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超临界锅炉运行时,因蒸汽参数高,导致受热面内会产生氧化皮。在变工况运行时,因氧化皮与管材膨胀系数不一致,会导致氧化皮从受热面脱落,少量脱落会随蒸汽流动带出受热面。大量氧化皮脱落则无法全部带走,会导致堵塞受热面,造成超温,甚至爆管。国电宝鸡发电公司#5、6机组是容量6600MW超临界变压运行机组,也存在此类问题。经过认真分析氧化皮脱落的原因,从运行调整与设备检修两个方面采取预控措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锅炉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氧化皮 汽温变化速率 升温升压速度 冷态启动
中图分类号:TM6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1-0106-01
现状:国电宝鸡发电公司#6机组在2016年3月18日启动后,发现末级过热器壁温偏差大,其中3、31、33、35、39、40、42点较其余测点高出90℃左右,根据锅炉运行参数判断发生了泄漏,机组被迫停运。进入炉膛内检查发现,泄漏管位于高温过热器第17排由内向外第5圈下弯头外弧处,第五圈泄漏后,漏出的蒸汽吹到了第6圈下弯头内侧,致使其泄漏。
原因分析:通过机组停运割管检查,发现高温过热器弯头内积有氧化皮,将第五圈弯头切下后从其中倒出管子内壁脱落的氧化皮,氧化皮呈铁灰色,重
量约为280克(取出氧化皮的形貌见照片),是造成部分过热器流量不足,引起过热器管壁超温无法带负荷的主要原因。对机组启停过程进行复查,发现本次启动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1. 3月18日启动过程中:15:30因分离器水位低给水流量增加影响汽温下降,下降速度约4℃/min,壁温变化5℃/min;19:00汽温5分钟由544℃下降至526℃,D磨煤机启动后控制不好,汽温有较大波动,变化速度3.5℃/min。
2. 3月18日启动过程中减温水投入过早:15:18初负荷暖机阶段便投入了以及减温水,此时屏过入口汽温由345/420℃降低至280/398℃,屏过壁温由429降低至382℃。
3. 3月18日17:30C磨煤机启动后,B磨断煤,减温水控制不好,同时给水流量增加,汽温下降较快,5分钟由486℃下降至474℃,变化速度为3.6℃/min;18:40负荷170WM,启动D磨运行后控制不好,19:00汽温5分钟由544℃下降至526℃,变化速度3.6℃/min。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本次氧化皮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机组启动过程中参数控制不当,汽温、壁温变动速率多次超标,造成氧化皮脱落。
采取的措施:经认真分析本次锅炉启动参数和氧化皮生成脱落机理,国电宝鸡发电公司对控制锅炉氧化皮措施进行修订,从严控制,减少氧化皮生成,降低氧化皮脱落速度,提高超临界锅炉安全系数。运行方面主要采取措施如下:
1、启动过程中:
1)严格控制锅炉水质,严格按照规程规定执行,确保水质合格。
2)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严格按照机组升温控制曲线控制给水及蒸汽温度。投入除氧器加热,控制给水温度在110℃,维持稳定运行。按照规程规定的升温速率控制汽温变化速率合格,防止受热面壁温大幅变化导致氧化皮脱落。为控制升温速率合格,采取以下措施:
a.冷态启动过程中,在5%负荷暖机前,采用磨煤机A等离子模式运行,降低火焰中心高度,控制较小给煤量,控制热量缓慢增加,达到汽温缓慢变化的效果。
b.启动前将磨煤机A比例调节油阀更换成小型号,降低磨煤机A加载油压,保证磨煤机A在20T/H运行时不振动,保证磨煤机A的安全运行。
c.通过过、再热器烟气挡板调整烟气流量,改变过、再热器的换热量,调整汽温变化速率合格。
d.通过高、低压旁路开度调节过、再热器的蒸汽流量,控制过、再热汽温变化速率在要求范围内。
3)机组启动过程中严密监视各受热面金属壁温及偏差情况,控制各金属管壁温度变化率不大于 3℃/min不超限。
