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所属骨干企业之一,其前身为1889年张之洞创建的“汉阳兵工厂”,是中国近代24家军工企业之一。建国后,迎来了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亲临视察。如今,是国家重点保军企业,中国特种机械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2009年7月,建设工业集团完成了“退城进郊”整体搬迁,实行了军民分立,现有在册职工3 000余人,下辖二级机构34个,产品产销量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先后获得了 “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重庆工业企业50强”、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建国35周年嘉奖令”、“国庆50周年阅兵装备工作突出贡献奖”、“‘976工程’贡献奖”、“‘9910工程’先进单位银奖”、 “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装备保障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国庆60周年阅兵保障服务先进集体”、“60年影响重庆经济60企业”等荣誉。
重塑 “建设文化”的背景
建设工业集团121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许多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始终秉承“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历史使命,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切实履行巩固国防的重任,塑造了几代建设人敢为人先,永不言败,勇于创新,不懈拼搏的品质,用忠贞不渝和坚韧不拔铸就了“团结向上,爱厂如家,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建设精神”,值得我们大力继承和弘扬。同时,辉煌的历史荣誉也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陶醉过去、满足现状”、“老大自居、封闭保守”等旧有惯性思维,这对公司的转型升级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阻力,如不尽快解决,势必影响“1155”发展思路的实施。随着公司完成整体搬迁和军民分立后新的技术、工艺、设备设施等硬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愿景。同时,公司也面临经营规模变小,经济效益差,历史包袱重等诸多挑战,特别是由于军工生产的特点,职工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普遍存在思想观念较为陈旧,责任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较差,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明显不相匹配。从企业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来看,军民分立之时,建设工业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五个阶段”(即混乱、片面、系统、实践、省悟阶段)中的第一、二个阶段(初级阶段),基本是处于自然、自发状态,并未得到系统、科学的整理、提炼和升华。公司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公司的管理理念、制度等与企业的快速发展趋势极不适应,这些已经阻碍了企业的转型提升与跨越式发展,企业文化需要随着新的形势不断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整理、提炼传统文化,继承升华、创新再造新的企业文化,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尽快形成与公司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把支持转型升级成果的一切价值观固化成企业文化,并转变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为实现建设工业集团“1155”发展思路,谋求在新形势下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重塑 “建设文化”的内涵和做法
百年“建设文化”的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建厂到新中国成立,形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初,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形成了改革开放的理念和企业精神。建设工业集团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契机,找到了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大上摩托车,迅速发展成为“军转民”的典范,创造了摩托车年产突破100万辆的辉煌,总结提炼了“团结向上、爱厂如家、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建设精神”。四是从90年代中后期到2002年,坚持了“军品立位,民品兴业”的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五是从2003年到2009年7月,明确了“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历史使命。公司提出了“一三九”行动纲领,确立了“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历史使命和“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拒绝借口、立即执行”的执行理念,形成了“世界因建设更美好,建设因我们而自豪”的理念。六是2009年7月底军民分立以来,“建设文化”框架体系基本搭建。
主要做法是:
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扎实推进
公司成立了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为组长,其他公司领导为副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组建了组织规划组等7个专业组,分项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具体工作。我们组织召开“建设文化”讨论会和培训讲座4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认真策划,制定完善了“建设文化”建设的《六年纲要》、《三年建设方案》和《2010年实施计划》,建立了推进“建设文化”建设的
