱”,其感情超过一般民俗。
  2.3 食新
  每年六月初六是客家人的“食新节”,家家都将新收的稻子做成米,磨成浆,在锅中捣熟后,包成米饺或用印板压成米饭,再上锅蒸透,先供上神台,后用于赠送各家品尝。妇女们聚在一起一边做米、推磨以及做起米果,一边唱歌。这些民歌普遍情绪热烈欢快,主要流行在信丰、龙南、上犹、南康等地。
  2.4 跳觋
  赣南兴国跳觋为一种祈福避灾、降妖驱鬼、保家护宅的仪式活动,在江西南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体现出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特点。跳觋,为祈福避灾、降妖驱鬼、保家护宅的客家传统习俗,由两位男觋公师傅主持进行。跳觋,根据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程式,主要为“藏禁”,即藏三魂六魄,禁邪魔、灾难,用于保佑小孩平安、驱邪消灾。
  跳觋仪式所用音乐以声乐形式为主,曲目繁多。从音乐的使用场合来看,可将其分为仪式专用音乐以及世俗音乐。如装坛请神演唱《装身》,接师演唱《迎师》,上文表有《奏表》、解粮有《解粮歌》,祭将唱《咒告》,此外如《十兜粮米》、《团花》以及东河山歌(即《祝赞歌》)如《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等是仅用于仪式中的音乐。而行文是所唱的大部分为传统兴国山歌《绣裕链》、《绣牡丹》、《绣荷包》等,解粮之后演唱的南河山歌(情歌或插科打浑的歌曲)等亦为兴国山歌。
   觋歌的节拍类型繁多,有自由节拍、规整节拍以及交替拍子等。其中觋歌以交替拍子为主,一首歌曲中常出现几种节拍交替出现。由于觋歌的衬词丰富,衬词的大量使用改变了旋律的句式结构,节拍也因而发生改变。又因为这类衬词的出现常常是没有一定规律的,因此,节拍的交替亦呈现为无规律的交替形态。如下面的 《送神》:
  


   此外,觋歌中也有一些运用规整的单一节拍的音调,但不太常见。正如前文所述,跳觋仪式中既有仪式专用音乐(即跳觋音乐),又有世俗音乐。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跳觋仪式的全部音乐。无论是跳觋音乐还是世俗音乐,均体现出了浓郁的客家风格。
  2.5 花鼓
  花鼓是在民间锣鼓伴奏下,由一男一女表演,男称花鼓公,女称花鼓婆,另有一至二个人撑带装饰性的宫灯领路。演出时,花鼓公(丑扮)头戴绒帽以及鼻装须,扎腰带,左手拿把闭合的纸伞,右手拿白纸扇;花鼓婆要扎个彩头,穿花衫,系围裙,左手拿花帕,右手拿花扇。一阵锣鼓过后,花鼓公走着矮步出场,先表演一段数板。例如:
  花鼓姥,花鼓姥,两撇须草草。旧年多谢你,今年又来了。
  来了来了,请进荷包,拂袖拂袖,请进衫袖。你要花鼓看,两边筛锣鼓
  引出花鼓婆出场,两人面对面各自点出左脚唱起来(锣鼓伴奏),边唱边做俯仰动作和挥舞花帕花扇,每唱一韵,由锣鼓过门,表演者即行穿花(对穿十字,走对角或跑圆场等)。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唱完。接着是表演一些小戏(这些小戏以后发展成了采茶戏的“三角班”),大多仍是边舞边唱。
  
  3 结语
  
  生活在发展,风俗民情在变化,依附于民俗的音乐也必然会随之而变化。有的音乐伴随民俗活动继续存活,依旧受到人们的喜爱;有的又随着新的风俗的形成而产生新的民俗音乐;有的则随着某些民俗的中断活动而在现实生活里消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田青教授曾经说过“目前传统文化消逝的速度很快,就在我们谈话的这秒钟就有可能一个身怀绝技的老人过世了,而他却没有传人,每一分钟就有一个清代园林、一个明代牌坊被铲平了,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有传统文化在消失”,我认为赣南民俗活动中的音乐也在其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赣南特有的客家民俗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如果我们不及时抢救,赣南客家音乐也危在旦夕,如何继承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财产是我们面临的時代难题,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让我们的后代能够继续聆听这些扎根于赣南民俗这肥沃土壤中的美妙音乐。
  
  参考文献:
  [1] 杜亚雄,桑海波.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
  [2] 黄玉英.江西客家民歌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3] 谢征,肖艳平.赣南客家民歌探析[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4] 周青青.中国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5]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其他文献
【摘 要】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规模风险、结构风险、预警机制缺乏等风险。笔者从几个方面思索了如何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272-01    所谓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要按照协议或合同的约定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向债权人承担资金的偿付义务。    1 地方
本文从现代化的概念内涵、现代化的核心特征、现代化的过程、发展模式和现代化的影响五个方面,介绍了学术界研究的动态。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数控技术及其产业的情况,对我国数控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另外分析了数控技术发展的趋势。
双牌水电站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时刻牢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双牌水电站永恒主题。
【摘 要】本文在概述农业技术知识产权基本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植物品种权保护为重点、强化产权保护意识和完善激励机制、在优化法律环境的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并推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 知识产权 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D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6
混凝土桥梁开裂是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首先,分析混凝土桥梁裂缝形成的原因,其次,提出预防桥梁混凝土裂缝的措施,最后,介绍几种常用混凝土裂缝治理方法,可供工程施工管理人
德政思想是孔子仁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出孔子的政治理想和主张。"孔子之言政治,亦以道德为根本",这点可从《论语》一书记载的孔子有关"为政以德"的大量论述中得到
军事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雷尼尔效应”的留人理念表明,人的动力的激发并不完全取决于以高额薪酬为主要方面的物质因素,“美丽的风光”也可以起到吸引和留住人才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职务犯罪智能化、现代化、隐蔽化等特点越来越突出,使侦破案件难度加大,而如何使案件的侦破工作顺利进行?这就要求侦查人员在脑海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犯罪,历来受到我国立法机关的重视。本文从现行法规出发,对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进行了分析:并对在法无明文规定情况时,如何理解和适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