4)在啟动过程中,利用旁路开度调节和燃烧调节,控制汽压变化速率在0.1MPA/min以下,保证汽压变化速率合格。
5)在初负荷暖机结束后,启动第二台磨煤机时,提前降低磨煤机A煤量,第二台磨煤机启动后,控制总煤量增加不大于5T/H。调整锅炉燃烧缓慢加强,控制汽温及壁温变化速率合格。
6)谨慎使用减温水,采取以下措施:
a.规程规定负荷>50MW,投入过热器一级减温水;负荷>100MW,投入过热器二级级减温水;负荷>330MW,投入再热器减温水。在机组启动过程中负
荷>100MW,投入过热器一级级减温水;负荷>150MW,投入过热器二级级减温水;在蒸汽流量较大时投入减温水,减少减温水对过热汽温的影响,保持汽温及壁温变化速率合格,防止氧化皮脱落。
b.在投入减温水前,对减温水管道进行暖管。开启减温水电动总门后疏水手动门,稍开减温水电动总门,待减温水温度从环境温度提升至给水泵出口温度后,关闭减温水疏水手动门,暖管结束。开启电动总门和减温水调阀后电动门。
c.缓慢投入减温水,在投入减温水时,小幅开启减温水调阀,并严密监视减温器后蒸汽温度及受热面壁温变化情况。调节汽温变化速度<1.8℃/min和壁温变化速度<3℃/min,否则立即关闭调阀。待负荷上升后,缓慢投入减温水,保持汽温及壁温变化速率合格。
7)在热态、极热态启动过程中,为防止受热面金属温度降低,锅炉的风烟系统要与其它系统同步启动,以免对受热面过度冷却。风烟系统启动后1小时点火不成功,及时停止风烟系统。
8)机组启动过程中,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各管壁温度升至350~400℃时,需稳定壁温1小时,然后再继续增加锅炉热负荷。
2、正常运行中: 1)锅炉正常运行中,应保证燃烧稳定,同时使炉膛热负荷分配均匀,减少热偏差,保证锅炉运行各参数正常。
2)锅炉正常运行时,主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6±5℃以内,再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6±5℃以内,两侧温差小于15℃,超过此范围即为超温。同时保证各段工质温度、壁温不超过规定值。
3)正常升、降负荷时严格按照运行规程控制负荷变化速率、受热面温度波动速率、屏过进出口、高过进出口、高再进出口的汽温变化率不超过规定值,必要时降低加减负荷速度。
4)正常运行时,过热器减温水应保持有一定的调节余地。调节减温水有一定的迟滞时间,应根据减温器后温度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减温水量的大小。
5)加强运行过程中锅炉受热面金属温度的监督,建立受热面管壁温度台帐,受热面金属壁温异常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并汇报。
3、停运过程中:
1)正常停机采用滑参数方式,滑参数停炉主汽温目标值最低控制在450℃,防止在低负荷区域过热器进水、各受热面进出口汽温突变使氧化皮剥落。
2)滑停过程中控制屏过进出口、高过进出口和高再进出口温降速率、主汽压降速率不超过规程规定。
3)正常停炉或故障紧急停炉后,锅炉熄火并保持30-40%风量通风吹扫5分钟后,停运送、引风机,关闭送、引风机出入口挡板,关闭高压旁路阀,开启低压旁路阀利用凝汽器负压对再热器内余汽抽10分钟,进行闷炉。
4)闷炉16小时后,如有检修工作开启送、引风机出入口挡板,送风机动叶和引风机静叶全开,锅炉进行自然通风冷却。禁止强制通风冷却,如确需则在自然通风冷却12小时后,方可进行炉内强制通风冷却,控制过热器、再热器壁温的温降速率不大于1℃/min。
5)鍋炉每次停炉后必须采用带压放水余热烘干,抽真空保养法。
实施后的效果:在之后的机组启停操作中,严格按照以上技术措施进行操作及调整,控制参数符合措施要求。对锅炉升温升压、投运减温水、锅炉干湿态转换等重要操作提前预控,保证了机组平稳启停。机组运行中,精心调整,控制参数在要求范围内。未发生因运行操作不当导致氧化皮大量脱落的不安全事件,达到了预期目的,锅炉安全系数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全利 锅炉设备及系统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2