长效机制。
加强了重塑“建设文化”的研究。加强了“建设文化”的宣传与传播。创办了《每周要讯》和《党群工作信息》,丰富了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建设工业报》、《建设手机报》、公司宣传橱窗等文化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重塑建设
文化氛围。
围绕“1155” 重塑“建设文化”
重塑理念文化
军民分立以来,公司确立了“1155”发展思路,为逐步建立适应“1155”发展思路的理念体系,我们加强了重塑理念文化的工作。经过培育积淀、贯彻落实和优化提炼,确立了“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企业使命;“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核心价值观;“改革创新、志在超越”的企业精神;“团结进取、务实创新、雷厉风行、勇争一流”的企业作风;“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拒绝借口、立即执行”的执行理念;形成了“打造世界知名的特种机械应用研究制造基地”的企业愿景。
重塑制度文化
企业倡导并实施的价值理念,必须体现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之中,这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结合机构调整后新的运行模式,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启动了制度流程清理工作,重点是优化流程,简化操作,畅通管理,提高效率。随着重塑制度文化工作的全面展开,在公司经营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各个环节上,都始终体现了企业的正确的价值追求。目前,已建立健全、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00多项,确保了企业文化内涵固化于制,不断适应公司新的运行机制。
重塑行为文化
理念和实践互动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与职工行为互动的过程。我们大力提倡“五个坚持、五个力戒”,即:坚持解放思想,力戒因循守旧;坚持勤奋好学,力戒不思进取;坚持求真务实,力戒作风漂浮;坚持联系群众,力戒官僚主义;坚持廉洁奉公,力戒贪图享受。在广大职工中积极倡导“七个提倡、七个反对”,即:提倡爱岗敬业,反对敷衍塞责;提倡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提倡真抓实干,反对形式主义;提倡立即执行,反对推诿拖拉;提倡勇争一流,反对固步自封;提倡团结协作,反对各自为政;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教育和引导职工明确应该弘扬、坚持、提倡什么,应该摒弃、纠正、反对什么,让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员工养成与“1155”发展思路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我们启动了职工行为规范的制定工作,结合公司迁建重新对职工行为规范进行了梳理,制作了职工行为规范录像片,组织制定并发布了《着装及环境规范制度(暂行)》、《职工交通安全规范》、《职工用餐规范》等,举办了职工行为规范培训,强化了行为识别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了《职工行为规范》初稿编制工作,并着手《中层管理人员行为规范》的编写。
重塑企业形象
在去年公司整体搬迁的过程中,我们就启动了新区VI工作,组织实施了新区识别项目,实施新区形象工程,制定并颁布了《形象识别管理规则》,《公司企业文化视觉识别管理规则(试行)》等制度,制作了新厂区标识、宣传栏、宣传橱窗、指示牌、标牌、职工胸牌、办公门牌等形象工程,强化了视觉识别系统建设。今年5月,又完成了公司的更名,成功地保留了“重庆市一号信箱”,制作了新企业形象片,开设了建设峨眉网,开通了金戈网上的建设工业网页,已分别在建设网、金戈网上发布公司相关新闻320条,较好地起到了宣传交流、提升形象的作用。同时,积极拓展外宣渠道,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力推进“建设文化”“九个一”重点建设项目
为不断满足公司发展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全力推进“建设文化”“九个一”重点建设项目:一是同树一个愿景,开展树立“建立世界知名的特种机械产品应用研究制造基地”愿景的有奖征文竞赛活动;二是同履一个使命,开展牢记、履行“保军报国,强企富民”使命的演讲比赛活动;三是同升一面旗帜,开展职工宣誓仪式的活动;四是同唱一首歌,开展《光荣的建设厂》歌咏比赛活动;五是同讲一个故事,开展《建设故事》散文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六是共建一个体系,开展《职工行为规范》系列专题片教育活动和“建设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七是共建一处形象,建设3号门景观、旗杆形象;八是共建一批阵地,统一规范室内宣传栏和精益看板,新建、完善室外橱窗,积极配合公司精益生产体系建设的启动,在生产车间制作了规格统一、形象一致的“211战略”、“四讲”活动成果、精益生产及班组展示展板59块;九是选树一批典型,开设“人物——我身边的先进典型”专栏,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融入中心 推进“精神工程”
我们把推进“精神工程”,作为提升职工的精气神,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手段。
在实施“精神工程”中,我们积极教育引导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聚焦发展、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组织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徐斌关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了“211战略”和“1155”发展思路专项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起用户至上、质量生命、一做就对、改革创新、效率效益、科学管理、从严管理、敢作敢为、务求实效、以人为本等新的观念,通过普及企业文化理念,取得全体职工的理解、认同,特别是针对过去普遍存在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两多一少”(即睁只眼闭只眼的“木匠”多、和稀泥的“砖瓦匠”多、而敢于硬碰硬的“铁匠”少)的现象,通过实施“精神工程”,敢于暴露问题,敢于动真格,敢于硬碰硬,实施全员竞聘上岗和“岗位绩效工资制”、“计件工资制”,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和“铁饭碗”,以改革来促观念转变。
我们结合公司改革发展实际和党员、职工的思想现状,把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和职工关心的热点、焦点,作为“精神工程”的着力点,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组织开展了“降低能耗1 000万元从哪里来”专题宣传和“增强质量意识,提高职工素质,推进五精工程”大讨论活动,举办了质量警示展。结合公司“1155”发展思路和“七个调整”的部署,加强思想引导,鼓励广大党员、职工敢于打破传统,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增强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为了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我们先后策划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庆祝兵装集团成立10周年”和“企业迁建”等专题宣传活动,举行了“11•29”纪念建厂12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纪念建党88、89周年和庆祝新中国60周年等大型文体活动,开展“谢家湾记忆”图片展,配合市委宣传部进行了《重庆解放》电视片的拍摄,组织劳模代表参观“汉阳兵工厂”原址,组织退休职工到新厂区参观,增强了职工的荣誉感,激励职工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
我们把“精神工程”的开展与公司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实际相结合,每月为职工举办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职工诗书画谜联等特色文化活动,先后组织举办了职工拔河比赛、“步调一致、争分夺秒、务求必胜”趣味行走、“技高一筹、快人一步、冲刺目标”竞技接力比赛、“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勇争第一”喜迎新年文体比赛、“欢乐祥和迎新春”职工文体等活动,组织职工参与红色经典唱传讲读活动,组织参加了重庆市总工会组织的“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组织开展了“职工诗书画现场展示”等特色文化建设,出刊了集诗词诗歌、灯谜楹联、散文和书影画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专辑——《夕阳红之歌》。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工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和老干部发放慰问金30多万元,为公司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氛围。
开展“四讲”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来,兵装集团党组在全行业开展了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讲和谐的“四讲”活动,这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以“四讲”主题系列活动为总抓手,在全公司重点开展了5个系列特色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在抓好中心组学习和专题培训、“三会一课”的同时,我们开展了“读好书、创佳绩”读书活动,推荐了《读点经典》、《三分管事七分管人》、《领导者的九项修炼》、《精细化增长》等4本书。在《建设工业》报上开辟了读书活动心得专栏,公司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从我做起,自觉“充电”,已撰写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超过100篇,为当好企业文化建设先行者打下坚实的文化理论基础。
开展党员承诺制活动。凡属“建设文化”倡导的行为,党员都必须先行。在公司开展的“数量准确,质量精品”党员承诺制活动中,共有64名中层管理人员和137名普通党员立足本职作出了个人承诺,并在工作展板上“亮诺”(公开承诺、扎实践诺、民主评诺),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同时开展了党员示范岗活动。
开展“结对子”活动。广大党员成为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凝聚者。在我们结合实施“五精工程”的实际,开展的“深入群众促和谐、凝心聚力促发展”结对子活动中,公司党委书记魏群带头与4名职工结了对子,党群部门负责人和室主任结对子29对,另有41名中层管理人员与120名职工群众建立了结对子关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开展系列竞赛活动。企业文化建设最具说服力的莫过于党员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公司党委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在全体党员中组织开展了“凝心聚力齐奋进,锐意进取双过半”党内竞赛活动;公司工会组织开展了“亮”、“半”劳动竞赛和“五比”竞赛、“六好示范班组”创建活动以及“节约明星”、“精品能手”、“金牌职工”、十佳“‘五精工程’在身边”合理化建议评选活动和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公司团委也组织开展了“青年突击队”竞赛、“五小”竞赛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团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助推了“双过半”的顺利实现。
建立长效机制永葆生机活力
企业文化建设要取得实效,贵在坚持、长抓不懈。
认真做好总体规划,分步落实到位。公司制定了建设工业重塑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0~2015年)和实施计划,根据总体规划制定了年度、季度和月度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并根据公司实际,找准切入点和工作重点,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项目,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2010年为企业文化基础建设年,开展系列活动,推进基础工作。2011年为企业文化要素建设年,基本形成《企业文化手册》,争创全国文明单位。2012年为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年,完善并推广《企业文化手册》,进一步建立学习型企业。到2015年,基本建立适应公司“1155”发展思路的文化体系,基本形成软、硬实力相协调。