2.梁伟 孙晓强 黄军庆 660MW超临界机组集控主机运行规程 国电宝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3.屈祥 王宝成 锅炉控制氧化皮措施(2016年修订版)国电宝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氧化皮 汽温变化速率 升温升压速度 冷态启动
中图分类号:TM6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1-0106-01
现状:国电宝鸡发电公司#6机组在2016年3月18日启动后,发现末级过热器壁温偏差大,其中3、31、33、35、39、40、42点较其余测点高出90℃左右,根据锅炉运行参数判断发生了泄漏,机组被迫停运。进入炉膛内检查发现,泄漏管位于高温过热器第17排由内向外第5圈下弯头外弧处,第五圈泄漏后,漏出的蒸汽吹到了第6圈下弯头内侧,致使其泄漏。
原因分析:通过机组停运割管检查,发现高温过热器弯头内积有氧化皮,将第五圈弯头切下后从其中倒出管子内壁脱落的氧化皮,氧化皮呈铁灰色,重
量约为280克(取出氧化皮的形貌见照片),是造成部分过热器流量不足,引起过热器管壁超温无法带负荷的主要原因。对机组启停过程进行复查,发现本次启动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1. 3月18日启动过程中:15:30因分离器水位低给水流量增加影响汽温下降,下降速度约4℃/min,壁温变化5℃/min;19:00汽温5分钟由544℃下降至526℃,D磨煤机启动后控制不好,汽温有较大波动,变化速度3.5℃/min。
2. 3月18日启动过程中减温水投入过早:15:18初负荷暖机阶段便投入了以及减温水,此时屏过入口汽温由345/420℃降低至280/398℃,屏过壁温由429降低至382℃。
3. 3月18日17:30C磨煤机启动后,B磨断煤,减温水控制不好,同时给水流量增加,汽温下降较快,5分钟由486℃下降至474℃,变化速度为3.6℃/min;18:40负荷170WM,启动D磨运行后控制不好,19:00汽温5分钟由544℃下降至526℃,变化速度3.6℃/min。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本次氧化皮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机组启动过程中参数控制不当,汽温、壁温变动速率多次超标,造成氧化皮脱落。
采取的措施:经认真分析本次锅炉启动参数和氧化皮生成脱落机理,国电宝鸡发电公司对控制锅炉氧化皮措施进行修订,从严控制,减少氧化皮生成,降低氧化皮脱落速度,提高超临界锅炉安全系数。运行方面主要采取措施如下:
1、启动过程中:
1)严格控制锅炉水质,严格按照规程规定执行,确保水质合格。
2)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严格按照机组升温控制曲线控制给水及蒸汽温度。投入除氧器加热,控制给水温度在110℃,维持稳定运行。按照规程规定的升温速率控制汽温变化速率合格,防止受热面壁温大幅变化导致氧化皮脱落。为控制升温速率合格,采取以下措施:
a.冷态启动过程中,在5%负荷暖机前,采用磨煤机A等离子模式运行,降低火焰中心高度,控制较小给煤量,控制热量缓慢增加,达到汽温缓慢变化的效果。
b.启动前将磨煤机A比例调节油阀更换成小型号,降低磨煤机A加载油压,保证磨煤机A在20T/H运行时不振动,保证磨煤机A的安全运行。
c.通过过、再热器烟气挡板调整烟气流量,改变过、再热器的换热量,调整汽温变化速率合格。
d.通过高、低压旁路开度调节过、再热器的蒸汽流量,控制过、再热汽温变化速率在要求范围内。
3)机组启动过程中严密监视各受热面金属壁温及偏差情况,控制各金属管壁温度变化率不大于 3℃/min不超限。
4)在啟动过程中,利用旁路开度调节和燃烧调节,控制汽压变化速率在0.1MPA/min以下,保证汽压变化速率合格。
5)在初负荷暖机结束后,启动第二台磨煤机时,提前降低磨煤机A煤量,第二台磨煤机启动后,控制总煤量增加不大于5T/H。调整锅炉燃烧缓慢加强,控制汽温及壁温变化速率合格。
6)谨慎使用减温水,采取以下措施:
a.规程规定负荷>50MW,投入过热器一级减温水;负荷>100MW,投入过热器二级级减温水;负荷>330MW,投入再热器减温水。在机组启动过程中负
荷>100MW,投入过热器一级级减温水;负荷>150MW,投入过热器二级级减温水;在蒸汽流量较大时投入减温水,减少减温水对过热汽温的影响,保持汽温及壁温变化速率合格,防止氧化皮脱落。
b.在投入减温水前,对减温水管道进行暖管。开启减温水电动总门后疏水手动门,稍开减温水电动总门,待减温水温度从环境温度提升至给水泵出口温度后,关闭减温水疏水手动门,暖管结束。开启电动总门和减温水调阀后电动门。
c.缓慢投入减温水,在投入减温水时,小幅开启减温水调阀,并严密监视减温器后蒸汽温度及受热面壁温变化情况。调节汽温变化速度<1.8℃/min和壁温变化速度<3℃/min,否则立即关闭调阀。待负荷上升后,缓慢投入减温水,保持汽温及壁温变化速率合格。
7)在热态、极热态启动过程中,为防止受热面金属温度降低,锅炉的风烟系统要与其它系统同步启动,以免对受热面过度冷却。风烟系统启动后1小时点火不成功,及时停止风烟系统。
8)机组启动过程中,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各管壁温度升至350~400℃时,需稳定壁温1小时,然后再继续增加锅炉热负荷。
2、正常运行中: 1)锅炉正常运行中,应保证燃烧稳定,同时使炉膛热负荷分配均匀,减少热偏差,保证锅炉运行各参数正常。
2)锅炉正常运行时,主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6±5℃以内,再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6±5℃以内,两侧温差小于15℃,超过此范围即为超温。同时保证各段工质温度、壁温不超过规定值。
3)正常升、降负荷时严格按照运行规程控制负荷变化速率、受热面温度波动速率、屏过进出口、高过进出口、高再进出口的汽温变化率不超过规定值,必要时降低加减负荷速度。
4)正常运行时,过热器减温水应保持有一定的调节余地。调节减温水有一定的迟滞时间,应根据减温器后温度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减温水量的大小。
5)加强运行过程中锅炉受热面金属温度的监督,建立受热面管壁温度台帐,受热面金属壁温异常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并汇报。
3、停运过程中:
1)正常停机采用滑参数方式,滑参数停炉主汽温目标值最低控制在450℃,防止在低负荷区域过热器进水、各受热面进出口汽温突变使氧化皮剥落。
2)滑停过程中控制屏过进出口、高过进出口和高再进出口温降速率、主汽压降速率不超过规程规定。
3)正常停炉或故障紧急停炉后,锅炉熄火并保持30-40%风量通风吹扫5分钟后,停运送、引风机,关闭送、引风机出入口挡板,关闭高压旁路阀,开启低压旁路阀利用凝汽器负压对再热器内余汽抽10分钟,进行闷炉。
4)闷炉16小时后,如有检修工作开启送、引风机出入口挡板,送风机动叶和引风机静叶全开,锅炉进行自然通风冷却。禁止强制通风冷却,如确需则在自然通风冷却12小时后,方可进行炉内强制通风冷却,控制过热器、再热器壁温的温降速率不大于1℃/min。
5)鍋炉每次停炉后必须采用带压放水余热烘干,抽真空保养法。
实施后的效果:在之后的机组启停操作中,严格按照以上技术措施进行操作及调整,控制参数符合措施要求。对锅炉升温升压、投运减温水、锅炉干湿态转换等重要操作提前预控,保证了机组平稳启停。机组运行中,精心调整,控制参数在要求范围内。未发生因运行操作不当导致氧化皮大量脱落的不安全事件,达到了预期目的,锅炉安全系数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全利 锅炉设备及系统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2
2.梁伟 孙晓强 黄军庆 660MW超临界机组集控主机运行规程 国电宝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3.屈祥 王宝成 锅炉控制氧化皮措施(2016年修订版)国电宝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