建立不断巩固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及制定严格的绩效评估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企业文化建设责任体系,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效运行。
重塑 “建设文化”的效果
职工精气神普遍提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
军民分立以来,我们大力推进“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百年军工文化建设初见成效。一是广大干部职工的精气神得到了普遍提升,增强了履行“保军保国、强企富民”的使命感和作为兵装人和军工人的自豪感,为公司“1155”发展思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精神动力。二是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市场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明显增强。三是公司管理粗放的局面有了明显改观,员工的执行力、创造力显著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增强。
引领了公司快速发展,经济运营质量稳步提升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百年军工文化建设,为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司的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09年,公司圆满完成了国庆阅兵装备生产任务,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其中特种机械产品收入完成了年度计划的103.4%。今年以来,公司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经济运营质量稳步提升,“五个千百万”降本增效工程取得了实效,1~6月,公司生产同比增长107.39%,完成全年目标的54.59%;销售同比增长98.38%,完成全年目标的52.97%;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0.77% 。
与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百年军工文化建设推动了公司的转型提升,也使职工共享了公司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是公司涉及拆迁住户3 090户,户均居住面积由30㎡提高到
60㎡;公司让利住户约2.7亿元,户均得利约10万元。二是职工年人均工资增长14.5%;今年1至6月,公司职工人均月工资同比增长24.1%。三是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公司投资近500万元在1.7 万㎡机加厂房安装的空调系统已投入使用。四是每个职工均享受交通补贴和免费工作餐,并引进了专业化餐饮公司,满意度由年初的35%达到现在的平均90%以上。公司获得了2008、2009年度“重庆市工业系统信访稳定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
公司美誉度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百年军工文化建设,营造了公司内部的良好氛围,也改善了公司的外部形象。近10多年来,公司为扶贫济困、抗洪(震)救灾、希望工程、市政建设等累计捐款捐物数千万元。其中,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累计捐款捐物金额达550多万元;党员同志缴纳特殊党费5.58万元。2010年公司捐资20万元赞助了“第三届重庆巴南梨花温泉文化节”;组织了向青海玉树大地震受灾同胞捐款10万元;向重庆市三峡博物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捐赠清朝、民国、抗战时期的老设备50台,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
(成果创造人:魏群)(责任编辑:胡引定)
重塑 “建设文化”的背景
建设工业集团121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许多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始终秉承“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历史使命,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切实履行巩固国防的重任,塑造了几代建设人敢为人先,永不言败,勇于创新,不懈拼搏的品质,用忠贞不渝和坚韧不拔铸就了“团结向上,爱厂如家,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建设精神”,值得我们大力继承和弘扬。同时,辉煌的历史荣誉也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陶醉过去、满足现状”、“老大自居、封闭保守”等旧有惯性思维,这对公司的转型升级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阻力,如不尽快解决,势必影响“1155”发展思路的实施。随着公司完成整体搬迁和军民分立后新的技术、工艺、设备设施等硬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愿景。同时,公司也面临经营规模变小,经济效益差,历史包袱重等诸多挑战,特别是由于军工生产的特点,职工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普遍存在思想观念较为陈旧,责任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较差,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明显不相匹配。从企业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来看,军民分立之时,建设工业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五个阶段”(即混乱、片面、系统、实践、省悟阶段)中的第一、二个阶段(初级阶段),基本是处于自然、自发状态,并未得到系统、科学的整理、提炼和升华。公司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公司的管理理念、制度等与企业的快速发展趋势极不适应,这些已经阻碍了企业的转型提升与跨越式发展,企业文化需要随着新的形势不断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整理、提炼传统文化,继承升华、创新再造新的企业文化,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尽快形成与公司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把支持转型升级成果的一切价值观固化成企业文化,并转变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为实现建设工业集团“1155”发展思路,谋求在新形势下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重塑 “建设文化”的内涵和做法
百年“建设文化”的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建厂到新中国成立,形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初,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形成了改革开放的理念和企业精神。建设工业集团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契机,找到了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大上摩托车,迅速发展成为“军转民”的典范,创造了摩托车年产突破100万辆的辉煌,总结提炼了“团结向上、爱厂如家、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建设精神”。四是从90年代中后期到2002年,坚持了“军品立位,民品兴业”的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五是从2003年到2009年7月,明确了“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历史使命。公司提出了“一三九”行动纲领,确立了“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历史使命和“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拒绝借口、立即执行”的执行理念,形成了“世界因建设更美好,建设因我们而自豪”的理念。六是2009年7月底军民分立以来,“建设文化”框架体系基本搭建。
主要做法是:
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扎实推进
公司成立了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为组长,其他公司领导为副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组建了组织规划组等7个专业组,分项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具体工作。我们组织召开“建设文化”讨论会和培训讲座4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认真策划,制定完善了“建设文化”建设的《六年纲要》、《三年建设方案》和《2010年实施计划》,建立了推进“建设文化”建设的
长效机制。
加强了重塑“建设文化”的研究。加强了“建设文化”的宣传与传播。创办了《每周要讯》和《党群工作信息》,丰富了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建设工业报》、《建设手机报》、公司宣传橱窗等文化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重塑建设
文化氛围。
围绕“1155” 重塑“建设文化”
重塑理念文化
军民分立以来,公司确立了“1155”发展思路,为逐步建立适应“1155”发展思路的理念体系,我们加强了重塑理念文化的工作。经过培育积淀、贯彻落实和优化提炼,确立了“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企业使命;“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核心价值观;“改革创新、志在超越”的企业精神;“团结进取、务实创新、雷厉风行、勇争一流”的企业作风;“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拒绝借口、立即执行”的执行理念;形成了“打造世界知名的特种机械应用研究制造基地”的企业愿景。
重塑制度文化
企业倡导并实施的价值理念,必须体现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之中,这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结合机构调整后新的运行模式,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启动了制度流程清理工作,重点是优化流程,简化操作,畅通管理,提高效率。随着重塑制度文化工作的全面展开,在公司经营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各个环节上,都始终体现了企业的正确的价值追求。目前,已建立健全、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00多项,确保了企业文化内涵固化于制,不断适应公司新的运行机制。
重塑行为文化
理念和实践互动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与职工行为互动的过程。我们大力提倡“五个坚持、五个力戒”,即:坚持解放思想,力戒因循守旧;坚持勤奋好学,力戒不思进取;坚持求真务实,力戒作风漂浮;坚持联系群众,力戒官僚主义;坚持廉洁奉公,力戒贪图享受。在广大职工中积极倡导“七个提倡、七个反对”,即:提倡爱岗敬业,反对敷衍塞责;提倡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提倡真抓实干,反对形式主义;提倡立即执行,反对推诿拖拉;提倡勇争一流,反对固步自封;提倡团结协作,反对各自为政;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教育和引导职工明确应该弘扬、坚持、提倡什么,应该摒弃、纠正、反对什么,让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员工养成与“1155”发展思路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我们启动了职工行为规范的制定工作,结合公司迁建重新对职工行为规范进行了梳理,制作了职工行为规范录像片,组织制定并发布了《着装及环境规范制度(暂行)》、《职工交通安全规范》、《职工用餐规范》等,举办了职工行为规范培训,强化了行为识别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了《职工行为规范》初稿编制工作,并着手《中层管理人员行为规范》的编写。
重塑企业形象
在去年公司整体搬迁的过程中,我们就启动了新区VI工作,组织实施了新区识别项目,实施新区形象工程,制定并颁布了《形象识别管理规则》,《公司企业文化视觉识别管理规则(试行)》等制度,制作了新厂区标识、宣传栏、宣传橱窗、指示牌、标牌、职工胸牌、办公门牌等形象工程,强化了视觉识别系统建设。今年5月,又完成了公司的更名,成功地保留了“重庆市一号信箱”,制作了新企业形象片,开设了建设峨眉网,开通了金戈网上的建设工业网页,已分别在建设网、金戈网上发布公司相关新闻320条,较好地起到了宣传交流、提升形象的作用。同时,积极拓展外宣渠道,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力推进“建设文化”“九个一”重点建设项目
为不断满足公司发展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全力推进“建设文化”“九个一”重点建设项目:一是同树一个愿景,开展树立“建立世界知名的特种机械产品应用研究制造基地”愿景的有奖征文竞赛活动;二是同履一个使命,开展牢记、履行“保军报国,强企富民”使命的演讲比赛活动;三是同升一面旗帜,开展职工宣誓仪式的活动;四是同唱一首歌,开展《光荣的建设厂》歌咏比赛活动;五是同讲一个故事,开展《建设故事》散文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六是共建一个体系,开展《职工行为规范》系列专题片教育活动和“建设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七是共建一处形象,建设3号门景观、旗杆形象;八是共建一批阵地,统一规范室内宣传栏和精益看板,新建、完善室外橱窗,积极配合公司精益生产体系建设的启动,在生产车间制作了规格统一、形象一致的“211战略”、“四讲”活动成果、精益生产及班组展示展板59块;九是选树一批典型,开设“人物——我身边的先进典型”专栏,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融入中心 推进“精神工程”
我们把推进“精神工程”,作为提升职工的精气神,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手段。
在实施“精神工程”中,我们积极教育引导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聚焦发展、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组织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徐斌关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了“211战略”和“1155”发展思路专项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起用户至上、质量生命、一做就对、改革创新、效率效益、科学管理、从严管理、敢作敢为、务求实效、以人为本等新的观念,通过普及企业文化理念,取得全体职工的理解、认同,特别是针对过去普遍存在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两多一少”(即睁只眼闭只眼的“木匠”多、和稀泥的“砖瓦匠”多、而敢于硬碰硬的“铁匠”少)的现象,通过实施“精神工程”,敢于暴露问题,敢于动真格,敢于硬碰硬,实施全员竞聘上岗和“岗位绩效工资制”、“计件工资制”,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和“铁饭碗”,以改革来促观念转变。
我们结合公司改革发展实际和党员、职工的思想现状,把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和职工关心的热点、焦点,作为“精神工程”的着力点,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组织开展了“降低能耗1 000万元从哪里来”专题宣传和“增强质量意识,提高职工素质,推进五精工程”大讨论活动,举办了质量警示展。结合公司“1155”发展思路和“七个调整”的部署,加强思想引导,鼓励广大党员、职工敢于打破传统,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增强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为了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我们先后策划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庆祝兵装集团成立10周年”和“企业迁建”等专题宣传活动,举行了“11•29”纪念建厂12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纪念建党88、89周年和庆祝新中国60周年等大型文体活动,开展“谢家湾记忆”图片展,配合市委宣传部进行了《重庆解放》电视片的拍摄,组织劳模代表参观“汉阳兵工厂”原址,组织退休职工到新厂区参观,增强了职工的荣誉感,激励职工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
我们把“精神工程”的开展与公司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实际相结合,每月为职工举办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职工诗书画谜联等特色文化活动,先后组织举办了职工拔河比赛、“步调一致、争分夺秒、务求必胜”趣味行走、“技高一筹、快人一步、冲刺目标”竞技接力比赛、“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勇争第一”喜迎新年文体比赛、“欢乐祥和迎新春”职工文体等活动,组织职工参与红色经典唱传讲读活动,组织参加了重庆市总工会组织的“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组织开展了“职工诗书画现场展示”等特色文化建设,出刊了集诗词诗歌、灯谜楹联、散文和书影画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专辑——《夕阳红之歌》。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工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和老干部发放慰问金30多万元,为公司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氛围。
开展“四讲”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来,兵装集团党组在全行业开展了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讲和谐的“四讲”活动,这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以“四讲”主题系列活动为总抓手,在全公司重点开展了5个系列特色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在抓好中心组学习和专题培训、“三会一课”的同时,我们开展了“读好书、创佳绩”读书活动,推荐了《读点经典》、《三分管事七分管人》、《领导者的九项修炼》、《精细化增长》等4本书。在《建设工业》报上开辟了读书活动心得专栏,公司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从我做起,自觉“充电”,已撰写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超过100篇,为当好企业文化建设先行者打下坚实的文化理论基础。
开展党员承诺制活动。凡属“建设文化”倡导的行为,党员都必须先行。在公司开展的“数量准确,质量精品”党员承诺制活动中,共有64名中层管理人员和137名普通党员立足本职作出了个人承诺,并在工作展板上“亮诺”(公开承诺、扎实践诺、民主评诺),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同时开展了党员示范岗活动。
开展“结对子”活动。广大党员成为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凝聚者。在我们结合实施“五精工程”的实际,开展的“深入群众促和谐、凝心聚力促发展”结对子活动中,公司党委书记魏群带头与4名职工结了对子,党群部门负责人和室主任结对子29对,另有41名中层管理人员与120名职工群众建立了结对子关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开展系列竞赛活动。企业文化建设最具说服力的莫过于党员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公司党委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在全体党员中组织开展了“凝心聚力齐奋进,锐意进取双过半”党内竞赛活动;公司工会组织开展了“亮”、“半”劳动竞赛和“五比”竞赛、“六好示范班组”创建活动以及“节约明星”、“精品能手”、“金牌职工”、十佳“‘五精工程’在身边”合理化建议评选活动和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公司团委也组织开展了“青年突击队”竞赛、“五小”竞赛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团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助推了“双过半”的顺利实现。
建立长效机制永葆生机活力
企业文化建设要取得实效,贵在坚持、长抓不懈。
认真做好总体规划,分步落实到位。公司制定了建设工业重塑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0~2015年)和实施计划,根据总体规划制定了年度、季度和月度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并根据公司实际,找准切入点和工作重点,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项目,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2010年为企业文化基础建设年,开展系列活动,推进基础工作。2011年为企业文化要素建设年,基本形成《企业文化手册》,争创全国文明单位。2012年为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年,完善并推广《企业文化手册》,进一步建立学习型企业。到2015年,基本建立适应公司“1155”发展思路的文化体系,基本形成软、硬实力相协调。
建立不断巩固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及制定严格的绩效评估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企业文化建设责任体系,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效运行。
重塑 “建设文化”的效果
职工精气神普遍提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
军民分立以来,我们大力推进“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百年军工文化建设初见成效。一是广大干部职工的精气神得到了普遍提升,增强了履行“保军保国、强企富民”的使命感和作为兵装人和军工人的自豪感,为公司“1155”发展思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精神动力。二是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市场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明显增强。三是公司管理粗放的局面有了明显改观,员工的执行力、创造力显著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增强。
引领了公司快速发展,经济运营质量稳步提升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百年军工文化建设,为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司的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09年,公司圆满完成了国庆阅兵装备生产任务,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其中特种机械产品收入完成了年度计划的103.4%。今年以来,公司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经济运营质量稳步提升,“五个千百万”降本增效工程取得了实效,1~6月,公司生产同比增长107.39%,完成全年目标的54.59%;销售同比增长98.38%,完成全年目标的52.97%;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0.77% 。
与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百年军工文化建设推动了公司的转型提升,也使职工共享了公司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是公司涉及拆迁住户3 090户,户均居住面积由30㎡提高到
60㎡;公司让利住户约2.7亿元,户均得利约10万元。二是职工年人均工资增长14.5%;今年1至6月,公司职工人均月工资同比增长24.1%。三是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公司投资近500万元在1.7 万㎡机加厂房安装的空调系统已投入使用。四是每个职工均享受交通补贴和免费工作餐,并引进了专业化餐饮公司,满意度由年初的35%达到现在的平均90%以上。公司获得了2008、2009年度“重庆市工业系统信访稳定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
公司美誉度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百年军工文化建设,营造了公司内部的良好氛围,也改善了公司的外部形象。近10多年来,公司为扶贫济困、抗洪(震)救灾、希望工程、市政建设等累计捐款捐物数千万元。其中,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累计捐款捐物金额达550多万元;党员同志缴纳特殊党费5.58万元。2010年公司捐资20万元赞助了“第三届重庆巴南梨花温泉文化节”;组织了向青海玉树大地震受灾同胞捐款10万元;向重庆市三峡博物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捐赠清朝、民国、抗战时期的老设备50台,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
(成果创造人:魏群)(责任编辑:胡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